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氛与自然
——论格尔诺特·伯梅的环境美学
2010-08-15立野良介著杨芳庆译雷礼锡校
立野良介著,杨芳庆译,雷礼锡校
(1.大阪大学文学部,日本大阪565-0871; 2.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3.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城市、气氛与自然
——论格尔诺特·伯梅的环境美学
立野良介1著,杨芳庆2译,雷礼锡3校
(1.大阪大学文学部,日本大阪565-0871; 2.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3.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格尔诺特·伯梅重视城市气氛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居民对气氛的主观经验。人们既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气氛,也可以通过听觉与触觉感知。城市气氛主要包括联觉性气氛与社会性气氛,它虽然被主观感知,但具有准客观性。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气氛能够影响自然,可以根据城市居民的感受来营造城市气氛,并规划和保护城市环境,保障城市魅力。
环境美学;“新美学”;城市气氛;格尔诺特·伯梅
一、城市气息与气氛:伯梅“新美学”的基础
格尔诺特·伯梅(Gernot BÖhme)在一篇论文中说,“城市气氛”始于对古老的巴黎气息的描述。“在昔日的巴黎,地铁蕴含着特别的气息。倘若在去巴黎的地铁上,恰逢我闭目小憩,我不用看,就能从这气息里猜出到哪儿了。”[1]49巴黎曾经充斥着乌烟瘴气,留下了那些气息。后来,那些气息消逝了,但是城市里还是有着其它形形色色的气息,只是它们在不停地变化着。
我们很少用美学的观点探讨城市气息,然而,换个角度感受一下城市的魅力,气息就不可忽视了。根据休伯特·特伦巴赫(Hubert Tellenbach)的观点,气息“在空间、家庭及家园中构造一种亲密感”[1]50。气息让人联想到亲爱的家乡,这是司空见惯的,“或许是对气息的忽视和排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冷漠。没有气息的城市犹如行尸走肉”。[1]51
伯梅将气息定义为“气氛的一种必要元素”[1]50。“正是环境的特性,我们能够通过身体状态最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置身何处。”[1]50“气氛”是伯梅“新美学”的基础概念。要理解他的城市美学,必须理解他的新美学观点以及气氛概念。
伯梅称从康德到阿多诺的美学是“传统美学”,而称自己的美学是“新美学”。伯梅认为,传统美学实质上就是判断美学,用于艺术评价、艺术批评。而新美学是生态学促成的,对它来说,重要的是明了人在其周围环境中有何体验。因此,美学所囊括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艺术品,还包括自然、设计、广告等。为解释这一点,伯梅将美学设定为“总体感知理论”。伯梅还考虑到人类的状态(包括身体和情感状态)与环境性质的关系。
“气氛”这个词经常被谈到,如谈论雷云的恐怖气氛、峡谷的愉悦气氛、花园的舒适气氛、人的赏识气氛等等。[1]21-22当然,肯定有人质疑这种种气氛所表达的不过是那些难以描述的感觉,而气氛这个词并不适合学术研究。对此,我们可以指明,必然存在有自身特性的气氛;并且我们会承认,节日有喜庆的气氛,雷云有恐怖的气氛。因此,伯梅说:“意思的表达不要模棱两可。”[2]28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气息与气氛的基本关系及其对城市环境美学的意义。
二、气氛的感知及其特点
伯梅重视气氛的感知问题。他认为,“我看着一棵树”这句话并不适合用来理解我们的感知。因为,这个例子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段距离,而且感知差异是以我们的感官为基础的,这样,就必须以眼睛为前提。“每种感知都与更基本的体验交织着,感知气氛也是如此。”[3]伯梅说,“在旅馆黑黑的房子里有只蚊子在嗡嗡作响”更适合用来理解我们的感知。当然,这是听的体验,但同时也是整体感知到的,包括不安、紧张以及防卫反应。我们首先察觉到的不是一只蚊子,而是某种“危险信号”。一旦确定这种信号是声音——一只蚊子的声音,我们已经与之保持距离。这个例子说明“气氛感的在场是感知的根本现象”[3]。它带一些感情色彩(比如威胁),是我们的感官分辨出来的。然后,主客两极对立中的“我”和感知对象分离开来。因此,感知伊始时,主客体还没有分开。
