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研究
2010-11-18李静肖静刘子玉
李静 肖静 刘子玉
[摘 要] 吉林省的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省,而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却持续降低。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吉林省不同地市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9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该考虑空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consump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neighboring in Jilin province, but consumption proportion of rural residents continues to reduce. Analyzing spatial dependence of income and consumption price index of rural residents by mean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est model, we concludes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accords with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of Keynes, the consumption has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obviou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nine cities, so the spatial correl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to consumption policy.
Key words: Jilin province, regi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受到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中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冲击,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也不同程度感受到全球需求暴跌的冲击,就业压力加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吉林省民众的生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吉林省应该从发展方式转变上看待问题,要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要加快形成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吉林省通过改变三驾马车中,从前将投资作为第一位的格局,把消费放到了首位,同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1492.7万农村居民,因此如何解决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是摆在吉林省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长期低迷,其消费率一致持续在6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省。而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却持续降低,从1980-2012年的32年间下降了近26个百分点。因此,如何提高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引导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朝着正确的消费方向前进,也是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调整好经济结构,促进吉林省更好的改善民生的重要决策。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又存在着区域性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同,消费结构也不一样,如何破解吉林省不同地市之间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问题,防止经济在不同地市之间的不均衡和集聚现象,同时也是吉林省各级政府改善民生,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和消费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吉林省的省情,并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分析,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和集聚特征,为吉林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理论
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根据变量选择不同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全域空间的自相关是从整个区域空间来探讨吉林省不同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分布情况。
利用式(4)-式(6)的差值来检验吉林省n个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是不是存在着全域空间的自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空间滞后模型,它的形式是y=pWy+xβ+ε,另一种是空间误差模型,它的形式为y=Xβ+ε,这里的ε是随机误差项向量,而且ε=Wε+μ,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研究的实证
本论文把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把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取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市9个地级市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验证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数据来源吉林省各年统计年鉴和吉林省各地市的各年年鉴。有的可能缺少某年的居民价格指数,就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因为分析的空间状态,所以利用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影响具体的分析结果。为了检验吉林省各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与集聚的规律,本文拟提出两个假设作为检验的工具,第一个就是假设吉林省各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满足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理论。第二个就是假设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
这里的C表示消费额,Y表示收入,P表示消费价格指数,α与βi(i=1,2)为待估参数,βi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通过分析模型形成整体上是否成立来研究吉林省各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是否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笔者选择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所获得的9个地市区域的拟合优度为0.8725,大于0.8,F值为135.847,伴随概率为1.774e-021,说明模型总体上成立,又由于收入变量的参数βi是0.8014,P是0,这也说明了吉林省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决定消费,而且边际消费倾向还比较大,所以,满足第一个假设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原理。又因为1986-2012年期间9个地市区域消费(根据常理,为了不出现伪回归,ECQ取对数)的MoranI平均值是0.42748,而且每一年的无空间相关假设的概率也都在0.05以下,说明了吉林省内相邻的地市区域的消费水平存在着一般意义的正相关,从这一点来看第二个假设是成立的。根据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计算得到MoranI的2001年和2010年统计值,吉林省9个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指数2001年MoranI为0.4307,2010年MoranI为0.4425。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表现为,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市是相邻的,相邻地市的消费水平也相近。endprint
通过分析反映了地市区域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集聚特征,下面来验证第二个假设。如果在坐标系下进行分析,则2000年,长春位于第一象限,属于高-高的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松原和四平属于第二象限是低-高的负空间自相关关系集群;白城、通化、白山、辽源等地市在第三象限,是低-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集群;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第四象限,是高-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2012年,长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第一象限,是高-高的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松原在第二象限是低-高的负空间自相关关系集群,白城、通化、白山、辽源4个市位于第三象限,也是低-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集群;四平在第四象限,属于高-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的各个地级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在各个市域之间存在空间的扩散效应,说明吉林省相邻地级市之间消费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地市区域的消费也具有空间的相互影响现象。而且价格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可是却没有通过1%的检验,这也充分证明了吉林省的物价还是比较稳定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物价弹性小,这是主要是因为吉林省各个地市区域的农民消费基本上都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价格方面的作用不是很强,因此对消费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四、结论
本文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在考虑到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探讨了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具有的特征,通过研究表明:
(一)吉林省不同地市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由于吉林省相邻地市的经济水平相当也就导致了相邻地市的消费水平也接近,消费模式也是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而定的。自从吉林省实行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国家战略,国家给予很多政策支持,更为长吉两市的经济联动增长提供了动力支持,只有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不好,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也比较低,导致消费性价比也比较低,不仅如此,农村居民还存在着习惯于维持性消费和示范和攀比的现象。
(二)吉林省9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
利用空间滞后模型,通过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反映出吉林省地势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地理空间效应对吉林省9个地级市的农民消费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前文中的检验可知,空间误差模型还是能够很好地解释吉林省不同地级市的农民消费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作用机制。
(三)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该考虑空间的相关性
根据吉林省的地图来看,地域狭长,区域跨度较大,各个市域的发展各不相同,从地市区域的范围来看,每个地级市的消费结构都不一样,消费存在着空间的正向依赖性,邻近地市的农民可以说有着传染性,存在着溢出效应,基于此,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就应该把空间相关性考虑进来,同时制定政策时要向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市倾斜,通过稳定物价,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消费信心,改进农村地区销售网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等下功夫。
[参 考 文 献]
[1]刘子玉.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6):90-120
[2]王进.中国农村消费区域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农业经济,2011(10):87-89
[3]韩爽.扩大内需与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信息,2008(32):241-242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