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中的主客体嬗变形态
——论审美价值的内在生成原理
2010-04-11崔宁
崔 宁
(杭州师范大学 文化传播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36)
文艺新论
“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中的主客体嬗变形态
——论审美价值的内在生成原理
崔 宁
(杭州师范大学 文化传播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36)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内心世界出现了创造性的新产物——“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审美间体”(心理结构表征体)乃是主体精神嬗变的核心标志,由此衍生的“镜像时空”(功能场)能够同时吸收与折射对象与主体的价值特征,并能与主体意识及镜内外的客体发生互动映射,因而妙不可言。主体借助“镜像时空”方能观照自我、并与客体展开互动投射。审美价值生成于“审美间体”和“镜像时空”之中,主体借助观照这些内在创造物而同时体验自我与对象的全息价值和自由快感。
审美间体;镜像时空;价值生成
千百年来,人类对审美现象的追索达到殚精竭虑、皓首穷经的地步。但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难以把握,更难以触及美的本质。本文拟引入审美间体的概念,并借助生动具体的“镜像时空”来表征审美认知场,进而分析审美价值的生成机制等相关内容,以期发挥视域转换的建设性作用。
一 审美活动的心脑机制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心脑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潜隐而重要的变化。因而,深入解析相关的变化机制,将有助于推进对人类审美现象的科学认识。
(一)审美主体的大脑变化
笔者在此着重讨论审美经验对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特化塑造效应,而不涉及其他经验对大脑的一般性塑造效应。
1 感觉皮层的特化结构
据最新的科学发现,在人脑的初级听觉皮层,至少含有三种“时间频率柱”:一是“言语声音频率柱”(其频率谱为100赫兹-300赫兹),二是“音乐乐音频率柱”(500赫兹-20 000赫兹),三是“自然声响频率柱”(50赫兹-30 000赫兹)。[1](PP.177-178)脑成像实验也证实,音乐家的两侧颞叶、顶叶、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前额叶的细胞密度明显提高,皮层表面积扩大,尤其是增加了很多精细连通的神经回路。例如,当音乐家在聆听音乐、内心想象音乐、默唱或在内心演练弹奏音乐时,其大脑的上述区域会次第激活,并形成多种动态转换的神经网络独特模式;这些现象在缺乏音乐经验的人的大脑中很难见到。[2](PP.285-289)又如,在美术家的大脑初级视觉皮层,出现了更多且精细的“空间线条柱”;在视觉联合皮层和视听联合皮层,则出现了表征多种颜色和物象的细胞群;其大脑的细胞柱密度、突触数量和树突密度、神经回路的结构规模等,都远远高于缺乏美术经验的人。[3](PP.68-76)
可见,审美主体的大脑感觉皮层在审美经验的长期塑造之下,已经形成了常人所缺少或不明显的特殊结构,由此催生了他们更独特、灵敏和精细的审美感知能力。
2 高频同步振荡波
高频同步振荡波是人类大脑高阶功能的信息标志,也是表征创造性智慧活动的核心形式。例如,音乐家在进入音乐欣赏或演奏的高峰时刻,其外侧前额叶会出现40-50赫兹的高频同步振荡波,而缺乏音乐经验的人则缺少大脑前额叶的这种高频同步振荡波。[4](PP.6329-6337)
笔者认为,由于前额叶存在着向低位皮层的下行投射纤维,因而这种高频同步振荡波的形成及下行扩散意味着:一是前额叶形成了全新的审美意象,二是它将这种理念信息送到低位皮层等处,旨在对感觉、记忆、情绪和想象活动进行定向调节。可见,这种特殊的脑电波能够表征审美主体的大脑高峰反应状态。
(二)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变化
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所引发的情感体验、自由想象和理念孕育等信息创造与功能状态翻转情形,同时也使其内心世界的心理结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定向嬗变。
1 情感世界的多级组构与深广扩展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者因着全新的情境感受而形成新颖的审美经验,进而引发了主体的多层级情感反应。他们的杏仁核外层(主导积极情绪)比正常人增大了约2/3的体积,其杏仁核内层(主导负面情绪)则缩小了约3/4体积。[5](P.144)
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刷新和激情汹涌等心理状态,乃是触发主体的审美想象的催化剂和“导航仪”,由此牵引着主体的情知意“三驾马车”逐步驰往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灵感的四位一体高峰体验境界,主体借此感悟人类的精神理想和对象世界的本质价值。
2 想象活动的多时空驰豫和核心价值聚焦
想象是一种内在知觉,通过虚拟的经验引起真如的感觉。在有意识的智性思维和直觉灵感经验中,想象均发挥着关键的概括和预测功能。科斯林指出,人的想象活动及演绎推理由左半球发动,接受前额叶的目标引导和策略调节,经由下顶叶实现空间表象转换,回归到右半球,由此产生丰富生动的视听觉新颖表象。[6](PP.384-385)
