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2010-12-26张玉梅

关键词:辽宁产业链装备

徐 剑, 张玉梅, 刘 丹, 韩 冬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4个维度的概念,其中包含大量的上下游关系、相互价值的交换及信息的反馈[1]。产业链升级就是通过高效整合整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效益最高的目标。目前,世界装备制造强国都在致力于高新技术的研发、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以及发展新兴产业[2]。国内学术界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研究不多。逯宇铎等采用产业链分析方法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进行了分解重构,延伸了产业价值链,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实现产业链升级的路径[3]。范忠宏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对沈阳装备制造业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近企业整合与企业规模扩张两种整合模式[4]。吴天宝、刘志迎基于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5]。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献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装备制造业,但系统地研究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论文目前还相对少见。本文在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升级的目标和要求,并据此来研究升级能力的测评方法和实现产业链升级的路径,以期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辽宁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体系,但产业大而不强、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配套能力不强,环境效益差,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因此,产业链升级的要求很迫切。

(一)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从产业基础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从技术研发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具有开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从政策支持上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并且促成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形成。但是,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情况来看,辽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绝对增加值不多,增长速度不快,排名靠后,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辽宁与装备制造业发达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较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从科技投入上看,辽宁的科技投入处于中下水平,R&D人员与R&D经费投入都不多,如图1所示。最后,从产业结构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其他环节投入较少(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辽宁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环节的产出比例将近99%,其他环节却只有约1%,可见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

图1 2008年相关地区科技投入情况比较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网站。

表2 2006—2008年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产出对比分析 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而得。

注:生产制造环节产值用产品销售收入近似代替,其他环节产值=工业总产值-生产制造环节产值。

(二)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仍存在如下问题:

(1) 科技研发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政府和企业对科技投入资金不足,科技人员缺乏,科技创新受到阻碍。大多数企业都是重复低水平的生产制造,少数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不强,主要技术大部分是引进的,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附加价值不高。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发展缓慢,跟不上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不能很好地起到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与互动。

(3)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配套能力弱。辽宁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多,大型企业少;传统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大规模标准商品多,高科技产品少;产业分散,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上游和下游比例较小,不具有竞争优势。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与要求

本文采用SWOT分析,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提出正确的升级目标提供依据。

(一)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SWOT分析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SWOT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SWOT分析

1. 外部环境分析

从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外部机会来看,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大力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辽宁装备制造业还面临着世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良好机遇。从面临的外部挑战来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消耗、高污染、环保效果差;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追求产业链的高端地位,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变为发达国家“生产工厂”的威胁。

2. 内部能力分析

从内部优势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成套装备技术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辽宁装备制造业拥有一批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能够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区;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具有开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从内部劣势上看,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其他环节占比重少;科技投入低,不利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不利于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与装备制造业密切联系的物流业、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不发达,不能很好地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二)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所处的环境,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主要应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产业配套目标、科技目标和环境目标4方面:① 产业结构优化。减少生产制造环节的比重,加大其他环节的比重,促进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② 科技研发实力增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高新技术和高端产品,形成由装备制造向装备智造的转变,由制造基地向研发基地转变。③ 基础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努力增强重大装备成套制造能力,提高主导产业聚集度,实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④ 环境效益提高。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要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就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 提高产业链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品牌、物流、营销等的比例,降低生产制造的比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 加大政府各部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大量培养科技人员。③ 推进产业集群进程,加快发展与装备制造业关系密切的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④ 大力发展环保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清洁生产,降低消耗,加强环保,创造低碳的环境效益。

三、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测评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提到,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产业链的升级是其核心,已有的相关文献中也多次提到产业链升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对产业链升级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产业升级打下重要基础。按照产业结构演化的机理,可以近似推论出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渐进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中,认清当前产业链升级所处的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引入“能力”一词来表述产业链升级所处的阶段,升级能力强,代表产业链处于高级阶段;升级能力弱,代表产业链处于低级阶段。本文通过考察2005—2007年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关数据,对其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进行测评,旨在结合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了解其升级能力,同时找出制约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在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① 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要能够充分涵盖测评的具体内容。②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在选择测评指标时,应考虑每种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性,保证同类数据在纵向(时间、单位)上具有可比性。③ 完备性和简明性相结合原则。所选取的指标不仅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而且要避免过多的指标带来的数据重叠与冗余。④ 层次性和可诊断性原则。测评指标要尽量合理分层以便简化测评过程,并且选取的指标要能够辨识测评对象的影响因素、映射测评对象的能力。

