APP下载

初学排球垫球不宜强调“提肩”动作

2010-12-29吕伟宏

体育教学 2010年11期

  很多地区都将排球的垫球作为考试项目,而排球的教学和排球队的训练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就排球垫球的教学谈谈个人观点。
  在排球垫球教学中,为了体会垫球动作的正确方法,很多专业书上均把动作要领概括为“一插、二夹、三提肩”。而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初学垫排球一般不宜强调“提肩”,而应注重“抬臂”。
  “一插、二夹、三抬臂”是正面双手胸前垫球技术动作概念的精髓,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对初学者进行正面双手胸前垫球技术动作教学时,一般是从垫固定球和垫轻球开始,并提醒学生注意体会手形、击球部位和抬臂以及压腕击球动作要领。这段时间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建立视觉效应。由于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都是呈扩散状态,肌肉感觉虽然参加了动作,但对动作的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常会出现错误动作,而自己难以觉察出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提肩”,会使学生把“提肩”错误地理解成沿着肩关节垂直轴上提,出现“耸肩”现象,使“一插”动作随肩关节上提而不能到位,造成击球点、垫击球部位和垫击角度的变化,影响了垫球的动作质量。
  学习初期,对学生强调“提肩”,还会影响学生身体的协调用力。正确的击球动作是身体上下肢协调用力完成的。在垫轻球过程中主要是靠两臂向前迎击球来完成的。如果强调“提肩”很容易使肩部肌肉紧张,在垫球时肩胛角难以打开,就会造成两臂向上方主动迎击球困难。为了使学生弥补发力上的不足,往往用挺腹、挺胸协同臂向前“拱”球或用小臂撩球,使垫出的球低而平并伴有前旋,影响了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教学进程。因此,在学习初期,应让学生体会在垫球前肩关节“下沉”,使肩关节和肩部肌肉放松,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便于抬臂向前迎击球。
  强调“提肩”还会影响中位垫球。所谓中位垫球,就是把球保持在身体正前方膝部以上至胸部以下的高度来垫击球,手臂与地面的夹角约为45度。初学者在这一部位接球时,便于调整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容易控制球的反弹方向。而此时如强调“提肩”,由于蹬地、伸膝、身体位置上移,使已取好位的中位垫球变为低位垫球,从而加大击球难度,对教学不利。
  当然,在这里并不否认“提肩式抬臂”垫球,本文只是对初学者而言。随着学生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变化及防守中来球情况的不同,击球的部位、力量弧度要求也不一样,垫球时身体姿势变化也很大。尤其在垫击重球时,为了缓冲来球的力量,抬臂击球的力量不能过猛,要把提腰、提肩、顶肘动作结合起来,才能接好一传。故而学生的技战术在达到一定的水平后, “提肩式抬臂”垫球的教学也是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