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生幸福快乐的“新三个世界理论”
——兼谈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的原因
2010-12-20王忠武
王忠武
影响人生幸福快乐的“新三个世界理论”
——兼谈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的原因
王忠武
幸福快乐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情感体验来源和存在于人所现实拥有的生活、工作、精神三个世界,每个人的幸福与痛苦大抵与其生存的这三个世界的结构、质量与功能有关。人应当追求和拥有完整和谐的三个良好世界,这样才享有全面的幸福和圆满的人生。但现实的人生往往是有缺陷的:或者生活世界不美满,或者工作世界不如意,或者精神世界有缺憾。缺陷也可以衍生积极效应与幸福体验。通过采取转移替代、人际建构、调节欲求、升华精神等行动策略,个体可以实现趋乐避苦获得幸福快乐。由此观点分析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现象可以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生存世界不健全、不完善,生活世界的狭小、工作世界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使得她们缺少趋乐避苦的界内利用资源与界际转移支持,更缺少化解矛盾、创造幸福的精神力量。
幸福快乐;新三个世界理论;行动策略;农村妇女自杀率偏的原因
幸福快乐是人类的追求目标和奋斗动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古往今来都有不少人没有获得应有的幸福快乐,由此而引发的人生悲剧和巨大代价长期困扰着人类社会。深刻认识影响和制约人生幸福快乐的主客观因素,科学构建有效促进人生幸福快乐的社会支持体系与人生调适策略,其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使用“人生三个世界”这一概念模型对影响人生幸福快乐的因素进行新的系统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促进人生幸福快乐增长的行动策略。另外还据此对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何以偏高给出新的说明。
一、关于幸福快乐与“新三个世界理论”的概念释义
对于什么是幸福快乐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虽然意见多有分歧,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幸福快乐是一种令人感到满意、享受和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它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要素,而是人的内在主观存在,其实质与核心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体验与价值评价。正因如此,当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主观幸福感来分析和诠释幸福快乐概念。所谓主观幸福感按照最一般的说法就是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是个体依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整体评价后做出来的判断”[1]。尽管幸福感的存在形态与发生机制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性却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塑造的,是个体与环境互动整合、主体将外因内部化的结果。从系统的角度看,幸福快乐是关联着人的全部丰富性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评价。此外还包括人的人格特质、成功成就、人际网络、理想信念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与影响变量。仅从性质上说,幸福感就包括感性享乐型幸福感、成就功利型幸福感、理性心灵型幸福感等不同类型。由此可以断言,影响幸福快乐的变量不是单一、少量和孤立的,而是多元复合、系统集成的。为了科学有效地认识和促进幸福快乐,需要引进和分析更充分必要的变量因素,构建整合系统解释模型,笔者以为“人生三个世界”概念就是具有这种解释功能的一种分析模型。
人类对世界结构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在现当代思想史上有两大“三个世界”理论最为流行和最具影响力,这就是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 (Popper)在 20世纪 50年代后提出的划分宇宙存在的三个世界理论和毛泽东在 1974年提出的划分国家实力的三个世界理论。本文中所说的三个世界与之无涉,它不是指自然、社会或人类的宏观性的时空与功能构成,而主要是指个体生存的具体时空状态及其微观世界构成。众所周知,每个现世今生的人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即一定的世界之中的。所谓“人生三个世界”即人生存的三个世界,意指人活动和存在于其中的三个现实世界——生活世界、工作世界和精神世界,它们属于个体活动的时空范围与组成结构。人所生存的现实世界是十分复杂多样的,本文中之所以将人生世界作生活、工作、精神三元划分,其基本假设为,人类具有自然生命、生产劳动和思想意识三大基本特征,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社会—文化”三维一体化存在。每个现世今生的人作为生命、生产、思想三重主体必然持续协同地进行着生命、生产和思想三种活动。以人的这种主体性本质特征及其相应活动领域可将人所现实拥有和生存的世界划分为生活、工作、精神三个差异性整合的不同世界,幸福快乐感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主观体验直接来源和决定于人自身生存的这三个世界。其中的生活世界包括家庭、休闲、消费等内容,它是人维护、延续和优化生命的基础本原世界,也是幸福感的经验基础和享乐性幸福感的基本来源;工作世界包括成就、报酬、关系等内容,属于人进行和发展生产的职业劳动世界,它是幸福感的社会支持,也是人的发展与功利性幸福感的基本来源;精神世界则是人承载思想和主导行为的主体灵魂世界,包括文化人格、理想目标、信仰信念等内容,它是幸福感的认知和情感条件,也是人的心智性幸福感的基本来源。
