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的复合理解模式探究
2010-12-12温军超
温军超
英语习语的复合理解模式探究
温军超
英语习语的研究范围决定了英语习语的定义。依各自选取的语料范围进行定义带来两种观点的纷争,即合成性观点和非合成性观点的冲突,但是基于两种观点的理解模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弊端。因此Cronk和Schweigert在1992年提出了一种尝试性的复合理解模式,但是它缺乏清晰度,而且有以语境为核心的嫌疑。拟以此为线索对复合理解模式进行新的探讨与整合。
非合成性观点;合成性观点;语境;关键性关系;复合理解模式
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对英语习语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语义学家Hockett, Makkai,Gibbs, Cacciari , Tabossi 等人注重从认知语义方面研究习语,句法学家Katz, Postal , Frazer, Nunberg等人注重从句法角度研究习语,心理学家Glucksberg, Borow, Bell, Swimney, Cutler, Gibbs等人注重习语的加工机制。而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习语的理解模式进行探讨,从而尝试性地提出复合型的习语理解模式。
一 英语习语的定义及其分类
英语习语的研究范围决定了英语习语的定义。对各自观点有帮助的研究者倾向性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语料,正是因为这样刚好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非合成性观点和合成性观点。
非合成性观点认为习语的整体意义不能通过构成成分推出来。持该观点的主要有Bobrow,Bell,Swinney等人。其下小论点为:词汇的僵化性,句法的石化性,语义的模糊性,习语是死的隐喻。然而许多专家学者像Nunberg,Gibbs等却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针对非合成性观点的论点提出了相反的例证,即得出了合成性的观点。
合成性观点认为习语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经受词汇替换而且并不影响该习语的整体意义。另外习语并不是一个句法上固化的结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形态或者句法上的变换或修饰。Glucksberg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习语的某些构成部分或者语法结构创造新的习语意义。语义的多产性需要习语的原始构成成分和他们的替代词存在一种解释性的关系,从而实现即时交际意图。
“合成性分析不是习语理解的全部”,有时“惯用语也是过度学会的整体单位”。而且理解者的惯用语经历影响惯用语意义的检索,惯用语会随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再者习语的分解度难以把握,只激活各个词并不能保证整个惯用语意义的字面意义都会处理完毕。因此,刘正光认为,“应将惯用语视为从任意性到分解性构成的一个连续体, 以动态的眼光来审视惯用语中的各类特征。习语具有普遍约定性、部分任意性、局部分解性特点。”但是,之所以采用二分法进行研究,是因为有利于更快地建立结构和次序。因此要理解习语必须综合理解习语这一连续体的两极。
二 英语习语的理解模式综述
习语是某一语言团体由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概念,是人们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它的构成与应用有时不受语法和逻辑规则的制约。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成、功能与应用有别于其他词语。英语习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使用中不可改动,其中任何成分不可替换、增减,它具有整体性、凝固性、不可替代性。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多数习语可以根据语用者的交际需要而进行多方面操作或转换,使它们的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替换、拆分、扩充、删减、位置更换,以及变换句法功能等,从而使语用者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思想情感、突出某种概念或诙谐幽默等效果。因此,习语基于分类表征为两种不同的理解模式。
1.非合成性观点的英语习语理解模式。
习语表假说由Borow和Bell在1973年提出。该模式认为习语以心理习语表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它们和心理词汇一样并行于大脑中。习语处理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处理习语的字面义,而且通常是活跃的;另一种是处理习语的习语义,通常是不活跃的。在进行习语处理时,当习语的字面义与语境不符时,习语的习语义才生效。该模式很快受到挑战,毕竟,习语的理解速度根据可靠发现至少比构成习语的字面的表达理解得快,“常规习语表达的字面义从来赶不上它们的习语义理解速度”。
Swinney和Cutler在1979年提出的词汇化假设很好地解释了理解所熟悉习语的问题。习语一般表征为长单词和普通词汇一样存在于人的心理词汇表之中,当我们遇到一个熟悉的习语表达,习语的字面义就开始加工了。当然词汇提取只是字面义加工的一部分,而词汇化的短语像by and large等通常在心理表中和构成它们的词汇一同出现。习语的字面义和习语的习语义哪个最先理解取决于谁的速度快。正常情况下习语提取完成得快一点,因为它不需要进行为了获得充分的语言分析而进行的词汇的句法和语义的加工。所以熟悉的习语义的理解速度比构成习语的字面词汇理解得快。
Gibbs在1984年提出的直接通达假说可以说是词汇化假设的极端版本。该假说主张如果一个表达能立刻被认定为一个习语,我们完全可以绕过习语的字面义处理,而没必要去考虑习语的字面义与习语义两者的提取加工速度问题。但是Gibbs自己很快便采取了习语理解的合成性观点。
对于上述模式,Cronk和Schweigert认为它们各有千秋,而且都有实验数据支持它们。以上三种模式只是把习语看成一个整体,没有考虑到习语理解的各种因素,譬如习语字面义的熟悉度,出现频率等等。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发现习语字面义的熟悉度及习语义的熟悉度影响阅读习语句子的时间:高字面义熟悉度的习语比低字面义熟悉度的习语读得要更快;高习语义熟悉度的习语比低习语义熟悉度的习语读得更快。另外这两个因素还综合影响含有习语句子的阅读时间。
2.合成性观点的英语习语理解模式。
基于习语合成性是一连续体的观点,Nunberg认为任何一个语言表达的意义都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间语法语义关系决定的;任何一个习语的意义都是完全由它的规约义决定的,不管这种意义是以特殊习语表的方式还是只是作为心里词库的一部分被表征。Cacciari和Tabossi认为语言字面处理和习语意义整体提取可以说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习语意义整体提取只有等到习语本身被认为是一个构式即超过其构成成分之外有一特定意义的单一表达时才会发生。
很明显,此种英语习语理解模式过分注重于习语的分解度问题。
三 英语习语的复合理解模式
