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体能特征的研究

2010-11-13马国东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有氧耐力体能训练

马国东 洪 伟

(1.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吉林长春 130022;2.沈阳铁路技校体教室,辽宁沈阳 110035)

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体能特征的研究

马国东1洪 伟2

(1.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吉林长春 130022;2.沈阳铁路技校体教室,辽宁沈阳 110035)

体能是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形态结构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专项身体素质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中身体素质是体能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等。通过对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时主要活动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初步探讨运动员比赛时一些体能特征,力求总结先进的训练方法,找到实际训练中对体能训练的错误理解及体能训练中应改变的错误思想,为今后设计速滑队体能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体能;专项体能

1 前言

如何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当前体能训练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体能特征的揭示,目的是探究制约运动员体能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使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有助于更好地确定体能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施加训练影响,有效控制体能训练过程,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效益,为今后教练员设计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查阅了近几年的有关短道速滑体能训练的资料,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了该领域的理论观点。

2.2 专家访谈法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时的体能特征”走访十几位教授和教练员,探讨他们对体能训练及比赛时体能特征的看法和观点。

2.3 录像拍摄法、数理统计法对近年来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国内、国际上若干比赛场次进行录像、拍摄,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3 研究结果

3.1 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

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检索,发现相关文献资料较少,说明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仍是一块较少被涉及的领域。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技术、体能和协调能力要求很高的周期性冰上运动,从技术分类看,它包括起跑技术、直道滑行技术、弯道技术、超越技术、躲闪技术、突然加速技术、冲刺技术等,这些技术虽有共同点,但区别大于共同点,短道速滑要求运动员必须全面掌握各种技术,某一技术缺陷可能成为其致命的弱点。从技术结构看,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要领与方法,如直道滑行技术在一个周期中包括4个时期、6个阶段;弯道技术由4个阶段、4个时期构成等。在训练中必须按每种技术的结构、要领方法严格要求运动员,才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专项体能训练必须最大限度发展与短道速滑专项技术有着密切相关度的反应、速度、力量、爆发力、移动、灵敏、平衡以及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专项耐力。

3.2 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体能特征

1)力量素质。蹬冰动作所产生的力是使运动员前进滑行的动力,此外,支撑腿还要承担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等。运动员在完成滑行动作时还要克服前进时的空气阻力、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等。由此可见力量素质是短道速滑不可缺少的运动素质。短道速滑所需要的力量素质主要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力量耐力、爆发力。

力量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素质能力。如何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当前体能训练面临的首要任务。力量素质的优劣既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训练、心理和营养等因素的制约。力量素质是以其肌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机制的改变为基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弱及相适应的神经与肌肉协调过程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用力动作的条件反射所决定的。因此力量的训练不能仅着眼于“力量”本身,必须根据力量的生理机制、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深入进行研究与分析,突出专项力量在训练中的核心地位。

2)耐力素质。耐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重要素质之一。短道速滑各个竞赛项目不同,所需要的耐力是有所侧重的,如500m所需要的耐力主要是无氧耐力,3000m所需要的耐力侧重于有氧耐力。整体而言,短道速滑运动所需要的耐力主要是:有氧耐力,非乳酸能无氧耐力、乳酸能无氧耐力等。

表1 200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前三名成绩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上,我国选手不仅整体上落后于世界水平,而且其差距主要集中在长距离项目上。耐力是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素质,是造成我国体能类运动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忽视有氧训练,过于强调以提高运动员“乳酸耐受力”为目标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是耐力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耐力的训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神经—肌肉系统,而且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人体的遗传、营养、心理以及不同的专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等因素,也对耐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短道速滑项目训练中加强有氧训练,使有氧训练与有氧-无氧训练、无氧训练等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符合短道速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具体情况的最佳比例,既能够有效促进耐力水平的发展,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过渡训练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3)速度素质。速度滑冰比赛也就是比滑行的速度,即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冰面距离的能力,因此速度是速度滑冰制胜的因素。短道速滑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的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寓于某一技术动作之中,在滑冰运动中动作速度是通过步幅与步频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动作速度与动作技术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动作速度是一个运动员起跑能力、超越能力的基础。反应速度对起跑、超越、躲闪十分重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冰面的距离就是位移速度。这是冰上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技术、战术,一切其他素质都是为获得位移速度而服务的。

此外,协调能力、柔韧素质、灵敏素质、运动中的肌肉放松能力等也是构成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短道速滑是一项需要综合体能的运动项目。

4 结论

1)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技术、体能和协调能力要求很高的周期性冰上运动。无氧代谢是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尤其以乳酸能系统供能为主。

2)短道速滑运动技术要求高、战术变化多样、竞争激烈,比赛几乎是在对抗中完成,运动员完成各种技、战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能,力量和速度素质是前提条件。

3)短道速滑不同竞赛项目,所需耐力素质各有所侧重。整体而言,运动所需的耐力主要有:有氧耐力、非乳酸能无氧耐力、乳酸能无氧耐力。

4)短道速滑是需要综合体能的运动项目,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不能片面的、孤立的看待体能训练;同时应把体能训练与其它训练有机结合,认清体能训练的本质及实际价值,使其更好为短道速滑服务。

5 建议

1)短道速滑具有自身的项目特点,充分认识项目特征是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实现预期训练效果的前提,也是促进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一个新的世界纪录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种新的训练方法的诞生。在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引进振动训练法,一种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辅助手段,同时加强专项力量训练。

3)在不同比赛时间段上,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不一样,因此在日常教学和体能训练中要注意对训练时间的控制,根据比赛形势和比赛对手情况,合理分配好运动员在不同赛段的体能消耗。

[1]Choi,C.J.(1992).A study on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analysisof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Korean N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eoul.

[2]Kang,S.J.&Won,Y.D.(1993).Discrininant analysisof dance type by physique and physical fitness.In KAPHERD(Ed).roceedingsof the 30th Seminarof KAPHERD.Seoul:Keumgang.

[3]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2-141.

[5]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8.

Research on Physical Fitn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ite Short Track Skaters in China

Ma Guodong1,Hong wei2
(1.Human Kinesiology,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2.P.E.Teaching&Research Office,Shenyang Railway Technical School,Shenyang,110035,Liaoning,China)

The physical ability is the potential power of the athlete which is the bodily shape structural feature in the training ,the organism function level and the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aspect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motor ability which displays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union. And the body diathes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external manifestation. The movement displays for the strength ,the speed ,the endurance and so on. The article conclusion and analyze the main activity target through our outstanding short track skating athlete showing in the competition to discuss some physical 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hletes in the competition in order that we can summarize the advanced training methods ,find the wrong understandings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change to the wrong thoughts in the training. That will provide th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aining plan about designing the fast track skating.

short track skating;athlete;competition;physical fitness;specific physical fitness

G862.1

A

1672-1365(2010)02-0080-02

2009-04-09;

2009-06-09

马国东(1969-),女,吉林德惠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有氧耐力体能训练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