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
2010-12-08王国志王廷信
王国志,王廷信
(1.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00;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
王国志1,2,王廷信1
(1.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00;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作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无论是在演练的“身韵表达”还是在观念的“审美价值”等文化内涵方面都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两者在原点问题上又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即中国武术来源于战争,而中国舞蹈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解读两者的文化内涵,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翻开崭新的一页。
中国武术;中国舞蹈;身体文化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武舞同源”的说法,自古有之,可以说“武术和舞蹈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双璧。中国文化对中国武术和舞蹈的滋养可谓源源不断,在二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的分合中,二者得以相互交融。”[1]但同时,我们也遇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是在同一文化影响下而产生的身体文化,为何在近代的发展中两者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舞蹈成为了一种高雅艺术在媒体中频频亮相,而中国武术却仍然在市井闹区中迷茫的游走?通过对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深入探讨,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如何看待和重新审视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内在关系等等问题,都是值得当今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厘清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本质特征,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区分,将有利于两者更好的在各自的发展轨迹上向前推进,有利于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这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绵延不绝,更有利于两者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身体文化的一致性
1.1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是共同追求身体“动静”的文化
“在自然社会中,‘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不论是大到宇宙,还是小到分子、原子,‘动’是表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而‘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相对于‘动’的一种状态。”[2]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为静,阳为动。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动静是密不可分的,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因此,共同孕育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势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将动迅静定等阴阳平衡的观念作为自身追求的身体文化。
明清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夫之曾说过:“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者有动,非不动也。”从阴阳的角度论证了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含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静的相对动态平衡,从而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国武术在关于“动”与“静”的关系方面有着较多的体现,尤其注重“动迅静定”的身体韵律美。“动迅静定是武术演练中对动静节奏规律的简练概括,它深刻地反映在各种技术特点之中:武术手、眼、身法、步都要求‘快动’,拳谚曰:‘出手似闪电,回手似火燎’、‘拳贵神速,劲发宜促’等等都具体反映出‘快动’的特点。身法上也讲究‘眼一转,周身动’,‘身动如风,腰似蛇行’。任何迟疑都有悖‘动’的原则,要么不动,一动无有不动,迅如惊雷。如‘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片不放松’是讲腿的‘动迅’。”[3]由此可见,“武术套路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迅敏、神速,‘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使运动中充溢着矫捷的美,令人赞叹不已。自选长拳中的连环三腿,变化神奇,防不胜防;翻子拳中双拳密集如雨,上下翻飞,连发七下,这种速率的变化有一种让人酣畅的感觉。”[4]当然,“对‘动迅静定’不能仅从简单意义上去理解,而应该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动迅’不是一味的‘快’,而是快慢对比之下显示出来的‘快’,所谓‘动’也是‘动中有静’之‘动’。只有‘动中存静意’,‘动’才不至于‘妄’,‘快’而不至于‘毛’,处处体现出‘动则有法’。‘静定’,虽然要求动作戛然而止、纹丝不动,但却又是‘静中有动’,即所谓‘静中寓动机’,表现出战斗的意向。”[5]并且“拳谱中还说:‘不静不见动之奇’,就是说‘动’与‘静’始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动韵’不仅取决于自身快慢的韵味,还有赖于‘静势’神韵的衬托和‘画龙点睛’的表达。”[6]这即是中国武术中所蕴涵的“动不舍静,静中含动”的哲学思想。
