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对艺术管理学科的理论启示
2010-11-16王耕耘
■王耕耘
演员台前唱戏,而一切的幕后工作,需要一个“大管家”来统筹指挥和管理,策划、组织、宣传、推广在现代文化产业运作中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艺术管理人,或者说是艺术团体的领导。在我看来,关于“艺术管理”,可以有这样两种诠释。第一种,把“艺术管理”中的“艺术”一词看做形容词,巧妙地、技巧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管理,也就寓意着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第二种是就把“艺术”作为名词来解释,各个艺术门类中的艺术作品和与之发生关系的艺术家都是艺术管理所要研究的核心对象。
美国、英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文化、艺术专门的管理人才。在我国,艺术管理还是新兴专业,在2000年之前还处于空白状态。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文化艺术单位,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管理者多由优秀的演员、导演、编剧、画家来兼任。比如,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剧作家刘锦云、著名演员濮存昕先后担任北京人艺的院长职务。国内艺术院校最早开设艺术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创立了艺术管理系,并开始招收本科生,随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系也纷纷建立起来。
艺术管理已经学科化,艺术管理学科的潜力之大,我们有目共睹。在深入了解了艺术理论的三层次之后,发现了一些相通点,并从中引发了一些思考,以期能有益于艺术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
一.艺术管理学科需要理论支撑
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专门的研究方法和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三个要素。其中的理论体系又分成基础理论类、应用理论类、分门别类的艺术理论类以及技术方法类。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门技术以外,更需要深谙一整套相关的理论,而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构建和进一步完善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各个艺术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于是对于专业的设置和理论研习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加上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和文化艺术的市场化,目前,艺术管理学科的实践方面蓬勃发展,而艺术管理学科理论教材和体系的构建却是严重滞后,束缚了其对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指导作用,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客观实践的正确认识。
二.艺术理论的三层次与艺术管理学科
艺术理论按照层次来划分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艺术家的创作感受、创作经验、创作技法还有艺术家的传记和自传,这些都属于理论的层面,但不是学科。第二层就是刚才提及的分门别类的各个门类的艺术理论。第三层就是指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的理论学科,即以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各门类艺术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批评与欣赏、艺术美学、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等。
首先来说第一个层次对于艺术管理学科的启示。艺术家的传记和自传是艺术家们创作经验、创作感受、创作技法的分析和归纳,是艺术家们自己的宝贵财富,自然也是艺术管理这门学科所要收入囊中的,也是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和艺术管理者所要去深入研究的。由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的繁多,不可能亲临每一个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所组成的重要活动现场,所以,把这样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无疑是非常切实而又有意义。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来说,从中深入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也就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过程,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奇思怪想、需求欲望、精神理想等等。这样,他们在接触艺术家的具体作品的时候,就会看出门道,看出差别,同时也会提高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评判能力,增强他们与艺术家沟通的能力。对于艺术管理者来说,也能够从中总结和归纳出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方法,并经过多次与现实情况的实践结合,创新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管理理论,从而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人员和组织营造出那样的一个创作的氛围和空间,调动艺术人才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充分地挖掘出了身边的各种无形资源。
而第二层的分门别类的艺术理论如美术概论、音乐概论、舞蹈概论、戏剧概论、电影概论等等,这些艺术理论对于艺术管理学科来说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艺术管理这门学科的坚实地基,这是由其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艺术管理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学科,艺术管理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需要艺术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艺术理论的修养,没有艺术理论和艺术技能的修养,就不能实施对艺术的科学的管理。与学术研究和创作不同,真正优秀的艺术管理者不一定是一个音乐家或者画家,但他一定是一个懂得一门艺术并且永远对它保有热情的人。而了解这种知识、培养这样的素质最好的途径就是这些各个门类的艺术理论。对于这类艺术理论的学习和了解,一方面有助于艺术管理者从以往丰富的艺术资源中不断汲取营养,提高艺术素养和鉴赏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艺术管理者与古往今来的艺术对话,面对当下的艺术品加以准确而客观的审视和评价。分门别类的艺术理论知识在当代已经成为公民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文化日益兴盛的今天,学习这类艺术理论有助于提高艺术管理者的视觉文化修养。视觉艺术中的线条、形状、光色与画面效果,难以用文字来描述,可以通过观赏艺术品来领悟,艺术理论可以强化艺术管理者从事艺术活动的意向与能力,能赋予他们一种感悟艺术的能力,培养深厚的追溯感和敏锐的现实感。艺术理论对于艺术管理者的其它艺术素质也具有重要的辅助、互补甚至支撑作用。另外,就艺术管理活动而言,各个门类的艺术理论是管理者艺术素质的基础,而且艺术理论知识同样也是个体人文素质的重要部分。比如一名艺术品经营者,在判断艺术作品时,需要与相关艺术作品进行比较,需要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没有全面的艺术理论知识是绝对不能胜任的。
而第三层次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理论就是指艺术学,在艺术创作与欣赏日益产业化的今天,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能够帮助艺术管理学科建构的最重要一环。前面提到,艺术管理是一门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的应用性学科。艺术学就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解和研究,这正贴合了艺术管理这门学科的科学性。艺术管理在增进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就更要运用这样的科学规律加强了解和透析艺术活动的个中奥秘,并把各种对艺术活动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和理性的层面,总结规律反过来再次指导实践。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和艺术管理者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实践和锻炼,使他们能够站在审美的立场上,对于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形成以及观者的审美反映进行评价,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站在政治、意识形态或道德的立场上,对艺术品的社会功能与意义进行评论,并给出其社会价值的判断。
三.由“艺术理论”引发的思考和建议
从根本上说,理论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深化和补充,也就是说理论活动超越了实践活动的有限性和狭隘性,这种超越,对人类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艺术理论的这三个层次分别以它的特定地位对艺术管理学科起到了不同的理论充实,艺术理论活动对于艺术实践活动的超越,对艺术管理这样新兴的辅助学科更是意义非凡。一般说来,学科建设是由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组成的,学科信息资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就现实来说,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等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了信息化社会。艺术理论作为对人的艺术活动的理性概括,能够帮助艺术管理学科构建艺术管理信息资源库。
首先,分门别类的艺术理论可以帮助艺术管理专业构建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比如音乐类信息资源库、美术类信息资源库等等,以音乐类信息资源库为例,还可以细分为音乐活动类信息资源库和音乐理论类信息资源库。目前国内有多所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由于每个艺术院校所在城市的的文化资源不同,各院校专业资源不同,所以,每个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培养特色也不一样,各个院校要先明确本院校艺术管理师生的能力和需求,摸清本院校各艺术学科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本院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制订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再把各类资源具体进行分类,最后载入资源库。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从资源库中检索并调取到所需理论信息和资料。
其次,学生们通过对“艺术理论”课的研习,得出的一些体验和感悟,或者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分析、归纳、总结出的相关理论,包括对艺术管理专业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纸质文献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载入所属类别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来,既强化了同学们的自我认同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借鉴参考的平台和互相学习交流的渠道。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艺术管理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标决定了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要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创建多元化的体系;从艺术管理的学科的性质来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其它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但艺术管理学科又与哲学、科学、历史、考古、伦理、民族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使艺术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可选内容丰富多样。
因此,艺术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艺术类和管理类学科,而应拓宽学科视野,依托多科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开放、包融、多元化的资源环境,引导广大师生放眼看世界,引领他们关注艺术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关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关注艺术与人类其他精神产物。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亘古不变的定论,对于艺术管理学科来说更是如此,随着各种科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其不断给艺术管理带来的灵感,艺术管理学科的学科建设必将不断走向深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