那么,审美想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基于经验表象和概念表象之重组变形而生成想象图式。人脑的记忆信息是分布式加工的,人借助对历时空和共时空的具象经验与符号经验的定向重组,来形成超时空(即关于未来)的情境体验,据此作出前瞻性预测或超前性的行为设计。因而,基于经验表象和概念表象的重组变构,即可生成创造性的虚拟时空。
(2)意识性体验。意识性体验是主体审美活动的高峰状态,它以意象形式来虚拟呈现主客观世界和间体世界的本质、规律、真理、理想等完满境遇。在审美的意识性体验中,前额叶发挥着意识中枢的作用;同时,前额叶的概念驱动又离不开顶叶和枕颞叶的表象驱动与相互整合。
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是,为了引发意识性体验,特殊序列、频度、背景反应/超前电位和适当的持续期等神经元反应,看来是必需的。[7](PP.657-661)可见,人类的想象活动实际上是对未来情景的虚拟设计,其间受到前额叶的预测性及规律性调节。
3 心理表征的三级跃迁和审美意象廓出
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心理表象的创制与升级过程。其道理在于,审美表象乃是人们进行审美与创造活动的心理起点。
第一,审美情感的发生需要由新颖的经验情景触发之。审美主体借助自然形象或艺术形式重组经验、产生某种新鲜的经验情景,进而借此激发主体的新颖情感,并对之进行全新体验。第二,审美主体的心理表征体基于审美情境的激发,次第形成了审美表象、审美概象和审美意象等多层级形式。第三,在审美意象廓出的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理念对其知觉和感觉活动发挥着自上而下的超前能动性调制作用。其机制在于,人脑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与前额叶新皮层之间,存在着密集的交互式投射结构。[8](PP.729-731)
具体说来,从大脑高位结构和高层感觉部位向低层感觉皮层的反馈式投射,不但能够激活更多的脑区、实现信息捆绑和价值整合功能,而且这种自上而下的映射模式成为建构心理表象并使之获得层级跃迁的核心机制。[9](P.254)因此,这提示了审美意识对主体感知觉的深刻影响。
二 “审美间体”的形成机制与“镜像映射”的工作原理
审美活动的实质,在于主体借助客观形式来沟通自我与客观世界的深层价值。
(一)间体时空的形成原理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依据自己所构建的心理模型来理解自然形象或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蕴。分别呈现为审美表象、审美概象和审美意象形态的审美“间体时空”,即是主体分别在感性层面、知性层面和理性层面创构的分立式审美心理模型,它们同时在历时空、共时空和超时空维度涵纳感性、知性和理性内容,表征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的价值境遇;其所衍生的“镜像时空”,则能有效映射主观世界、间体世界、自然世界和艺术世界的多重信息。因此,审美的“间体时空”既不同于主体的自我时空,也有别于作品的客观时空和人类的现实时空,且具有镜像映射的价值功能。(笔者借用调整了间体世界等概念范畴,参见丁峻2008、2010年的论著。)
1 经验与情感的创变
人在审美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号表象具有更高的图式性特点[10](PP.90-92),借此,主体既通过回忆联想注入了历时空经验,又借助想象注入了虚拟的共时空经验,进而形成了初级“间体世界”,由此激发出主体超时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期待。
2 意义发现与价值享受
音乐美学家渡边护认为,在音乐体验中,音乐对象与主体发生了一种独特的融合;它是主体体验音乐的心理对象、一个非现实的主客体互动的虚象;它含有音乐本身的空间特征,还含有对象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空间。[11](PP.72-85)
审美主体经由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三种升级过程而创造了审美的三种间体对象(表象化间体、概象化间体和意象化间体),继而可由此引发三种新颖的情感体验(表象体验、符号体验和意象体验);借助感性想象、知性想象和理性想象,主体即可获得对审美间体、客观对象和自我世界的三重意义发现与多层级价值享受。
3 审美判断和理念跃迁
黑格尔说过,音乐的基本功能在于反映最深刻的自我及其价值观念。康德也认为:“音乐艺术作为情感语言,按照联想和想象诸规律,将那些与自然形式相耦合的诸种审美观念传达出来。”[12](P.244)音乐家门德尔松深刻地指出:“我挚爱的音乐所表达的核心内容,乃是某种明确的思想。”[12](P.260)俄罗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谢洛夫指出:“只有当表现的最高真理引发了高妙的音乐美之时,音乐才算臻于完美之境。”[13](P.176)可见,审美价值的滋生不仅与审美主体的情感有关,其深层意蕴更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规律性理念和价值真理密不可分。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审美对象上所发现和虚拟直观的乃是自己的情感状态,而不是我们对审美对象或他人他物的情感。[14](PP.152-153)这是因为,那逐渐充实完善和获得高度象征性品格的音乐作品与我们的情感意向及心境思绪非常相似,遂成为人类表征自我情感和情意理想的最佳手段。
于是,人们借助审美镜像来发现其所折射的理想性情感;它们体现了个性主体的本质力量、价值观念、生命意义。归根到底,决定我们自身情感命运的乃是深藏不露的人格理念,决定其价值意义的乃是审美观念,决定我们精神理想的乃是厚积薄发的审美创造力!
