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2010-11-20

关键词:社会学对象领域

蔡 禾

(中山大学 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社会学研究

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蔡 禾

(中山大学 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城市社会学对象的模糊性和边界的广泛性对编写教材带来的问题是不可否认的,但从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 其核心问题始终围绕着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目前,国内教材更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国外教材更具有“问题”意识;国内教材的内容更为宏观,国外教材相对更为具体。作者认为,在编写《城市社会学》教材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如何完整地介绍和分析城市体系,而是围绕历史上形成的核心问题来展开其篇章内容,考虑应该把哪些领域和问题纳入其中;二是对纳入其中的领域和问题,不是停留在对这些领域和问题的概念解释和现象描述,还要对前人在这些领域和问题研究上形成的理论和观点加以整理、介绍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材编写意见。

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核心问题

在社会学的分支领域里,论历史悠久恐怕非城市社会学莫属。如果以芝加哥学派为城市社会学的开始,那么它实际上也是美国社会学的开始。在今天的大学社会学系里,城市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普遍的课程,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关注。但是,正是这样一个有长久历史的分支领域,却面临着“是否存在城市社会学”[1]这样的极大质疑,这迫使我们反思,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的《城市社会学》应该如何组织教学内容。

一 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难题

在教材编写中,大凡一开始就会介绍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因为在一些学者看来,“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单独成立,必需具备自己特定的、不能被别的学科所取代的研究对象”。[2]但是,看一下城市社会学的状况,恐怕在研究对象问题上就没有这么简单和清晰了。向德平把不同学者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以下几种: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2.研究城市社会问题;3.研究城市化;4.研究城市生活方式;5.研究城市社会关系。而向德平自己则把“城市整体”,即“无数社会现象构成的一个区域性社会共同体”作为研究对象。[2](P.1)这些不同的对象定义从包罗万象的宏观“城市整体”到变无定数的具体的“社会问题”,差异之大使我们难以从中理出一个可以在一个层次上归纳的共性东西。

组织编写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的困难还不仅仅在对象问题的界定上,在目前众多的《城市社会学》教材中,每位作者由于对研究对象理解上的差别,和对该学科核心问题的理解差别,教材编写中的内容差异也极大。笔者收集了17本中英文《城市社会学》[2-18],其中9本国外学者的(8本英文原版,1本翻译版),8本中国学者的(7本大陆学者自编,1本台湾学者),将每本教材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类,结果形成21个相对独立的内容,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在21个独立内容中,只有城市社会学介绍、城市化/城市发展史、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社会问题和城市规划/管理/政策等5个内容有超过10本教材作为独立篇章涉及,其他内容均不足一半教材作为独立篇章涉及,而且少于5本教材作为独立篇章涉及的内容达到9个。这说明学者们在这门学科的教材内容上存在极大分歧。

表1 国内外部分教材的篇章内容的比较

其实,城市社会学的这一困境是由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历程决定的。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一门因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了回答和解释伴随这一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因此,社会学作为一门在发达国家首先得到发展的学科,其主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都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紧密相关的,美国的社会学以芝加哥学派这一城市社会学的贡献为起源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把社会按照形态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类,把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看作是分别研究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分支社会学,那么,随着发达国家中城市与乡村差别的消失,农村社会学将不复存在,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也将不再存在学科与分支的差别,城市社会学会变得等同于社会学本身。正如伊夫·格拉夫梅耶尔指出的:“在城市和乡村的分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规定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某种意义上说,如今城市无处不在,即使在物质上并非如此,至少是社会现实。”[3](P.1)

众所周知,社会学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学科,分支领域众多,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学、犯罪社会学等等,这些分类基本上是以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领域为主要关注对象。但从学科历史来看,城市社会学并非以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为对象,而是关注城市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诚如一些学者强调的,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整体”的。这就使城市社会学有可能成为一门“跨越其他专门领域的划分(家庭、教育、劳动、闲暇)”[3](P.1)的学科,它与其他分支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别似乎只是把研究现象的空间边界严格地限制在“城市尺度”上。事实上,城市社会学的实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在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宽泛性上远不止社会学分科学科内部,还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上。正如Edgar W. Butlers所说,“在社会学所有领域中,城市社会学是内容最宽泛的领域,也是最具有学科交叉性的领域。”[4](P.1)也许正是这种内容的宽泛性,使人们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来整理或者筛选出什么内容可以进入城市社会学的教材编写中,来思考一门城市社会学课程应该向学生传授什么。但是作者们对城市社会学对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内容选择的偏好使得城市社会学教材内容显得差异性有余,一致性不足,这一点在前面对表1内容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城市社会学的状况导致了尖锐的批评,斯科特甚至发出这样的问题:“真的存在一个城市社会学吗?”[1](PP.33-59)确实,如果城市社会学只是对各种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研究地域限制,那么它仅仅只是一个对某类研究的称谓,而非有独立内容的分支学科。