在舞蹈艺术中也十分强调节奏鲜明,动静结合。中国舞蹈是一种线性的艺术,“在舞蹈中,每一种线代表不同的舞蹈语言,横线、平行线表示平静、宁静、自如、从容的情绪;竖线、纵线表示庄严、肃穆、强劲的气势;斜线表示推进、延伸、纵深发展的意味;弧线表示流畅、柔和、延绵不断的趋势;折线表示游动、跳跃的势态等。”[7]而所有这些线性流动感,都需要通过表演者在“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中才能呈现出来。从舞蹈动作中“形”的类型来看,“舞蹈的形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即静态的形和动态的形。静态的形即造型,它是流动的线条在某一点上的停顿。无论是静态的形,还是动态的形都是线的艺术,而动态的形与静态的形的有机结合也是线与线的连接,静态造型一般是最能体现一个舞蹈作品的情感,而动态的形则是感情的起伏变化和延伸。”[8]除此之外,舞蹈中动态与静态的相互转换还可看为是静止的点和动态的线相互协调的运动过程,“所谓静止的点是相对的、暂时的,是相对于运动而言的。静止的点也潜藏着运动的能,是内部力量在相对固定位置上的集中、凝聚;静止是运动的趋势和前奏,在舞蹈构图中没有永远不变的固定静止的点,只有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位置上的相对静止的姿态。”[9]与此同时,舞蹈艺术中“‘亮相’的种种姿态造型,就是一种静止的舞蹈,但是在静止的瞬间,寓寄着动的因素,外形是静态的,可是心里却充满了复杂、激烈的动荡。劲儿还在那里‘运’着,气还在那里‘拥’着。节奏就好象一根链条或纽带,将手、眼、身法、步严密串缀与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感情的动态语言。”[10]在‘动’中会突然出现一瞬间的‘静’或在‘静’中忽而流露出巧妙的闪动。停顿与连续的动作,静止的姿态美与流动的动作美交替变化,生发出节奏和韵律。静由动中生,动由静中发,舞蹈就在静与动的相互孕育和发展中去表现它的情感和寓意。只有将“动”与“静”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舞蹈,也只有在“动”与“静”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够给人以美的遐想。
由此可见,动静交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这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的根基。
1.2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是共同追求身体“审美”的文化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形态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种文化习惯于在一切人文领域贯彻一种艺术精神。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便走向了对美的追求。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一样,都是一种追求美的艺术。但是我们却将武术放在了体育的视野下去解读武术,用“唯技击论”来圈定武术的本质属性,结果使得原本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在近些年里越走越窄。当我们回眸昔日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武术时却发现,武术在近代的发展走向了以“打”为标准的误区,已经背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背离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背离了武术原有的真实。中国武术属于体育,但不是纯体育;中国武术是肢体运动,但不是简单肢体活动;中国武术是技击术,但不是杀人术。中国武术是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技击的意识和行为,体现技击的内涵,追求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技击艺术不必有什么实用的目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纯艺术化的中国武术虽然源自实战的‘打’,在实战的‘打’中体现其价值。但是,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技击艺术,是完全可以脱离实战的‘打’而追求‘不打’,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国武术在传统文化的牵引和道德规范的规约下,在不自觉中走向了有别于‘原始’武技的发展境遇。技击被赋予理想化,中国武术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11]因为武术是一种文化,武术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要讲究美,艺术是人的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无论是从自身演练的角度还是从观众欣赏的角度,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因此,审美变成了中国武术作为身体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因此,审美性成为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这两种身体文化在对于审美追求方面,无论是形式美还是意境美,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从形式上来看,武术套路作为身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表现的审美功能上的“舞”化使得其具备了“形式美”。穿蹦跳跃、闪展腾挪、疏密得当、节奏错落、变化多样而统一,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幅完美的画卷,谱写出一段优美、流动的音乐,使人感到生气盎然,神采奕奕;或雄浑、豪放;或飘逸、或俊秀等不同风格的美。同样,在中国舞蹈中对于“形美”的追求和向往更是不言而喻的。舞蹈是一种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而舞蹈之美是一种动态的人体美。
从意境上来看,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对武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审美特点,在武术中有着集中的反映。崇尚自然之美,以自然之美为大美;注重武德,强调武术家的人格美等等,都是这些特点的直接体现。这也是从中国武术的内在审美出发,去追求意境和人生中的大美。因此,“美是中国武术的灵魂,美是中国武术的化身,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归属。”[12]“武术套路通过‘舞’的艺术表现,营造着一种意境美,通过这种意境来表现武术动作的魅力。意境美一方面来自表演者对动作含义的理解与身体姿态的高度配合;另一方面来自身体运动的特殊形式和节奏的处理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美悦境界。”[13]对于中国舞蹈来讲,“一个成功、出色的舞者,不应当仅仅是一个具有良好形体表现素养和表演技艺的演员,而应当是一个能够深切感悟美的价值所在的‘悟美’者。他们应当具备较常人更为敏锐的洞悉力、鉴赏力,善于在芸芸万物的流变中捕捉到美的永恒亮点,在转瞬即逝的世事表象中,筛滤出美的意趣精华,并善于将这些源于生活的感悟,切换、升华为一种全新的舞蹈肢体语汇,用人的肢体语言予以诠释阐扬,使之具有更为典型、更为普通的艺术张力。”[14]之所以要求表演者拥有这些超常人的能力,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所表演的舞蹈达到一种境界,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美感意境。
由此可见,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在对于审美价值观的取向上有着共同之处。
2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身体文化的差异性
