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2010-11-16高静
■高静
山清水秀的江南滋养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孕育了江南文士。宋以后,以苏南、浙北为中心的江南,也即今天所说的“长三角”,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仅以诗(词)人、戏曲家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占据全国的2/3,且大家迭起,佳作林立。清代“浙西”、“阳羡”(今宜兴)、“常州”三大词派,就都产生在这里。文化的繁盛,又促进了江南政治、经济的繁荣,使江南成为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江南文化本身而言,它又处于古代吴、越国的交界,后又归属于楚地,被称为“吴根越角”、“楚头吴尾”。江南文化呈现的是一种精致灵动的阴柔之美。
一.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北接山东,南连浙江,西邻安徽,东濒黄海。全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十分发达。隋、唐以来,“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苏是全国闻名的粮仓,也是有名的文化昌盛、繁华富庶之地。明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南京等地,又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十九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各大城市兴起,促进了我国早期工业的发展。江苏也是我国具有革命传统的地区,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邦崛起于沛县,项羽发难于吴郡;元末张士诚揭竿于泰州。在近代革命运动中,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首府,也曾经是辛亥革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丰富多彩、别具风姿的江苏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江苏文化历史的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具体条件下创造、成长、发展起来的。
二.在江南文化影响下的江苏民族民间舞蹈
在江南文化的影响下,不同的地区,舞蹈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和特色,即使是同一舞种,也往往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江苏民族民间舞蹈按地区分为苏南、苏北、徐淮三大片区;苏南地区:山明水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谓“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素有“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之称。这一地区的舞蹈从整体上看,大都具有文采风流之雅趣和柔美、委婉、抒情的风格。苏北地区古属扬州和徐州及安徽省接壤,所以,经济、文化亦互有影响。舞蹈风格多种多样,有雅致秀美的,也有刚劲质朴的,或是活泼风趣的。徐淮地区的舞蹈一般都具有刚健、朴实、粗犷的风格。其实,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互相提高的,无数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各地这几年来重视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使大家越来越明确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表演的舞蹈《小城雨巷》把黑瓦白墙,油纸伞,丝绸一般的旗袍等等加到一起,体现了江南文化与江苏民间舞蹈的融合。舞蹈在动作上采用了江苏民间舞中的动律特点,但在动作中也加入了现代的动作元素,即体现了江南女子动律的优美线条和江南文化独有的、灵动的阴柔之美,更体现了江苏民间舞中苏南地区舞蹈独有的柔美、委婉、抒情的风格特点。其次、舞蹈的音乐带来了听觉上的又一美感,音乐的旋律如流水一样,又带有江南的音乐节奏特点,让人在观赏舞蹈的同时通过音乐感受到江南的美景、美人。在服装上,飘逸如丝绸一般的旗袍,运用了白、淡蓝、玫瑰红等色彩搭配使演员亮丽、和谐,体现了江南独有的丝绸文化的底蕴,在服装设计上没有完全采用原汁原味的江南女子的服装,而是加入了现代元素的设计,使服装在具有现代气质的同时又不失江南服饰的韵味,更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而道具的运用更是一绝,一把把油纸伞在穿着富有江南气息服装的舞蹈演员手中打着、舞动着,飘逸的舞蹈动作以及江苏民间舞中独有的“三道弯”体态再加上一把油纸伞,充分地体现了江南舞蹈的特点,而在《小城雨巷》中创作者不仅仅抓住了舞蹈中人物的特点,更抓住了雨巷的特点,舞台上白墙黑瓦的舞美背景缓缓地移动,演员在舞蹈中不断地穿走在白墙黑瓦中,把苏南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完全体现在舞蹈之中。《小城雨巷》把江南水乡文化、江南服饰文化和江南的人文文化融合在一起,让人在欣赏一个赏心悦目的舞蹈作品的同时,又仿佛带着观众进入苏南地区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之中。
三.在新时期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了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据统计尚在流传的民间舞蹈大约有三百六十余种,数量多,内容和形式也很多样,这些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交融,分化,成份相当复杂,于是从属性上归纳为娱乐性和宗教性两类;
1.用语言文化去继承和发展江苏民族民间舞蹈
娱乐性的舞蹈的特点是:形式自由,变化较多,表演时手拿灵巧轻便的小道具,配以本地流传的山歌小调,即兴编唱,伴以兴至所发的舞蹈动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如“花鼓”、“花篮”、“花灯”、“莲湘”、“落子”等。其中花鼓是本省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宗教性的舞蹈。佛教、道教以及巫的舞蹈都有,形式也多样,如《花香鼓》、《解表》、《渔鼓》、《跳五猖》、《八吉舞》、《拜香舞》、《飞钹舞》等。而从表演形式上归纳为技艺性和模拟动物两类;技艺性的舞蹈以器械的技巧套路为基础,吸收武术和杂技的成分,一般比较程式化,如《马叉(滚镗)》、《大刀》、《藤牌》、《渔舟剑浆》等。技艺性舞蹈在江苏有着悠久的传统,这和本省的生产历史及民情风尚有关。《汉书·地理志》载:“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宋代乐史编《太平寰宇记》也称:“吴俗好用剑,轻死,盖湛卢、属镂、干将、要离之遗风。”足以说明古代吴俗重剑尚武,历史上传说的名剑,大都出自吴越之地。模拟动物的舞蹈由人藏在(或操纵)兽或鸟形道具中,拟兽作舞的舞蹈,如“狮舞”、“龙舞”、“河蚌”、“马灯”等。这种属于百戏中“鱼龙曼衍”的舞蹈,渊源甚古,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砖上,就刻有这类舞蹈的生动形象。狮子的驯顺欢腾,龙舞的气势威严,河蚌的逗趣可爱,马灯的跑阵腾跳,都是代代相传的舞法。其中,狮舞和龙舞流传最广。这些丰富多彩的江苏舞蹈形式是在1981年9月,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向全国发出联合通知,决定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动员和组织全国力量进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普查、收集和整理编写工作。从此,这项工作就在统一的领导和组织下,有计划的开展起来,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1983年1月这本由吴晓邦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经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此书被列为“六五”跨“七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本书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文献性,更重要的是它承前启后,对艺术的实践所能发挥的实际作用。