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淮剧的历史渊源

2010-11-16陈万宏

剧影月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香火淮剧京剧

■陈万宏

说起淮剧的历史渊源,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的浓缩版,可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淮剧,是由苏北民歌、劳动号子、民间说唱及香火戏发展而来,可分为门叹词、香火戏、徽夹可、江淮戏、新淮戏、淮剧等发展阶段。其中“徽夹可”阶段即是淮剧发展史上,比较特有的历史时期。

门叹词,即贫苦艺人为生活所迫,挨门逐户地为乞讨而演唱的一种说唱形式。以民歌小调演唱一些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等。

香火戏,即为敬神祭鬼、祷祀还愿的巫傩僮子在敬祭神鬼之余,为了娱悦民众以获更多的布施,而将巫书及宗教劝世文中的故事关目演唱出来的一种表演形式。

两淮(淮阴、淮安)、盐阜(盐城、阜宁)地区自古巫风盛行,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巫傩祭祀活动,而与古代傩舞一脉相传的香火戏,直到现在的淮安金湖农村中还有传人。因为当年演唱香火戏的僮子,跳大神、演小戏、唱门叹词三样都可以,所以民众们又称他们为三可子,而由他们演出的香火戏也就俗称为“三可戏”。

另还有一种说法是,香火戏主要流传于古淮河的上河、里河、下河“三河”区域,所以被戏称为“三河戏”;而当写下来看时,“三”字和三点水偏旁往往被连在一起了,所以,“三河戏”又被称为“三可戏”。

两淮地区也有直接称“唱淮调”的。

徽夹可,是淮剧发展史上所特有的阶段,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明清时期,两淮地区得河道、漕运、盐运、榷关,以及府衙所在地等之大利,经济昌盛带来了戏曲的繁荣。当时的清江浦(现淮安市区的运河两岸“夹岸二十里”、“人口五十万”),成为全国的治理河道的总指挥中心,全国漕运、盐运的枢纽中心,全国造船、修船最为集中的地区,与扬州、苏州、杭州一起并称为运河上的“四大都市”。在淮地发财的徽商们,以及全国各地汇集到这里的大商巨贾们,引得诸多唱戏的徽班涌来。徽班与其他剧种在这里交流、竞争、繁荣的同时,对两淮以及盐阜地区的地方戏曲发展起到了催化和哺育的作用。

特别是到了清咸丰五年 (1855年),黄河又改道北移后,加之海运开通,致使两淮的城市经济走向衰落,大批的徽剧艺人不得不流落到农村。为求生计,徽剧艺人们常主动地联络“三可戏”艺人相互搭台演出,有的还联姻生子、结拜授徒,因此就带动了还在戏曲初级阶段徘徊的“三可戏”,幸运地进入了“徽夹可”的发展时期。由于得以向徽剧学习,大大地丰富了淮剧的演出剧目,角色行当也渐发展齐全,淮剧也就比临近地区的其他地方剧种提早走向了成熟。最主要表现在剧目、基功和行当等方面。

江淮戏,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因淮河、洪泽湖洪水泛滥,上、下河地区的艺人们随着难民流落江南,直到上海等地去谋生。他们的演出被江南人称为江北戏、江淮戏。

盐阜地区的韩太和、时炳南、武旭东、何孔标、倪福康等,以及两淮地区的杨子良、沈月红、大友子(徐明芳)、沈玉波、石景琪等先后到达了上海,对江淮戏立足上海和江南,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据《淮剧志》载:曹月红约于1920年到上海,和时炳南、顾汉章、陆三龙等同台演出。因他的唱腔清亮甜脆,被观众赞誉为“绷脆透的淮饼子”,他独具一格的西口[淮调]在同行中颇有影响。孙玉波1921年到上海,他演唱的[淮调]清脆爽朗、吐字清楚,被称为地道的“淮绷子”,业界曰:“由此,‘淮绷子’引进至上海。”

再后来,苏北到上海谋生者越来越多,江淮戏也越来越红火,因而吸引了原唱京剧的艺人也加入到江淮戏中来,这样就又有了和京剧同台演出的“皮夹可”时期,致使淮剧又有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小时唱过香火戏,后学京剧、徽剧,又改唱江淮戏的阜宁人谢长钰,于1927年在苏州创唱了一字多腔、演唱细腻的[拉调];由淮安籍的、靠自学过京、昆、徽、梆的筱文艳,于1939年创唱了更加调式自由、唱词句式自由,更能让丰富情感得以充分表现的[自由调]。

而在南方演出的艺人们再回到家乡演出,又带动了两淮及盐阜地区的唱戏水平的提高。

在两淮地区的民间,以吴应成、刘玉琴、周茂贵等人的家班最具影响力。

吴应成,自幼爱好三可戏,爱唱民歌小调,年轻时因误抓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自编悲板[淮调]非常动情地演唱自己不幸的遭遇,博得了狱官同情而获提前释放。出狱后,他便情有独钟地以狱中自创的[淮调]与人合演小场戏,这样一来,他的[淮调]与传奇很快在两淮地区流传开来,向他学唱[淮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在两淮有[淮调]鼻祖之称。约于1915年自组“吴家班”,其长子吴守琴、次子吴守进后来都成为淮剧著名的艺人。

刘玉琴,自幼随继父学戏,擅唱[老淮调]、[淮绷子]。1933年组班。日本鬼子侵占江淮期间,刘玉琴以锅灰抹脸,任刑加身,拒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唱。她是名副其实的淮剧宗师,众多淮剧名角都是她的门生。(新中国建立后还受上海淮剧团特聘教授淮调)

周茂贵,自幼随父学艺,他的[老淮调]又有自己的特色,被观众和同行们誉为西路淮剧的一绝。

据《淮剧志》记述:东路的香火戏原本没有[淮调]。是于1930年,下河的杨金花父女俩先后到上河地区来演出,为打开局面而学唱西路[淮调]。后在保持高亢激越格调的基础上,又融进了[下河调]的柔和抒情韵味,从而形成了东路的“软淮崩子”。

为什么我把“江淮戏”继“徽夹可”之后提出来作为淮剧的一大发展阶段呢?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淮剧又有了较大发展的主要地点,是把它称之为“江淮戏”的江南。是由于受到江南文化,特别是大上海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中包括受到京剧的影响等,淮剧才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最主要表现在唱腔和剧种音乐等方面。而此时的京剧在这一时期对诸多地方戏曲都有较大影响,所以,将“皮夹可”归入“江淮戏”时期来表述。

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三可戏在苏北革命根据地,发挥着宣传教育、团结民众、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作用,被称为淮戏、新淮戏。

1942年1月,淮安的新安旅行团由桂林回到了苏北,开始组织和指导文艺宣传活动,并由凡一、方徨、常虹、雪飞四人,专门组成了淮戏研究小组。

淮戏紧密配合时代发展编演了大量的现代戏,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最大特点,并在后来直至现在,形成了淮剧新的优良传统。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从上海“麟童剧团”的戏单上,开始有了“淮剧”称谓,淮剧的发展从此走上崭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香火淮剧京剧
淮剧还好吧
清明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财神香火旺
《京剧人设》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烧香发财
京剧的起源
范缜当众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