2.1 基础要素: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身体文化的本质差异
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又称“元素”或“组成部分”。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要素作为构成系统的最基本单元,是系统的重要来源和基础。没有要素便不能形成系统,系统一旦失去了它所对应的要素,同时就失去了自身。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庞大的艺术体系。但是当我们来考察两者在产生前的原始要素时,却发现两者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即舞蹈来源于生活;武术来源于战争。
在古代汉语解释中“舞”与“武”的意义是相同的,是可以相互通用的。《释名·释言记》中记载“武,舞也,征伐行动,如物鼓舞也”。可以说是“舞中行武,舞中现武,舞中存武。古代早期的练武活动,往往是通过‘舞’的形式进行的,他们把徒手或手持武器的各种战斗技术动作进行模拟,通过舞的形式予以再现。尽管还没形成一个体系,只是凌乱的动作,反复重复、模仿,没有固定的动作规格,也没有呆板的程式,边跳边舞,但这种舞练的过程,也是攻防格斗技术的传授过程。”[15]因此,在这一时期武术与舞蹈处在一种交融的状态,是很难去分辨出武舞、舞蹈与武术的本质差异。武舞可以说是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源头,但绝对不是两者的基础元素。同样,劳动也不是两者的基础要素。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当然武术和舞蹈也不例外。但劳动只能看作是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产生的前提条件,而真正让两者在今后发展中出现分野的重要因素则是两者选择了不同的基础要素作为自己的“原始模板”。
在原始社会,“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16],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与凶残的野兽进行搏斗,比如拳打、脚踢,或者用石头、木棍等进行投掷,从而也提高了自身的技击意识。但这些仍然不能称之为武术,只能说是人与生俱来的自卫本能。人们在长期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模仿战斗中的一拳一脚、一跳一闪的动作,再现战争场景,久而久之经过长期的积累,终于形成了击刺的技巧与方法,攻防的姿态与动作,这便是武术最初的萌芽,是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方面积累起来的使用工具自卫、生存的方法,是日常斗争行为的一种升华,是人类生产劳动的结晶。在现今考古发掘的我国各地的原始岩画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原始武术的痕迹,如云南沧源原始岩画中有一幅画像,战士成横列状,右手高举短戈,傲然挺立,画中多人一手执方矛,一手执两端粗中间细的武器,双腿弯曲成马步下蹲式。这是现代所能看到原始武术形态的一个例证。
中国舞蹈则与中国武术不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只有经常性的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观察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及外在的表现,并对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进行理性的分析揣摩,全身心深入地进行体验和感受,并把这些切身体会和活动感受融入到舞蹈及人物情感中去,才有可能创作出和表演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17]“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但提炼不是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形的美化、优化和韵律化。作为‘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并进而塑造出舞蹈形象’的完整表述,‘从生活出发’是不可能绕开的前提,舞蹈形象和生活的美是相互作用的。生活的美是基础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因而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上的人体美给予加工,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出来。”[18]
由此可见,武术和舞蹈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差异。舞蹈,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生活的夸张表现。而武术,则是一种对技击行为的艺术再现形式。
因此,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中国武术将技击作为演练时的基础要素,而中国舞蹈则将生活作为演练时的基础要素,这也是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异。
2.2 技击意识:区别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两种身体文化的标准
人类的攻防技击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并非中国武术所特有。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技击术,都具有技击性,唯独中国武术却与众不同。放眼当今各国的技击术,能够将一种血腥的、暴力的技击术通过文化的洗礼,使其演变为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却只有中国武术可以做到。因为,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讲究“不争”的国度,是一个对艺术有着无限追求和向往的国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武术丢弃了技击的内涵,而是中国武术以另一种形式,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艺术境界来再现技击的意蕴。
在中国武术中,“武”和“舞”成为武术的两种运动形式,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武术套路是用“舞”的形式来复述“武”的动作、记录“武”的精华,而“武”的技法是在“舞”的演练中得到升华、提高,而不是以增强表演时的美观为主线。因此,在近几年武术赛场上出现的以“与人比美”,而不是体现“技击意蕴”的武术套路受到了学界的强烈指责,并认为“在套路中大量地增加非象形的体操或舞蹈动作,虽然也是艺术化,但与武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无攻防含意,与武术相距甚远。如:有人把长拳中腾空摆莲腿助跑时的抽手推掌动作改为穿分掌动作,就过于舞蹈化了。又如:在南拳套路中搬进许多长拳类动作,出现过多的马步、弓步与虚步,练起来不南不北。又如:目前全国各地老体协所推广的木兰拳套路,大部分是舞蹈动作,虽然舞姿优美,但不宜叫武术,应叫舞蹈更适宜,在舞蹈中掺入武术动作是正常的,但在武术中掺入舞蹈动作,就叫人感到不是滋味。”
