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籍学生英语朗读节律的实验分析

2010-12-23符其武

关键词:海南大学音高语调

梁 鲜,符其武

(1.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海南籍学生英语朗读节律的实验分析

梁 鲜1,符其武2

(1.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方音对学习英语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母语迁移。依据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海南大学30名2009级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英语短文朗读录音,利用Cool-edit语音处理软件及Praat语音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发现海南籍学生表现出音节间停顿较多、音节长短强弱对比不分明、调域偏窄以及音高起伏变化较小等明显的地域特征。

海南方言;英语朗读;节律特征

关于汉语言习惯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母语迁移问题,国内的研究已多有论述。然而中国幅员辽扩,人口众多,方言殊异,不同方言区域的人们操普通话难免南腔北调,学习英语时自然也会夹杂着不同的方音。其实,方音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母语迁移现象。

就外语学习而言,方音的影响表现在音色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也早已为人们所关注;然而方音的习惯对于学习和掌握外语节律的干扰也是不容忽视的。语言的节律取决于音长、音强、音高等因素的复杂组合,表现为各种音步形式的交替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疾徐变化。这些难于按传统分析方式加以厘清,故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笔者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海南大学30名2009级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英语朗读的实验对比,旨在揭示海南方音的影响在英语朗读上表现出来的节律特征。

一、实验目的及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定范围学生的英语朗读实验,计量对比出海南籍学生英语朗读时的节律特点,并对其进行方音关系的分析。

具体的实验操作为,首先从海南大学2009级旅游管理、信息管理、经济管理、材料与化学工专业的学生中筛选出30名实验对象,其中20名为海南岛内不同市县的学生,10名为岛外不同省份的学生,男生11名,女生19名。为使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这30名实验对象均在英语入学摸底测试成绩30~40分范围内选取。

朗读材料为一篇附有美语配音光盘的英语短文故事,共26句,有段落和对白,句子长短不一,各种句型结构兼备,用词相对简朴。学生的朗读在语音室里逐个进行录音,但在录音前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准备并消除生词,以保障录制时学生的朗读处于最佳状态。

利用Cool-edit语音处理软件将所有录成的语音资料(包括光盘配音的原声资料)全部切割成以句子为单位的语音文件,然后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切割的语音文件进行逐个单词乃至逐个音节的标注,使软件自动生成针对于每人每句话中每个单词、每个音节在音长、音强以及音高上的实验数据。通过编写和运行Praat脚本程序①Praat脚本程序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实验室柯育强所编写。,将实验数据提取出来并转换至Excel数据文件,再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

二、实验分析

参与实验的学生按岛内和岛外生源分为实验的目标组和对比组两组,利用光盘的原声美音材料作为标准朗读音进行各种数据的比较,找出各组数据的差异,从中发现目标组的节律特征。以下按音长、音强、音高三要素逐一进行分析。

(一)音长

中国人读英语,发音紧张而耗时较长,这是人们一般的直观感觉。本实验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针对所用的26句朗读文本,光盘的标准朗读音共耗时87.5秒,平均每句3.37秒,而目标组与对比组的组均数据分别是:合计119.31秒与107.62秒,句均4.59秒与4.14秒。虽然中国学生的句均耗时较长,但另一组数据却显示他们朗读时每个音节所获的均时反而偏短(平均每节标准音为0.22秒,目标组为0.17秒,对比组为0.16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学生读句时使用了较多的停顿及无效音节(误读、复读、赘音等)。适当的停顿在朗读中是必要的,有助于划分意群和准确地表达意义,但过多的停顿则可能使句读显得支离破碎,影响句意的表达。据统计,光盘标准音全文26句共使用了110次停顿,对比组平均使用了135.8次,目标组用得最多,为组均161.65次。

