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能源对外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及启示

2010-12-12亢梦迪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能源供应脆弱性储备

亢梦迪,刘 畅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日本能源对外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及启示

亢梦迪,刘 畅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运用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利与相互依赖”理论对日本能源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日本为应对能源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采取了能源结构多样化、进口地域多元化、完善储备制度的措施,对确保日本的能源安全取得了成效。

日本;能源对外依存;能源外交

一、日本能源的对外依存情况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且国土四分之三为山地,资源相对贫乏。日本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资源小国,经济大国”。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90%以上依赖进口。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主要资源进口依赖程度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能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主要自然能源的自给率仅为4%,即使加上核能发电,自给率最多提升到19%。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和能源消费大国,日本如此高的能源进口依赖度给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日本能源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认为,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指的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1]9他们还指出,不要将相互依赖完全局限于均衡的彼此依赖(evenly balanced mutual dependence)。最有可能影响行为体应对过程的是依赖的非对称性(asymmertries in dependence)。依赖性较小的行为体经常可能将相互依赖作为一种权力来源,在某问题上讨价还价甚至借之影响其他问题。纯粹对称的另一个极端是纯粹依赖(称为相互依赖有假以掩饰之嫌),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罕见。[1]11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外交政策需要妥善处理和应对不对称性,使依赖程度更趋于平衡,以确保安全。日本石油进口的依赖问题,正是一个不对称依赖的态势。以下,笔者从日本能源依赖的敏感性(sensitivity)与脆弱性(vulnerability)以及两者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释日本的能源依赖。

1.日本能源依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指的是某种政策框架内做出反应的程度——一国变化导致另一国家发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多快?所付出的代价多大?衡量敏感性并非只有跨国界交往规模一个尺度,交往变化所付出的代价对社会和政府的影响也是衡量尺度之一。[1]12-13

日本能源依赖的敏感性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能源消耗大国来说较强。一国能源的供应市场总体上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显然,国外市场是能源供应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地,能源供应对国外市场依赖的程度越大,其不稳定性越高。日本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1%,远远高于美国、中国、印度等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以石油为例,通过对日本石油进口地构成(如图1所示)的分析,我们看出日本石油进口地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比例高达88%,而这一比例,美国仅为25%,英国4%、德国7%、法国41%。中东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局势异常复杂,各种政治宗教力量关系微妙。同时,日本的石油进口主要还是依靠海上运输线,对于海权的控制成为必须投注大量国力的无底洞,还需要与沿线的诸多国家保持良好合作的关系,这使得维持能源安全的成本变得高昂。这一系列因素加剧了日本石油依赖的敏感性。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及“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都对日本的能源供应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使日本经济产生了极大动荡。这些事实都有效证明了日本高度的能源供应对外依赖的敏感性。

图1 日本石油进口构成[2]

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日本石油依赖的敏感性在逐年下降。自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重创之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其能源安全。日本已经从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时代向能源多样化时代转变(如表2所示)。同时日本致力于提高本国能源的供应比例,扩大国外能源供应范围。

表2 日本能源结构变化对比[2]

“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是化解风险的最好方法,日本将进口的能源供应从两个层次上多样化:一是能源种类,另一个是每种能源的来源地。在此基础上,每一因素的变化带给日本能源供应的波动大大减少,有效地减轻了日本能源供应对外依存的敏感性。

2.日本能源依赖的脆弱性分析

相互依赖的脆弱性程度取于各行为体获得替代选择的相对能力及其付出的代价。[1]14脆弱性相互依赖的重要性大于敏感性相互依赖。如果一个行为体可以通过改变国内或国际政策而降低其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敏感性模式难以精确衡量权力资源。[1]17本文重点分析日本寻找替代能源和能源来源地的能力以及付出的代价。

在科技方面,日本一直拥有先进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长期以来,日本一直积极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同时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生物发电、垃圾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在日本也逐渐普及,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装置。

日本的先进技术,也为其与许多产油国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力条件。日本利用其技术设备和相关经验,帮助能源国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向能源国转移勘探开发技术,加强与能源国的经济合作,帮助其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建立与能源国的良好关系。这一系列合作交流措施,加强了日本同能源国的联系,为其直接投资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资金方面,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其开发新能源和对产油国进行海外发展援助(ODA)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新阳光计划”每年拨款570多亿日元研究新能源技术、能源输送与储存技术等,并且资金投入的数量逐年增加,从1996年的479亿日元增加到2007年的1700亿日元。同时,日本利用其经济实力,加强对产油国进行海外发展援助(ODA)。2006年,日本将非洲列入援助重点。在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日本在多个非洲国家都设置自己的办事机构,争取石油开发权,北非已成为日本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的重要地区。

从科技和资金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各项措施使其应对能源供应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付出的相应代价日本本国可以有效应对,这很好地降低了日本能源对外依赖的脆弱性。

3.敏感性与脆弱性关系分析

有学者认为,敏感性与脆弱性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承继性;二是表现上的关联性;三是后果上的非必要性;四是手段运用上的等级性。[2]笔者赞同前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日本能源对外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在这三个方面也体现着极大的联系。

