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及hs-CRP水平的影响

2010-12-03杨春华艾宗耀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达莫补体脑血管病

王 楠 杨春华 艾宗耀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湖州 313000)

免疫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72h内升高程度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但其对hs-CRP、补体C3水平是否有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从而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湖州市中医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并排除脑出血,为首次急性发病,在发病72h内入院。根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选取中度病例(16~30分)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1±8.30)岁;对照组55例,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 42~80岁,平均(63.72±9.41)岁。排除感染、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抗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15日清晨分别取空腹静脉血4mL行血浆补体C3和hs-CRP水平检测,抽血前避免高脂饮食,并排除发热、免疫接种、外伤、肿瘤或月经期患者。血清补体C3及hs-CRP的测定采用美国BN100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使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1.4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功能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治愈,减少46%~90%为疗效显著,减少18% ~45%为有效,减少或增加17%以内为无效,评分增加18%以上为恶化。以治愈+疗效显著+有效计算有效率,以治愈+疗效显著计算显著率。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显著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后补体C3及hs-CRP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第1日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7、15日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表2 两组治疗后补体C3及hs-CRP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后补体C3及hs-CRP水平比较 ()

时 间 补体C3(g/L) hs-CRP(mg/L)第1日第3日第7日第15日治疗组1.59±0.32 1.87±0.41*1.48±0.21*1.23±0.36*对照组1.63±0.42 2.12±0.50 1.73±0.29 1.45±0.23治疗组4.82±0.67 6.13±1.09*4.32±1.32*3.64±0.78*对照组5.13±0.87 8.75±1.23 6.53±2.11 5.24±1.15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体激活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3]。正常情况下,补体受自身调控和各种调节因子作用,其激活与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脑梗死时缺血区pH和离子浓度改变使细胞表面的补体调节因子减少,C3/C5转化酶活性增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同时这些因子亦作为趋化因子吸引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到局部,并通过一系列反应促进白细胞附壁,白细胞附壁后继续移行至内皮细胞下,通过定期释放胞浆素使血管内皮细胞由抗凝变为促凝,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同时,脑缺血时补体激活,血管通透性增加,破坏血脑屏障,造成局部脑组织水肿,而末端补体成分插入细胞膜可使致死量的钙离子向细胞内弥散,最终导致脑细胞坏死。由此可见,补体系统激活参与了血栓形成、脑水肿及脑细胞坏死过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3在补体中含量最高,是两条激活途径的交汇点及补体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核心,因此测定补体C3可以反映补体的活化及功能状态。Van等[4]发现,动物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脑缺血区神经元、内皮细胞和胶质细胞上C3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脑缺血区凋亡介导的神经元死亡、血管渗透性改变、炎性细胞聚集和炎症反应有关。血清中C3和CRP水平高的人群,出现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水平低的人群明显增高[3]。

CRP是组织损伤后产生的非特异性、普遍存在的反应蛋白,其参与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动脉炎症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其含量增高是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且与脑梗死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是脑梗死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组织损伤或急性感染时CRP浓度升高,随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复原,炎症的好转,CRP可恢复正常。Di Napoli等[5]通过研究证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中CRP明显升高,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升高的水平与梗死的严重程度以及梗死后1年内死亡或新的血管发生率意外独立相关,Muir等[6]对脑梗死患者卒中后72h的CRP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跟踪了患者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发现CRP>10.1mg/L的患者存活率显著低于CRP<10.1mg/L的患者,提示高水平的CRP是影响脑梗塞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CRP是脑梗死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升高,首先与脑组织的直接损伤有关,直接的创伤足以使细胞膜分离,暴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并提供CRP的附着点,通过白介素6将信息传递给肝脏,刺激产生有活性的CRP。或因水肿广泛破坏正常组织,从而触发CRP的产生。其次,脑梗死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血液剪应力的增加,可能通过内皮细胞从而提高组织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的炎症和机能不良的发生率增加,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后,可导致包括CRP在内的急性相关蛋白升高。CRP与动脉硬化严重性呈正相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亦呈正相关[7]。

同时,CRP作为一种补体系统激活剂,可以结合并激活补体成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补体激活中起重要作用[8]。因此,有效阻止血清补体C3、hs-CRP的过度表达及生物学作用,能够减少缺血脑组织水肿,降低脑缺血性炎性损伤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血清补体C3、hs-CRP水平在发病后第1、3日均有所提高,这提示脑梗死发病机制中有免疫炎症过程参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也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C3、hs-CRP水平在72h内不断升高,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而治疗组补体C3、hs-CRP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说明银杏达莫注射液有降低血清补体C3、hs-CRP的表达的作用。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的混合制剂,其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可发挥多途径药理作用:缓解缺血缺氧症状,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脑血流量;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增加缺血部位的组织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刺激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凝,改善循环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否通过降低补体C3和hs-CRP水平起到治疗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提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早期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患者康复。其机制不仅是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能还与其有效降低细胞因子产生,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因此,早期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更好地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1]Tamam Y,Iltumur K,Apak I.Assessment of acute phase protein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Tohoku J Exp Med,2005,206(2):91 ~ 98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Somani R,Grant PJ,Kain K,et al.Complement C3 and C -reactive protein are elevated in South Asians independent of a family history of stroke[J].Stroke,2006,37:2001 ~2006.

[4]Van BJ,Bemaudin M,Petit E,et al.Expression of recepters for complement C3a and C5a receptors after permanent focal ischemia: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J].Glia,2002,38(2):169~173.

[5]Di Napoli M,Di Gianfilippa G,Sollecito A,et al.C -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0,31(1):238 ~ 239.

[6]Muir DW,Weir CJ,Alwan W,et al.C -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ck[J].Strock,1999,30(5):981 ~985.

[7]IM van der Meer,MPM de Maat,AE Hak,AJ Kiliaan,et al.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progression of atherslerosis measured at various sites in the arterial tree:the Rotterdam study[J].Stroke,2002,33:2750.

[8]Pedersen ED,Waje-Andreassen U,Vedeler CA,et al.Systemic complement activation following human acute ischaemic stroke[J].Clin Exp Immunol,2004,137:117.

猜你喜欢

达莫补体脑血管病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