中国学生朗读时使用过多的停顿,虽然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和参与实验的学生现阶段的英语能力有关,但海南学生的停顿数比外省学生的还多许多,应该是另有原因的。从方言的角度看,我国南方方言的一个特点是古音遗传较多。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汉唐以后复音词逐渐增多,从元代开始汉语的多音化势头猛增,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复音词已占据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甚至产生了轻声儿化、连读变调等复音化的衍生现象。这意味着音步结构发生变化了。所谓音步,通俗说来就是拍子,但其中大有文章,如北方话“大爷”,若读成重轻音步是伯父之意,若读成重重音步(如南方人常见的发音)却是摆架子的懒虫之意。“社会主义”,北方发音给人的印象是两个音步,而南方人说起来则可能给人四个音步的印象。我国南方的方言如今仍保存着更多的古词语和单音节词[1],故比起北方人来,南方人说话时多少有着铿锵顿挫的特点。海南岛孤悬海外,受北方方言的影响程度较低,在汉语复音化进程中反应最为迟滞。据符其武在《海南闽语词汇研究》一书中的研究,作为当今岛上强势方言的海南闽语②据《海南特区报》2003年9月24日第18版载,在海南操海南闽语人数不少于600万,占海南岛总人口的80%。,“单音情结”色彩颇为浓重,“子、儿、头、们”等后缀欠缺,更无北方擅长的轻声儿化,连读变调也只在个别地方见于萌芽[2]。当北方人早已按双音节为标准音步[3]来说话时,海南人还基本停留在单音步的节奏。故海南人不论是说自己的母语方言还是操普通话,更是给人一种“咬文嚼字”、一字一顿的感觉。带着这种语音习惯来念英语,每个音节均衡用力,音节之间多以停顿相隔,也就不足为奇,较典型的一例见图1。

图1 海南一学生第16句朗读的Praat分析

无效音节中,误读、复读主要与学生现阶段的英语水平有关,赘音则与现代汉语的音韵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自元代发生“(阳)浊上作去”、“入派三声”的变化后,如今普通话的音系里已经全然没有了入声韵了。我国北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较长时期里,凡遇到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如“but”、“and”、“please”等时,大多衍生出一个相应的赘音,分别读成“but-te”、“and-de”、“please-zer”。根据本实验统计的数据,在所朗读的26句文本中,对比组人均产生的赘音个数为39.8个,平均每人每句1.53个。海南闽语因为仍保持着古代四声八调的格局,入声三尾齐全,故赘音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目标组的数据显示也出现了组均12.7次。看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音节赘音的问题,应区分地域予以相应的重视。

(二)音强

音节发音的强弱与音节长短的布局可以使朗读产生不同的节奏。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们假设节奏类型均与某一特定语言的言语切分单位相关,即讲重音节拍语言的人以音步为单位切分语言,讲音节节拍语言的人则以音节为单位切分语言[4]。按此分类,英语属于典型的重音节拍语言,而汉语则属于音节节拍语言。所以中国人说英语,习惯上以双音节甚至单音节为节拍单位,大部分音节都获得了几乎相同的发音响度,给人的感觉是轻重不分,节奏不明,图2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图2 第20句朗读的音强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标准音(粗线)的图式起伏跌宕,强弱分明;而代表中国学生的目标组(花线)与对比组(细线)的线条则十分平缓,其中目标组的线条更是几近一条直线。

按全文综合统计得到的音节强弱差、音节长短比以及音强峰谷数等数据也揭示出同样的情况。音节强弱差指同组对象在朗读中重读音节与弱读音节在发音强度上的差异程度,说明音节强弱的幅度,见表1。

表1 全文综合统计的音节强弱差(单位:分贝)

音节长短比指同组对象在朗读中音节的平均最长值与平均最短值的比数。表2显示,标准音的音节长短比为5倍多,说明音节的长短变化获得很大的空间;而目标组与对比组的比数均为2倍多,变化空间相对较小,其中目标组的比数最低,表明其音节时长的变化是最不明显的。

表2 全文综合统计的音节长短比

音强峰谷数指同组对象在朗读中由于音节强弱的分布而形成的峰形及谷形的个数,说明音节强弱的起伏变化,见表3。

表3 全文综合统计的音强峰谷数(单位:个)

以上图表显示,目标组的数据均为最低,说明海南学生在英语朗读的节奏上与标准音的差距最大。这与海南方言“单音情结”浓重、话语节奏以单音步为节拍的母语习惯有着直接的关联。

(三)音高

音高取决于发音物体振动的频率,是语调的构成要素。以往有关英语语调的研究多从调群结构(如调冠、调头、调核、调尾)和调类运用(如陈述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等角度进行分析。本实验也有关于调群结构方面的统计,如表4所示。