就人生三个世界的界际关系以及对幸福快乐的功能效应而言,可以说生活世界、工作世界是人的感性生存状态及其行为空间,而精神世界则是人自身的主观属性和内在心智系统,它既直接绝对地融入于人的生活和工作世界,又相对超越于其具体的生活与工作范畴。生活、工作和精神这三个基本世界是人的幸福快乐感的基本来源、存在部位与表现范围,三者对于人的幸福快乐各自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的幸福与痛苦大抵与其生存的这三个世界的结构、质量与功能状况有关。人应当追求和拥有完整和谐的三个良好世界,全面改善其生存世界的构成要素品质,这样才享有全面的幸福和圆满的人生。但“此事古难全”,现实的人生世界往往总是有缺陷的:或者生活世界不美满,或者工作世界不如意,或者精神世界有缺憾。但缺陷也能衍生积极效应和幸福体验,人在现世中只要还存在和拥有两个世界甚至只有精神世界也是可能支持其生存与幸福发展的。面对破缺的生存世界人不应恐惧和逃避,更不应悲观失望甚至于遁入来世。作为主体的人可以通过转移替代、调节欲求、团体建构、升华精神等界内外应对策略,来重建人生价值观、调适生存方式,从而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人生的尊严和幸福快乐。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作为生活、工作、精神世界的主体必然绝对地包括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人能够生活、工作、思想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前提,也是人能够感受幸福快乐的前提条件,一个失去健康、遭受病痛折磨的人无疑难以感受幸福快乐,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上述人生三个世界中没有把身体纳入其中,这不是说身体对幸福快乐不重要,而是认为身体是直接介入影响幸福感的一个独立内在因素,关于身体状况对幸福快乐的作用机理是可以不使用生活、工作等中间变量而得到便捷有效认识的。
二、人生存的三个世界及其对幸福快乐的意义分析
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精神世界这人生三个世界既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整合,对于人的幸福快乐的发生发展各自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一)生活世界与幸福快乐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 20世纪初首先提出来的,其抽象的哲学定义被有的学者看作“是指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了解自己的本质,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和调整一切生活关系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而创造出的感性世界”[2]。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与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不同,它是具体经验,可以测量的,它不是泛指人类的普遍性社会活动 (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之类),而是特指同工作、劳动、生产活动相对应和区别的人的特定生存范围,在微观个体层面上指个人用于养生、休闲、消费、感情交往的私人活动领域,非职业性、非生产性和非公共性是其基本特征。生活世界是人养护健康生命、消费劳动成果、享受人伦亲情的生存时空,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生活世界对幸福快乐影响甚大,人感到幸福还是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世界有关,这其中最为主要和集中地表现在家庭、消费、休闲和环境四个方面。
家庭是个人生活的中心和组织载体,它对于人的作用近乎是“万能”:诸如消费与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安全保障功能等等,个人所需要的各种生存和享受支持条件大都来源于家庭供给。正因如此,“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快乐场所”,我国城乡居民目前快乐来源的 24.9%是家庭亲情[3]132。国内外大量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家庭与幸福快乐高度相关,良好的婚姻和家庭亲密关系“确实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4]。像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经济与家庭文化对于幸福快乐的重要性是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的。