二 城市社会学历史上所传承下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以独立的研究对象来划分学科,这是学科分类中最普遍的做法,也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做法。但是仔细观察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以研究对象来划分学科的传统做法似乎难以面对科学领域中交叉学科发展的事实,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很难说哪一种现象是哪一门学科独有的研究对象。过去我们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但是今天的经济学已经成功地进入了传统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19]就是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上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成功例子;同样,社会学运用社会资本的概念也成功进入了许多原来属于管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们似乎开始接受这样的观念,不同的学科可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但是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用来解释问题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不同。换句话说,学科之间的差别可能越来越淡化在对象上,而突出在理论和方法上。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对学科变迁的这种判断,那么是否一定要给每个学科划分出一块自己独有的研究对象或领域,要在研究对象上达成完全一致就意义不大了,教学内容编排上存在差别也就可以接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以各说各话,完全不相关。而是要提醒人们,在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差别越来越模糊的趋势下,或许应该转换角度来考虑学科教材的编写。这一点对于城市社会学这门学科更为重要,因为城市社会学今天面临的困境是非常明显的。

尽管城市社会学与其他的分支社会学有高度的相关,许多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不过只是在其他分支社会学研究上划出一个“城市”的地域边界,但作为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一个有着百年传承的研究领域,一定会形成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以及由这些问题和视角形成的理论视野。因此,回到城市社会学的历史中,重新梳理经典学者的著作,分析前人教材的内容,对于发现城市社会学的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霍利所说:“科学应该是根据它做了什么而不是事先为其界定一个领域来限定,………它必须有若干没有被其他学科范围包括的核心问题,并且能应用科学技术来研究。”[20](P.7)

透过多数学者实际关注的问题不难发现,都市社会学中的核心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在帕克具有学科开创性的文章《城市:对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的标题中就可以见到。[21](PP.20、577-612)如果说存在什么是城市社会学与其他分支社会学不同的地方,或者说是城市社会学特有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城市社会学更关注“空间”,即人类群体和活动在城市空间的展现。从都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围绕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学术研究实际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是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空间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群体、组织的区位结构问题;二是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邻里、种族、阶级等人类群体的结合和冲突。围绕着以上问题和研究方向,都市社会学形成了众多的观点和流派,但人类生态学(也译“人文生态学”) 和新都市社会学是公认的两个最主要的研究范式。

对城市社会学核心内容的考察也可以通过对表1的教材内容分析看到。城市社会学在国外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因此我们在前面所提出的城市社会学历史中所沿袭的核心问题,在国外的城市社会学教材中更容易看到这个脉络。我们把表1中所列出来的教材内容做一个国内外区分,结果发现,在国外教材中,城市分化/分层/隔离、城市种族/移民/边缘社会、城市整合与冲突、城市社会参与与生活、社区/组织/邻里/家庭/群体、城市规划/管理/政策6个部分的内容以独立篇章出现的频率高过国内教材。很显然,这6个部分中有5个是直接与“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这一核心问题相关的。另外有4个部分的内容在国内外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是相等的,它们是城市化/城市发展史、城市地域结构/类型、城市社会问题、城市住房。

国内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以上所说的核心问题在国内教材中的体现并不充分。从表1的统计来看,城市社会学介绍、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人口结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城市文化与心理、城市政治与权力、城市社会学未来、城市交通、大众传媒、科技与城市共11个部分的内容在国内教材中以独立篇章出现的频率高过国外教材。国内教材中的这种“偏好”显然与作者们对这个学科的认识有关。在国内的教材中,许多人都把城市社会学理解为研究“城市社会整体”,这些界定导致了作者在编排教材内容时关注对构成“社会整体”的方方面面的描述和分析,必然涉及到城市经济、城市政治、城市文化、城市科技、城市人口等等。

更值得思考的是,在国外教材中,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城市人口结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城市政治与权力、城市交通、大众传媒、科技与城市共7个部分没有以独立篇章出现。而在国内教材中,城市种族/移民/边缘社会部分没有以独立篇章出现,如果把台湾学者除外,城市整合与冲突部分也没有以独立篇章出现。这种状况反映了在城市社会学教材中,国内学者更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国外学者更具有“问题”意识;国内教材的内容更为宏观,国外教材相对更为具体。在这里,我无意对这种差别作出评判,但是一个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城市社会学教材内容越是强调对“社会整体”的研究,越是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就越可能没有特色,就越显不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视野。

