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国武术的保护
2010-12-08袁育霞
袁育霞
(淮海工学院体育教研部,江苏连云港22200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国武术的保护
袁育霞
(淮海工学院体育教研部,江苏连云港222006)
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将中国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武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武术的新语境,提出了新世纪中国武术的保护策略。
中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经提出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短短数载,世界各国便纷纷拉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帷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捍卫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遗产的国度,政府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8月28日,我国第10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提上工作日程。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存,也正式被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揭开了传承与保护的历史新篇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审视中国武术的保护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武术面临的困境
2.1 封闭环境的变化冲击了武术的传承方式
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封闭性,而中国武术就是在这样封闭的条件下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在封闭的环境中,人类的社会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中国武术也就逐渐形成了父传子、师傅传徒弟这种特殊的单线式的传承方式。另外,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造就了人们“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些既维护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又成为了中国武术存在、演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在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结束了过去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这使得适宜中国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武术这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随着这个环境的开放,其传承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冲击,而这种冲击则有可能造成武术传承链的断接。
2.2 使用舞台的缺失影响了武术的实践
中国武术产生于人类的生存斗争,无论是原始社会出于生存本能的人与兽搏,还是后来大规模战争中的血腥厮杀或是出于个人目的的技艺切磋,都是中国武术演变、发展的舞台。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武术,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搏杀术。那时人们习练武术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战胜别人,武术残酷的一面得到了直白的阐释。尤其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频繁发生的战争为武术技击提供了充分展示的空间,武术成为统治者争夺政权的有力武器。也正因如此,古代战争的催化剂作用不断推动着武术向前发展。
冷兵器时代也给习武者提供了一个法外空间——江湖。江湖中的事,可以不通过官府而在内部通过“武”得到解决。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中的泱泱大国被列强无情地用枪炮打开了大门。在清王朝的衰落中,冷兵器时代结束,武术也丧失了其战争中的地位,从军事中脱离出来,成为强身自卫的运动。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法制的健全,“江湖”中的不公正之事要由“法”来裁决而不能靠“武”来解决了,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中国武术失去了实践的舞台。
2.3 竞技武术的过度“繁荣”阻碍了传统武术的百花齐放
竞技武术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在一系列武术竞赛的推动下,迅速走红为中国武术运动的主流文化,成为国人的“宠儿”。然而,作为体育项目的竞技武术,从产生之初就向着奥林匹克的光环靠拢,其历年制定的《竞赛规则》和技术样式也越来越呈现出西方体育文化的色彩,不断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1979年开始推广的散打运动,似乎是技击武术的复兴,然而无论是比赛方式还是场地等,都处处透显着西方搏击运动的文化痕迹,难以寻觅中华武术的文化灵魂。由于“一枝独秀”的竞技武术的发展动力基本上来自于一种由政府部门介入、被高度组织化的各类赛事制度,因而对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武术活动格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使得中国武术面临两种境遇选择:要么被竞技化;要么游离于体制之外,被无情边缘化。人们总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来把握文化的现实性的[2]。随着处处彰显现代体育文化气息的竞技武术迅速兴起,致使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竞技武术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代言者”。而作为竞技武术“活水源头”的传统武术,却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2.4 武术挖整的不彻底以致查不明中国武术的家底
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国家体委牵头,在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在各级体委武术挖整组的积极参与下,展开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文化遗产大抢救行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历经3年的努力,初步查明了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编撰了651万多字的《拳械录》和《武术史志》等典籍;录制70岁以上老拳师拳艺394.5小时;收集武术文献资料482本,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3]。从挖整工作所获得的累累硕果看,可谓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同时昭示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然而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次大规模的武术挖整工作时,除了留给后人的一系列数字以外,似乎并未看到挖整工作给中国武术发展营造的新图景,就是武术工作者本身也不了解129种拳种到底都有哪些。
2.5 中国武术传承的“门户”问题是武术新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是师徒传承链的相对脆弱。中国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是口传身授,即师傅对徒弟一对一的教授,而这种传承可能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故中国武术传承时间的长期性就决定了传承链的脆弱性。因为在这种传承方式下,中国武术的传承是靠师傅和徒弟双方努力来完成的,但如果遇到传人责任心不强或意外事件发生造成传人英年早逝的情况,那么这种中国武术技艺的传承链就会中断或消失。其次是保守的传承观念。农耕文明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家族式”的传承制度,恪守的是传家人不传外人,父传子,子传孙“单线式”的传承方式,即便是传给外人也要行拜师仪式,并让入门弟子磕头立誓,免得将来技艺外传,因此,中国武术的传承范围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这对武术的发展是百害无利的。再次是门派观念的束缚。中国武术拳种蔚为壮观,据20世纪80年代的武术挖整成果查明“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之多。然而,流派繁多的拳种并未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武术的发展,而是受狭隘的山头主义思想及局部利益的驱使,为争一己之长,大打出手,形成了严重的相互封闭性、斗争性。门派之间更是很少轻易将自家的武功展示他人,即便是切磋技艺也是“各怀鬼胎”,而非坦诚交流。这种“门户之见”和“宗派观念”限制了中国武术的交流与发展,阻碍了传播交流的通道。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中国武术保护策略
3.1 立法保护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传统和民间文化的保护。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保障。2005年6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可以说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以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中国武术的保护一定要走法制化的道路。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的成功经验。