例如,在审美素质较高者的大脑中,其前额叶在辨别音乐旋律、理解主题和价值判断、形成创作意象和意义认知的过程中,都得到了高水平的激活,表现为远高于常人的动作电位振幅及泛脑扩散的高频同步振荡波。[9](P.255)可见,理念是情感的灵魂;唯有将主客观世界的感性规格、知性规范和理性规律羼入自己的情感之中,才能形成审美的情感意识与人格气韵!
4 审美与艺术创作的“间体时空”原理
“审美间体”既融合了主体的经验,又体现了客体的感性形象及艺术符号特征,因而既非自然体和艺术体,亦非纯主观体,属于认知时空的价值中介体;主体借此使主客观价值分别在感性时空、知性时空和理性时空获得了对立统一。伊丽莎白指出:在审美体验中,主体与对象处于共时空境遇,主体的情感运动特征与对象的感性形式形成了密切互动的对应体,对象成为主体的心灵标记、主体的心理活动成为对象所表征的意义内容。这既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又是一个命运共同体。[15](PP.304-307)换言之,主体内心形成的多层级审美表征体,实际上同时涵纳了主客观世界的双元价值特征;它们在重组、变形与时空整合的过程中涌现了全新的系统化价值情境。
第一,主体对历时空经验的逆向检索(回忆)和共时空的横向扫描(联想)成为重构经验和发现自身情感新意的认知契机。同时,主体进一步需要将处于初级形态的“审美间体”提升到更高的价值平台:共时空知识、形而中境遇、符号化的知性世界,由此生成全新的知觉表象(或审美概象)。其中,主体的想象活动和内隐判断发挥着时空转换与价值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正是在想象的世界中,审美主体才能与概象形态的“审美间体”展开价值投射和意义映射行为。
第二,主体还需要将中级阶段和概象形态的“审美间体”提升至超时空、理性化和形而上的最高境界,进而借助全息俯瞰和完形扫描,从高级阶段和意象形态的“间体世界”之中发现、确认、欣赏、完善和实现间体对象-自我-客观对象的最高意义、完满价值和理想本质;其间,主体的意识体验、意象评价和理念创制均伴随着强烈深沉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直觉灵感。可见,这是主体生成美感的价值源泉和实现自我的内在机关。
对此,英国作曲家柯克深刻地阐释说:“在借助创造性想象力勾勒出核心情感的大致特征后,再由音乐家借助意象投射、把主体的核心情感和思想转化为主题形象,进而以此构造大规模的音乐表现形式。”[16](P.221)对于广大的审美主体而言,其创建审美的“间体意象”的最终目的是旨在将内在需要转化为本体性和操作性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人格情感的表现力。对此,美学家米歇尔一语道破天机:“一般的人如何在审美过程中形成关于对象的意义呢?这个问题迄今缺少深入探讨,人们只对艺术家的审美行为及意义建构感兴趣。然而我要特别指出,孕育于意识层面的审美意义,在常人主要涉及其所热爱的事物、他对世界的情感态度、他的最高理想、他把握主客观的思维方式、他的情感命运。总之,常人所建构的审美意义主要与他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未来活动密切相关。”[17](PP.37-38)
(二)“镜像时空”的价值映射机制
所谓的“镜像时空”,即是由“间体世界”所衍生的价值辐射场。它既摄取了自然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感性生机,又吸收了心灵世界的知性珠玑和理性光华,从而在孕生之后兼具主客观世界的多种价值特征与信息辐射功能。
1 “镜像时空”的中介性质和价值功能
从根本上来看,“间体世界”是具有价值中介性质的结构表征体;其所衍生的“镜像时空”则具有价值映射的独特功能:一是它与主体心灵之间能够展开交互性情感映射,包括主体的对象化情感投射和间体世界对主体心灵的“逆向映射”;二是审美的“镜像时空”还能象征性地呈现主体的情感理想、自由想象的本质力量和合乎主客观规律的价值创造理念;三是呈现主体与客体、客体与间体的双向价值映射情形。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反思中介的变化,对象的真实本质才可能呈现于意识面前”。[18](P.76)也即是说,“镜像时空”犹如一个“双面折射镜”,既能呈现对象的本质特征,也能反射主体自身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也精辟地指出:“人不仅能在意识中理智地复观自己,而且是能动地、现实地复观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9](PP.96-97)可见,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中介,“间体世界”所凸现的“镜像时空”具有摄取和折射主客观世界价值特征的奇妙功能。
2 “镜像时空”的基本特征
人类是如何借助审美体验来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和情感,以及完善自己的情知意世界的?对此,千百年来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假定与解释。在这方面,笔者要特别强调“镜像神经元”的奇妙功能。
科学家里佐亚蒂等发现,人的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能够表征主体对客体(他人或作品等)之情感、动作和意图的认知过程,从而使人们得以体验他人的感受、走进他人的情感世界。[20](PP.16-20)镜像神经元主要存在于人脑的前额叶46区(加工审美意识)、前运动皮层(具身虚拟体验)、下顶叶(具身本体体验)和感觉皮层(客观体验)。它不但成为个体理解他人和体验他人情感的大脑物质基础,而且也成为个体理解审美对象、体验艺术美和自然美与生命美的神经信息载体。
“镜像时空”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1)全息价值象征性。“镜像时空”同时摄取与涵纳了主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因此能够表征两者的核心价值、暗示自我与万物的存在意义。
(2)时空聚合重构性。“镜像时空”乃是对主客体和间体世界之多元多态时空的全息聚合与完形重构,由此析出三大世界所共循的普遍理式和主体的价值理念图式。
(3)本质力量贯通性。审美主体借助“镜像时空”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并借此之投射自己的情感理想和审美意识,从而在理念层面和感性层面实现了对主体自身和对象价值的内在完善。
(4)价值嬗变跃迁性。审美主体在创造“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多层级的心理表征转换及认知价值升级序列。
(5)意义聚焦映射性。“镜像时空”乃是审美主体借以整合情知意力量、提炼真善美精华和孵化“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灵感”意念的心灵磁极与精神平合。
(6)主客体和间体的双向互动性。审美快乐的深层妙机,即在于主体的内在创造与对象化发现:既创造了完美的“间体世界”,又借助“镜像时空”创造了完满的自我和对象世界。
