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2010-11-25王宏颖朱成俊

制造业自动化 2010年11期
关键词:液压泵柱塞油液

王宏颖,朱成俊

WANG Hong-ying, ZHU Cheng-jun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 473009)

0 引言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内部情况观察不到,一般较难直接判断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液压系统振动和噪声、液压系统的冲击、液压系统的爬行、液压系统的卡紧、液压系统的温升五个方面阐述了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

1 液压系统振动和噪声

1.1 液压泵吸油管路的气穴现象

故障分析:一般石油基液压油在大气压力和室温下,通常能吸收大约9%(按体积计算)的空气。溶解的空气并不改变流体的粘性。溶解于流体中的空气量与流体表面接触的空气压力有关。液压泵工作时,如果吸油管路阻力很大,油液来不及填充泵腔,造成局部真空,形成低压。当压力低到油的“空气分离压”时,工作油液内溶解的空气就大量分解出来,游离成气泡。如果形成的压力极低,达到油的饱和蒸汽压时,则油的蒸汽和空气一起大量析出,形成油的沸腾现象。随着泵的运转,这种混在油中的气泡一起被带进高压区。由于高压作用,气泡被击破,然后迅速缩小、溶解和消失。在气泡被击破的瞬时,局部范围产生幅值很大的高频冲击力,有时可高达150~200Mpa,还伴随有局部高温。这种高频液压冲击作用,一方面要对元件的金属表面引起破坏作用,产生金属剥落、麻点等所谓“气蚀”现象,另一方面使泵产生很大的压力波动,激发成高频噪声。

排除方法:

1)增加吸油管直径,减少或避免吸油管道的弯曲,以降低吸油速度,减少管道阻力;

2)选用适当的吸油滤油器,并且要经常检查清洗,避免阻塞;

3)液压泵的吸入高度要尽量小 (<500mm);

4)避免因油的粘度过高而产生吸油不足;

5)使用正确的配管方法。

1.2 液压泵的吸空现象

故障分析:液压泵的吸空主要是指泵吸进的油中混有空气。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容易引起气蚀,增加噪声,而且还影响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使工作油液容易变质,所以这是液压系统中不允许存在的现象。产生吸空现象的原因还有:油箱中的油液不足;吸油管浸入油箱太浅;吸油泵吸油位置太高;油液粘度太高;液压泵的吸油口通流截面过小,造成吸油不畅;滤油器表面被污物阻塞;管道泄漏或回油管没有浸入液面以下而造成大量空气进入油液中。

排除方法:

1)液压泵本身及吸油管连接处要严格密封。

2)油箱中要设置隔板,延长气泡从油中分离的时间。回油管要以 的斜切口面朝箱壁并尽可能远离液压泵吸入并靠近箱壁插入油中。回油流速不应太高。

3)吸油管一定要浸入油箱的2/3深度处,尽量缩短吸油管长度,有效地防止过量空气浸入。

2 液压系统的冲击

2.1 液流换向时产生的冲击

当换向阀移到中间位置时,压力油液突然与液压缸切断,此时由于运动部件及液流的惯性作用,使液压缸一端油腔中的油液受到压缩,压力突然升高,而另一端油腔中压力下降,形成局部真空。因此液流换向时便产生液压冲击。为此,换向阀阀芯控制边作成锥角,或开轴向三角槽,锥角一般可取 ~ ,锥长视密封边长度而定,使换向阀换向时,液流运动状态逐渐改变。

2.2 节流缓冲装置失灵引起的液压冲击

1)液压端部缓冲 内圆磨床工作台换向缓冲结构设置在工作缸的一端,当工作台移到端点时,缓冲柱塞进入端盖的柱塞孔内,使孔内油液经节流槽回油箱,使工作台逐渐制动。当缓冲柱塞外与端盖柱塞孔因磨损而配合间隙过大时,制动锥或制动三角缓冲槽不起缓冲作用,便会形成较大的液压冲击。对此应修复或研配缓冲柱塞,可根据柱塞孔的实际尺寸,确定其配合间隙,在将缓冲柱塞磨圆后,镀一层硬铬,再磨至所需尺寸精度。