个人生活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进行消费。消费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而耗用各种资料的活动,它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个人获得满意和快乐体验的客观依据和必要条件,一个人不进行必要的消费就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产生幸福快乐感。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幸福快乐可以看作是消费所产生的一种效用,幸福快乐感与消费之间存在直接关联。一般而言,人的幸福快乐感首先与消费欲望有关。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对幸福提出一个公式:幸福 =效用 /欲望,从中可以看出,幸福不仅取决于人们已经获得的效用多少,而且还取决于其欲望水平。在效用既定的情况下,欲望越高则幸福感越低,而欲望越低则幸福感越高,即使效用增加,如果欲望增加的幅度比效用还要大,那么实际幸福感也将下降。自“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增加,但国民的幸福快乐感并没有相应增加,近些年来中国国民的幸福感指数明显滞后于经济与消费增长,这显然是与人们的消费欲望急剧增长密切相关的。其次,人的幸福快乐感还与消费攀比有关。人从消费中得到的快乐效用不仅与自身消费水平有关,还与周边参照人群的消费水平有关。每个人周围通常都有大量的参照人群,且每个人的消费水平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向下比”,发现自己相对于低消费者而言处于优势地位时,就会感到自尊和满意,产生某种快乐体验。而若“向上比”,看到自己相对于高消费者处于劣势时,则往往会感到不公、失落甚至失败,产生一种自卑和不满的消极体验。第三,幸福快乐感还与消费结构有关。按照消费资料的性质和功能的差异消费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两大类。其中物质消费满足的主要是人的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满足的主要是人的精神需要。“随着人们对物质消费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会逐步递减,文化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将发挥作用”。由此推论,“只有文化消费才是国民幸福快乐的精神源泉”,“文化消费是实现‘幸福人’追求的上佳途径和选择”[5]。人的文化消费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其身心素质发展,也终将会明显降低自身幸福快乐水平。
休闲即休息与闲暇,它使人摆脱工作压力和家务缠绕而进入放松自由状态,一般总会给人带来惬意和愉悦体验。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休闲能够导致幸福快乐,休闲与幸福快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中比较典型的如运动和锻炼、社交和团体休闲、欣赏音乐、度假和旅游以及从事义务工作这几种休闲方式就是人的幸福快乐感的经常性来源,进行这些休闲活动可以有效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体验,明显提高人的幸福快乐指数[6]224-235。相反,那些长期缺少休闲或者休闲质量不高的人其幸福快乐感会受到抑制并趋于降低。
环境与人是相互依存、高度合一的,人作为主体既是环境的生产者也是环境的消费者,其所生活的环境条件会直接介入和作用于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成为影响人的体质和心境的重要因素。其中“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快乐源泉”[7],而恶劣的环境则是人类许多疾病、苦恼和不良情绪的重要来源。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生态优美、空气清新、资源丰沛、社会和谐的环境中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有助于精神愉悦和快乐,反之则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引发不良情绪体验。
(二)工作世界与幸福快乐
工作世界是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职业劳动世界,人的一生大约有 1/3以上的时间是在工作世界度过的。工作对于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对人的五种“赋予”,即:工作能够赋予人以人力资本 (人的经验和技能通常是在工作中发展的);能够赋予人以经济资本 (人的收入和财富要通过工作劳动获得);能够赋予人以社会资本 (人的关系网络和组织资源大都在职业劳动中获得);能够赋予人以社会人格 (人的社会素质和角色模式需要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和定型);能够赋予人以社会地位 (人的社会层次和社会声望通过工作投入和劳动贡献来创造和获致)。正因为工作具有上述重要作用,它与人的幸福快乐高度相关。
统计表明,在人的工作世界中,以下四种因素对幸福感影响最为明显。
一是工作收入。收入与幸福快乐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低收入阶段,随着收入增加人的快乐指数会同步增加;但当收入达到一定高度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两者会变得低度相关甚至不相关。有学者认为,人均国民收入 3 000美元是收入边际效用的转折点。在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 000美元以前,收入增加与快乐有着密切的正比关系,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3 000美元以后,两者的关系趋于弱化和低度相关,这时收入增加对快乐增进的作用只有 2%[8]。此外,收入对幸福快乐的影响还与人的收入预期有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的预期越高则越难达到则对已有收入越不满意。再就是幸福快乐感与收入相对差距也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收入即使纵比增加了,但若看到别人比自己增加更多则可能感到不公、失落甚至失败,产生一种自卑和不满的消极体验。