(7)多级生成与突现性。外在的审美都只是“半成品”,因而需要审美主体对之进行二度创造和内在完善,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更高层面穿越“三条走廊”(即感性、知性和理性平台),持续提升内在自由的水平,不断深化对审美表征体及其变化情境与衍生产物的意义发现水平和具身体验水平,逐步臻于自我完善的境地。可以说,审美境界无止境,精神建构无穷期。
总之,“在审美活动中,那种提高到主体自我形式及生命形式的自然形态,具有‘从他物中反映自我’、‘从他物中享受自我’的拟人化品格,成为人类情感生命的象征及对象化存在。”[21](PP.88-89)而“审美间体”与“镜像时空”恰好是上述理想形态的完满具现方式。
[1]A Longstaff. Neuroscience[M]. London: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2]I Peretz, R Zatorre.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usic[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erss,2003.
[3]M S Livingstone. Art, illusion and the visual system[J]. Scientific American,1988,(258).
[4]Joydeep Bhattacharra, Hellmuth Petsche, Ernesto Pereda. Long-range Synchrony in the (Band: role in music Perception[J].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1(16).
[5]J M Fuster. Cortex and mind[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6]S M Kosslyn. Image and bra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image debat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4.
[7]Daniel L Schacter, Donna Rose Addis, Randy L Buckner. Remem bering the past to image the future: the prospective brain[J]. Nature Rev. Neurosci,2007,8(9).
[8]M S Gazzaniga (Ed). Cognitive neuroscienc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5.
[9]多纳德·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M].刘沛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0]鲍里斯·F·洛莫夫.认知科学与身心关系[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9,6(1).
[11]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M].张前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2]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13]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14]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M].宋瑾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15]Elisabeth, Schellekens. Aesthetics and subjectivity[J]. Brit. J. Aesthetics,2004,(44).
[16]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M].茅于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17]Michael Parson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J]. The J. of Aesthetic Education,2002,36(2).
[18]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贾科莫·里佐亚蒂,等.镜像神经元:大脑中的魔镜[J].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2006,(12).
[21]谭容培.论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及其构成[J].哲学研究,2004,(11).
(责任编辑:沈松华)
TheInter-ObjectandMirror-MappedWorldofSpace-and-TimeinHumanAestheticActivity
CUI Ning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There are some profound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mind when subject takes aesthetic activity: the “aesthetic inter-object and “mirror-mapped space-and-time” that are the key marks of the subject’s mental transfiguration.
the aesthetic inter-object; mirror-mapped space-and-time; value emergency
詹玲,女,1980-?,湖北黄石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联系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28号1-501,310012。联系电话:0571-88212359,13588103360.联系邮箱:zlme1898@163.com
2009-09-09
作者简介:崔 宁(1960-),女,陕西富平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艺术美学研究。
J01
A
1674-2338(2010)02-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