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
——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
2010-12-26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王俊秀执笔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王俊秀执笔
你幸福吗?
——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王俊秀执笔
一、新发展观下的幸福感
人们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有人觉得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提出作为终极目标还应该包括人类发展、公平正义。其实,人类发展的目标与个人幸福的追求本应该是一致的,发展的角度看幸福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从上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他们认为,政府施政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把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近年来,法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试图将国民主观幸福感纳入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全面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现状和发展变化,作为衡量各级政府业绩的参照。
二、不同群体的幸福感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4800人中有74.2%的人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二)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
(三)不同年龄群体的幸福感差别不大
不同年龄组之间幸福感的差异不大,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非常幸福”与“比较幸福”合计,比例最高的为70岁以上组,比例达到80%,最低的是30岁以下组,比例为70%;倾向于回答不幸福比例最高的是30岁以下组,“不太幸福”和“不幸福”比例之和为14.1%,最低的是70岁以上组,没有人回答“不幸福”,6.7%的人回答“不太幸福”。
(四)大学本科、研究生幸福感最高
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职业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
(五)非农户口居民幸福感高于农业户口居民
倾向于感觉幸福的比例比较,本市非农户口比例最高为77.8%,外地农业户口比例最低,为68.9%,介于之间的本市农业户口和外地非农业户口居民比例接近,分别为70.5%和71.7%。
(六)学生和体制内就业者幸福感低
被调查对象中,倾向于幸福的比例对比,未就业组的比例最高,为80.6%,需要说明的是,未就业组多数为家务劳动者;其次是农村、城镇企业主和自由职业组和农村务农和其他形式的农村就业组,比例分别为76.60%和75.20%;比例最低的是学生组和农村、城镇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组,比例分别为67.20%和68.70%。
(七)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合计“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回答比例,从最高的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到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依次降低。
(八)直辖市居民倾向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
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类型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越低。在总的幸福倾向上直辖市居民比例最高,其次是县级市和首府或省会城市,地级市最低。
(九)东部居民幸福感最高,西部最低
无论是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还是“非常幸福”与“比较幸福”的比例之和都是东部最高,西部最低。而“不幸福”的比例则是东部最低,西部最高,唯一稍有变化的是倾向于不幸福的总的比例东部最低,中部最高。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1.三口之家倾向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
从一人到七人及以上家庭组中,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三口之家比例最高,其次是两口之家四口之家,单人家庭比例最低。
2.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
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
3.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
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
4.赡养老人与否对幸福感影响不明显
需要赡养老人居民组倾向与幸福评价的比例略高于不需要赡养老人居民组。但在“不太幸福”和“不幸福”上,前一组也高于后一组。
5.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
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
6.家庭收入
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
(二)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与幸福感非常接近的概念,在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居民幸福感评价随着生活满意度升高而升高。
对生活状态“非常满意”的居民中有63.4%的人感到“非常幸福”,33.9%的人感到“比较幸福”,二者之和高达97.3%;对生活状态“比较满意”的居民有10%的人觉得“非常幸福”,80.2%的人觉得“比较幸福”,二者之和为90.2%。
(三)未来预期
居民对未来预期越积极,幸福感越高。预期未来“会有很大改进”的居民感到“非常幸福”的比例为39.5%,感到“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2.5%;预期未来“会有一定改进”的居民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0.1%,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72.3%。
(四)生活尊严
被调查者越认为自己的生活有尊严,他们的幸福感也越高。选择“非常同意”自己生活得有尊严的居民中42.8%的人感到自己“非常幸福”,48.2%的人感到自己“比较幸福”,二者合计为91%;“同意”自己生活得有尊严的居民,9.5%的居民觉得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75.8%的居民觉得自己生活得“比较幸福”,二者合计为85.3%。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
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有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人口学变量与幸福感
许多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年轻人,但二者差异不大。有研究发现青年人和老年人幸福感高而中年人幸福感低,一些经济学家也发现年龄与幸福感之间是U型关系。有人从几个方面对于这一结果进行解释,认为由于幸福感既包含了认知的成分也包含了情感的成分,青年人的情感成分——也就是单纯的快乐比中年人、老年人高,但老年人由理智认知产生的满足感比青年人、中年人高,中年人则可能快乐感和满足感均低;一些解释认为老年人的期望、抱负水平相对要低;老年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相对较小;老年人会适当调整自己;老年人学会了减少消极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差异不是很大,但老年人的幸福感最高,青年人的幸福感最低,这一结果与国外许多研究结果略有不同。为什么青年人的幸福感低?这一结果是不是与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房价上涨等生活压力加大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民生与幸福感
个人或家庭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类似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等人的研究发现收入和幸福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关,而且高收入者更多的时间处于敌视、愤怒、焦躁和紧张等负面情绪中,花在紧张的和压力相关的活动上。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的人均收入明显增加,但在同一时期内,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的比例却有所下降,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呈剪刀差。许多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调查中也发现,有自有住房居民的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生活满意度几乎等同于幸福感,对未来预期也对幸福感很有影响。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清楚地表明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发展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也不是以现代化为我们的终极目标,而是切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层面,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感、尊严这样的心理感受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