二是工作成就。人都有展现才华、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成就需要,如果人在工作中能够满足和实现这种自我成就需要,则会体验到成功和尊严,感受到幸福快乐。若成就需要得不到实现,就会感到平庸、失落、挫折,甚至感到失败和被边缘化,这会影响其工作情绪和降低其工作幸福快乐感。
三是工作关系。每个人都需要与人交流合作,拥有良好的朋友伙伴。人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和领导之间形成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则会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愉悦感,而若与同事及领导的关系处于冷漠甚至对峙和冲突状态,则必然感到孤独、畏惧、被排斥,产生工作痛苦体验。根据有关调查结论,我国青年员工中有超过四成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是影响其工作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9],人际关系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四是工作压力。工作幸福指数还与工作压力 (主要是对时间、体力、智力、情感和财力诸项投入)密切相关,而且这种关系是反比关系。如果人们以较少的工作压力而获得较高的工作收益,那收入者自然会感到划算和满意,可能会产生愉悦和快乐体验。反之,如果人们获得收入的投入巨大、成本高昂,甚至于损害了生命健康,失去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更高的收入,恐怕也很难体验到幸福快乐。近年来中国国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滞后于 GDP与收入的增长,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劳动保护差,劳动者感到体力精力透支和职业枯竭,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工伤事故、职业病和过劳死现象。“工作压力已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二大痛苦源,占痛苦来源的 16.5%”[3]88。工作压力过大损减国民幸福感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精神世界与幸福快乐
幸福快乐本身不是客观的实体和元素,而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人是否幸福快乐终究要由人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感知、评判和建构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结构极其复杂多样,其中对幸福快乐影响比较明显和公认的重要精神因素主要是人格、知识、目标和信仰。
人格是人的稳定性的个性特征与性格倾向,它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幸福快乐感的最为明显、持久和稳定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考斯塔等曾经对 5 0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论是:不论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婚姻、工作等状况是否改变,在一开始调查时就快乐的人在 10年以后仍然快乐,快乐的青少年也将是快乐的成年人。有人甚至认为幸福快乐感就如同一种人格特质是先赋性的,“快乐和痛苦取决于性格的程度与命运是一样的”[6]95。人格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外向型和神经质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典型:外向型人格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相关度在 0.41至 0.49之间,而神经质则与幸福感负相关,相关度为 -0.39至 -0.57[6]94-95,由此可见人格对幸福快乐感的影响力之大。
知识是人在实践与学习中获得和掌握的信息、经验和理论的总和,它是决定人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导因素,也是影响人的幸福快乐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生变量。尽管自古至今都有人否认知识对幸福快乐感的积极作用,但更多的研究结果和普遍事实却可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向关联。根据国内学者 2005年对北京、沈阳、昆明、上海、广州、西安 6城市 3 710位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接受过不同教育即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在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等项主观幸福感指标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接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其整体幸福感水平也越高,两者明显正相关[10]。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知识水平高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收入,能够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和调适人际关系,也更有可能取得个人成就及获得社会肯定,从而使其自尊自信心和成功愉悦感得以加强。