在中国舞蹈中,首先讲究的是美,而不是技击。虽然舞蹈和武术一样也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但它却是通过一些造型、节奏和情节唤醒人们对生活中美的联想、对美的愿望及对美的感受。这种感受通过舞姿表现出来,透露出人类的品格美,人性的真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就要求一切舞蹈的动作和编排都需要从美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肢体语汇来阐扬美的意蕴与境界,以人的自身的主体之美,来展示和彰显主体对对象之美的感悟与理解。舞蹈的情感可以是快乐的,可以是伤感的,可以是愉悦的,可以是沉闷的,它反映的是人生的经历与追求。由此可见,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的也是生活,每一个舞蹈都是在告诉人们一个故事。而武术则不然,武术来源于战争,反映的是搏杀格斗的场景,是为了提高人们攻防技击意识。舞蹈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而武术却不能。虽然舞蹈中也可能出现带有武术的动作,甚至是感觉这些动作带有一定的技击性,但舞蹈就是舞蹈,在舞蹈中出现的武术动作是为了舞蹈的需要而强加进去的,是为了展现舞蹈的另一种美,为了烘托其表演的氛围,并不是为了提高人的技击意识为最终目的。
因此,区别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这两种身体文化的标准,便是看两者是否以提高人们的技击意识为标杆,这也是两者最显著的差异之一。
3 结语
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虽然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给养下形成,并以一种身体文化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当我们提及中国舞蹈时,很容易将其与“艺术”、“文化”等词联系在一起;但是提及中国武术时却使我们联想到“暴力”、“血腥”等字眼,这是人们对于中国武术认识的误区。当我们对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作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无论是在演练的“身韵表达”还是在观念的“审美价值”方面都体现出了高度一致性,并且它们在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发展成了一门系统的、庞大的艺术体系。中国舞蹈来源于生活,中国武术来源于战争。不同的根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同的艺术形态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应厘清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关系,相互借鉴,为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今后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21]王岗.同源与殊途:武术与舞蹈的文化之路 [J].搏击·武术科学,2007(6).
[2]王军平.论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J].搏击·武术科学,2005(3).
[3][6]李延峰,杨雷.浅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4]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254.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7(1):164,.
[7][8]谢春.试论舞蹈的“形”与“神”[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5).
[9]王海英.图说舞台平面与舞蹈构图的点、线、面.[J].舞蹈, 2001(6).
[10]龚剑.浅谈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几点认识 [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
[11]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7(2).
[12]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J].体育文化导刊,2007(5).
[13]张吉祥.论武术套路的“舞”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7 (11).
[14]马莉.舞蹈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15]赵文波.关于中国舞蹈与中华武术的共性探讨[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2008(2).
[16]张云涯,杨中平.论武术与舞蹈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8).
[17]罗梦春.心之舞——舞蹈表演与生活体验关系初探[J].安徽文学 (下半月),2009(9).
[18]李曾辉.从生活出发,把握舞蹈创作形象 [J].文教资料, 2008(22).
Two Kinds of Typical Body Culture-ChineseW ushu and Chinese Dancing
W ang Guo-zhi,W ang Ting-xin
(PostDoctoral Programs forArt Scienc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 210000)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two typical body cultures-Chinese Wushu and Chinese dancing.Research findings show:be it in the performance"expression of physical rhythm"or the ideological"beauty-appreciation value",the two body cultures are highly consistent.However the two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n the issue of origin.ChineseWushu originates from war,while Chinese dancing from life.Only whe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two is further understo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clarified can the new leaf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an be turned over.
ChineseWushu,Chinese dancing,body culture
G852
A
1001—9154(2010)09—0035—05
book=35,ebook=218
G852
A
1001—9154(2010)09—0035—05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0902084C)。
王国志(1975—),男,江苏徐州人,博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发展研究、武术与艺术比较研究。
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