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2010-11-18饶龙先魏枫
饶龙先 魏枫
[摘 要]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投入不够资源及环境压力难以缓解、增长方式亟待转变、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及制约因素。黑龙江省应坚持土地保护与土壤改良、完善水利工程、培育优良农产品、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并采取转换增长方式,加强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稳定、完善、强化惠农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大投入,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生产,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农产品的提供、保证农民不断增收、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想增强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水平,还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农业的收益和竞争力,需要利用现代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经营形式以及发展理念。黑龙江省应以农民发展农业为支撑,利用家庭承包经营的模式,通过政府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保证生产、加工和销售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黑龙江省是一个粮食大省,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农”问题有待于解决,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摆脱黑龙江省发展落后的局面,实现加速振兴、加速崛起的客观要求。
一、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乡村两级债务沉重,不健全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弱化的服务功能,不灵活的管理体制机制,这些问题都阻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的投入不够
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发展落后,生产能力综合水平低,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粮食稳定增产难度大;落后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差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想要实现农村协调发展是很困难的。
(三)资源、环境压力难以缓解
不足的耕地资源,而且质量退化,要想保持平衡很难;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旱涝格局也很难改变,洪灾越来越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农业污染、动物疫病对农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威胁,农产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四)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规模很小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发展水平也很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资源优势很难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水平低,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也偏低,对于农村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来说,农村干部还没有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农村干部的做事能力,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很难转化为现代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五)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
较小的农业生产规模,较低程度的农民组织化,较大压力的产品市场竞争,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农业投入没有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深层次的体制障碍也在阻碍着统筹城乡的发展。
(六)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
根据市场调查,近几年来,虽然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旧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还不够活跃;三是农机研制、推广工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黑龙江省八大重点工程需要重点建设。通过对这些工程的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强化科技支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一)土地保护与土壤改良
黑龙江省被誉为“北大仓”,不但有大面积的耕地面积,而且还有肥沃的黑土资源,这些都为我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光要使用单项技术创新,还要结合于技术组装集成的方式,充分实施“藏粮于土”战略,恢复黑龙江省黑土的土壤质量,努力做到不再出现土壤退化的现象,最后实现改造中低产田400万公顷,中低产田面积每年以5%向上一级质量耕地转化的目标。
(二)完善水利工程
黑龙江省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的质量也很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重点建设一批防洪、灌溉、除涝水利工程。
(三)培育优良农产品
黑龙江省具有农业发展科技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生产大省,提供出优良品种的农畜,不断地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种植业。要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优良品种的种子,要勇于创新,利用黑龙江省的现代高新技术,建立现代种子产业体系。
2.畜牧业。开发出新的畜禽品种,并对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对胚胎切割和性别控制的技术进行完善,实现胚胎移植工厂化、产业化。
(四)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则是农业机械化。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对农机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作业进行完善,实现农业增产、稳产,提高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
(五)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依托一些农业大学和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加强一些基础性研究,将应用技术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依托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
(六)促进农业产业化
在市场的指引下,充分发挥黑龙江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粮食、畜牧等优势主产区,重点培育大型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的自主品牌,促进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将黑龙江省农业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endprint
三、发展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实施策略
(一)转换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过去黑龙江省主要追求粮食产量的块速增长,以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要转变增长方式,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会达到目标。
(二)加强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黑龙江省的耕地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在不断恶化。因此,黑龙江省一定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草场、湿地、森林、生物物种等重要的资源。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发展大省,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政策,有了国家的扶持和帮助,有利于黑龙江省管好耕地。耕地地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要减少风灾沙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尽量恢复原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少耕并合理耕作,保持土壤的肥力,以便恢复耕层土壤环境。为了增加土壤耕层的蓄水能力,黑龙江省应该建立土壤水库,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以供使用。多种树和一些植被,增加覆盖率,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慢慢的恢复土壤的生产质量。
(三)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资金的。不管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农户来说,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来讲,还不具备完全满足投入需要的能力。特别是黑龙江省在过去发展农业时欠了太多账,只有坚持用城市带动乡村、用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更好的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投向农村,在全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更多地依靠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更多依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金,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重新认识
在农业生产安全中,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存在的,只要社会存在,就会有自然灾害发生,对于它我们不要恐惧,但不能说放任自流,我们还是要重视潜在的、深层次的灾难威胁。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灾害。还有很多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灾害实际上也算是对人类构成的灾害。人们普遍认为杀灭杂草、害虫就是在减少灾害情况的发生,殊不知,这种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会打破原来保持的生态平衡,会导致新的灾难发生。非自然的因素在自然灾害发生之中也是有重要影响的,这些因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很多自然灾害看上去像是偶然发生的,但其实隐藏着必然发生的因素,这正是由于人类不正规的活动长期积累造成的。灾害具有双面性,它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当自然因素之间不和谐时,就会导致灾害发生,但是发生之后又会趋于平衡,使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自然灾害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意识不到,但是环境问题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当自然界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爆发,近几年农业灾害发生的事件越来越多,威胁到整个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必须重视农业灾害,对农业灾害重新认识,保证农业发展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五)遵循自然规律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掌握一些环境原理和一些生态理论,遵循生态的发展规律,不要违背大自然,想要减少农业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想要稳产和高产,就需要保持生态平衡。不光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还需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良好的农业环境至关重要,所以要尽量减少污染,尽量使农业发展达到零排放、零废物。对于农业发展环境来讲,保护是不可少的,但同时还要进行改善,而且还要顺天时,农业还要“靠天吃饭”。现代化的发展科技不能没有,但是不能过分依赖,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使人类失去了很多,就像是玉米离开人的管理将不能再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生存和留存一样。
(六)稳定、完善、强化惠农政策
黑龙江省针对农业发展提出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将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上日程,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将这种利益达到最大化。不仅要保证土地要素重新配置发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又要避免无地农民失去可能得到的效益,还要避免低价出租土地的农民丧失本应获得的土地利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广大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来进行土地流转,可以先建立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试点,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长期的土地收益。
(七)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大投入
我国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建设,目的就是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政府帮扶外,采取以奖代投等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适当投入。
(八)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生产
从实际出发,利用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到农业农村,解决政府和农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因为“三资”进入到农业投资领域,不仅能带来充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带来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层级。
(九)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离不开服务业,要有效地将服务业和农业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综合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增加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这种机构推广到全省乃至是全国,建立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农民技术服务组织以及积极改善农民技术人员制度。对动植物疫病要有效进行防控,对农产品的质量也要进行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完善的重要部分就是要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将这种服务作用到农业发展中。在生产经营服务方面,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建立专业技术协会和服务公司,寻求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等等。
在生产环节,标准化的农业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大生产的标准化;建立农产品监测和标识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达标;在产权保护方面,农产品的注册商标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一定要保护好;在质量监管方面,对农产品的生产、收储运、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管,保证每个环节不能出错,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农业市场,建立质量监管责任制。
(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在农业发展中,市场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结构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市场体系达到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状态。在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发展、农资经营的方式中,不断鼓励商贸、医药、文化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加入到其中,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不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的进度,稳定市场,促进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常荣.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3)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3]程怀儒.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
[4]陈年安.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思考[J].长江论坛,2011(5)
[5]李庆章,徐建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8)
[6]《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R].2011-12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