目标的追求和实现与幸福快乐感也有明显关联。有国外学者认为,幸福快乐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享乐,而且也指实现目标时的喜乐[11],这一观点值得注意。所谓目标即人预先设定的目的任务及其所追求实现的预期结果,这种目标可以是事业性的,也可以是生活和精神性的,它对幸福快乐的作用首先在于其对人的事业、生活和精神发展具有定向和定性功能。目标的选择设定无论对人的事业成功,还是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素质都有很大关系。其次,目标对人生具有励志和激发功能。人的理想志向和奋斗精神是人生幸福快乐的深刻持久的动力源泉。目标设定通常反映着人的利益需要和理想志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为理想和利益需要而奋斗的情感和意志,这种情感和意志能够激发人的热情与自我效能,感受到生活充实和精神亢奋,从而可能产生成功和愉悦体验。当然,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目标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失败,由此可能会产生消极情感体验。但目标的实现可以使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目标奋斗的过程可以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充实、激情和意义;而若人生没有目标则意味着失去了方向和希望,人可能感到庸碌无为,生活空虚,缺少意义,体验不到成功成就和自我价值,产生负面情感。
信仰是幸福快乐感的深层影响因素和重要精神源泉。人的幸福快乐可以通过感性欲望的满足而获得,也可以通过深层理念和心灵满足来获得,但两种幸福快乐感的深度、力度和持续度存在重要差异。信仰是人产生幸福快乐体验的一种重要精神源泉,在理性意义上的幸福快乐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衍生形式。如根据有学者对美洲国家的研究结论,宗教信仰能明显增强幸福快乐感,两者总体相关度达 0.16,而且这一效应值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6]235。当然不只是宗教信仰可以积极影响幸福快乐感,人对于某种主义、思想、制度、事业和人物的信仰也可能增强其幸福快乐感,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就是依靠坚定崇高的信仰征服了苦难逆境而创造幸福快乐人生的。信仰作为根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核心与灵魂,它能够赋予人以精神家园、终极关怀、意义感悟、心理支持与感情慰籍,能够增强人应对艰难困苦和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这非常有助于提高人的幸福快乐指数。一个没有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人是难以产生持久深刻的幸福快乐感受的。
图 1 人生存的三个世界与幸福快乐的关系
上述观点可以简略地用图 1来表示。
三、促进幸福快乐增长的行动策略
人生三世界深刻影响和决定着人的幸福快乐感,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促进幸福快乐增长的行动策略。促进幸福快乐增长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组织与个人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幸福快乐虽然深受社会的建构和影响,但终究是由个人认知和自制完成的,每个正常理性的个体都有可能通过主观努力和调适策略来获得、维持或者提高自己的幸福快乐感,其基本行动策略可如下述。
1.三全策略。人应当追求和拥有完整的三个良好世界,全面改善和优化三个世界的诸项构成部分,这样才享有全面的幸福和圆满的人生。为此,最首要的应当是注重精神世界建设。精神世界是人感知和指认幸福快乐的心理组织与核心枢纽,没有健全的精神结构与功能人就不会具有正常感知幸福快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了增强主观幸福快乐感首先需要矫正过度抑郁和内倾、偏重神经质等明显抑制幸福快乐感的负性人格因素,培育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性格习惯;其次要重视教育和提高知识水平,增强自身人力资本与发展素质,为身心健康、成就事业以及幸福快乐感产生创造认知条件;第三要树立目标志向,为人生赋予方向、激情、意义和成功取向,这样人才有可能产生充实、成功和自我实现等层面的情感体验;第四则要确立坚定的信仰与信念,为持久而深沉的幸福快乐感提供有效的思想支撑、感情寄托及其现实超越动力。
工作世界决定着人的资本、财富、成就、贡献和声望,人要获得幸福快乐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基本要求就是获得满意的工作收入与报酬,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与职位,拥有良好的工作伙伴与朋友以及较低程度的工作压力与成本。
生活世界的价值主要在于养生、亲情、交往和享受,人能否得到生活幸福取决于这种生活价值的实现程度。人若想获得生活幸福首先需要享有家庭幸福,做到夫妻关系亲密、亲子关系和谐、家庭成员健康、家庭气氛温馨;其次是提高消费水平及其幸福快乐效应,做到科学消费、依法消费、健康消费和适度消费,增加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和抵制炫耀与攀比性消费,拒斥那些有害自身健康与发展的不良消费行为;再次是逐步增加在健身、娱乐、旅游、社交、义工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提升休闲生活的品质和效益,这会明显拉动人的幸福快乐指数增长;另外还要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建设,注意绿化、美化、净化周边与居住环境,这样也会对幸福快乐感产生积极作用。