2) 带节流阀的缓冲装置 在组合机床所使用的液压缸常带节流阀的缓冲装置。当活塞移动到行程终点时,活塞上的缓冲柱塞与液压缸端盖上的柱塞孔配合间隙较小,无缓冲油液通过,使缓冲柱塞端的油液经端盖小孔回油,而在小孔的通路上设置可调节的节流阀,以使活塞运动缓冲。如果调节不当或堵塞,也会产生液压冲击。类似的缓冲装置在磨床上也常用。

3)电动换向阀换向冲击 为了消除电动换向阀换向动作快而产生的换向冲击,可改换成电液换向阀组,使换向时有过渡过程,以减小换向冲击。

3 液压系统中的“爬行”

“爬行”是液压传动中经常出现的不正常运动状态。轻微地“爬行”使运动件产生目光不易觉察的振动,显著的“爬行”使运动件产生大距离地跳动。“爬行”现象是很有害的,因此消除“爬行”现象对于改善液压系统稳定性和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3.1 驱动刚性差引起的“爬行”

故障分析:空气进入油液中后,一部分溶于压力油液中,其余部分就形成气泡浮游在压力油中。因为空气有压缩性,使液压油产生明显的弹性,造成驱动刚性差而引起 “爬行”。空气混入液压系统中的原因是:

1)在往复运动的零件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配合间隙,空气易从这些间隙混入。

2)液压管接头松动或密封不严,空气由此进入系统中。

3)液压元件的精度差,密封件性能不良而造成各种泄漏。

4)吸油管设置不当而吸入空气,或因被污物堵塞而形局部真空。

5)油箱中油液不足或吸油管插入深度不够造成吸油时吸入空气。

6)液压系统中局部压力低于空气的分离压力,使溶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

7)系统设计不合理,在机床停止工作时,液压缸左、右腔互通并通回油路,油液在位能作用下流回油箱,在系统中形成局部真空,空气从各个渠道进入系统。针对上述故障排除方法:

1)在制造和修配零件时,应严格达到公差要求,装配保证配合间隙。

2)紧固各管道连接处,防止泄漏。

3)均匀紧固各接合面处的连接螺钉,密封垫应均匀,不允许用多层纸垫。

4)油箱中进出油管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增加隔板使之隔开。

5)清除附着于滤油器上的脏物,应采用容量足够的滤油器。

6)油箱要保证足够油液,使之不低于油标指示线。

7)为了保证系统中各部分能经常充满油液应在泵出口处安装单向阀,在回油路上设置背压阀。

8)改进液压系统,设法防止系统中出现局部真空,并设置必要的排气塞或放气阀。

3.2 液压元件间隙大而引起的“爬行”

3.2.1 运动件低速运动引起的“爬行”

运动件低速运动时,一旦发生干摩擦,阻力增加。这时要求液压泵提高压力,但由于液压泵间隙大而严重漏油,不能适应执行元件因阻力的变化而形成的压力变化而产生“爬行”。此时应修复或更换液压泵内的零件,保证装配要求的间隙,以减少液压泵的泄漏。

3.2.2 控制阀失灵引起的“爬行”

各种控制阀的阻尼孔及节流口被污物堵塞,阀芯移动不灵活等,使压力波动大,造成推力或流量时大时小而产生 “爬行”。因此要经常保持油液清洁,定期清洗并更换,加强元件的维护保养,以防液压油污染。

3.2.3 元件磨损引起的“爬行”

由于阀类零件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部分高压油与低压油互通,引起压力不足。另外液压缸活塞与缸体内孔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增大,发生内泄漏,使液压缸两腔压差减小,以致推力减小,致使在低速时因摩擦力的变化而产生 “爬行”。具体措施是认真检验配合间隙,研配或重做元件,保证配合间隙,并更换已损坏的封件。

3.3 孔摩擦阻力变化引起的“爬行”

3.3.1 润滑油不良引起的“爬行”

