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010-11-13陈友民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普通高校课外

陈友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南京 210014)

试论“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陈友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南京 210014)

运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法,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适应“阳光体育”要求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的新模式,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展“阳光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阳光体育;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

1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被相对忽略。尽管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热爱体育、关注体育,并热衷于参加体育运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载体迟迟未进入大学体育管理者的视野。2007年,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共同倡导,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群众性体育运动,并联合签发了教体艺[2006]6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它是针对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出来的,也是适应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提出来的。旨在引导全体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身体力行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从《通知》第五条事项中可以看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我国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在自身生活的重要程度的评价,判断是体育情感的直接流露,它与人们的体育需要体育价值观、体育生活中的直接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彻底的放松身心,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但是还有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甚至没必要,他们认为有了体育课就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对这样一个认为体育无所谓的大学生群体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应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注意引导大学生体育的态度。

2.2 大学生体育活动项目分布

大学生目前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存在较为单一的状况,大部分的学生主要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些常规项目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归因为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及器材等的供求局限性。学校的体育部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主要以自有器材为主来开设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小组或者社团。在项目性别分配比例上可以看出,男同学更多的选择了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而女同学在选择体育项目上更多的考虑自身的需求及项目的特点,她们更多的选择羽毛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像慢跑、乒乓球、游泳等体育项目也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时常选的活动项目。

2.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根据凋查显示,选择自我锻炼、和朋友、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而选择参加学校的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同学则根据学校的不同稍有差异。社团开展较好的学校,学生更愿意融到社团中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但是目前高校社团及体育俱乐部开展的还不尽如人意,并且在参加社团活动中还要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原因之一。近几年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体育俱乐部或协会,但由于管理体制等都还不够健全,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客观条件限制,如经费来源少,场地器材有限,专业指导人员缺乏等,使得众多学生不了解俱乐部性质和作用。因此,大学生选择参加俱乐部或协会活动的人数较少,目前俱乐部或协会的活动还不能成为大学生课外体育的主要形式。

2.4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2.4.1 课外体育活动宣传方式的低效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主要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进行体育竞赛及活动的宣传,但由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人均占有网络的比例不是很高,而且以网站的形式宣传各种体育竞赛及体育活动也不符合大学生的习惯。大学生上网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主要以浏览网络新闻为主,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关注学校网站的信息,所以网络宣传方式与大学生关注方式没有形成很高的比例。传统的校园媒体如标语海报、宣传栏等虽然操作相对容易,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校园的体育氛围的营造。

2.4.2 缺乏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体系

学校体育课没有设置“课外体育锻炼考核”体系,没有将任何一项体育考核项目与学生的总评成绩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相挂钩,或学生参加各类课外体育锻炼设有额外奖励分。因此,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还是凭兴趣。但学校体育一向把体育课教学当核心,认为既然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一致,那么抓好体育教学就可实现全体目标,课外体育活动当可有可无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导致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的内容比较单一,不成体系,严重阻滞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 系统理论指导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需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如图1),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处理机制,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实施也只能沦为空谈。普通高校学生大部分的体育休闲时间主要为课外体育活动,而阳光体育背景下就要求高校的体育部门能够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运用系统理论来组织实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从而发挥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实际功效,也使得大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因此,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贯彻阳光体育精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激发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保障。

3.1 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

健全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是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首先,普通高校各级管理部门,包括体育教研部门,都应充分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来抓,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并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安排、指导、监督、控制,使每个学生每天锻炼达到一小时。校领导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工作者和体育教师成为做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推动者,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设立校园体育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专题性的体育主题活动,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利环境,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校园文化气氛。

其次,普通高校应建立各种合法、健康的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是由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业余团体。体育社团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兴趣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学校团委及体育教研部门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校学生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体育俱乐部是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立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方式,是一种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以具有丰富教学训经验的教师为指导顾问,提倡学生自愿参加的一种公益性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长达几年的研究、实践中架设的课程形式——俱乐部模式,实践证明它具有专业性、专项性、终身性、系统性、一体性、综合性、科学性、立体性等各大优点。在教育指导思想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需求为目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创造力,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一模式加强了学生的自觉性、自由性、独立性、创造性,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俱乐部立体化与基础体育、专项体育、娱乐体育、保健体育、终身体育教育成为一体,能够在互补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2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营造浓厚的课外体育氛围