2.均衡策略。个体要获得整体长远的最大化幸福快乐,一方面需要促进精神、生活、工作三个世界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调适和协调三个世界的界际与界内关系,实现三者内外部关系的良好整合与相得益彰。
生活、工作和精神世界的内部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如果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适应和支持,就会产生 1+1>2的效果,增强人的幸福快乐感,反之若各构成要素相互磨擦则可能降低人的幸福快乐感。例如人在工作中获得的收入与压力不对称,出现劳动强度很大而收入过低现象则必然增加人的工作痛苦指数。有时即使收入很高,但付出的代价巨大,甚至于牺牲了亲情和健康,这也会明显降低其工作快乐指数。显然,要促进和实现幸福快乐的整体长期最大化,需要改善和调适三个世界之间及内部要素的关系,实现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精神世界的界际整体协调以及各世界构成部分的界内结构协调。
3.转移策略。快乐与痛苦乃人生之常事,它们产生和存在于人的上述三个世界,也变动和消长于这三个世界中。人若想趋乐避苦,让自身处于幸福快乐状态,需要具有心理调适能力,采取转移策略,包括同一世界内部的界内转移和不同世界之间的界际转移。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是注意力转移,对发生痛苦的世界及事件采取刻意淡化、回避、排斥和遗忘的态度,多回想和设想那些积极、满意、愉快、美妙的世界与事物,努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和感悟快乐这方面来。二是目标转移。人对目标的偏好、实现程度和追求过程会强烈影响其幸福感。如果个人偏好的目标能够实现,则会产生成就与幸福快乐感,反之就可能产生受挫等负面情感。若个人的某种设定目标难以实现,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考虑转移追求目标。例如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和满意,可以减弱预期和投入,将主要目标和兴趣转向重视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家庭生活不如意则可以适当将目标和精力转移到工作发展上。三是人际转移。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既可由血缘、姻缘和地缘等先赋性条件产生,也可由学缘、业缘和事缘等后致性条件产生,他们通常都会介入和影响人的幸福快乐感。但相对于个人的兴趣和个性而言,有的人际关系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和快乐,有的则可能令人反感和厌恶。为此就需要适当选择和转移人际关系。如若对亲属人际关系不满意可以将交往和结识重心转移到工作人际关系上,在工作中结交伙伴与朋友。四是情感转移。幸福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来源以及人对这种情感体验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并且这种情感是可以转移的。当个人的生活世界不如意 (比如夫妻关系不和谐)时,可以将其情感更多地转移到工作世界,通过工作投入和事业成功来创造幸福快乐;而若对工作世界不满意时也可以移情至家庭生活,在生活世界寻找和创造幸福快乐。五是时间转移。每个人可支配的时间通常都是既定和稀缺的,每段时光所能带给人的快乐效应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与家人团聚、休闲旅游带给人的快乐感相对较高,在这些方面多花些时间可以明显增加快乐指数。为了使有限的时间创造最大的整体效用,需要在生活、工作和思想活动中合理地分配时间,适当减少使自己郁闷苦恼的活动领域的时间,将时间转移增加投入于使自己更满意舒心的活动领域。此外,为了趋乐避苦、获得幸福快乐感受,有时还需要在生活、工作、精神三个世界的界中或者界际之间进行财力投入、在场空间和活动重心诸方面的转移。
4.替代策略。当人生的某一世界出现破缺时,可以通过其他相关世界的协同强化得以部分替代和弥补,如生活世界的缺陷可以通过工作成就和精神强化来弥补,工作世界的缺陷可以通过家庭和谐与精神调适来弥补。当人生某一具体世界内部要素产生缺憾时,可以通过其他要素的转移强化得到替代和弥补,如家庭生活破缺可以通过休闲娱乐、扩大人际交往等途径得到弥补,工作中压力过大可以通过密切同事关系、调整业绩目标得到弥补。而当生活、工作两个世界均出现破缺时,则尤需要通过强化和专注于精神世界来得以补偿支持,如修炼人格、探求知识、树立目标、坚定信仰就可以帮助人应对逆境和化解困难,获得人生意义和价值。
5.集群策略。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早在 1897年就已发现,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与社会团体整合度低是造成自杀的重要原因[12]。当今许多人所以感到孤独、抑郁、苦闷乃至于自杀,一个重要原因依然是由于信奉个人主义,缺少朋友伙伴,与社会整合度过低。经验表明,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多结交朋友,多加入一些社会组织,扩大交往对象与范围,构建密切的人际交往群体,做到工作上有良好合作的同事伙伴,生活上有同甘共苦的亲密朋友,精神上有志同道合的交流知音,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幸福快乐水平的。
6.奉献策略。获取是快乐的,但奉献可能更令人快乐。一个人奉献于家庭、工作和社会不仅有利于接受对象发展,而且也将得到奉献对象的关爱反哺,体验到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因而也将感受到幸福快乐。从心理机制上看,爱是人的一种本能且也是本质需要 (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被爱和施爱,无论是得不到别人的爱、还是不能施爱于别人的人都是不幸的人;但爱是一种非常宝贵和稀缺、难以维护的资源,它既不能自给自足、又不能在市场上用金钱购买,只能通过感情交流互动获得。首先奉献自己的爱,然后得到对方的爱,这是增进幸福快乐的基本法则。