本文结合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与要求,构建了技术升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环保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见表4)。

(二) 测评方法及过程

目前,国内外有各类测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处理问题时对于指标和样本的选择或多或少有些要求。文中选用的4方面指标在概念界定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整个测评体系可看成一个不确定性系统。考虑到灰色系统理论擅长解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并且能够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认识等特点[6]2-5,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进行测评。在考察了《辽宁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科技统计网站以及辽宁统计信息网等相关资料后,本文运用熵值法改进后的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从技术升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环保能力4方面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进行测评。在运用上述方法时,需要事先对所测评的对象划分灰类,为了使测评的结果更具客观性,结合装备制造业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的部分数据、我国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等数据,将测评对象大致划分为4个灰类别:很强类(近似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较强类(近似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一般类(近似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较弱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这个分类标准,依次将各个测评指标的取值范围相应划分为4个灰类。通过测评,得出4个灰类的聚类系数由弱到强依次为0.41,0.47,0.24,0.13。由于0.47>0.41>0.24>0.13,因此可以认为2005—2007年间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尚处于一般灰类。表5给出了14个指标的隶属度情况,图2~5为14个指标的折线分布图。

表4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注:环保能力指标参照国家标准GB/T 20106—2006《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三) 测评结果分析

结合表5和图2~5,可以看出制约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因素是技术升级能力薄弱和产业配套能力较低。

表5 各个指标的隶属度

图2 各指标较弱灰类的折线分布图

图3 各指标一般灰类的折线分布图

图4 各指标较强灰类的折线分布图

图5 各指标很强灰类的折线分布图

(1) 从技术升级能力来看,在图2中,代表技术升级能力的指标1~4中,除指标1外,其他指标的隶属度均超过0.5,并且指标1的隶属度为0.489,也接近于0.5;在图4中,除指标1外,各个指标的隶属度都接近于0,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能力距离较强类还有相当一段差距,因此可以认为技术升级能力目前还属于较弱类,是制约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因素。

(2) 从生产制造能力来看,图3中除指标6外,指标5和指标7的隶属度均超过了0.5,而在图4中指标7达到了0.577,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现阶段的生产制造能力虽处于一般灰类,但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提升其生产制造能力。

(3) 从产业配套能力来看,图2中指标8、9的隶属度分别为0.711和0.583,而在图4中,这两项指标的隶属度就相对较小,说明在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上下游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从业人员相对来说配套能力还较弱。

(4) 从环保能力来看,指标10是反映资源综合利用的指标,该指标在图3中的隶属度达到最大,为0.979,而在图4中仅为0.319,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还不强;图4中指标11的隶属度较高,达到了0.673,并且在图5中也达到了0.662,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能源消耗较高;指标12、13、14代表的是三废排放情况,指标12、13在图3中的隶属度相对都较大,指标14在图5中的隶属度达到了0.775,因此整体上来看三废排放还有待进一步减少,装备制造业企业还应多重视清洁生产。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一)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是一个闭环的形式,包含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七大环节和回收环节。价值链是产业链的表现形式,我国被认为是世界“代工厂”,主要靠制造环节获取利润,其制造环节产值在产业链中处于价值的最高端,而真正产出高利润的上、下游环节却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只获取微小的一部分利润。辽宁产业链中,制造环节产值∶其他环节产值=99∶1,产出结构明显不合理。所以,目前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上,制造环节在价值的最高端,上下游环节在低端,形成“哭”状的曲线;由于回收环节产值低于制造环节,所以产业链形状是一个下弯的“月牙”形,且弯度陡峭(如图6中的阴影区域)。鉴于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总体趋势如图7所示,具体路径应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对各环节投入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实现制造环节部分产出减少,上、下游环节产出加大,“月牙”弯度变缓。但各环节升级能力不同,表现为升级速度不同,即相同一段时间内,各环节的价值增加值不同。根据测评结果得出,技术升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配套能力∶环保能力=4.963∶3.201∶2.660∶7.000=1.9∶1.2∶1.0∶2.6。这可以看作各环节的升级速度,设V1为技术环节升级速度,V2为生产制造环节升级速度,V3为配套环节升级速度,V4为环保环节升级速度,则V1∶V2∶V3∶V4=1.9∶1.2∶1.0∶2.6,由此得出,在相同的时间ΔT内,各环节增加的价值ΔP的比值为ΔP1∶ΔP2∶ΔP3∶ΔP4=1.9∶1.2∶1.0∶2.6(如图6及图7中的A、B区域)。

