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副反应疗效观察
2010-11-27刘洋
刘 洋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0)
思密达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副反应疗效观察
刘 洋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0)
目的:观察思密达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副反应疗效。方法:将临床需静滴红霉素的患儿1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思密达口服,对照组不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组的胃肠道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肠道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思密达可降低静滴红霉素所致胃肠道副反应。
思密达; 红霉素; 胃肠道副反应
红霉素以其独特的抗菌作用,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支原体感染有显著的疗效。但静滴红霉素时容易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了该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本研究应用思密达以减轻红霉素的副作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10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住的患儿150例,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急性支气管炎43例,肺炎9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查均为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16例,肺炎衣原体感染3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1月~5岁;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1月~5岁。两组病例用药前均无胃肠道症状,且未用其它影响胃动力的药物。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及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红霉素10~20mg/(kg·d)、维生素B650~100mg/d静滴。 治疗组除给予上述治疗外,输液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3岁及3岁以下每次服半包,3岁以上每次服1包。
在不良反应上主要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副反应及反应轻重。轻度反应为仅出现短暂的腹部疼痛、不适或轻微恶心,但无呕吐,仍能坚持治疗;重度反应为腹痛剧烈或恶心呕吐,不能坚持用药者。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软件应用SPSS 13.0。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胃肠道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χ2= 12.542,Plt;0.05)。
表1 思密达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 例(%)
3 讨 论
红霉素注射剂是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药之一,特别在基层医院因价格便宜应用更多,但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高,有时不得不被迫停用。红霉素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强,其机理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道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胃肠道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1]。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八面体蒙脱石,是双四面体氧化硅和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双层状结构, 其粉末粒度1~3μm。思密达呈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能吸附、固定、抑制,清除多种病原体,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力,具有保护、修复粘膜的作用。它还可通过与肠粘液相互作用来增强肠道的粘膜屏障,通过对粘液蛋白的相互结合,加强消化道粘膜层的韧性,恢复并维护粘膜屏障的生理功能[2]。思密达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与粘蛋白结合,可提高粘膜屏障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能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及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蠕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以缓解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3]。本组资料显示思密达能减轻红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且特别在减轻恶心、腹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因此,在静滴红霉素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能大大减轻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参考应用。
[1]苗燕平. 红霉素对小儿胃电图节律的影响[J]. 中华儿科杂志, 1999,37(3): 151-152.
[2]祝益民. 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547.
[3] 阮仙利,林金仙. 思密达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 (8):479.
[编辑] 一 凡
R975
A
1673-1409(2010)02-R033-01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2.014
2010-03-05
刘洋(1975-),男,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