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及其来源

2010-11-15徐玉琼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飞天

徐玉琼

(巢湖学院艺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论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及其来源

徐玉琼

(巢湖学院艺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飞天在印度只是风筝型的形象,多呈现出一种静止感,然而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飞天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后,开始借助衣裙和飘带,创造出韵律柔美的飞动气势和美丽姿态。本文以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为切入点,对其独有的飞天造型特征予以分析研究,推导出复杂的演变过程,并纳入其他相关的飞天造型进行比较,以探求其特征来源。

麦积山石窟;壁画;飞天造型;特征

麦积山石窟位于丝绸之路陇西段南端的天水境内,东接中原的长安与洛阳,南接巴山蜀地,西接敦煌石窟群及炳灵寺。因地理环境的特殊,麦积山石窟既受西部佛教艺术的影响,又受中原文化的熏染。在佛教及佛教艺术的承袭与传播过程中,均有着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据碑碣题记和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姚兴(394—416)时期。①麦积山第003-004窟道旁崖面上,原有宋绍兴二年题记:“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姚秦,成于元魏,约七百余年,四郡名显。……阎桂才刻石以记之。”现存有194个窟龛,塑像、石雕丰富,然而壁画遗存较少且损毁严重,后秦至北魏早期的壁画多绘制在造像四周,色块也多已剥离,漫漶不清。然而透过麦积山的飞天艺术可窥见佛教及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与汉式的审美风尚相互融合的过程。以下尝试梳理北朝时期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从中提取飞天造型,分析其特征并推导出来源。

1 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的基本特征

据佛经记载飞天②依汉译佛经,飞天似乎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飞天,包括飞行无碍的诸位天神,侍从护法、散花歌舞、供养礼赞佛和菩萨的天龙八部等等。侠义的飞天,则是乾闼婆、阿布沙罗斯和紧那罗散花歌舞,供养礼赞佛和菩萨,飞翔在空中的天神形象。是婆罗门教中的 “乾闼婆”和“紧那罗”二神的演变形象,源于印度神话。后被佛教纳入天龙八部众,为佛教服务。“举凡佛传中降生、出家、说法、涅槃等场合,佛本生故事中行善业之际,依情节不同,天人及其复数天众、天部,或以歌舞供养,散花祝愿,表示对佛的礼赞歌颂出现于空中;或以歌的侍从、护法出现于空中。”③谭树桐.敦煌飞天艺术初探[A].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下)[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6.受印度传统哲学影响,“飞天在印度只是一种风筝型的形象,阿旃陀石窟和其他地方的飞天呈现给人不过是一种静止感。”④谭中.印度文化对敦煌以至中国石窟文化的贡献[A].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卷[C].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412.然而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飞天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借助汉式的衣裙和披巾,创造出韵律柔美的飞动气势和美丽姿态。

飞天在麦积山石窟早期壁画中多绘制于窟顶、龛楣及平棊中,或者是绘制于佛传主尊的头光背光中,飞翔着合掌礼拜娱悦佛陀。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中飞天,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其形象姿态、意境风格都在不断的变化,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造型特征。下面分三个演变阶段开始探析。

第一阶段:北魏早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受印度、西域风格的影响,上身半裸,四肢僵硬,动态强烈。如麦积山石窟第128窟佛龛内侧的飞天,双手平伸,一腿屈在前,一腿弯在后,披巾绕臂飞翔。造型特征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相似。北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第76窟,受“中原风格”的影响,现存有相对完整的飞天藻井,窟顶中心是莲花,环绕着莲花绘制了一圈飞天,布局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莲花洞相似。飞天现遗存有七身,多手托花盘或双手合十,眉目清秀,上身半裸,颈、臂、腕等部位均有饰物,下身着长裙露足,腹部微起,双腿自膝盖处弯曲,披巾绕臂飞翔。需要注意的是,飞天唇部上蓄有八字髭。间隙漂浮着流云及鲜花,氛围热烈欢快(见图1)。与此相似的还有第160窟等北魏时期的窟龛顶部藻井中绘制的飞天造型,所不同的是,整体显得更清瘦,足部掩于汉式的宽袍大袖中,双手上扬,披巾末端呈细尖角状,躯体在前期弯曲的基础上,开始从腹部逐渐向后弯曲(见图2)。动势与莫高窟西魏第249窟南北两壁中央说法图中佛两侧上部的飞天相似,只是莫高窟第249窟的飞天唇上并无小髭,且转折是由胸部开始。另与之相似的还有开凿于北魏晚期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窟顶的一身飞天,面部已残损难辨,清晰可见的是身着广袖长巾,足部掩于衣饰之中,腹部微起,轻盈秀美的翱翔飞舞。

第二阶段: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飞天除延续北魏中晚期的造型特征,还产生了新的演变,第127窟窟顶帝释天壁画中,出现了乘龙飞天。周围环绕着飘带和流云,组合成佛国漫天飞腾的气势,艺术感染力极强。西魏第20窟窟顶残存一身飞天,损毁较严重,模糊可辨的是四截翻飞飘升的长巾和飞天的头部,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流畅。

