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发展模式现存的问题及其调整

2010-11-13周天勇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比率偏差调整

周天勇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经济探求·

中国发展模式现存的问题及其调整

周天勇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结构偏差和扭曲,这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比率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结构、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之间,经济发展总量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因此,对我国的发展模式需要进行深度调整,防止跌入模式陷阱。调整发展模式,重要的是进行发展格局组合和发展道路方面的思路考虑及战略设计。

中国发展模式;发展格局组合;发展道路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内对发展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讨论。那么,中国发展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哪些调整?

一、结构偏差和扭曲

从理论上讲,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而一、二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可能是发展方式不当的结果。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方面的发展途径与另一个方面的发展途径不相协调时,结果往往会造成发展模式结果方面的问题,结构偏差便是其一。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结构偏差和扭曲。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和扭曲

从表1的结构比较看,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率近40%,其增加值比率只有11.3%,也就是农业占全国2/5的劳动力,却只创造和分配了1/10多一点的国民生产总值;而第二产业就业比率为27.2%,其增加值比率却为48.6%,也就是工业只占全国1/4多的劳动力却创造了近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占G DP比率持续下降,是工业化的一个趋势,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过慢,农业生产增加值下降过快,其结果,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收入之比会持续拉大。

表1 2008年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和扭曲

2.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比率之间的偏差

通过表2比较可以看出,世界平均水平,在1995年人均G DP2 500美元上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0%,服务业就业比率和增加值比率分别为65%和55%;而中国2008年人均G DP3 200美元时,即比2 500美元高7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水平却只有45.7%,比世界平均水平滞后了14.3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的比率只有3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3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的比率只有40.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15个百分点。从要素结构配置的格局看,第二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率高,而就业比率低,则资本所有者和国家分配的就多;而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领域,其就业比率低,只能说明,劳动力在第三产业财富创造和分配得较少。实际的后果就是,就业十分困难,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差距会扩大。

综合上面三次产业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而城市化滞后导致人口居住分散,消费方式和市场容量出现问题,服务业发展缓慢,从而使第一产业中过剩的劳动力无法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劳动力就业不足,使劳动在G DP中的分配率下降,资本和国家分配比率上升,结果引起一系列的投资与消费比率失调,国内消费不足使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表2 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服务业比率之间的偏差

3.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结构、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之间的偏差和扭曲

从世界各国企业规模结构与就业的规律看,一国企业的97%~99%为中小企业,劳动力的65%~80%在中小企业就业。这一点在中国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差距在于,每千人口企业数量少。将中国五个个体户折成一个企业计算,再加上注册登记的企业,2007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计算,中国每千人口只拥有11个企业,而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千人口一般拥有企业50个左右,发展中国家也在25个左右;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率前几年仅为1%,这两年上升为3%,但比发达国家的20%要低得多。

表3 大学生创业率与每千人口企业数量

中国大学生毕业创业率低和每千人口企业数量少的原因在于:由于大项目、大资本、大企业、大的基础设施等等,对于G DP和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要比小企业来得快和规模大,地方党政领导重视大企业的发展,而忽视小企业的发展;政府管制和税费负担方面对小企业发展不利;由于中国社区小银行发展不足,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几乎没有融资的渠道;大学教育较为失败,学习内容中毕业后没有用的知识较多;教育方式多为灌输式的教育,而不是案例式的教育,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和创新能力都较差。

企业规模结构上,由于能大量吸收和容纳劳动力就业的小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实际失业率较高,劳动要素在G DP创造和分配的比率较低,居民收入增长比资本和财政收入增长慢,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因失业使低收入和贫困的人口增多从而导致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劳动要素分配比率低又导致消费能力弱,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生产的出口依赖性较高。

