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瓶颈问题与对策
2010-12-22何丽萍
梁 军 何丽萍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瓶颈问题与对策
梁 军 何丽萍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从我国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的现状出发,找出制约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瓶颈问题,并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效开展。
西部地区;生源地贷款;贫困生资助
1 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瓶颈问题
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实力、管理机构、银行贷款商业性要求等遇到的瓶颈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经济实力不够影响贷款范围
地方经济实力不够影响贷款范围主要体现在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各省市之间,贷款“步伐不一,内容各异”,主要表现为贷款主体、客体、额度、还贷时间、贴息方式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各不相同。这一方面体现出“生源地”的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各高校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效果以及发放力度有着一定的区别。如表 1所示 :
表 1 西部地区助学贷款实施情况
对于西部地区,由于学生贫困比例较大,地方经济实力相对不足,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人次和金额也相对不足。因此,应充分考虑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经费比例的杠杆作用,给予西部欠发达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1.2 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影响贷款效率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公立机构、金融机构、高校[2]。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遇到的瓶颈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尚未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协调规定各方的行为,导致责任模糊,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贷款效率。
专门的管理机构需要按比例编制人员、投入经费、设定岗位、制定条例,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政策本身的模糊性、制度的相对不完善以及贷款工作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等方面阻碍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置、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协调统一好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贷款工作“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的局面。
1.3 商业性要求影响银行贷款积极性
我国个人信用机制不完善,毕业生工作流动性较大。尤其是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地区和院校,由于教育资源匮乏,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弱,银行对其还款能力方面缺乏信息,同时还因为此地区银行的经济实力有限,贷款覆盖面相对较窄,获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比例非常低。银行无法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并督促其在还款期限内还清贷款。其次,相对于商业贷款,助学贷款金额小、人数多、投入时间长、贷后管理难、约束担保机制不完善。对于遵循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原则的商业银行而言,助学贷款的成本太大,极大地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我们在对广西区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1.8%的学生认为最好的还贷方式是工作后用工资分期偿还。这为银行创新还款机制提供了参考的声音,银行可制定一种和就业状况挂钩的还贷机制,或是延长还贷时间,提高学生还贷率,进一步提高银行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院校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2 解决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瓶颈问题的对策
2007年生源地贷款实施以来,为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市场主体和机制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还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公立机构、金融机构、高校等参与主体之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
2.1 加大投入,建立可再生资助体系,提高西部地区的“财力”与“实力”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着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有效展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速度和力度。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建立健全高校可再生和循环的资助体系,实现对贫困生资助模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过渡,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西部地区的“财力”与“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助问题。一方面通过实现助学贷款与社会支持扶助相结合,增大资金投入与资金保值增值相结合,通过“以商养学”,建立可再生资助体系,增强资助资金的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将“经济输血型”资助向“技能造血型”资助转变,提高西部地区的自身经济造血能力。只有解决好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问题,生源地助学贷款才有雄厚的经济支撑,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教育的公平公正才得以最终实现。
2.2 理顺关系,建立完善管理机构,提高政策实施的“质”与“量”
据统计,截止 2008年 3月末,全国已有 24个省 (市)开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3]。由于金融机构与公立机构的关系没有进一步理顺,真正实施生源地贷款的学生不多。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与公立机构、高校的联系,使生源地贷款真正落到实处,扩大资助面。首先要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平台,专人专岗,协调规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参与各方的行为责任,做到分工合理、权责分明,使贷款程序一目了然,工作状态一片生机。其次要加强高校与公立机构即地方政府之间,高校与银行之间,银行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生源地接受过资助或者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贫困生资格重复认定和重复资助,这主要是指贫困学生受助信息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整个生源地助学贷款参与各方组成的系统合力,进一步提高贷款工作的效率,以提高政策实施的“质”与“量”。
2.3 完善制度,探索建立保险制度,提高银行的贷款“广度”与“深度”
通过对世界各国助学贷款成功经验的借鉴,我们了解到新加坡是“奖贷结合,偿还有期”;美国是“贷款机制多,偿还机制严”;日本是“法律健全,机构独立”。国外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大多为 8~12年,助学贷款规定的还款期限过短,容易造成“挤出消费”[4]。美国 D Bruce Johnstone认为,政府的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风险;二是对贷款利率或学生借款人所支付的贷款成本进行补贴;三是分担贷款方案执行中的一部分管理成本;四是将有效的政府税收和养老保险金征收机制运用于学生贷款中,降低学生贷款偿还的拖欠率及贷款服务和回收的直接成本[5]。由此可以看出,贷款制度的完善以及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对于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央银行最近发布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发放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的新途径,有效转移和防范助学贷款风险”,这是进一步推动助学贷款政策的又一有效措施,应加以研究和落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央财政应提供还款担保,以降低相关各方的风险预期。与之相配套,应完善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呆账核销招标提高银行回收贷款的积极性,通过对违约率低的高校降低风险准备金率提高其控制风险的积极性,允许政府担保机构按呆账回收的一定比例提取奖金,提高其回收呆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最终形成以灵活的、更具有人性化设计的生源地贷款,提高银行的贷款“广度”与“深度”。
3 总结
通过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西部地区一定范围的调查可以看到,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经济、管理、制度、运行等瓶颈问题。一部分体现在社会需求与地方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上,一部分体现在贷款工作目标与执行过程之间的矛盾上,还有一部分体现在贷款工作服务质量与学生家长的期望值之间的不一致,这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经费上、组织上、技术上给以保障。首先要加大西部地区经费投入,建立可再生资助体系,提高西部地区的贷款实力。其次要在组织上加以调整完善,理顺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管理机构,提高政策实施的实效性。完善各项制度,探索建立保险制度,除了靠文件、政策约束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从技术上提高公立机构的办事效率,使其切实行动起来,认真起来,负责起来,保障生源地信用贷款;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以及高校育人的针对性,以期进一步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效开展。
[1]韦韡.广西生源地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09,(10):58.
[2]王卫霞,张正辉.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7,(2):94.
[3]王定福.求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J].2003,(4):25.
[4][美 ]D B约翰斯通.沈红,李桃红,译.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4.
[5]杨丽华.欠发达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金融,2007,(9):69.
The Bottlenec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ly-granted StudentLoans in W estern Region
L I ANG Jun,HE L i-ping
(College of Human 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Guil in Un iversity of Techl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western regions,we have identified the bottleneckswhich constraint the s mooth implementation of 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s.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loans,we make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enhancing local economic strength,refining sound administration and perfecting related systems.
western region;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s;the assistance of poor students
G467.8
A
1672-9021(2010)02-0087-04
梁 军 (1969-)男,广东高州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8XZX0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教〔2008〕196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西部地区除西藏外的十一个省、市和自治区均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了生源地贷款实施办法。由于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信用约束还款等方面优势突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去学校报到之前就能贷上款,这为他们顺利入学并最终完成学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1]。但由于它在西部地区实施的时间不长,尚处在不断完善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找出制约西部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是当前政府、学校、银行、学生个人等资助各方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形成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2010-04-18
[责任编辑贺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