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合作跑中的技能教学
2010-12-29胡伯明钱亢
体育教学 2010年11期
一、诊断背景
本课是江苏省“常州市李长志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成员课堂教学诊断活动之一,目的是让工作室成员通过研制的《体育课堂诊断分析表》,每位成员确定一个诊断主题,依据主题研究逐一对课堂的各个方面进行专项诊断性分析,系统地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成员课堂的教学水平。
二、课堂回顾
根据工作室的要求,首先执教者向工作室成员说课,主要包括课的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的主要练习手段、存在的困惑等方面,然后各位成员初次对执教者设计的课提出疑问,并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
本课开始时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在家里有没有和家长合作完成一件物品或一件事情。从而导出合作话题。准备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趣味跑(8字、s形、开口螺旋跑),并在跑动中进行“喊数抱团游戏”,然后通过分组自主体验各种合作的姿势,从单人原地跑、高抬腿过渡到两人手拉手、挽肘、搂腰、搭肩原地高抬腿;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与鼓舞下,学生两人一组体验各种姿势合作走和跑的练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与学生总结出合作跑的动作要领,强调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统一口令,速度由慢到快,齐心协力,学生根据动作要求分组体验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出要求加大合作难度,人数由2人到4人到10人以上一排,小组讨论选择哪种合作跑姿势,分组练习后集体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看谁先到终点”,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三、课堂诊断
(一)理解目标统领内容的含义,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合作跑作为教材应该设定详细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围绕目标突破难点,达成目标。本节课基本符合《体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本课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点模糊,重点难点不够精确。合作跑也存在技能教学,笔者认为四年级学生不需要掌握几种合作跑的方法,可以挑选一至两个合作形式(比如搭肩跑,挽肘跑)展开技能教学,通过合作跑这个形式来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学会合作。
以搭肩合作跑为例,技能要领主要有搭肩的方法(直臂还是屈臂)、左右适当的间隔(为了摆腿不受影响)、统一节奏(口令调节)、速度一致(跑得快的要等同伴)等。在教案中可以明确:1 了解搭肩合作跑的技术要求;2 在练习中掌握搭肩合作跑的动作,学会利用口令协调步伐节奏,能快速安全地完成10米距离的合作跑,3 在练习中乐于展示自我,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练习,培养为完成目标与同伴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合理有效地组织引导,力求做到收放自如
新课程倡导: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把学生有效引入课堂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人自己设计的“陷阱”,让学生在其中学会知识技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本课开始时,执教老师温和亲切的笑容以及简单扼要的话语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在借班上课时,快速融入学生非常关键,这一点本课非常成功。
整节课中执教老师的“放出去”与“收回来”把握自如。第一次“放”是让学生自由开展双人合作跑的练习,各种形式都可以,老师只需强调“科学、合理、协调”, “收”的时候重点就双人搭肩跑指导练习,通过讲解、示范、正误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搭肩跑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几个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搭肩跑的方法。第二次“放”,从双人拓展到多人,让学生自由组合,多人尝试搭肩合作跑,进一步完善技术,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以口令指挥来体现),“收”的时候重点安排一次教学比赛(人数一致),组织队形用4列横队,第一组比赛的选手统一出发,其他三组观看评比,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安全。在比赛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胜负,胜负乃兵家常事,不因失败而指责同伴,而是在失败中找到还可以改善的地方,这就体现了学科的教育性。
(三)教学效果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环节之间过渡自然,组织形式张弛有度,教师的整体素养比较突出,学生参与了多项练习,掌握了合作跑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动,学生也掌握了几种合作跑的方法,其中有一个小组练习非常认真,在小组长的口令指挥下能完成一排队员的搭肩跑。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在热身跑中,因为教师在跑之前没有与学生明确,所以前几次学生没有跟上节奏。另外跑的范围较大,速度较快,影响了预期效果。此处建议有两种方法开展教学,一是跑之前说明游戏的方法,二是老师带领学生在较利于观察组织的范围跑成圈后,老师到场地中间,边跑边说明游戏规则,然后进行报数成团。
2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按照程式安排游戏或比赛,有时候会忽略游戏比赛的实质,为形式而游戏,为热闹而比赛。最后的游戏可以改编成“大鱼网”,进一步应用合作跑,要求鱼网和鱼都是双人搭肩跑,抓到鱼后变成多人搭肩跑,这个传统游戏一经改编既可以发展合作,又可以检验搭肩跑技术。
3 本课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多种形式,不要无目的地放开,而是有目标的,要科学、合理、安全、协调。有些难度过大,不协调、不安全的合作形式就可以淘汰。在搭肩合作跑时可以明确,在10米距离内快速安全地到达就是好的。这样学生练习才有针对性,教师评价才有可比性。
4 教学中可以强调“家庭合作”的主题,创设一些情景来展开教学,在本课教学中这个情境主题还有空间可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