Cronk,Lima和 Schweigert在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提出了一种复合型的理解模式。该模式主要观点为:人们在阅读中遇到习语时,词组处理器开始通过一般词汇搜索字面义和习语义。习语义被当作一个词项存储起来,低习语义熟悉度比高习语义熟悉度更难识别。由于习语本身的倾向性环境,习语字面义用法的检索时间取决于字面义熟悉度,而不是出现频率。当然,字面义和习语义的处理并非完全独立,词组处理器在分析整个词组之前也在识别习语。对于习语的前几个词,字面义和习语义理解过程结合在一起。但是一旦习语的关键点被识别之后,这个单一过程被分为字面义和习语义两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对习语意义的理解负责。无论任何一个过程发现了习语的潜在意义,便出现语境核查。对于习语的字面义用法,如果建构的意义在语境中是合适的,这个意义可作为结果,因此只有字面义熟悉度影响了阅读时间。对于习语义用法,如果建构的意义在语境中合适,便会出现对频率的核查,而对于语境上不适合的词组或习语,当人们在计算语义和字面义时,便会出现一个等待阶段。因此,如果首先获得两个意义,人们会再次进行语境核查,直到寻找出适合于该语境的意义。
仔细研究该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其有以语境作为理解习语核心的嫌疑,另外,虽然他们将诸多因素比如熟悉度、频率等融入了该模式,但是对于习语的理解仍缺乏清晰度。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诸多改进:其一,将理解习语的具体操作过程展示得更具体一些,比如习语形式理解与意义理解的分解问题;其二,将理解习语在线生成的一些研究启示融入进去,比如隐喻、转喻、常规性知识在理解习语时与语境的整合问题;其三,将非合成性习语和合成性习语都纳入研究范围。该尝试性修正后的理解模式如下图所示:
当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习语时,大脑中会出现有些和单个单词一样的熟悉度高的习语的整体形式,这些习语一般是非合成性的,如果完全符合我们就会直接提取意义,如果不符合我们会默认为是某习语的变体,就会采取形式类推方法来提取意义。然而有一些习语虽然是非合成性的,会因为使用者或者阅读者从未识别过而被错过。当然我们在进行形式处理的同时会进行意义处理。习语义被当作一个词项存储起来,低习语义熟悉度比高习语义熟悉度更难识别。对那些分解度高的或者说合成性的习语一般存在着关键点,如果关键点被识别之后就会出现习语固式的操作检索字面义和习语义。对于像with an open hand 这样的习语即使以前未曾识别过,但是我们也通过常规知识来获取 “一个人摊着手给予另外一个人东西”即“开放”。而对于那些非合成性程度高的习语,就需要去考虑蕴含其中的隐喻、转喻等,但也有时需要常规知识的参与。至于字面义、习语义提取的时间与熟悉度有关。随后我们需要进行语境核查,语境核查中会涉及到习语中关键性关系的压缩解压缩,它们负责诸多习语的在线理解和生成。如果建构的意义在语境中合适,便会出现对频率的核查,而对于语境上不适合的词组或者习语,当人们在计算习语义和字面义时,便会出现一个等待阶段。因此,如果首先获得两个意义,人们会再次进行语境核查,直到寻找出适合于该语境的意义。
四 结论
习语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既需要充足的语料,更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努力。本文所提出的修正理解模式就是基于语言学,心理学等研究所做的一次尝试,至于它的合理性是有待于神经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具体试验和诸多使用习语的具体数据来证明,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 Bobrow,S. And S.Bell.: On catching on to idiomatic expressions[J]. Memory and Cognition. 1973, (1): 343-346
2. Cacciari,C&Tabossi,P.: Idioms:Processing,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C]. New Jersey: Lawera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1993, 3
3. Cronk, B. C., Lima, S. D.: & Schweigert, W. A. Idioms in sentences: Effects of frequency, literalness, and familiarity[J].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1993, 22, 59-82
4. Gluksberg,S.: Idiom meanings and allusional content[A]. In Cacciari,C&Tabossi,P. Idioms: Processing,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C]. New Jersey: Lawera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1993, 3-26
5. Nunberg,G., Sag,I.A.&Wasow.T.: Idioms[J]. Language. 1994, (3): 491-538
6. Swinney,D. & Cutler.A.: The access and process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9, (18):523-534
7. Titone,D.A.&C.M.Connine: On the compositional and noncompositional nature of idiomatic expression[J].Journal of Pragmatic.1999(31):1655-1674
8.刘正光:任意性与分解性—惯用语研究之争[J].外语学刊, 2004(2)
9.温军超:英语习语的在线生成及语义阐释[J]. 重庆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阐释[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
TheApproachtotheComplexUnderstandingModelforEnglishIdioms
Wen Junchao
Idioms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for language. The scope of the English idiom study decides its definition.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controversial viewpoints ____the noncompositional view and the compositional one . The understanding model based on the two viewpoints cannot hold water. In 1992 Cronk and Schweigert proposed a tentative complex understanding model for English idioms. But the model, with its lack of clarity and the suspicion to take the context as the core, needs to be improved .
noncompositional view; compositional view; context; vital relations;complex understanding model
ClassNo.:H313.3DocumentMark:A
黄其辉 郑英玲)
温军超,硕士,讲师,许昌学院,河南·许昌。邮政编码:461000
许昌学院青年项目(2009056)、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1672-6758(2010)01-0079-3
H31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