7.节制策略。幸福快乐感是需要满足后的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需求水平越高则越难以满足则越难以得到快乐。当今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许多人的幸福快乐并没有随之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原因就在于欲望需要越来越高。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苦,大约是一条规律。适当地调适和节制生活欲望、工作目标和精神需求,这是获得、维持和增进幸福快乐的重要条件与方略。
8.精神强化策略。人必定和自然而然地始终生存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人和人的世界的核心与灵魂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从幸福感发生的主体机制考察,它是由人的精神世界来感知、评价和界定的。幸福快乐本身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人的精神世界感觉其有则有,感觉其无则无。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人的精神世界都是决定人是否幸福快乐的最终依据和主体条件。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人要获得和增进幸福快乐必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优化自己的精神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趋乐避苦的智慧,拓展感知与创造幸福快乐的主体能力。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的一种新的解释模式
自杀是当今一个十分严重的世界性社会问题,但中国的自杀情况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 3倍,且城市自杀率要远远高于农村,而中国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趋势,在我国女性的自杀率大幅高于男性,且农村女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有资料显示,1990至1994年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 324 711多人,其中农村妇女自杀死亡人数高达 173 230多人,是 15~45岁年龄组第一死因[13]。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资料,中国女性已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自杀人数占世界女性自杀总人数的 56%,自杀率是男性的 3倍 (世界范围内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 3.6倍),这其中的大多数自杀者是农村妇女。另据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 32.46万,其中农村女性自杀死亡人数就占到 17.32万,农村女性自杀人数是城市女性的 3至 4倍,是农村男性的 1倍多[14]。
综合分析近些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农村女性自杀率偏高是国内学者调查研究的共同结论,也是中国社会存在的基本事实和突出社会问题。至于追问为什么中国农村妇女自杀者如此之多?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常说的经济文化落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传统因素影响等原因外,还可以用本文中所述三个世界理论加以解释。
首先是她们生活世界的狭小和单一。当今多数农村妇女的生活内容就是相夫教子,料理家务,赡养老人,家庭、丈夫、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一旦出现家庭暴力、婚姻变故、婆媳矛盾、生活困难等家庭问题,就感到整个世界破灭,没有了希望和未来,从而有可能自寻绝路。城市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其实毫不亚于甚至多于农村女性,但她们由于拥有相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特别是拥有独立的人格、收入与事业,可以把家庭生活世界中的不幸遭遇通过界内资源替代与界际转移支持得到积极化解,使自己的生活得以恢复重建,而不至于走向绝路。
其次是工作世界的破缺。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体制上将工作和家庭合二为一。这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得在家务农的妇女没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单位和工作收入,也自然缺少可以交流合作的工作同事以及对工作事业的追求和成就,一旦生活世界出现波折与痛苦难以在工作世界中得到宣解;而城市女性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如果家庭生活出现波折她们可以将时间、精力和情感更多地投入于工作目标的实现,通过业绩创造和事业成功来建构自己的价值和幸福快乐,当今中国有些业界“女强人”就是由于其生活苦难的磨练与逼迫而被动造就的。