伯梅认为,对现象的感知在根本上并不是对对象的感知,而是“对在场的感觉”,即意识到某物在场,也意识到“我”是感知主体。由于主、客体的不同,这种在场的感觉变成了对“我”的在场的感觉,这种感觉如同我自身状态的感觉而被体验到。拿“天气冷”这个例子来说,形容词“冷”既是外界的状态,同时也是我的状态,我感到冷如同感到我的感觉。冬夜的阴郁气氛、会面的紧张气氛、春日里莺歌燕舞的美好气氛都被体验成我的感觉和我的身体状态。所有这些气氛都如情感波动被体验到,与这种波动保持距离,我们就能用言语将之表达出来。
在此基础上,伯梅进一步分析了气氛感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
在伯梅看来,当某人感知气氛时,会觉得那就是他自己的状态,因此,气氛感知具有主观性。这里需要对“主观性”概念做一下解释,因为伯梅起初是在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的新现象学影响下理解这个概念。施密茨和伯梅注重只有人自己才能明白的主观性的细微差别。当某人伤心时,只有他自己明白那是什么样的悲伤,其他人只知道他在伤心这个事实。当然,别人可以说“A在伤心”,但是从“A在伤心”这句话中,我们不能清楚了解他有什么样的伤心。施密茨和伯梅认为,只有在当事人才能体会的这种不可代替的感觉中,才能看出主观性。①施密茨认为过去的哲学家不懂这种主观性,比如在超越自我中没有这种主观性的细微差别。(参见Schmitz H,Subjektivität[M],Bonn:H Bouvier,1968)
不过,我们可以理解气氛感知中的相反特性,即客观性。所有经历过节日的人都体会得到节日的愉快气氛,这让我们容易认识到气氛的客观性特征。通过分析人们怎样体验气氛,伯梅探讨了客观性产生的原因。[4]根据他的观点,气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感知到:“内移(ingression)”和“相异(discrepancy)”。举例来说,当我们踏入一个洋溢着节日喜庆气氛的大厅时,所体验到的气氛就是内移。这种节日气氛本来是与我无关的东西,进入大厅后,我被这气氛感染了,并享受到了。但是,我并不总是这样被气氛所感染。当我为悲伤的事情郁郁寡欢时,即使我能感受到春日晨景的快乐气氛,我却无心消受。伯梅称这种体验为“相异”。在这种情况下,快乐的气氛被我感受到了,也感染了我,但由于我正沮丧,一种紧张感油然而生,以至我的主观状态与客观的快乐气氛存在差异。
在这两种情况中,气氛最初被感知为“与我相分离的东西”,是对我产生影响的情绪。不然,我就既感受不到“内移”,也感受不到“相异”。“相异”的体验清楚表明:气氛就像漂浮在空中的感觉,既不是我的也不是别人的。从这个事实中,我们也可以明白气氛的准客观性。气氛不同于我的感觉,也没有任何人的感觉飘浮在半空中,这些我们彼此都知道,当这种感觉被体验到像是我自己的感觉时,它就成了主观感觉。
由于这种准客观性,气氛是可以营造的。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明白这一点。比如,换换窗帘,用花朵装饰一下房间,我们就能改变房间里的气氛;超市里播放那种能激发顾客购物欲的音乐;舞台上,不同的布景、灯光及音乐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气氛。
总之,气氛可以从主观上感受到,但它具有准客观性,是可以营造的,我们可以随处感受到它。当然,气氛对城市美学来说也是重要的。
三、城市气氛的类型与特性
为更好理解城市气氛,还要谈到气息问题。虽然伯梅指明某些视觉和听觉的东西可以营造城市气氛,但气息并未受到太多关注。在伯梅看来,气息“朦朦胧胧地洋溢在空中,缓缓扩散,包围我们,无处不在”[1]50。气息还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比如鲜花的气息让我们感觉安逸,食物的气息增进我们的食欲。而且,气息也让我们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伯梅所说,气息“让我们最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感觉状态,让我们可以确认场所、确认一个人所处的位置”[1]50。由此可以看出,气息和气氛一样,在多方面影响我们。
伯梅认为可以根据气氛感染我们的不同特性给予分类。鉴于城市美学,他将气氛划分为两类,即联觉性气氛、社会性气氛①在其它著作中,伯梅补充了交际特征、感觉以及动作建议等特征(参见BÖhme,G.,Aisthetik:VorlesungenüberÄsthetik alsallgemeine Wahrnehmungslehre[M],München:Fink,2001,chap.6)。。联觉特性的气氛是“通过身体状态的改变而体会到的”[1]56。既然有令人恶心的气味,就必然有令人恶心的景象。气氛是由整体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感官所感知的。因此,我们能听到热情的声音,也能看到暖色调;能听到冰冷的声音,也能看到冷色调。我们还能通过某人的举止看出他(她)的热情或冷漠。社会特性的气氛表明它是被主观感知到的。我们一踏进某人的房子,就感觉到“小资气氛”;当我们步入教堂,会感到“朦胧的肃穆”。小资、肃穆、优雅、权威等气氛都不能只通过身体状态来解释。要感受到这些气氛,还需要文化和社会阅历。这说明,气氛不仅仅影响我们的身体感觉,还影响着我们对社会的感觉。伯梅将“舒适的气氛”包含在社会特性里。欧洲人觉得欧式生活舒服,而日本人觉得日式生活舒服。