校园媒体作为新闻舆论传播工具,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脑、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壮大,人们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已像衣食住行一样须臾不可缺少。校园媒体也是如此,它不仅是传播、承载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

当今体育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进行体育竞赛的宣传,互联网集中体现了传播媒介与计算机的融合,除了文字表达还可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集成性,在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提高了接受的信息量。尽管这种传播工具呈现出许多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由于大学生人均占有网络的比例不是很高,所以网络宣传方式与大学生关注方式没有形成很高的比例。相比之下,标语海报、宣传栏这种宣传方式较传统,操作相对容易,也是校园内学生团体进行宣传的方式之一。

3.3 建立健全“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制度

完善的校园体育制度有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和发展。学校为顺利开展各项体育工作所制订的管理制度,是体育教学、娱乐、竞赛等活动中要求教师或学生遵守的规程、行为准则和文化体系,它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且以条文固定下来。按照开展“阳光体育”的要求,大学体育课设置“课外体育锻炼考核”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

目前,很多大学都把学生体育成绩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并把学期末体育成绩作为学生是否有资格评奖学金的必备条件,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例如: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获得参加体育课成绩评定的必要条件,不仅没有额外奖励分,而且课外体育打卡次数必须必须每学期在40-50次以上方可有资格参加学期体育成绩总评,否则体育成绩为0分;清华大学学生每学期的素质考核规定男生3000m跑、女生1500m跑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制度的建立及在普通高校的有效执行,已经大大的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3.4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精心打造体育活动的品牌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要打造精品赛事就要不遗余力地贯彻“精品”概念。从形象设计到精神体现、从赛前宣传到比赛安排,从校园的预热活动到比赛当天的现场体验,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高校体育竞赛的整体形象。要凸显负载于体育竞赛之外的精神和文化追求,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在比赛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参赛者与观众互动沟通的机会,促进大学生深入领会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实质,有利于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建设。

在大学校园中各种体育赛事纷繁精彩的今天,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打造一批校园体坛精品赛事。来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例如,篮球运动作为普通高校体育中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NBA篮球赛事及明星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追崇偶像,尤其是近几年CUBA联赛成功的举办和发展,使大学生在观看和参与CUBA联赛的同时培养了进取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了他们集体至上的体育道德,并完善了他们的体育观念,同时又提升了高校的体育风尚;更加激发了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并尽其所能的把这些项目办专办强,从而带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4 结语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尽人意。根据调研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大部分都持积极态度,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作用较少或者是可有可无。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较为普通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男同学倾向于选择对抗性的体育项目,而女同学更乐意选择运动强度较小的体育项目。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上,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选择自由活动为主。

阳光体育背景下,阻碍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宣传方式的低效性和缺乏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体系。要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积极的开展,就必须把课外体育活动看做一个有机的系统来对待,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来加以指导。在当前,为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2)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营造浓厚的课外体育氛围;3)建立健全“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制度;4)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精心打造体育活动的品牌。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各个方面必须协同配合,多管齐下才能带动大学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及实施,而这些必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1]孙卫卫.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124-125.

[2]张辉,徐英微.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06-107.

[3]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78-79.

[4]董取胜,李可可,张景.美、德、日、中四国体育教学论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94-95.

[5]林顺治.耗散结构视域下“阳光体育”生态系统发展机制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05-107.

[6]李艳杰,林军.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128-130.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xtracurricular Athletics of University on the Background of“Sunshine sports”

Chen Youmin
(P.E.Teaching Research Office,Nanj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Nanjing,210014,Jiangsu,China)

Using literature ,system theory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thletics for extracurricular athletics. We point out that there is much problem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e build a new mode for extracurricular athletics of regular institutions ofhigher learn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sunshine sports and it will good for sports organizer to launch sunshine sports and offer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m.

sunshine sports;campus;extracurricular athlet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G807.7

A

1672-1365(2010)05-0109-03

2010-05-18;

2010-08-09

陈友民(1975-),男,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普通高校课外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构建初级中学课外篮球俱乐部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