三 对城市社会学教材编写的若干思考

既然存在“真的存在一个城市社会学吗”的疑问,我们还有必要讨论城市社会学的教材建设问题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理由有三。

首先,虽然在发达国家,随着农村的消失,城市社会学的边界似乎越来越与社会学学科的边界趋同,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城乡差别依然鲜明,城市化正处在急速发展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仍然有它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的存在有助于我们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聚焦城市,反思农村,分析具有中国特点的二元城乡体制及其城市化发展过程。

其次,虽然城市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学科存在明显交叉,甚至许多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它没有独立的对象,只不过是其他分支学科的城市研究综合。但是从城市社会学代表学者的工作中可以看到,对“空间”的关注是城市社会学特有的视野,是其他分支社会学所没有重视的。这样讲并非说城市社会学是研究空间的,而是说城市社会学在分析社会现象时,经常将其置于空间的视野。例如社会分层是社会学学科独立的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也关注这一问题,但是从空间和区位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分层则是城市社会学特有的。

第三,尽管我们对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把城市看作一种新型的生活形态,研究那些基本的城市生活共同体形式,例如家庭、邻里、朋辈群体、社区、种族、阶层等,则是这门学科的传统。事实上,无论我们如何争论城市社会学的对象,关注伴随着城市化过程而发生的人类群体生活的适应和冲突,以及这些适应和冲突是如何在空间中展现,一直都是城市社会学的核心。而这种关注不是其他分支社会学的重点。

但是,城市社会学对象的模糊性和边界的广泛性给编写教材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否认的。如何编写《城市社会学》教材,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真正有所收获,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反思的。

(一)课程的定位

每门课程讲授什么、如何讲是以课程的定位为前提的。在国内,《概论》课往往被理解为“基本原理”课程,因此课程编写者往往追求所谓编写中的理论逻辑和章节编排中的体系完整性。但是由于城市社会学对象的模糊性和边界的广泛性,使得在这种编写理念下出品的教材总是求全而无特点,流于概念的介绍和思辨的逻辑推演。学生们学完这门课后往往除了笼统地知道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政治、城市文化等这些面面俱到的概念,得到一个白描般的城市印象,并不清楚什么是城市社会学的视野,没有城市社会学的问题意识。其实,《概论》课不过是一个学科的入门课(Intrudoction),其目的只是向初学者介绍这门学科,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或问题,了解在这些领域和问题研究上的主要分析概念和已经形成了哪些经典的解释模型。正因为如此,国外Intrudoction类的教材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若干核心领域和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学科领域的问题会发生转换,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在教材中。因此,我以为《城市社会学》课程本质上是这门分支社会学的入门(Intrudoction)课程,教材编写的重点不在于能不能完整地介绍整体城市系统,围绕着城市体系的方方面面来编写教材,而在于能不能把在城市社会学研究历史中形成的经典研究领域或问题展现出来,能不能把当下城市社会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整理和概括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什么是城市社会学,才会形成问题意识。

(二)内容的表达

在目前国内的城市社会学教材中,内容的表达大致包括几块:导论(介绍学科的历史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流派,围绕对象设定展开的各个领域和问题。与国外教材相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外教材中很少把“研究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来编写,这可以从表1看出。其实,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无什么不同,给那些学过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学生再来讲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估计不会给学生什么新的知识。国内城市社会学教材之所以突出方法,可能是因为社会学整个学科对于国人来讲都还是一个较“新”的学科,社会学强调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不被人们熟悉。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以为在教材内容的表达上,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当学生上完这门课程后,除了知道了在城市社会学研究历史中已经形成的经典研究领域或问题,知道了当下城市社会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问题,还应该(甚至更重要)了解前人围绕这些领域和问题提供哪些理论解释。但这一点在国内教材中十分有限。

当然,目前的城市社会学教材都有相当于“理论流派”一章,其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对城市生态学和新都市社会学这两大理论范式的介绍,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城市社会学理解为一门入门课,这门课程主要的篇章是关于这个分支学科的各个主要领域和问题的介绍,那么这门课程的理论介绍只局限在城市生态学和新都市社会学这两大理论范式是不够的。因为这两种理论范式可以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宏观理论,也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立场。但是在它与具体的城市社会学研究问题之间往往还形成了一些较为中层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解释。另外,城市社会学作为一个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学科、乃至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有极大交叉性的学科,它们已经形成的理论往往也成为城市社会学借鉴的理论模型。例如在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我们无法回避社会地理学的理论成就。因此,对在各个领域和问题研究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积累的介绍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学生虽然了解了城市社会学的宏观理论,但却无法与具体篇章内容融合起来。换句话说,城市生态学和新都市社会学理论与每一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如何分析和解释出现在各个篇章中的具体问题?前人在这些领域和问题上有哪些解释模型?这些模型应该如何评价?假如我们的教材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交代,学生对这些问题不甚了了,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对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说出一些概念,可能也能知道城市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但是却不知道城市社会学是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些问题的,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学生们可能得到了一些知识,但却没有得到学科思维的训练;学生们可能知道了问题,但却没有得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训练。