看来,正如旧日巴黎的气息所显示的,即便那种气息不好,它也可能形成其城市的重要特征。这样的话,从联觉特性看,由这种气息造成的气氛就不是令人愉快的。但从社会特性看,这种气息却形成了城市的独特气氛,这种独特气氛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东西。总之,体验过气氛的人就能感受到联觉性和社会性这两种特性的气氛。要想对城市气氛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就应该考虑“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和参观城市的游客的生活感受”。[1]58
要注意的是,“城市气氛”这个表述相当普遍,不仅熟悉城市气氛的居民喜爱这个表述,那些发现城市气氛的游人也喜爱这个表述。伯梅认为,城市气氛不同于城市形象,后者是“人们对城市外表的整体预想”[1]55。而城市气氛是“城市居民常见的、明显的东西,是每天生活于城市的人们所营造的东西,但对陌生人来说却是独特的东西”。[1]55为理解城市气氛,我们应理解人们是怎样感觉它的。
伯梅还指明了城市美学看待城市气氛的三个优点[1]55-58。第一点,城市气氛不受符号学的限制。那就是说,我们没必要非得弄明白城市事物的意义,即便我们不明白它们的意义,城市气氛也感染我们。第二点,即便不具备审美能力和艺术史知识,我们也能畅谈城市的魅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主观因素在理解东西方面的重要性。伯梅认为过去的文献并没有忽视主观因素。除了城市空间布局,引起我们注意的城市交通便利和功能划分也多次被提到,如卡米洛·希特(Camilio Sitte)研究“美的事物”[5],戈登·卡伦(Godon Cullen)研究“城市景观”[6],凯文·林奇(Kevin Lynch)研究城市的“可想象性”并分析城市中令人印像最深刻的地方[7]。他们还研究人们怎样感受城市,只是他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视觉领域。第三点,我们能从营造气氛的事物着手来研究城市。气氛不仅仅是主观上体验的,也是客观上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城市规划方面来处理城市气氛。
四、城市气氛的营造
伯梅强调,我们不应局限于视觉领域去理解城市气氛问题,还应当关注人们怎样感受气氛、气氛怎样产生。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能理解每个城市的魅力之处,理解如何规划城市并营造城市气氛。
伯梅对城市气氛营造问题的谈论也是一个以往文献没有太多非议的问题。以往的文献研究了建筑形式和城市结构,但是,从城市气氛问题看,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营造何种气氛、怎样感染人。基于这种需要,林奇讨论“方向感”,卡伦探究“身体所处位置”,当然我们更需知道城市中的人如何感觉。“如果人们穿过狭窄的小巷或是走过开阔的露天场所,如果一座城市的特征是蜿蜒向上的马路或是长长的、明显的一排排房屋,如果人们穿梭在高楼林立中突然看到一座小小教堂或是步出街巷而看到宽大的公共广场,这肯定会带来不同的感受。”[1]60
伯梅认为,我们在城市里发掘的历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气氛[1]60-61。发掘城市的历史会给受过教育的人们带来乐趣,但对普通人来说就不一定了。而且,还有个可能就是历史资料限制了人们的兴趣。历史不只是被发现和解密的,它也被感受、被感知。即便我们不知道一座城市的历史,我们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气氛,即“厚重的历史”。伯梅提到,沙特尔大教堂清洗了彩色玻璃,却导致人们大失所望。因为这座建筑看起来古老才有着古老的气氛,给我们一种印象,“像一棵树从大地里生长出来”[1]62。相反地,那些让我们猜测城市历史的历史符号就不能让我们感受城市的厚重历史。这种“厚重的历史”看来可以理解成气氛的一种社会特征。这是因为,由于历史的厚重,我们能感受到某些东西,那是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收获到的,因而古老的城市都有其独特魅力,重要的是探讨如何维护城市的厚重历史。
伯梅还提到了听觉气氛的营造。城市里的声音有各种各样的特性,从而营造出种种气氛。“车辆的汽笛声,小贩的叫卖声,时装店里的音乐声”[1]66,这种种声音营造了城市的气氛。音景项目(The soundscape projects)研究了城市的这些声音,研究结果表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城市的声音与制造声音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关。虽然城市规划不能具体规划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至少有可能考虑规划后的城市会促成什么样的生活。
