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的可操作性
2010-11-09吕艳红
吕艳红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试论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的可操作性
吕艳红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汉语语法学界对补语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补语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至今难以解决。本文采用语义分析方法和语料统计方法,就补语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补语;次级谓语;后置状语
一、传统语法对补语的界定
早期我国传统语法中并没有“补语”的名称,有“补足语”和“补位”的说法,“补足语”、“补位”与今天的“补语”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有很大不同。《新著国语文法》认为:“补足语总共有五种,都是用来补足句中谓语(动词)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的,所以叫补足语。”[1]朱先生的五种补足语实际可分为两类:一类位于非动作动词之后用来补充说明主语,叫主语补足语;另一类是位于宾语之后用来补充说明宾语,叫宾语补足语。《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补词”所包含的范围更为广泛,书中认为动词是句子的重心,“此凡动作之所由起,所于止,以及所关涉的各方面,都是补充这个动词把句子的意义说明白,都可称为‘补词’”。[2]因此,补词指动词后面的所有成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认为:“补语是指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4]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国内的语法著作在论述补语时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说法。
二、补语研究存在的问题
但是补语研究至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1.补语的小类之间存在交叉,例如判断某个成分到底是“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还是“状态补语”十分困难。2.补语的概念容易和国际语言学界的补足语概念相混。
因此金立鑫先生主张用“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来解决这许多问题。他的解决方法是“对传统语法中的补语进行了分化,与主语、宾语等名词性成分有语义选择关系的处于主要谓词之后的谓词短语为次级谓语;与谓语核心谓词有直接句法依存关系的为后置状语。后置状语主要是谓语后面形容修饰动作行为的副词、介词短语以及时量和动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移动到谓语之前,其句法功能不变,但语义表达上略有差异。”[3]但是这种解决办法,它的可行度到底有多高,有没有漏洞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三、从语义指向看补语
本文选取的语料是2009年第2期《小说月报》的两篇文章《状元煤》和《醉也无聊》中的“补语”,目的是从语义指向的角度考察“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的可行与否。通过排查筛选发现补语有下面几种语义指向︰
1.语义指向不明。
(1)说不清怪味胡豆就如同说不清他眼前的日子,说不清他那些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儿女们。
(2)可偏偏的,那天老老纪错过了这个好机会,老老纪什么也没说。
(3)她一直坐在炕桌前拨补活,把七舅爷的话一字不落地全听了去。
2.指向述语。
①主﹢动补。
(4)我不能再问下去。
(5)还是人家状元看得准。
②主﹢把/将﹢宾﹢动补。
(6)炸了一辈子开花豆的他,很难将怪味胡豆一语说清。
(7)人家该着走出去,活在南营房,生生就把她沤坏了。
③主﹢(动宾)﹢动补﹢宾。
(8)要是你忘了门牌号走错了门,且得找呢。
(9)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我好比雪里的梅花受尽了霜寒。
3.指向主语。
①主﹢动补。
(10)很简单的事半天才说清楚点儿呛人。
(11)老纪烂红的眼圈变得更加红润。
②主﹢(动宾)﹢动补﹢宾。
(12)有发展前途的,这蜻蜓就点到了荷叶上。
(13)七舅奶奶倒是合适,但是病得起不来炕。
4.指向宾语。
①主﹢动补。
(14)对着街门内里是个白影壁,小得可怜。
(15)老纪说没有,水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②主﹢把/将﹢宾﹢动补﹢宾。
(16)再将一个个花瓣组成花朵。
(17)如果能把他的胸砸成另外一个样子。
③主﹢把/将﹢宾﹢动补。
(18)这让我觉得遗憾。
(19)七舅爷的一番话把我舅舅说得脸红一阵白一阵。
④主﹢(动宾)﹢动补﹢宾。
(20)他们在墙上防狼一样画满了白圈。
(21)刘春霖喝了半碗茶,坐在八仙桌前默默地动开了心思。
5.指向述语的隐含的受事宾语。
①主﹢动补。
(22)我给老纪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地端过去。
(23)就是说我的父亲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新娘的成套穿戴全备齐了,送了过来。
②主﹢动补﹢宾。
