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0-11-17程仲鸣
程仲鸣
(1.咸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程仲鸣1,2
(1.咸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培养内容应用性差和培养方法陈旧落伍,在提出“为基层经济管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定位基础上,构建了“二平台三能力”型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期望能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质量工程、落实办学特色和改善学用矛盾。
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根据其所处的地域、层次和条件来合理定位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并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仍然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教学零散和缺乏,导致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在就业层面上,既有来自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等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威胁压力,又面临着来自高职高专替代者的挑战,成为就业的夹心层。因此,如何加强质量工程,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现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虽然在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但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培养内容和方法上。
1.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构件,它制约着专业培养的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培养的方法与手段。经管类专业是一个专业方向相对较不明显的学科,而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以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为参照,导致目标定位大同小异,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一方面,由于经管类专业特色不明显,同构化严重,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结构性偏差,在某一类型的人才呈现过剩而另一类型人才呈现不足;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将就业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感觉庞杂的课程体系大而空,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重点大学低,而动手能力又比高职高专院校差,造成“上不能顶天,下不能立地”的两难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
2.培养内容应用性差
培养目标上的同构化决定了人才培养内容上的应用性差。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没有体现出应用性特色。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全面,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抄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呈现高度结构化特征,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实践与实习环节,或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流于形式,导致经管类专业方向不专且实践性差。其次,从传授内容上看,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的模式,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开发与教育。并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存在着“关门办学”的倾向,传授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当地经济发展现实相脱节,与社会需求不能接轨,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实用性。最后,从具体教学安排情况来看,暑期社会实践、学期实习和毕业见习等实践因资源少和学校控制性差而难免流于形式,这导致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目的。
3.培养方法陈旧落伍
目前,由于不具备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办学条件,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方式仍然以教材为核心,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通常为单向灌输,实践与应用性案例分析课时偏少。而且,此类院校使用的教材与其办学层次不吻合,要么是直接引用国外教材,要么是重点大学组织编写,教材的理论和案例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差距,没有体现经管类专业应用性的特点。另外,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本科教育的后端与专科教育的前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双师”型素质,但这类高校大部分师资达不到这种要求。
二、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现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质量工程。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经管类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就应改变现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种目标,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应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 1所示),即构建“二平台三能力”型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二平台”分别是指理论教学平台与实践教学平台,它们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服务,理论基础是出发点,而培养的落脚点是学以致用。“三能力”分别是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的竞争能力。
图1 “二平台三能力”型交替实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的定位
雅斯贝尔斯指出,专业训练、教育服务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因此,高校的基本功能有三类: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其中,人才培养是基础,而社会服务是归宿,科学研究是提高。当前,我国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对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这一方面决定了应根据其所处的地域、层次和条件来合理定位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应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上有“985工程”和“211工程”和省属重点大学,下有高职高专类院校,经管类研究型精英人才的培养不是其办学指导思想。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包括专业硕士教育)和MBA教育蓬勃发展,培养经管类高中级人才成为其当然不让的使命。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主动培养基础应用型人才,这是必然的选择。基于此,笔者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层次经管人才”已经不再适合客观现实,根据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应将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基层经济管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落实办学特色的关键。
2.理论教学平台
理论教学平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平台的目的并不是主要培养研究型的理论人才,培养经管类理论型人才主要是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任务,这类大学以西方的经管类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为参考,通过浓厚的理论研究和深层次的学术探索来研究我国经济和管理的相关理论。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单纯操作层面的职业技能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没有经过系统理论的熏陶,可能导致基础知识面不厚实,适应面狭窄,发展后劲不足,也不可能成为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领军人。因此,这里所指的理论教学平台,既不同于部委及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理论教学模式,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零散理论教学模式,而是能支持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教学模式,是“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模式中这个理论教学平台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经管类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应放在知识经济背景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模式所处的层次进行重新审视。在图 1所示的理论教学平台中,笔者将理论教学分成三个层次:通识课 (并不是仅仅指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部分、专业课部分和专业方向课部分。后两者属于“平台式”分流教学模块。在第一层次,将主要基础课程通识化,即在一、二年级主要以学科基础课和通识课为主,不分专业也不分专业方向,以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宽基础、厚口径”经管类人才。而且,为了加强专业间的“触类旁通”,为学生提供自主的空间,通识课应贯穿于整个四年的学业之中。经管类专业的核心的基础课如一年级的《微积分》、《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二年级的《概率与统计》、《计量经济学》、《会计学》,三、四年级可选两门经管类专业领域共用的两门课程。这种设置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经管类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敏感与直觉,从而为将来在经济、金融、会计、财务和工商管理等基层岗位中建立良好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帮助学生融汇贯通不同专业新的知识与技能。