为着城市的长远规划,我们应当考虑城市要拥有什么样的气氛,人们怎样感受这些气氛,它带来怎样的生活方式,以及那样的生活方式又会带来怎样的气氛。基于这种考虑,伯梅将城市看成是我们可以感受气氛的地方,是“后天形成的自然”[8]71。在过去,城市习惯上总是被看成是人造物品。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认为自然是在城墙包围的城市之外的东西,是厌倦城市生活的人治愈身心的地方。直到现代,西方国家还认为自然是他们生活之外的东西。自然是纯真且未开化的,因此它有时得到赞扬,有时又被贬低。
自近代以来,自然在城市之外的这种“外在关系”逐渐改善。自然被纳入城市,别墅和公园成了这种变化的媒介。起初,别墅是贵族们在城市之外享受自然的地方,而公园是宫廷文化的产物,它源于城堡花园。19世纪之后,随着城市的扩张,别墅被囊括到城市之中,并为市民建造公园。到了20世纪,自然被有意识地纳入到城市。《雅典宪章》(1933)规定,自然要按照再创造的目的纳入城市,城市要与其周围的风景相协调。20世纪70年代,出于对植树造林的功利性计划的批判,引发了自然保护运动①这个运动的代表人物是Louis le Roy(1924—)。。
尽管如此,伯梅认为,这只不过是将人、城市与自然的“外在关系”变成了“外界关系”而已,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的事实并未得到理解,我们所需要的是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根据伯梅的观点,过去人类被视为理性存在,相反,自然被视为非理性存在,是外在的存在。“我们把自己看成理性的存在,却驱逐了自己的自然本性。”[8]72不过,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我们开始懂得,我们作为身体的存在,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没有空气、水和土地(食物),我们无法生存。况且我们需要气氛,需要那种感受。
城市不仅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而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作为自然存在而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把人类为自己耕种的土地理解为自然,那么,人类所居住的城市也能被理解为自然。过去,像自然一样与人类毫无关联的地方已被开垦。但是,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就是环绕着我们的这片自然:“为我们而存在的自然”。城市就应看成是为我们而存在的自然。伯梅说过,“城市是人类生活其中并与自然共处的确定方式。”[8]71
因此,通过理解我们和作为自然环绕我们周围的事物,伯梅尝试去建立人、城市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他认为,传统美学没有足够关注自然气氛②伯梅认为阿多诺更贴近于自然的气氛现象,但他所感兴趣的自然是社会的对立面,而且他没有研究气氛。最近,Martin Seel (1954—)想到气氛了(参见M.Seel,EineÄsthetik der Natur[M],Frankfurt/M.:Suhrkamp,1991)。但是伯梅声明,他没有放弃易于接受的美学途径,认为气氛只有“通讯性质”(参见BÖhme,G.,Atmosphhäre:Essays zur neuenÄsthetik[M],Frankfurt/M.:Suhrkamp,1995:82-83)。伯梅认为,气氛是某种使我们与自然存在内在联系的东西。,其原因之一就是将自然置于局外的传统观点。
总而言之,“气氛”概念让我们有可能去思考“环境特性与人类境况的关系”。“城市气氛是对城市现实的主观体验,城市中的人们彼此分享。”[1]71此外,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影响气氛产生和城市规划的因素。城市是我们的自然,城市规划必须考虑我们这个自然应该是何种面貌。
伯梅提出的“厚重的历史”概念似乎让我们有可能思考城市传统的重要性。城市气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每个城市都独具特性:巴黎,罗马,东京,北京……所有的城市都有其气氛。我们能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发现气氛。因此,对将来的城市规划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保护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为了不失去城市气氛,我们得理解城市居民被什么所吸引,并对其加以保护。
在我居住的京都,被称为“町屋”的木制房屋逐年减少。京都气氛是在其它城市感受不到的,但京都气氛似乎也在逐年消逝。有鉴于此,我们需要理解每个城市都有其气氛,去保护它,去创造舒适而迷人的城市。
