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心插柳”到“润物无声”
——我的一节耐久跑课例反思

2010-12-08张长军

体育师友 2010年5期
关键词:砝码纵队操场

□张长军

从“有心插柳”到“润物无声”
——我的一节耐久跑课例反思

□张长军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加上连日阴雨,同组老师都在上室内理论课,我挺厌恶室内课,阴雨稍停,便带学生直入操场,操场上只剩下跑道和草皮,由于是半途而来,因此,两手空空,来不及准备器材,真的成了“无米之炊”的体育课。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路纵队在草皮上、跑道上,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热身慢跑,我以为慢跑会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却一改常态,表现异常兴奋,跑速一直保持匀速,且有学生主动提出要当“排头”,我便让出“排头”,带头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将队伍在操场中换翻成新,一会儿“S”型,一会儿走开口和闭口螺旋跑,学生们的兴奋随队伍的“阡陌交通”而跌宕起伏,有效地转移了跑的疲惫和枯燥,热身效果很好,几个长跑困难户也一直跟在末尾,表现出一幅努力的样子。

热身后,我安排了一个“钻山洞”的翻肩拉长龙的合作游戏,游戏大致方法是,学生站成横排,相互手拉手,成侧平举,排头拉住相邻同学的手,依次从每个学生的手下穿过,中途不能松手和放手,等全部“山洞”穿过后,将队伍拉直,以速度快者胜出。我先让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先试练几遍后,便进行比赛,四组依次决出较慢的队伍,慢的小组要进行一路纵队的“排头变换法”的慢跑游戏,要求每组学生都当一次排头。最后只剩下最好的一组学生,我赠送给组长一本《篮球》杂志,让他们相互传阅。

一堂课下来学生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每个人头上都冒着热气,我吩咐他们立即穿上外套注意保暖,并要求他们回宿舍用干毛巾擦干汗水。我在小结时这样讲到,“如果不下雨,地面湿,我们一定在操场上课;如果下小雨,地面湿,我们还是在操场上课,只有等雨真的打湿我们的衣服时,我们才回教室。”学生们欢呼着,“老师你太棒了,老师你太有才了!”看着学生跳跃着离开课堂,我的心被雨、笑、汗,以及学生的真诚深深感动着。回到办公室我写了即时反思:

一、学生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千方百计给予满足的

学生对体育课的热衷是其它文化课无法比较的,遇到天气恶劣或课被挤占,这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怨恨情绪,此时,体育教师要做到“小雨坚持,无雨必上”的原则,对于其他教师挤占体育课时要在学生面前坚决说“不”,这会赢得学生很大的心理支持和拥护,是提高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但恰恰相反,我们有的老师遇到文化课老师来拿课了,他们表现“拱手相让”,心里常常窃喜,其实,这一举动慢慢地在侵蚀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上周有一个班级遇到下小雨,班主任让体育委员来问体育课在哪里上,我说看情况,雨不大就下来到操场。等到上课时,我在楼下吹哨子,学生没有下来,小跑上去,发现班主任在维护纪律,我手一挥,示意学生下去上课,并和班主任礼貌照了个面。学生们个个涌出教室,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看着别的上理论课班级的学生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下去,不时发出一阵阵小小骚动,此时,我心里又一阵感动,学生不是为我而欢呼,而是为体育课而欢呼,这节课就是上述案例的课堂。带着一份心灵的感动,用心上课才会行云流水,学生的心被紧紧吸引在一起!班主任的“好意”我自然心里很明白,愈在这个时候,我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最需要什么?我必须冲破任何阻力去满足他们,我必须有勇气坚决说“不”!

二、在集体输赢的不确定中下定耐久跑的“砝码”

教师要求跑是指令式的,学生是被动应付的,特别是较为枯燥、疲劳的耐久跑练习,学生“心理逆反、沮丧、甚至恐惧”,所以教师必须设计一种“理论上的顺应”教学策略,即有小组集体的比赛输赢来添加耐久跑的“砝码”,这样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一种“默认感”,以为是自己的原因。上述案例就是用了一种“集体输赢+砝码”的教学策略,这些砝码可以添加在球类比赛、跳绳、拔河等活动中。耐久跑的过程中,教师处理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比如,上述案例运用了“排头变换法”以转移学生对“距离”的注意力,也可以集体持长绳一路纵队跑进,或者传递接力棒的形式,这些方法可以组合运用,以更好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模糊距离,消解疲劳与枯燥。

三、“教是为了不教”的解释

“教是为了不教”我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如此高境界,但我自己要求在我的课堂上有一点影子和味道。我很少在课堂上发出指令,而是通过我的参与,学生自然模仿而进行。如,常态课上我带着学生一路纵队跑,后来发展成学生自己带队跑,后来又演化成男女分队跑,在课堂中我发现7(15)班的男生排头带领一路纵队,经常攻击女生的队伍,在女生队伍中不停穿梭,致使女生的队伍被冲的七零八落,而男生则由兴奋变成亢奋,都有一种“征服”的感觉,跑进速度特快,谁也不知疲倦,而女生由“不满——愤怒——反击”的转变,推举排头,重新整理队伍,和男生形成对垒状,巧妙地将男生的排尾紧紧围绕在圈内,几个男生被围绕的队伍弄得个不知所措,女生们欢呼着,庆祝她们的胜利。我在旁边细心观察,暗想,此类组织达到了“不教”的效果,女生用智慧和体力的结合最终赢得了自尊,男生靠蛮力自吞苦果!我在课堂小结中作了注释:基层教师不要因为课多而有“放羊”的借口,课多客观上无法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我们要拒绝一种“得过且过”,“上好上坏一个样”的慵懒思想,这种思想一旦产生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最好的办法是关注自己的课堂,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看来确实比较辛苦,但经过一个“阵痛期”以后,熟能生巧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提炼,就能产生“不教而学”的效果。这就是剑法中达到至上境界,“手中无剑,剑在心中”,到那时“生产力高度发达之时,就是教师劳动强度得以最大程度缓解之时,笔者认为的生产力就是教师积累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方法和策略。这在常态教学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中。

四、“笑”与“汗”相映成辉

上述案例钻山洞游戏中有很多同学在钻之前没有做一个“转身翻肩”的动作,导致双手被同伴的手前后牵拉“锁”的在一起,肢体动作夸张,双手交叉,上体缩着前行,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故作渲染,模仿其动作,以煽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在笑声中忘记了耐久跑的疲乏,都希望再来一次,组员们保证这次一定能顺利钻过去,于是,接下去的耐久跑砝码添加变得尤为自然。老师在体育课的幽默如果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使课堂变得顺畅,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练习不知觉中忘记疲乏与枯燥。

每堂课中总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总有不足和成功的地方,总有学生自我生成的地方,我的方法是,在一节课下课后,立即回办公室将这些反思变成文字,到周末或者晚上有空的时候进行梳理,并将一个个同类的案例处理事件的方法分析、归类、总结,提炼出文章,投稿,发在我的博客上和我的同事、博友分享,这样的过程使我上课的脉络变得尤为清晰,对学情的分析较为客观。不怕任何级别的上课,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用心于每一堂常态课,不经意间,你会觉得成长就在眼前!

(浙江绍兴县柯岩中学)

猜你喜欢

砝码纵队操场
操场的一天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东东“闯关”记
学校操场
天秤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下课了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