(24)蜻蜓就点到了水上,水波潋滟,很快消逝。
6.指向述语的隐含的施事主语。
①主﹢动补。
(25)大概是“出大差”看得多了,发生了角色转换。
(26)操这营生的就碟儿的男人一个,就显得很珍贵,很重要。
从以上的语料分析来看,含动补结构的句式在不同的语义指向上都有分布,那么采取语义指向的分析方法,能不能解决补语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们列表统计语料分布如下,主要是为了用语言成分的分布频率来验证“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可操作性。陆俭明先生说:“其实无论采取哪种分析策略都不是不可以,或者说其中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这种分析能不能解释语言中的更多的语法现象。”[5]
表1:语义指向分布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补语与主语、宾语等名词性成分有语义选择关系的语义指向类型和补语指向述语的语义指向类型相比大体各占一半,所以从具体语料分布来看,这种划分方法是可行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补语小类相互交叉的问题。
四、从后置状语看补语
我们在考察“后置状语”(金先生的后置状语主要是谓语后面形容修饰动作行为的副词、介词短语以及时量和动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移动到谓语之前,其句法功能不变,但语义表达上略有差异)时却发现,修饰动作行为的副词、介词短语以及时量和动量成分并不能全部前移,而且即使能够前移,在语义表达上也不是略有差异而是差异很大。如“我去了一次”和“老师看了我一眼”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中是不能把时量和动量短语(一次和一眼)提前的。但是金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却把时量和动量短语提前。如金先生说:“动量状语很多情况下可以转换为前置的动量状语,如上面的‘一次’和‘一眼’:我一次也没去成。我一眼望去,满地的金色。”我们觉得这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这种移位不属于移位范畴,“移位”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某个“原型结构”中某些成分的“原始位置”而言的,没有原型结构的原始位置,也就无所谓移位。[5]只要是有汉语语言习惯的人,谁也不可能把“我去了一次”当做“我一次也没去成”的“原型结构”。把“老师看了我一眼”当作“我一眼望去,满地的金色”的原型结构。另一方面,不能因为位置的前后,就把状语分为前置状语和后置状语,汉语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因主观水平的欠缺,不敢妄下评论)我们还是以《小说月报》中所选取的语料为分析对象,再来看看金先生的“后置状语”是否可行:
(1)介词短语移位(“→”表可移位,“*”表不可移位)。
(27)(花生豆)搁在她脚旁边。
→(花生豆)在她脚旁边搁着。
(28)生生地把盘儿拖在家里当老姑娘。
→生生地拖盘儿在家里当老姑娘。
(29)大秀坐在炕桌前。→大秀在炕桌前坐着。
(30)舅舅站在旁边一脸不高兴。
→舅舅在旁边站着一脸不高兴。
(31)那毛要是碰到皮肤上,一片红肿,又疼又痒。
*那毛要是到皮肤上碰着,一片红肿,又疼又痒。
(2)时量动量短语移位。
(32)王和规失神片刻,跌在了沙发上。
*王和规片刻失神,跌在了沙发上。
(33)找大半天也未必找到自己的家门。
*大半天找了也未必找到自己的家门。
(34)母亲想了半天,最后摇摇头。
*半天母亲想了,最后摇摇头。
(35)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 *需要好好地一下休息。
(36)母亲愣了半天。→母亲半天楞着。
从上面的语料分析中可以发现,介词短语大多可以移位,而且移位后语义表达保持不变,所以可以把这类介词短语归入后置状语;时量短语和动量短语移位后语义表达不通,汉语语言中也没有这样的表达习惯,故不能把它们归入后置状语。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金立鑫先生对汉语补语的划分方法我们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我们主张用“次级谓语”和一部分“后置状语”(除时量动量短语之外)来解决补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至于时量动量短语我们还是把它们和次级谓语一起放入原有的补语范畴之内。
注释: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1992,P27.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2,P53.
[3]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商务印书馆,1979,P19.
[4]金立鑫.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J].中国语文,2009(5).
[5]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162.
[1]徐枢.宾语和补语[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孙玄常.宾语和补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吕艳红,女,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方向硕士。
20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