第三阶段: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飞天出现了绘塑结合,被称为“薄肉塑”,这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壁画中极其罕有。第四窟窟顶壁画中的七幅飞天造型,前五幅的飞天,裸露的面部五官、颈部、胸部及双臂、手足等采用了薄塑的形式;而冠饰、衣裙、披巾、璎珞等却绘制在壁面上。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真实性。薄厚之间的变化也非常的微妙。其飞天造型特征在西魏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演变,面部、躯体较前期显得丰圆,披巾长长的敷搭在双臂向身后飞扬,下身着长裙不掩足,此时的足部裸露在长裙之外,得到了充分细致的刻画。身躯的转折幅度有所减弱,不及北魏中晚期和西魏时期的飞天造型,衣饰也开始趋向轻薄贴体。

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基本特征的演变阶段呈现为:北魏早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飞天有沿袭印度、西域的风格,造型略显健壮,肢体柔韧度不足;北魏中晚期,受到中原造像风格的影响,面相清瘦,着汉式服饰,身躯弯曲由膝盖处转折过渡向腰部、胸部转折,四周填充着流云及鲜花;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飞天仍延续着北魏中晚期的造型特征,并出现了乘龙飞天等明显带有汉式特征的新造型。此时飞天的足部多不做刻画。北周时期,飞天呈现出新的造型特征,中原风格与西域风格有相融合的趋势,飞天面部、躯体由北魏中晚期和西魏时期的清瘦秀美转向丰圆,衣着渐趋薄而贴体,足部也开始做细致的刻画。

2 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特征的比较

麦积山石窟壁画飞天造型在北朝时期,产生的几度风格转变,均对应了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史上的两次大规模的风格转变。①一是发生在5世纪末的“秀骨清像”造像风格;一是发生在6世纪中期,学术界多以“面短而艳”来形容的造像风格。因演变过程非常复杂,需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的造型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把握飞天造型的传播格局,以探求形成其飞天造型特征的来源。

4 河南邓县画像砖中伎乐飞天

2.1 南式及中原式飞天的造型特征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飞天”一词始见于《洛阳伽蓝记》②记录的是杨衒之北魏熙平元年和永安年间(516-529)。:“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亦阉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辇,去地三丈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作功甚精,难可扬擢。”距今有一千四五百年的金像辇上 的“飞天伎乐”今已不存。南朝现有最早飞天实物是成都万佛寺宋元嘉二年(425)经变石刻拓片右侧的飞天造型③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06.(见图3),与此类似的还有河南邓县彩色画像砖(见图4)及江苏省丹阳县胡桥吴家村和建山金家村出土的两座南朝萧齐时期墓葬里砖印壁画中的飞天。④壁砖铭刻的是“天人”字样,也有认为是“飞仙”。此三地飞天均面型清秀,身材修长,小腹微起,双膝处弯曲向后,小腿及足部均被衣饰掩去,披巾末端呈尖角状,层叠繁杂飞舞在身后,手持竽、罄、铃、丹鼎及孔雀裘等乐器成群结队的飞翔,四周还环绕着卷云、莲花等图案。据日本学者吉村怜分析,南式飞天通常与“莲花”及“变化生”同时出现,以此经历的“天莲花—变化生—天人”的轮回过程。⑤[日]吉村怜.南朝天人像对北朝以及周围诸国的传播[J].佛教艺术,昭和六十年,一五九。其填充的卷云图案为汉民族传统的纹样装饰,由此可辨别出南式的飞天往往是形似仙人,披巾繁复,伴云彩飞行。日本学者吉村怜认为,带有云彩的飞天出现,标志着飞天中国化的完成。

北魏孝文帝崇尚南朝文化,经改制后南式造像北上,同时还有南式飞天造型。在北魏中后期至东、西魏时期风行于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诸石窟。云冈石窟的第6窟(见图5)及第15窟中的飞天造型,其服饰动态均与南式飞天相近。可能因雕塑与绘画的表现形式不同,造型显得古拙简朴,身躯较南式显得粗短,肢体动作不够灵活,也没有南式飞天造型披覆的层叠复杂末端呈尖角的披巾。然而飞天造型的腹部微起,双足掩于长裙之下,裙摆在膝盖处转折上翘向后飞扬等特征可视为南式飞天造型特征的部分转移。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左壁佛龛上方及莲花洞南壁龛楣的飞天(见图6),清晰可辨双足掩藏于衣饰的下方,伴随有汉式传统装饰的云彩纹样。由此可判断南式飞天造型,已辗转影响至龙门石窟。需要注意的是,龙门石窟的飞天造型相较云冈石窟,显得纤细柔和,莲花洞南壁的飞天双臂敷搭的披巾,尾端呈现出南式飞天的尖角状,繁复缛杂、层层叠叠飘举于身后。身躯的转折开始在腹部逐渐趋向后弯曲。与此相似的还有出土于四川成都西安路齐永明八年法海造像伎乐飞天和巩县第三窟的飞天造型,由此可推测,腹部渐趋向后弯曲的飞天造型特征基本已形成定式。至北周后,飞天的双足开始刻画,此造型特征有向西域风格回归的趋向,身躯转折也出现由胸部开始向后转折的新造型特征。

