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人语录”凸显权力傲慢

2010-12-28张敬伟

浙江人大 2010年1期
关键词:人治雷人语录

■张敬伟

“雷人语录”凸显权力傲慢

■张敬伟

近日,媒体总结了2009年官员“雷人语录”,其中,“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位居第一。专家表示,官员“雷人语录”受关注,说明当前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习气仍然比较浓厚。

这条“替谁说话”的“雷语”出自郑州的一位副局长。虽然雷人程度较高,但是对比其他的官员“雷语”,如“这个事不好说太细”(某市某局的副处长);“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某省某政协官员);“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赔了算我们的”(某市长);“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某省文化干部)……内涵上并无不同,都凸显了权力的极端傲慢。

官员“雷人语录”一再出现,而且具有不分地域和部门的“异口同声”,显然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官僚主义习气所能概括的。在人们看来,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痼疾和悲哀,因为官员集体无意识的口无遮拦,凸显了人治语境下的权力任性,预示着法治进程的步履维艰和公民社会构建的艰难。

需要警觉的是,这些“雷人语录”之所以对公民权利表现出不可一世的轻蔑,并非纯粹出自权力的傲慢,更多的是“屁股坐歪了”,成为某些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言人。那位发出“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赔了算我们的”的“雷语”市长就极为典型,反映了权力为资本撑腰、折腰的现实。他的一句“雷语”,即可管窥野蛮拆迁、房市紊乱、民生怨恨等等潜在的社会风险。而不计“赔赚”地吸引投资,更显GDP至上和漠视公共财政预算的人治色彩。还有叫嚣“关闭新华网”的文化干部,影射的则是权力主导舆论而舆论对权力监督的力度孱弱。

总之,透过这一连串的“雷人语录”,公众深切地感受到,官员和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官声成为一种喧嚣和训示,民生则成为被贬抑和被训诫的对象;权力不惮以最露骨的表达宣示对资本的偏爱和对权威的声张。当媒体把一众官员的“雷语”连缀成“语录”时,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幅生动鲜活的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让人钦佩的是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和中国媒体的监督意识。每一起官员“雷语”的诞生,民意和舆论都将之发酵为舆论热点,使“雷语”官员在民意挞伐和舆论的冷嘲热讽中或反省道歉或被批评处分。中国社会的进步,恰恰表现在民众的权利觉醒和舆论的监督跟进上。

公众不反对官员发出个性语言,但官员绝对不可以“大嘴巴”,尤其是发出体现权力傲慢和蔑视民众权利的狂妄“雷语”。否则,就会被公众和舆论考问得体无完肤。因此,敬告某些官员,要跟得上法治社会的节奏,以谦卑之态面对公民权利,谨言慎行。

猜你喜欢

人治雷人语录
雷人画语
从人治与法治的结合谈农村治理现代化
新常态下的法治与人治之辩
雷人画语
雷人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