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洁发展 江城如画

2010-11-10毛人德王淑云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6期
关键词:松花江吉林市吉林

■文/毛人德 王淑云

清洁发展 江城如画

■文/毛人德 王淑云

松花江面群鸭飞,松江两岸雾凇美,碧水白雪游人醉……这是吉林化工城如今的美丽景象。这些都渗透着吉林石化人辛勤的汗水,也有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贡献。

早春二月的吉林石化。从办公大楼凭窗远眺,松花江面成群的野鸭自由飞翔。在松花江不封冻江段,栖居水禽有20余种成千上万只。而吉林石化江段,是水鸟最多、种群最稳定的栖息地。松花江面成群的野鸭成为江城一道靓丽的风景。

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56年前,吉林石化就诞生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因生产染料、化肥、电石被称为“三大化”。近几年,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公司上下形成了“有污染、高能耗的效益坚决不要”的环保工作理念,并通过结构调整全力打响节能减排攻坚战。

近年来,吉林石化顶住诸多压力,先后淘汰报废了近百套技术落后、能耗高、没有边际效益的煤化工装置,公司的主体装置由155套“瘦身”为60套。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业结构,推动了节能减排,仅COD一项,每年可实现减排1598吨。2006年至2009年累计节能32万吨标煤,创造效益近8亿元,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节能节水先进企业。

吉林石化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开展了一批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全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应用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的新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建成投产,有效延伸了产业链。相继建成中国石油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和ABS生产基地,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使资产质量大幅提升,营利能力大幅增强,节能减排连跨新台阶。今年,吉林石化还将开展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攻关。T800级碳纤维技术研究力争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碳纤维民品开展成本攻关,尽快形成效益增长点。年内完成环保型丁苯橡胶等4个产业化项目、200吨/年乙丙橡胶中试及新牌号技术开发等4项中(模)试技术开发,千吨级碳纤维等两个成套技术工艺软件包编制工作。加快低碳、环保技术开发,推进合成氨装置油改气项目,确保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年。

近年来,吉林石化又不惜代价新建改建循环水场10座,取消直流水项目22个,并实施了蒸汽冷凝回收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每年用于治污的投资高达3亿多元,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为了确保松花江不被污染,仅污水处理厂公司每年就投入1亿元左右。2008年,有42套装置通过了吉林省环保局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所有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全面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污水排放综合合格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公司对6个外排水口制定了严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全部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惊喜地发现,近年来化工城的雾凇格外美。而这人间仙境渗透吉林石化人辛勤的汗水,也有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贡献。

每当冬季来临时,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在化工城内,许多工厂由于大量种植树木,也能观赏到雾凇奇观。

吉林省吉林市的发展,离不开吉林石化。而吉林石化近年的发展,也有赖于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吉林市政府工作报告表明,2009年吉林市经济发展取得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8.7和3.5个百分点。2009年,吉林石化的产值达到384.4亿元。这个产值占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多年来,吉林石化积极参加地方抢险救灾、参加植树造林、参加农村书屋建设、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在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吉林石化员工的身影。在地方的慈善事业中,吉林石化从来都是走在最前列。捐资助学、捐书助学、赈灾捐助、矿难捐助、海啸捐款、社区共建等,父老乡亲的疾苦冷暖,时刻都牵动着吉林石化人的心,只要百姓有困难,吉林石化人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2009年,吉林石化“十一五”期间规划的5个棚户区翻建项目全部完成。铁南小区、松江高层等1000余户居民顺利回迁。对石井沟、铁东商贸等5个小区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全面完成了市区范围内30个自然小区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更换山前、土城子、铁东供热管线9000米,敷设高压电缆3500余米,改造40台高低压柜和171栋民宅室内电气系统,保障了社区群众生活安全。吉林市“慈善救助双日捐”活动,每年吉林石化都是全市第一名,公司连续八年获得吉林省、市“慈善爱心企业”称号。

对松花江两岸人民负责

◎松花江面群鸭飞,碧水白雪游人醉。 摄影/毛人德

去年冬天,雪后的吉林石化厂区,格外清爽醒目。“看这路边的积雪,好几天了还是洁白的,减排治污咋样,这也能说明问题。”员工何天林这样说。

隆冬时节,行走在吉林石化炼油厂厂区,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呼吸到的是清冽的空气,这很难让人想到正置身于一家大型的炼化企业。随着加工原油结构的调整,吉林石化掺炼含硫高的俄罗斯原油的比例越来越高,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坚持环保优先原则,2003年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年处理酸性废水100万吨、回收硫黄7000多吨的装置。目前,公司硫黄回收装置总投资达1.03 亿元,年硫黄回收能力达到1.14万吨,每年既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万吨,又可以将硫化氢制成固体硫黄用作制酸等原料,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于去年启动,年产2万吨的硫黄回收装置于去年10月建成,为其他生产装置今年建成顺利投产创造了条件。几年间,吉林石化已投资13 亿多元,完成重点环保项目60多项。

为了汲取以往事故和污染事件教训,提高生产装置在发生事故或不正常生产状态下对可能造成的水体、大气等污染的防控应对能力,确保实施有效的污染防控,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隐患,吉林石化创造性地组织编制了以“三级防控体系”为核心的环境隐患治理方案,并投资3亿多元付诸实施。不到一年,三级防控体系便出现在吉林石化的各个角落。这一防控体系,公司在不同的生产区域,建设了总容积11.45万立方米的10座事故缓冲池,两座拦污闸坝,完善和修复罐区围堤、装置围堰近2万米,形成了遍布全公司的应急防控网络。走进依山分布的各个厂区,公司安全环保处的副处长李志民介绍说:“生产装置围堰、罐区围堤、隔油池为一级防控,用以防控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雨水,以及异常情况下少量物料泄漏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工厂排水系统建设的事故缓冲池为二级防控,用以防控在厂级较大生产事故下,受污染的消防水或溢出物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事故缓冲池为三级防控,用以防控公司级重大生产事故情况下,大量受污染消防水或溢出物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几年来,为检验“三级防控”设施的实际效果,锻炼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公司每年都要组织多次演练。

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综合楼门前一座白钢雕塑上“喝着上游水、想着下游人”的碑刻非常引人注目。

吉林石化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第五发展阶段和攀登千万吨炼油台阶、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基地的重要时期。总经理王光军说:“我们必须在发展建设的同时对员工的身心健康负责,对松花江两岸的人民负责,对中国石油负责。”

猜你喜欢

松花江吉林市吉林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松花江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松花江緑石硯
松花江上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