据上述推论中原式的飞天造型是受南式飞天造型的影响,其造型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体貌特征:面部清瘦,身材修长,肢体纤细灵巧,腹部微起,胸部平坦,双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刻画方式,或掩于衣饰中,或露足着重表现,躯体转折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历经膝盖处转折、腹部转折直至胸部转折三个阶段;(2)着装样式:宽袍大袖或对襟短袄,披巾绕臂层次丰富,披巾尾端多呈尖角状。衣着多表现飘逸轻盈之感;(3)周边环境:飞天造型的周围或间隙,多填充中国传统的卷云、莲花等纹样,云与花的相互呼应呈现出汉式传统的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2.2 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特征的比较

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特征,由东向西传播,临近中原的麦积山石窟,如影对光一样,迅速的做出反映。以下将麦积山北朝壁画飞天造型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进行比较,尝试分析其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麦积山石窟壁画中飞天造型在北朝期间,体型逐步开始转变为南式和中原式,显得清瘦,飞行也较之前期轻盈。身体的转折历经从膝盖处转折到腰腹部转折及延伸至胸部转折,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演变的阶段完全一致。在着装上,麦积山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在北魏中晚期后,出现了着汉式宽袍大袖,且腿足也均掩藏于衣饰之中,绕臂的披巾尾端呈现出南式和中原式的尖角状,装饰感较强。整体造型显得潇洒飘逸。除此,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中的飞天,也出现了南式成群结队伴云彩飞行的格局,并与中原式藻井飞天相似。

不同点:在麦积山积极吸收来自中原式风格影响的同时,也保持着来自其他地域影响的造型特征。在飞天面部唇上出现蓄有胡髭的现象。这在西域于阗、米兰及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均有体现,推测相互之间应有承袭关系。需要关注的是麦积山石窟壁画在北周时期受 “面短而艳”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面部和躯体趋向丰满圆润,并且出现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薄肉塑”。此时足部得到了极其充足的刻画,且因“薄肉塑”的表现形式,飞天造型的层次感更明显。

通过对麦积山飞天造型特征与南式及中原式飞天造型特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麦积山石窟艺术主要受两大方面的影响。一是来自西域佛教艺术;一是来自中原式佛教艺术。此两种影响,融汇在麦积山石窟壁画飞天艺术中,得到了麦积山式样的飞天造型特征。

3 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的特征来源

追溯形成南式飞天造型特征的原因,应是受南朝“秀骨清像”画风的影响。这种备受推崇的审美风尚,在孝文帝汉化改制的过程中,被引入至中原。从而影响到北朝的佛教石窟造像艺术。飞天作为佛教造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理所当然的受其影响。并由此推测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壁画中飞天面部及躯体的丰满圆润的变化,应是受到被南朝“面短而艳”画风波及下的中原佛教造像的影响。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中飞天造型,由“秀骨清像”至“面短而艳”二度风格转变,均不是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而是呈现着渐渐演变的过程。这一方面可判断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的深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体现出南朝的思想文化艺术,在中原地区的崇尚及风行,并由此影响至陇西段南端的天水麦积山,直至敦煌莫高窟。

综上所述,推导形成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应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云冈、龙门由东向西传至麦积山;二是经江苏、四川、麦积山一线南式佛教造像带传至麦积山;三是延续了西域的造型特征。另外秦州本土的文化艺术对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分析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飞天造型特征及其来源,说明外来的佛教艺术,在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及审美风尚,积极的与汉式的造型特征相融合,使佛教艺术逐步汉化,从而形成新的飞天艺术模式。

[1]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3]费泳.南北朝佛教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4]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ON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INTING MURALS WITH FLYING APSARAS STYLING ON THE MAI-JI MOUNTAIN STONE CAV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XU Yu-qiong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the Flying Apsaras is just with the kite-like image in India,and usually it is with a sense of motionlessness.With the spread of the Buddhism and Buddhism art,the Flying Apsaras came into China via Middle Asia and the Silk Road.When it was in china,through clothes and ribbon,mellow flying momentum and beautiful stance in rhythm were created on the Flying Apsaras.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painted murals on the Mai-Ji Mountain stone cav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s the entry point,and will make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its special flying stance in order to deduce its complicated evolution.At the same time,it will also be compared with other relative flying stances to quest its origin of characteristics.

Mai-Ji Mountain stone cave;painted murals;flying stance;characteristics.

J218.6

A

1672-2868(2010)05-0086-05

2010-07-05

巢湖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WY-201009)

徐玉琼(1981-),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及美术理论。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麦积山石窟飞天
油画《麦积山》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飞天之梦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夜宿石窟
麦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