以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为例,分析敏感性与脆弱性在时间上和表现上的联系。敏感性往往发生在脆弱性之前,是引起脆弱性的原因。依据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对敏感性与脆弱性的定义,我们可知,国外政策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内情况的变化,导致了敏感性。敏感性产生有损本国利益,国内政策发生变化所付出的代价产生了脆弱性。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每桶10.651美元,引起了日本严重的通货膨胀,使日本企业受到燃料恐慌和物价飞涨的双重打击。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GDP下降了4.7%。这些影响反映了其敏感性之强,为消除敏感性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日本积极采取措施。为使能源结构多样化,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为使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开展能源外交,对资源大国进行海外发展援助(ODA);为使石油储备制度更完善,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企改革。这些代价反映了日本应对能源变化的脆弱性。可见,脆弱性产生于敏感性表现之前,并由敏感性引起。

如今,日本作为资源小国,其能源对外依存的敏感性仍较强,但是其脆弱性在不断下降。日本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产生了巨大的成效,其能源结构的多样化,能源进口地域的多元化,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使外部能源供应变化对本国利益的损害程度降低。说明了敏感性并不必然引起脆弱性。敏感性是脆弱性产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三、日本能源外交的应对敏感性与脆弱性的措施

1.能源结构多样化

在常规能源方面,日本改变过度依赖石油的局面,加大煤炭、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的利用比率(见表2)。

在新型能源方面,日本政府于2003年4月颁布了《新能源法》。同时,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日本的新能源产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发电量所占总发电量的使用比率大幅度提高。各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日本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度,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2.进口地域多元化

日本所做的主要努力有:积极寻求开辟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通道,降低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存度;加强同非洲国家的交流,开辟非洲能源供应地;增加中东地区能源供应国的数量;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3]

从俄罗斯进口油气对日本而言有诸多优点:从政治社会稳定性来看,俄罗斯远远优于中东,中东动荡的政局不利于保持能源输出的稳定;从运输渠道来说,日本从中东运输石油100%依赖海运,必经马六甲海峡,而这一海域事端多发,航道异常繁忙,海峡区海盗猖獗,俄罗斯的远东油气通道避免了海上运输,大大加强了能源运输的安全性;从运输成本来说,俄罗斯远东油气通道相对于中东地区的海上运输费用节省10%~15%。从这三点来看,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对日本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非洲是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区,近10年来,非洲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11%的水平。日本对非洲产油国主要采取了三类措施:借助海外发展援助(ODA)推动能源合作;进行技术合作推动相关能源勘探开采技术的提高以促进能源进口;进行人才交流,保持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促进能源合作。

伊拉克战争后,日本派遣自卫队参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和维和行动。这表明,日本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扩大伊拉克的石油份额。同时,日本还采取措施与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对话,争取进行能源合作。这一系列措施分散了石油供应的来源地,减轻了能源的集中依赖。

东南亚也是重要的油气产区,日本近年来积极开展与印尼的能源合作,并在东海油气田方面与中国展开争夺。这也是日本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的重要手段。

3.石油储备制度完善化

石油储备能够缓解短期内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高速发展的经济遭受了致命打击。之后,日本开始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制度。从1974年起,陆续颁布了《90天民间石油储备计划》、《石油储备法》、《石油供需优化法》、《紧急时刻法》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到2008年5月,日本石油储备总量达到8744万升,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分别占55.4%和44.6%;石油气储备量达到279.4万吨,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分别占21.7%和78.3%。[4]同时,其石油储备释放机制机动灵活,在关键时期,有效地缓解了能源危机。在1980—1981年期间,为应对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石油储备先后9次释放,释放量达到50天。2005年8月,为应对卡特里娜飓风而产生的石油供应量减少,日本释放了5天的时候储备量。[3]这些措施都有效地调节了国内市场的石油价格,保证了能源供应的稳定。

四、日本能源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其敏感性也较高,但是其脆弱性在不断降低。中国虽然能源的自给率较高,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急剧消耗,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对外依存问题。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依存的脆弱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外交任务。国内政策方面,加大本国能源的勘探,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健全石油储备制度等就不再赘述。在外交政策方面,日本能源外交政策对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开展与欧美日等先进技术国家的能源技术合作,促进本国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

(2)与能源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利用经济援助、技术合作等手段与产油国进行能源开发合作,使能源来源地多元化;

(3)保持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通过谈判协商等手段,积极处理资源争端,如东海油气田问题,为我国争取更多的能源资源;

(4)与能源运输沿线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促使能源运输顺利进行;

(5)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保障海上大规模能源运输的安全。

从长远发展来看,能源外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能源外交,有助于更有效地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1] 约瑟夫·奈,罗伯特·基欧汉.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日本统计局.日本统计年鉴2008[R/OL].(2009-03-12)[2010-05-07].http://www.doc88.com/p-4960121719.html.

[3] 吴伟平.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与脆弱性辨析[J].社会科学,2010(4):20-25.

[4] 陈其慎,王高尚,王安建.日本能源安全保障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2):174-177.

Sensibil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Japan’s Dependence on Foreign Energy and Policy Enlightenment

KANG Meng-di,LIU Cha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With neoliberalism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y Joseph S.Nye and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theory by Robert O.Keohane,it discusses Japan’s dependence on foreign energy.It shows that Japan takes many measures to handle the sensibility and vulnerability:diversific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pluralism of import regions and perfection of reservation system,achieving a lot in ensuring the energy security.

Japan;Dependence on foreign energy;Energy diplomacy

D830

A

1009-2854(2010)07-0041-05

2010-05-31;

2010-06-16

亢梦迪(1989—),女,湖北襄樊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 畅(1988—),女,山西太原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道斌;编辑校对:江 河)

猜你喜欢

能源供应脆弱性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在楼宇型综合能源供应的应用
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建筑能源供应方案初探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中电工程西北院:构建能源供应新典范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