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0-11-07毕瑞雪李鸿艳

护理研究 2010年35期
关键词:双主人际沟通实验组

毕瑞雪,周 东,李鸿艳

双主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毕瑞雪,周 东,李鸿艳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1],结合医疗改革的发展策略,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应该以培养精通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具备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的新型护理人才为出发点[2]。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2 gesof Nursing,AACN)于1998年1月修订了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其中将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3]。由此可见,沟通能力培养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笔者尝试将双主教学模式应用到《人际沟通与护理》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均为我系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所学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一班学生设为实验组(52人),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二班学生设为对照组(56人)。实验组采用双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任课教师为同一批教师。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课程成绩进行比较。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双主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学生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52份,收回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 双主教学模式的实施

1.2.2.1 课程实施前的准备 双主教学模式结合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4]。在课程实施前,召集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要求任课教师深刻认识双主教学模式的内涵。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2.2.2 课程实施阶段 ①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每次授课前,任课教师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列出本章节的预习提纲供学生课前预习,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学教材、文献检索等方式寻找问题答案。②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专业成绩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或6人。小组中各成员根据教师列出的预习提纲先独立预习,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向教师提出。教师在点拨问题之前,先给以鼓励性的评价,再给予点拨指导。③课后反思,巩固知识。要求学生每次课后书写反思日记,内容可以是本次课的收获、疑难问题、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对自身学习的反思等。教师定期统一收齐学生反思日记,认真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教学的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通过反思日记,促进了师生间课堂之外的互动。

1.2.2.3 课程实施后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的考试并用自行设计的双主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统计描述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x ±s) 分

2.2 实验组学生对双主教学模式的评价(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双主教学模式的评价(n=52) 人(%)

3 讨论

3.1 双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前者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后者虽然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但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致于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5]。双主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表1显示,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双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有96.15%的学生对实施双主教学模式感到满意。92.31%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 8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同学间的关系和师生间的关系,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

3.2 双主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实施双主教学模式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促使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在双主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深刻领悟双主教学模式的内涵,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但要继续当好课堂上的传授型教师,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导师。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与探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辅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导学生完善人格、健康心理,养成高尚的品德[6]。其次,教师要成为双主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开发者,除了对教学模式性质的辨别力和对依附教学模式的学习、教学理论的把握外,还要掌握模式设计的技能和技巧。

3.3 双主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在双主教学模式的学习中,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意义的建构。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真诚待人,勤奋学习,并能较好地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第二,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和创造能力[7],计算机应用知识、文献检索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第三,要有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双主教学模式中,提倡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效果与小组成员间的协作精神和小组间的竞争氛围息息相关。

良好的沟通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良好的同学、师生人际氛围使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使教和学变成一种愉悦的过程[8,9]。通过双主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与护理》中的应用,笔者认为该模式符合当代高等护理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2010年)[S].2005207201.

[2] 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51254.

[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 reate education fo r p rofessional nursing p ractice[EB/OL]. [2005 2 01 217].http://www.aacn.nche.edu/education/bac2 cessn.htm.

[4] 王艳坚.构建“双主教学模式” 推进农林院校双语教学[J].中国林业教育,2006(5):67269.

[5] 王华,毛萌,熊英,等.教学双主体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92293.

[6] 卢文华.“双主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79282.

[7] 陈一鸣.当代大学生素质之我见[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6上):1412142.

[8] 李静,孙宏玉,王静,等.护生临床能力教评和自评的差异性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6,21(5):48250.

[9] 王燕.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J].全科护理,2009,7 (2C):5472548.

Application of the double2main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of“Interpersonal com2 munication and nursing”

Bi Ruixue,Zhou Dong,L i Hongyan(Nanchang Univer2 sity,Jiangxi 330006 China)

G424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0.35.050

100926493(2010)12B23281202

毕瑞雪(1983—),女,江西省贵溪人,讲师,硕士在读,从事护理教育研究,工作单位:330006,南昌大学;周东工作单位:33000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李鸿艳工作单位:330006,南昌大学。

2010206213;

2010211218)

(本文编辑 张建华)

猜你喜欢

双主人际沟通实验组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一种基于双主仲裁机制的安全编码采集模块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应发挥“双主”作用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双主”教学方法在新装备教学中的探讨
优化“双主”模式,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