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域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的时机与技巧

2010-12-08邵霞

体育师友 2010年5期
关键词:时机动作教师

□邵霞

新视域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的时机与技巧

□邵霞

教学展示是直观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范例,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逐步建立起对动作的清晰概念,达到示范的直观教学效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因此,善控时机、巧妙运用教学展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是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的必须,更是教师教学艺术建构的必要。

一、善控时机

1.精寻展机

展示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展示时机掌握不好,会打乱或破坏学生的正常思维,干扰、影响正确动力定型建立。展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科学的策划与安排,既要因学而展,根据学、练进程中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技术动作错误、技术进步、成绩进步、配合失败、集体性错误、个别错误时均可进行集体性、小组学习展示,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被关注的需要,体验到成功喜悦,从而不断增强信心。也要因生而展,要充分动员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发挥榜样的激励、对照作用,通过相互谈体会,交流学习体验,引导同伴更好地学习。

2.精确展位

展示应根据学生的视野、观察部位、动作的结构和要求来选择最合理的展示方位,既要注意“三背”,背光、背风、背干扰源。也要遵循相关的规律: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如前滚翻、排球扣球的挥臂动作等、跨栏的栏上动作,跳远的空中动作,接力跑中传接棒方法等)可采用侧面展示;为显示动作的左右移动、体操的侧屈、侧平举、斜上举、排球或篮球防守中的脚步移动等动作,可采用正面展示。徒手操、广播操的动作展示,可采用镜面展示;对一些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武术的套路)宜用斜向和背面展示,对器械固定的展示动作,老师可通过调整授课队形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清晰展示要求。

3.精准展距

展示应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队列、教材性质、技术结构、学生观察的身体练习部位来选择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大器材、大幅度的运动项自,如:跳远、跳高、各种跑,需要让学生观察完整动作技术的展示,展示的距离应适当的远一点;而对动作幅度小的身体练习,如技巧的单个动作,单杠、双杠等,需要学生观察重点与难点动作技术时,距离就可以适当地近一点;还应根据动作技术结构特点及观察的重点,做前后(距离)或左右(位置)距离的调整。

二、精明展示

1.精显目的

任何一次动作展示的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目的,通过感观认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展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诊断、补救做准备。而不同的学习内容在选择展示手段、时机、形式、速度的要求等均不相同。所以展示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技术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要有针对性。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展示是让学生看助跑起跳?还是过杆技术?展示前必须要向学生讲清楚,盲目乱做,没有针对性,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失去展示的意义。

2.精铸形式

(1)整分相间

教学展示因根据教材实际采用完整展示与分解展示相结合,如新授课一般多采用先完整展示,然后结合教学重难点逐个分解展示;如前滚翻教学中,首先进行完整的技术动作个体展示,然后分解为弯腰、收腹、低头含胸、屈膝、推手若干环节,并将较难的技术环节反复展示,并配以讲解,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看清技术关键环节,更好地掌握技术要点。

(2)动静相替

展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动静结合,快慢相间的标准展示、个性展示、特色展示、指定展示、即兴展示相结合,使教学更有节奏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新授课教师应先用正常的速度完整地展示一次,使学生初步地了解动作的技术结构,然后再依据课的内容顺序用慢速的分解展示,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如武术教学和广播体操的教学。注意展示过程的速度的调控,速度过快,会使学生难以观察到完整的动作;速度过慢,又会使动作前后脱节,破坏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

(3)示讲相融

展示既要让学生感知动作的外部形象,更要通过讲解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动作内在的联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技术结构及细节。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成蹲撑时,教师展示使学生感知前滚翻的外部结构,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动作细节(手撑垫,屈膝蹲,蹬地低头,抱紧小腿成蹲撑)的相互联系。学、练实践中积极采用个体展示、小组展示、集体展示、处方式展示、超市式展示、合作式展示等形式丰富展示的内容、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节时强效

展示要讲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任务应当堂完成,因此课堂展示必须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成高效的展示程序,避免因组织展示而消耗过多的练习时间,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1)精湛首展

准确的展示动作,才会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技术表象。教师应经常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丝不苟的复习、演练,使自身的展示动作(特别是第一次)展示达到熟练化,准确化,给学生以精确、熟练的形象。同时,展示要因人而异、因学而异,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高度重视学生的第一次展示,力求每一个展示的学生都能成功或较好地完成展示,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进步的快乐,也让学生在展示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阶梯渐近

教与学的不同时段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师、生教学展示,如准备活动阶段、新授阶段、复习阶段、分组练习阶段的汇报表演、结束阶段的比赛性展示、阶段教学的测试性汇报等。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学生常出现分腿、勾脚的错误,这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展示,展示时教师拉住学生的双脚,让她分别把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做出来而进行比较,体会两种动作的区别,同时加强空间感觉,强化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在学生没有形成正确技术概念时,一般不要对动作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展示。

(3)展练有度

展示次数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而定。一般来讲,传授新教材时,先做一次完整、准确的展示。然后根据教学步骤进行重点、难点动作展示。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可重复演示(如健美操教学中的动作路线、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等),切忌盲目地或无止境地展示,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完整的动作概念的建立,面对的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展示次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猜你喜欢

时机动作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师生互动4时机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圆我教师梦
作战的时机
分娩方式与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