4.经济发展总量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偏差

中国的G 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有可能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 072.7亿美元,对外贸易额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排位在第三,2010年有可能超过德国。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达到30.7%。作为G7成员国的日本,外汇储备约有1万亿美元,是第二丰厚储备的国家。而美国的外汇储备只有454亿美元,较尼日利亚的430亿美元仅多出24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与质量和竞争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一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5%左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一些企业的研发水平、专利储备、技术工艺、装备程度、集合能力等等,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差距也很大。整个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二是在产业组织上,一些应当提高集中度的行业,存在小、散、乱的情况,没有竞争优势。比如,我们的钢铁行业,平均企业生产规模比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低得多,在与铁矿资源进行价格等方面的谈判时,没有整体议价地位和力量。三是工业体系在标准化方面水平也还很低,国内产业标准建设方面也滞后,在对外贸易中,常常被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体系所阻碍,出口竞争的标准竞争力较低。四是国内工业中大量使用农业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技能和智能等素质都较低,导致生产规程、标准不能很好地被执行,生产和产品的质量由于劳动者的素质较低而受影响。这些偏差致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较少,出口产品总体上附加价值较低,出口容易受标准、低碳、环保等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不利影响,还有一些产品消耗了我们的资源,污染留在了国内,贸易还不平衡,人民币相对升值和美元的相对贬值,致使出口顺差,外汇受损。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结构问题,但其中有的也是上述四个结构偏差和扭曲的关联和衍生问题。

二、对我国的发展模式需要进行深度调整

我们对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模式,也即改革开放后到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总体上应当进行肯定。我们对未来30年的发展要有信心,如果不出大的问题,如果继续像前30年那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总量,毫无疑问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发展模式的风险、偏差和问题,进行调整,防止跌入模式陷阱。

1.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和模式陷阱

我们到了一个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中间。十字路口,就是运动物处在要选择方向的路口中间,或者向东,或者向西,或者向北,或者向南,或者原路退回。什么叫现代化道路的十字路口?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进程的一些关键时刻,在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等等方面,可能有数个选择的方向,对于它来说,重要的,是否预料到需要进行方向性的调整,往哪个方向进行调整,如何实现方向性的调整。

如果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中间选择不当,就会跌入发展模式的陷阱。学者们大量地讨论了发展的“拉美陷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其发展的“陷阱”,就是因发展道路的选择不当,跌入长期的经济低速增长、社会动荡、国家困难、人民困苦、矛盾重重之中。那么,如果现代化道路选择不当,未来是不是有一个发展的“中国陷阱”呢?我认为,可能是有的。那么,发展的“中国陷阱”是什么样呢?与“拉美陷阱”不同和相同的:一是如果继续偏重工业发展,偏重大企业、大资本、大项目对增长的推动,忽视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规模很大,将会形成比拉美更加严重的高失业率和社会剧烈动荡的局面;二是如果城市化进程继续滞后,如果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慢,而农业生产增加值占G DP比率下降速度过快,再加上资本分配能力较强的大工业和大企业发展过多,而能增加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小企业发展不足,加上不开征财产税,则基尼系数会上升到与拉美一样的水平,甚至最终会超过拉美,分配不公将引起社会的极不稳定;三是如果目前的房地产问题得不到改善,与拉美不一样的是,由于居住成本太高,农民进得来,但留不下,人口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向城市转移的农民,青年时到城市工作,居住条件很差,中老年失去工作能力回农村,农村老龄化将快于城市;四是中国与拉美不一样的,国土面积较大,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果在平衡地区发展差距方面没有有效的办法,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拉大,则地区和民族矛盾冲突会激化和加深;五是与其他跌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一样,经济发展方面,可能发生中断,或者大起大落,陷入长期的低速度增长,甚至停滞,人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财政金融体系方面,可能负债很高,赤字高企,形成房地产泡沫,潜伏很高的金融风险,发生金融动荡和金融体系的崩溃。

2.发展模式的识别和诊断

我们需要对中国现行发展模式进行识别和诊断。模式识别,是对不同模式,从发展角度讲,就是对发展格局组合、发展道路等等,进行比较和归类。比如,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在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方面,既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共同之处,也有中国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必定走自己的道路,但需要借鉴他国的道路。但是,有时候以为是中国特色的,或者是别国已经走过的道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是最优的。这就需要对发展模式进行诊断,看发展的格局组合是不是合适,发展的道路有无偏差,是不是最优的,以此为据进行校正。笔者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就中国发展模式即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组合、资源配置体系的转型、产权制度的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了1978—2008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来源,也从城市化进程和道路、土地和房屋制度、就业与中小企业、供养规模与税费负担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诊断其可能会导致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等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后果。认为,目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调整。