在如何编写教材内容的问题上,长期以来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一谈到前人的研究和理论,就会不自觉地把它与西方的研究等同起来,而对国人的本土研究缺乏整理、介绍和讨论。以至于学生学习完一门课程,只知道洋人如是说,而不知道那些最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中国研究。这不仅对学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利,而且对学术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概括以上所言,我以为在构建城市社会学课程的教材内容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如何完整地介绍和分析城市体系,而是围绕历史上形成的核心问题来展开其篇章内容,考虑应该把哪些领域和问题纳入其中;二是对纳入其中的领域和问题,不是停留在对这些领域和问题的概念解释和现象描述,还要对前人在这些领域和问题研究上形成的理论和观点加以整理、介绍和讨论。如果说,概念的解释和现象的描述是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城市社会学这个分支学科,那么对理论和观点的整理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开展城市社会学研究。而在实现后一个目标时,国内外研究的学科遗产绝不能忽视。

(三)城市社会学教材编写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分析,同时从这门课程长期以来的编写内容的共性方面和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出发,我以为,作为本科生课程的《城市社会学》,其教材编写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这门分支社会学学科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第二,对这门分支社会学学科的宏观理论和方法立场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城市社会学的宏观理论视野。

第三,对作为一种相对传统农村而言的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即城市的历史和过程的介绍,让学生对城市社会学的学习有一个背景性的知识基础。

第四,对城市社会生活整合与分化的主要形式加以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变动的城市环境中,人类群体生活的适应和冲突过程。

第五,对城市这个多功能、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关系加以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第六,如果说城市化的开始源于工业化,那么城市化的今天和未来与全球化紧密相连,因此城市社会学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将城市社会的认识和分析置于全球化的背景。

将以上几个方面的思考具体化,我以为《城市社会学》教材应该凸显如下篇章安排。

第一章 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第三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四章 城市人口迁移与流动

第五章 城市性与城市文化

第六章 城市社会分层

第七章 城市社区与治理

第八章 城市社会运动

第九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重构

第十章 全球化与城市发展

[1]Manuel Castells. Is there an urban sociology? [C]// Urban Sociology: Critical Essays. C. G. Pickvance,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1976.

[2]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Edgar W Butler.UrbanSociology:asystematicapproach[M].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6.

[5]Peter H Mann.AnapproachtoUrbanSociology[M].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5.

[6]Sandor Halebsky(Edited).TheSociologyoftheCity[M].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3.

[7]John W Bardo, John J Hartman.UrbanSociology:ASystematicIntroduction[M]. F. E. Peacock Publishers, Inc, 1982.

[8]Kent P Schwirian.Contemporarytopicsinurbansociology[M]. General Leaning Press, 1977

[9]Robert A Wilson, David A schulz.UrbanSociology[M]. Prentice-hall, Inc, 1978.

[10]James L Spates, John J Macionis.TheSociologyofCities[M]. St Martin’s Press, 1982.

[11]William G Flanagan.UrbanSociology:ImagesandStructure(3rd)[M].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1998.

[12]魏新文,姚继韵.城市社会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3]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14]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5]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6]许英.城市社会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2.

[17]王佳煌.都市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2005.

[18]康少邦,张宁,等.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19]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0]A Hawley. 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M]. Ronald Press,1950.

[21]R E Park. The City: 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City Environ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15.

(责任编辑:沈松华)

OntheDevelopmentoftheTextbooksforUrbanSociology

CAI He

(Center for Urban Stud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books for urban sociology is difficult due to its ambiguity of research objects and universality of academic boundarie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core issue is center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ing of human groups and urban environment. At present, domestic textbook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grity of its “system” and are more general while foreign ones focus on the awareness of “problems” and are more specific.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wo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veloping textbooks for urban sociology. One is that we should include relevant topics based on the existent core issu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rather than give a complet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system. The other is that the relevant topics should be not only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but also discussed and expanded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rough such an analysis, the author proposed his strategies.

urban sociology; research objects; core issue

2010-01-04

蔡禾(1954-),男,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研究员。

C912.81

A

1674-2338(2010)02-0103-06

猜你喜欢

社会学对象领域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领域·对峙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