再次是精神世界的贫乏。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女性自杀者大都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知识水平低,缺少目标志向和文化爱好,更缺少超越于日常生活的理想信念与信仰。精神世界的贫乏使农村妇女在应对困境方面没有足够的文化理性主导和人格意志支持,如果在生活、生产或者自身方面出现困难与冲突,容易情绪冲动、做过激反应,发生自我伤亡悲剧。
综上所述,个人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精神世界的结构破缺、构成低质和功能缺失使得农村女性缺少趋乐避苦的界内利用资源特别是界际转移支持,更缺少化解矛盾、创造幸福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旦遇到矛盾冲突和困难处境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出路和希望,做出自杀决定而走向“来世”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1] 隋雪,马杰,邹群.主观幸福感的新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2-55
[2] 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研究,2007(9):19-23
[3] 陈惠雄.陈惠雄解读快乐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Frey B S,Stutzer A.幸福理论的检验∥布鲁尼,波尔塔.经济学与幸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3
[5] 文启湘,贾小玫.文化消费:国民实现幸福快乐的上佳途径∥陈惠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民幸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02-311
[6] 郑雪,严标宾.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24-235
[7] 陈惠雄.人本经济学原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8
[8] 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86
[9] 梁捷.幸福指数——中国人幸福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32
[10] 邢占军.城市幸福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0-108
[11] 弗雷,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静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
[12] 迪尔凯姆.自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65-167
[13] 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6
[14] 刘斌.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3-67
The New Three W or lds Theory Influencing the Happ iness of L ife——Concurrently on Reasons for the High Suicide Rate of the Chinese Rural Women
Wang Zhongwu
As a kind of positive subject emotional experience,the happiness derives from and exits in the threeworlds that the human p ractically have—lifeworld,work world and spiritualworld.The happinessand pain of everyonemostl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tructures,natures and functionsof the threeworlds.The human should pursue and possess the intact and harmonious threeworlds and afterwards enjoy the happy life.But there are always imperfections in human life—the life world may be not happy;or thework world may be not asonewish;or the spiritualworld may be confused.However,the imperfections could create positive effect and happy experiences.Through action strategies such as disp lacement,interpersonal construction,adjusting of desire,spiritual enhancement and the like,the human could obtain pleasures and happiness.This can be used for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high rate of Chinese ruralwomen.
Happiness and pleasure;The new threeworlds theory;Action strategies;Reasonsfor the high rateof Chinese ruralwomen
2010-04-08
王忠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邮编:250100。
(责任编辑:谢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