那么,怎么调整呢?调整发展模式重要的是,进行发展格局组合和发展道路方面的思路考虑和战略设计。模式调整,也就是在模式识别、模式对比和模式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格局组合和发展道路的调整,首先,需要有个调整的大的思路。思路是根据诊断而来的,要科学和清晰。因此,对发展模式最重大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最为重要。分析不透,甚至分析错误,思路就会发生问题,发展模式的调整,就可能发生方向性的错误。比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种思路是对农村、农业加大投入,忽视城市化的推进,仅以农村和农业本身为重点来解决问题;另一种思路是推进城镇化,通过转移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从而一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减少农村剩余人口,让他们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从世界各国一、二、三产业变动的规律来看,农业生产增加值占G DP的比率是不断下降的,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特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 DP的比率是不断上升的。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抗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从人口和劳动力的结构看,也需要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在工业,特别是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例要不断地上升,以适应这样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在思路上只注重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而不注意转移农村和农业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就会发生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3.发展模式的调整

科学的思路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思路,制定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包括发展模式调整的战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候,发扬民主,会得到科学的结论、战略和政策;有时候,发扬民主并不一定就会得到科学的结论,可能选择不科学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印度,当政者、学者,甚至普通群众,都知道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对处理印度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大有益处,但是,因为文化传统和民主体制而实行不了。比如,拉美的福利早熟导致金融危机,但是,在民主选举制度下,候选人一味地承诺,用来拉选票,明知过度地搞福利是不科学的,但也得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者实际进程中,民主并不一定导致科学的结论或者结果。但是,政治体制集中时,如果决策不科学,或者决策带有某种不合理的利益倾向,也会发生重大的方向、道路、战略和政策问题。

模式选择及调整,最终要落实到战略上来。

(1)一个国家总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应当是整体的,应当是综合性的。模式选择也好,模式调整也好,整体上应当选择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对外关系、农业现代化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并以此制定诸方面的发展战略。一个国家科学和可行的发展模式,或者模式调整确定后,先是将其落实为总体战略和协调的分战略,也就是说要根据所选的发展模式制定发展战略。

(2)需要指出的是,模式调整,发展战略的综合性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就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需要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和配套。许多国家发展模式方面,其问题往往出在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错位上。

(3)实施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包括对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需要通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去落实;一个阶段中,需要一年一个计划地去落实阶段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发生这样的问题,即所选择的发展模式与每个阶段和第一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相脱节。

模式确定,包括模式调整,在制定战略、有了规划和计划后,很重要的是需要有相关实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并且要有组织执行。因此,执行组织、计划、措施、检查、评价反馈、再调整等等,必须有后续的程序,执政党、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党政机关需要有执行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缺陷在于,可能他们也知道某种道路是正确的,或者制定了模式调整的构想和战略,但是没有执行力,落实不了所选择和所调整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落实不了发展模式的调整。从中国来看,比如,我们看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经济及其其他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发展道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整个国家,在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体制、机制和政策不到位的问题。这就是人们说的“说的多、说的好,但做的少、实现的少”的现象。也就是说,执行力不到位。

总之,我们需要对我们正在运行的发展模式进行评估、比较、识别、诊断和调整。而未来30年,要对中国发展模式即各方面发展组合的格局、发展的道路等进行深度调整,首先,需要总体的思路和战略设计;其次,需要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各方面协同配套的分战略、各阶段的发展战略,以及年度实施计划,而且,还需要有实施模式调整、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计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缺一不可;否则,要么发展模式不清晰,要么确定模式调整、战略、规划、计划后落实不了,即执行力太弱。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往往受到路径依赖、利益梗阻和体制机制不顺等方面的干扰。因此,发展模式的深度调整,需要解放思想,改革体制,建立机制和系统的政策来落实和贯彻。

F120.3

A

1008-8520(2010)03-0003-04

2010-03-10

周天勇(1958-),男,河南南阳人,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梁桂芝]

猜你喜欢

比率偏差调整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关于均数与偏差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18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