图6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示范图

注:网格部分代表升级后的环节,虚线代表升级后的产业链,其中ΔP1∶ΔP2∶ΔP3∶ΔP4=1.9∶1.2∶1.0∶2.6。

图7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路径示意图注:小箭头代表要素投入。

第二步,继续投入要素,实现上下游环节产出在曲线的最高端,制造环节产出在低端,制造环节与上下游环节形成“微笑曲线”,与回收环节又形成一个上弯的“月牙”形(如图7中的C区域)。

第三步,制造环节在“月牙”的最底端,而靠技术、销售、品牌价值等上下游环节获取高价值,这是一种合理的产出结构(如图7中的D区域)。

第四步,制造环节仍然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但上弯的“月牙”弯度变得更陡,其他环节与制造环节产出差值的绝对值加大,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升级。由于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9],产业链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增加辅助环节,所以闭环的范围也会逐渐变大(如图7中的E区域)。

第五步,不断重复第四步的过程,使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升级,产业链升级采取从一个产业链转换到另一个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10]。

(二)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对策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还面临许多问题,针对产业链的上游、制造和下游环节,本文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

上游环节:① 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是企业最有力的资源,实现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所以需要培养人才,实现技术创新。② 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和研发基地,实现技术、信息沟通。③ 加大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

制造环节:① 实施外包策略。集中精力重点发展企业自己的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门的公司,降低运营成本。② 调整装备制造业组织结构。围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强项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打破部门、行业保护,加大企业间重组、并购力度,建立起大装备制造业体系[11]。③ 创建生产内部网络共享资源平台,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绿色化生产,实现精细制造。

下游环节:① 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实现两业联动,实现外部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12],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物流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13]。②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放宽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14]。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最终形成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③ 创建企业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属价值。

五、结 语

本文结合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目标与要求,建立了产业链升级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能力进行测评,发现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在技术升级、生产制造、产业配套、资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升级能力处于一般灰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 [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37.

[2]石勇.谈谈国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振兴 [J].求是,2007(9):58-59.

[3]逯宇铎,陈静,马玲,等.大连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研究 [R].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2007:3-5.

[4]范忠宏.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整合:以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例 [J].社会科学辑刊,2009(6):124-126.

[5]吴天宝,刘志迎.基于产业链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 [J].科技与经济,2008(3):59-61.

[6]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赵忠华.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机制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08(4):28-29.

[8]王福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兼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 [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51-55.

[9]吴金明,张磐,赵曾琪.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 [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07-112.

[10]Raphael K,Mike O.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R].USA:IDRC,2002:10-12.

[11]国务院办公厅.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EB/OL].[2009-05-01].http://www.gov.cn/zwgk/2009-05/12/content-1311787.htm.

[12]徐剑,韩锡琴,赵建荣,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07-310.

[13]Karaomerlioglu D,Carlsson B.Manufacturing in decline: a matter of definition [J].Economics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y,1999 (8):175-196.

[14]周彩红.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2009(7):168-176.

猜你喜欢

辽宁产业链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辽宁之光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防晒装备折起来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