润滑不充分或润滑油选用不当会引起“爬行”。因此应调节润滑油的压力与流量,油的流量应适当,否则会使运动件上浮而影响加工精 。

3.3.2 液压缸出现故障引起的“爬行”

液压缸中心线与导轨不平行,活塞杆局部或全长弯曲,缸筒内圆被拉毛刮 ,活塞与活塞杆不同轴,缸筒精度达不到技术要求,活塞两端油封调整过紧等因素会引起“爬行”。采取措施是逐项检验液压缸的精度及损伤情况,并进行修复或更新。液压缸安装精度应符合技术要求。

3.3.3 导轨引起的“爬行”

机床导轨精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局部金属表面直接接触,油膜破坏,出现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由于修刮或配磨,使金属面接触不良,油膜不易形成。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新机床或刮研导轨的机床中。另外多导轨出现接头不平,导轨油槽结构形式不合理,也易产生“爬行”。具体措施是重新修复导轨。在修刮导轨前,应校正机床安装水平。若两导轨面接触不良,可在导轨接触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薄薄的氧化铬,手动对研,以减少刮研点所引阻力,对研后必须清洗干净,并加上一层润滑油。

3.3.4 导轨结构故障引起“"爬”

当导轨间隙的楔铁或压板调得太紧或弯曲,也易造成 “爬行”。应当重新调整,配刮,使运动件无阻滞现象。

4 液压系统中的卡紧

液压系统中产生液压卡紧,一般是指当阀芯停止运动一段时间 (大约2~5min)后,产生很大阻力,致使阀芯重新移动十分困难。这种现象容易增加滑阀的磨损,降低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会使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后果。

4.1 油液中极性分子的吸附作用

在产生液压卡紧之后,由于油液中的极性分子的吸附作用,使液压卡紧现象会在稍长的时间才会消失。

4.2 杂质楔入间隙引起的液压卡紧

油液中杂质楔入间隙也会形成液压卡紧。因此应在阀芯上开有环形平衡槽,又称均压槽,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同时应严格控制阀芯与阀孔的制造精度,配合间隙要合理,过大会增加泄漏,过小则会在温度过高时,阀芯会因热膨胀卡死。另外要精密过滤油液,保证油液的洁净度。

4.3 径向力不平衡引起的液压卡紧

液压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同轴度变化引起径向不平衡的液压力,是产生液压卡紧的主要原因。

5 液压系统中的温升

1)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有大量压力损失而使油温过高,诸如液压元件规格选用不合理;系统中存在多余的元件和回路;节流方式不当;系统在非工作过程中,无有效的卸荷措施,使大量的压力油损耗而使油液发热。因此可针对上述不合理设计,给予改进完善。

2)压力损耗大使压力能转换为热能最常见的是管路设计、安装不合理,致使压力损失加大管路保养清洗不及时所造成。应在调试、维护时给予改善。

3)容积损耗大而引起的油液发热

应在液压泵、各连接处、配合间隙等处,防止内外泄漏、减少容积损耗。

4)机械损耗大而引起的油液发热

机械损耗经常是由于液压元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不良,安装精度差、密封件安装不当而造成的。特别是密封件松紧调整要合理,使得密封装置密封性能良好,主要从改进密封结构,并按规定的压缩量调整,以减少摩擦阻力。

5)压力调整过高而引起的

不能在不良的工况下,采用提高系统压力来保证正常工作。这样会增加能量损耗,使油液发热。

[1]武蕴馥,等.浅谈机床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查方法.机床与液压.2006.

[2]余之泳.机床液压及润滑设备维修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龚明.机床液压工作台爬行故障分析与对策.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

猜你喜欢

液压泵柱塞油液
一种气体自动充装系统及控制方法
油液颗粒过滤器动态过滤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斜盘式柱塞泵柱塞副最佳间隙值的计算与仿真
一款弹簧式导向柱塞挡块替换方案设计
考虑多监测指标不确定性的滑油状态综合评估方法
连续柱塞气举工艺设计及在塔里木凝析气田的应用
通过油液分析查找发动机抱轴故障原因
神经网络PID控制在液压泵马达速度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油液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网板结构柱塞流电化学反应器流场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