[1]BÖHME G.Anmutungen.Über Das Atmosphärische[M].Ostfildern:Edition Tertium,1998.
[2]BÖHME G.Atmosphhäre.Essays zur neuenÄsthetik[M].Frankfurt/M.:Suhrkamp,1995.
[3]BÖHME G.Atmosphäre[J].Kallista(Tokyo art University),1996(3):128-142.
[4]BÖHME G.Aisthetik:VorlesungenüberÄsthetik als allgemeine Wahrnehmungslehre[M].München:Fink,2001.
[5]SITTE C.Der Städtebau nach künstlerishen Grundsätzen[M].Braunschweig:Biesbaden,1883.
[6]CULLEN G.The Concise Townscape[M].5thed.London:The Architectural Press,1968.
[7]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MA:MIT Press,1960.
[8]BÖHMEG.Für eineÖkologische Naturästhetik[M].Frankfurt/M.:Suhrkamp,1989.
City,Atmosphere and Nature: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of Gernot BÖhme
TATSUNO Ryosuke1,trans.by YANG Fang-qing2,revised by LEILi-xi3
(1.School of Letters,Osaka University,Osaka 565-0871,Japan;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3.The School of Fine Arts,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Gernot BÖhme puts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tmosphere of city and the city people’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atmosphere.For instance,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busy street and the smell ofmarket place enliven people,and the murmuring of a stream relaxes people.These sounds and smells are regarded as‘atmospheres’.The perception of atmosphere is not limited to the sense of sight.We also perceive it as smell sound and body feeling.BÖhme classifies atmosphere intomainly two types:synesthetic and social character.Atmosphere not only is perceived subjective,but also has quasi-objective character.BÖhme also regards ourselves as parts of nature,which is influenced by atmosphere.This idea of atmosphere and naturemakes it possible to create city atmosphere,to plan and preserve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m.And it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the charm of each city.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City atmosphere;“New aesthetics”;Gernot BÖhme
J022
A
1009-2854(2010)07-0028-05
(责任编辑:刘应竹)
2010-06-01
立野良介(1972—),男,日本京都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当代德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