在“平台式”分流模块中,在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提供学生必须的背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分流模块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兴趣,对经管大类进行分流培养:分专业、分方向。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可在三年级对学生按专业分流,分成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并在四年级按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进行分流。另外,在办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设置研究型的理论模块,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通道。“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为经管类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而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切入点,设置具体专业与方向,可以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空间,从而突出了对经管类人才的特色培养。
3.实践教学平台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素质占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相关领域的理论具体地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高级技术工作者。在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的培养,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经济与管理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进行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注重将专业理论转化成能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所学与所用间的矛盾,可以将职业技能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应是多层次、多环节和全程式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如图 1所示,笔者所构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四个部分,占相当比重的学分。
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调查,参观校外现场,与一线工作者交流座谈,参加社交与沟通等竞赛活动和实务工作者的讲座等,与理论教学平台的通识课教学相对应,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课时大约为 1-2周左右。基础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方经济与管理的实际和运用过程的直观感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发现经济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而激发理论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就业所需的基本职能,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储备。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 (或实验课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课时至少为 3周。如对《概率与统计》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可通过 EXCELL来对经济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可通过安排一定比例学时,要求学生采取当地经济和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或 STATA等软件来实证检验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相关课程的实践能力。
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包括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专题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试验室、专业实习等方式,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论,进而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每门专业课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既可采取专题案例分析的方式,也可采取操作性实验或情景模拟室的教学方式。情景模拟室是在教学中根据客观的实际来分配学生扮演的角色,并在教室中进行相关情景布置,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以最直观的情景来体现。应说明的是,专业课程设计应围绕核心课程来展开,再由核心课程设计拓展到其它课程设计,从而保证专业课程设计系列的层次结构及其有序性。
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综合模拟实验、开放性设计、创业计划、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内容,时间安排在第四学年,学时大致为 20周左右。综合模拟实验是训练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如 ERP沙盘模拟试验,可以将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于一体,深刻理解从专业知识到职业技能的转化。开放性实验是学生根据经济管理实践的需要,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自主地选择课程设计 (实验)项目,通过恰当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自主完成课程设计。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各类模拟竞赛如 TOP-BOSS大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就业的竞争力。
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层面是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的系统实践教学体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深化,每个层面的实践教学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为指导思想。可以层层深入地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从经济管理实践中观察问题的能力,是实践到理论的过程。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则是培养学生运用学科和专业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化过程,而综合技能训练则是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灵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实践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平台并不是独立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贯通、交替实施的。实践教学平台主要采取启发式和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方法。
总之,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要实现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二平台三能力”型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要对现有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改进,要以应用性和市场需求为指导,有必要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选择与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合、增”处理,以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同时,要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运行,就要构建出结构优化、层层展开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尽快推出相关课程的实验设计教材,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要联系高校所在地的校外资源,建立稳定且卓有成效的实践基地。
[1]胡健.创新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34~36.
[2]李宏宇.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2):123~126.
[3]李建.大学本科经济学情景式教学模式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9,(2):99~101.
[4](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 [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67-68.
[5]Martin,T.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R].Paris 26th-29thJune,1973.
G521
A
1006-5342(2010)04-0090-03
2010-02-19
咸宁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