日本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无形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措施最早的国家。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并实施了《文化财保护法》,对本国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韩国在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于1962年1月出台了《文化财保护法》,对有形、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些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早,法律体系完善,经验丰富。因此,我国政府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有益的成功经验,逐渐建立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走法制化道路,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2 活态保护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是其鲜活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遗留下来僵化的“文化化石”,而是文化的主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在人类社会的变迁中“创新”,是“活态”的文化。这里的“文化的主体”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人,是承载着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传人,正如UNESCO所提出的“尽管生产工艺品的技术乃至烹调技艺都可以写下来,但是创造行为实际上是没有物质形式的。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技巧、记忆仅仅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4]。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以人为本。
中国武术是以师傅向徒弟“口传、心授,身授”的方式传承的,其主体同样是人。这就要求对中国武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重点不应该是中国武术的技艺,而是这些技艺的传承者。20世纪80年代的“武术挖整”是对中国武术的静态保护,注重资料的收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是一种动态保护,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沧州武术、邢台梅花拳等中国武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不是因为它们留存的器械、拳谱,而是历代拳师言传身授的精湛技艺,这些技艺依附在传承人身上,是一种活态文化。人们应该形成共识:只要保护好中国武术的传承人,鼓励他们习练和钻研技艺,继续教徒授业,中国武术就会薪火相传,不会消失。
3.3 生态保护
一代大师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文化是脆弱的,一旦脱离其生存的文化圈就会走向灭亡。所以,为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应该重视与其存在休戚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4]。虽然在广大时空背景中要把活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使之不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散其影响,是完全可能的。如可以针对某些拳种的发源地,实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村”工程,像八极拳的发源地河北孟村、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梅花拳发源地河北后马庄等。将这些村落建设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生态村,既能对中国武术拳种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武术文化遗产本真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生生不息。任何遗产都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中国武术产生于农耕文明,鲜活地存在于民间,离开了民间的文化土壤,中国武术就成为了空中楼阁,所以保护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尤其重要。因此,文化空间是中国武术保护的重要场所。
3.4 数字化保护
随着20世纪末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新的方法途径——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5]。传统的摄影摄像等技术所记录文化遗迹的信息,难以长久保存,如录像带的老化、图像复制会产生失真等。而现代数字化技术则能够完全克服这些难题,实现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原国家体委20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的武术资料进行数字化保护,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随时间的推移,出现录像带老化导致图像失真等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这些珍贵武术资料的永久性保护,以便于重复或影印利用。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利用数字化技术系统整理武术文献和武术技术是当前最紧迫和最有效的方法。数字化后的武术文献和技术,将使武术信息资源转换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6]。因此,要审时度势,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探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中国武术保护与传承方法,为最大宗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武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
3.5 博物馆保护
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创立正是利用博物馆来保护武术的新举措。坐落于上海体育学院内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家以专门展示中华武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以“国粹武术”为主题思想,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布置陈列,将博物馆陈列格局定型为序厅、拳械厅、历史厅、武术科普厅(建设中)等。其中历史厅室陈列展示的重点内容,采用顺时针双线布置陈列内容,利用假墙分割增加展线的长度,并注意古代武术、近代武术和现代武术三个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空间分割,使武术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观众数万余人次,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在以上海体育学院的中国武术博物馆为范本,纷纷成立的河南陈家沟太极拳博物馆、武当武术博物馆、少林武术博物馆(筹建)等建设正是中国武术保护的一个新的局面。
目前,基于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在实体博物馆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博物馆的保护手段,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现实,如数字敦煌、数字故宫以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尝试将更多的中国武术进行博物馆保护,探索能够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以“中国武术”为题材,按照“挖掘、继承和弘扬武术文化”的宗旨,一定能够使中国武术得到更广范围的保护。
[1]陈燮君.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2(4):17.
[2]程大力.中国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3):17.
[3]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
[6]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0.
责任编辑:乔艳春
Protection of Ch ineseW ush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 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UAN Yuxia
(Faculty of PE Teaching and Resarch,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 ianyungang222006,Jiangsu,China)
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W ushu,this paper holds the idea that bringing ChineseW ushu in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 ent of Chinese W ushu.Protec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W ushu in the new century have also been put forw ard under the new context of protecting Chinese W ushu a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inese W ushu;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
G852
A
1004-0560(2010)06-0134-03
2010-08-12;
2010-09-09
袁育霞(1963-),女,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