表4 全文统计的调群结构数据

表4中调冠、调头、调核的数据略有差异,惟有最后一项调尾的差距较大。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中国学生对调尾的掌握能力较弱,大多将调尾处理为另一调群或作为同一调群的调核,如图3所示。

图3 第12句朗读的语调分析

从图中3可见,标准音(粗线)将全句视为一个调群,调核落实在“me”上,“I cried”为调核之后延伸的调尾;目标组(花线)也将全句读为一个调群,但调核挪至句末的“cried”;对比组(细线)则分为两个调群,调核分别是“me”和“cried”。

调群结构在英语和母语中的差异不容易观察到,学习者要提高认识。从上文可见,母语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英语调群的准确习得,也值得重视。这是语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语调中极重要的因素还是音高(pitch)。由于发音人的个体差异,简单观察和对比其音高上的绝对数值没有太大意义。而发音人说话时音高变化的幅度,即调域(pitch range),则可以而且应该是同一群体发音人的共同特征。调域的宽窄可以揭示不同群体在语调上的差异。通过对全文朗读数据的综合处理和仔细对比分析,发现海南生源学生朗读英语时在调域宽窄(音高变化幅度)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表5所示。

表5 全文综合统计的调域差异(单位:赫兹)

与标准音相比,中国学生的调域都显得窄了,而海南学生(目标组)的调域最窄。调域窄说明音高变化幅度小,语调的高低起伏不明显。究其原因,不排除汉语声调习惯的影响。英语是语调语言,音节无固定音高,语调高低视句义表达与调群结构的需要而定,调域的宽窄可享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汉语是声调语言,音节承载着固定的声调,句子语调的展开以音节声调为基础,整个调域受音节音高制约较大。就汉语内部的情况而言,我国北方方言多为阴阳(平)上去四个声调,每个调类在“五度标调法”③“五度标调法”是汉语方言学分析方言声调时习惯使用的方法。它以该方言音系中的最高调值为5,最低调值为1,然后以均分方式定出 2、3、4,以此确定声调的高、中、低域。中可分配到相对较多的区间;而南方方言(如闽方言,包括海南闽语)则基本上保持着古汉语四声八调的格局,每个调类在整个调域中获得的区间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北方人习惯用较大的调差来区分意义,而南方人则只需要较为细微的调差就可表达意义的不同。以这样的习惯来读英语,海南人表现出较窄的调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调域的偏窄意味着语调起伏变化的幅度受到限制。对比三组数据的音高标准差可以印证这一点。综合统计得到的音高标准差(赫兹)分别是:标准音为40.92,目标组为27.29,对比组为29.12。

三、结 语

英语学习中方言母语的迁移问题,不仅出现在音色层面,在节律层面也有特殊的表现,而且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海南籍学生在英语朗读中暴露出来的节律问题,有一些与中国学生的问题属于同一性质,也有一些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如音节间停顿较多、音节长短强弱对比不分明、调域偏窄以及音高起伏变化较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将成为海南籍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上的一个严重掣肘,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成绩。

[1]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5.

[2]符其武.琼北闽语词汇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59-268.

[3]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

[4]陈 桦.中国学生英语语调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21.

Ultra Segmental Phonemic Features of Hainan Students in English Reading Aloud

LIANG Xian1,FU Qi-wu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2.College of Humanities& Communicatio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The influence of local dialect upon English study is a special kind of mother tongue transference.In order to find what impacts Hainan vernacular exerts on Hainan students in their language learning,a sound experiment of English reading aloud has been conducted on 30 non-English major freshmen(grade 2009)in Hainan University,which,through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by way of Cool-edit and Praat soft wares,reveals that Hainan students share some ultra segmental phonemic features such as more inter syllabic pauses,an equilibrium bias in syllable duration and sound strength,a narrow band of pitch,and a lesser degree of tone fluctuation,which are very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language habit of the local vernacular.

Hainan vernacular;English reading aloud;ultra segmental phonemic features

H 31

A

1004-1710(2010)05-0112-05

2010-03-09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 09-31)

梁鲜(1958-),女,四川成都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晓珉]

猜你喜欢

海南大学音高语调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of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Systems on Graduate Students’ Writings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风筝
谈谈诗歌的语调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