此书准确、科学、全面地记录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不仅要记录动作、音乐、场记、服饰还要记下每个舞蹈的流传地区,历史演变,有关的传说和文史记载,以及相应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活动,而更令舞蹈人庆幸的是集成的传授者基本上都是当地的艺人,从而确保了舞蹈的传承性和真实性。如江苏最盛名的花鼓中,其中,流传于南京和苏北农村,尤其盛行在扬州北乡邵伯湖一带的“花香鼓”。在书中记录的比较完整。《花香鼓》的传承一项以家族传承为主,传男不传女,这就对它的继承和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据悉,花香鼓的最后一代直系丁氏传人丁久高前辈 (1920年生)已于1999年过世,他的5位传人也先后作古。扬州市邗江区文化馆最先采访学习过 《花香鼓》的洪云老师已退休多年,现居南京。随后挖掘整理的张力老师也已退休,现定居在上海。现今,唯剩下的徐颖超老师所指导学生跳的《花香鼓》,那也只是原貌中的一部分经过加工后改变而成的舞蹈。现今正处于举步为艰的境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从开始筹备到今天已将近28年的时间,为江苏的民族民间舞蹈继承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为我们保留了舞蹈的真实和全貌。但在今天随着出现如《花香鼓》老艺人丁久高过世的这种现象的过多,为了保护和发展江苏的民间舞蹈,国家和江苏省开始加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花香鼓》在2008年也由扬州市邗江区文化馆积极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跳娘娘》为名而申请,这不仅保护了《花香鼓》这个舞蹈,更保护了《跳娘娘》这个带有宗教色彩的中国民间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南京附近高淳的《跳五猖》在2009年4月也积极地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民间舞蹈,更要记录这些民族民间舞蹈,而防止以后这些舞蹈的失传或失真。舞蹈是非语言文化,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舞蹈教育者,创作者,表演者开始学会用语言文化来记载我们所传承下来的舞蹈形式。而以语言文化形式记载的形式也分很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舞蹈教育者会以教学的方式记录和传承这些民间舞蹈,如,北京舞蹈学院,在建校的将近60年的时间里除了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这些五大民族之外,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赵铁春教授研究的傣族舞蹈课程、河北落子课程也是对这些舞蹈的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的马家歆教授所研究的“昆舞”就是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提取的,她不仅继承了昆曲身段的原貌,并在教学中发展了昆曲中的动作,而变为昆舞,并在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专门成立了昆舞专业,招收了专门从事本专业的舞者,这为昆舞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从事舞蹈教育者正在积极地研究江苏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使江苏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用非语言文化去继承和发展江苏民族民间舞蹈
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应志琪团长对江苏的民族民间舞也贡献颇大,除了她所编创的《小城雨巷》,舞蹈《春风又绿》也是一个在江苏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的,舞蹈运用了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和动作特点展现了美丽江南的景象。这更是在舞蹈中集成和发展江苏民族民间舞蹈又一贡献。而更令江苏的舞蹈人高兴的是,2009年5月江苏常熟江南文化节,暨江南舞蹈比赛,更加推进了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并在江南文化的影响下,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以及主办方常熟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江南文化节·江南舞蹈展演”,参赛单位有专业组12个单位来自福建、福州、宁夏、沈阳、苏州、南京、常州、无锡,节目分别是:《傲雪·梅》、《渔夫梦》、《姑苏行》、《我生长的地方》,《青青河边》、《香雪吟春》、《梦里水乡》、《苏绣》、《好一片美丽的茉莉花》、《江南女儿》、《妙音鸟》、《古老的一首歌》:业余组10个单位来自:苏州、张家港、扬州、河北、常熟、上海、温州、长春、山东,表演的节目分别是:《踩藕》、《河埠头》、《水车》、《井》、《花语》、《编》、《春天的外婆桥》、《老宅门》、《闻闻那花香······》、《江南雨》。这次的比赛有专业组也有业余组,所有节目均是创作作品,尤其是业余组创作的《井》,创作者用舞蹈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表现着舞蹈,并在作品里加入了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和动律元素,使舞蹈赋予美感。这次常熟还出资2000万设立了江南文化基金,堪称是对江南文化保护的壮举,为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从事江苏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的舞蹈工作者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们应创作出更好更多像《小城雨巷》这样的作品来。
3.用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来传承和发展江苏民族民间舞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舞蹈再不是只有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文化两种传承方式了,今天的DVD拍摄,录音,电脑制作等等,这些高科技的产物为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又增加了更多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传承和发展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传承和发展,通过DVD去传承和发展等等,多种方式。
结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使命。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的一大标志,又是促进和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一个社会,光有发达的经济,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它不可能达到现代化,因此,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无不重视文化建设。其实,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互相提高的,无数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各地这几年来重视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使大家越来越明确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这提醒了我们江苏从事舞蹈的工作者,继承、保护和发展江苏民族民间舞蹈是必须的,是每一个江苏的舞蹈工作者都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