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

2010-11-06朱文芳张秋敏陈秋香

护理研究 2010年31期
关键词:通气机械护士

朱文芳,张秋敏,蔡 慧,陈秋香

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

朱文芳,张秋敏,蔡 慧,陈秋香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 2010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ICU共收治128例采用机械辅助通气的病人,其中清醒病人45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4例,重症肌无力9例,低钾周期性麻痹病人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8例,脑出血5例,脑梗死5例,采用护理需求提示板为其提供了细心的护理,降低了ICU综合征的发生,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2 方法

2.1 护理需求提示板内容 护理需求提示板是将病人的各种需求即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身体不适等需要表达的内容分类写在提示板上,其内容一目了然,方便护士随时与不能进行语言沟通的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各种需求。提示板选用40 cm 60 cm的纸板,分为若干个横行与纵行,将所需内容显示在各项眉栏中。可根据不同病人的特殊需求进行添加。见表1。

表1 护理需求提示板

2.2 护理需求提示板的应用

2.2.1 热情接待病人,做好宣教 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进入ICU后,护士耐心地向病人介绍环境,告诉病人机械通气对治疗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详细解释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方法,进一步解释监护的目的以及各种仪器、引流管作用。对焦虑不安的病人给予安慰和鼓励,使病人有安全感。同时将护理需求提示板挂在每个病人床头,向病人详细讲解其内容,让病人明白,护士会经常询问其感觉和需求。另外,护士在休息室向家属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文化及信仰等以达到因人施护的目的,根据病人情况增加其护理需求提示板的内容。

2.2.2 评估并建立个性化的沟通方式 对病人身体各部位活动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其可能发出的肢体语言,建立有针对性的信息传出系统。如:若病人有一只手可以活动,就可将呼叫器手柄固定在手边,嘱病人有需求时可随时呼叫护理人员;对仅可以摇头,但手和脚都不能活动的四肢瘫痪者,我们将一带有小儿摇铃的发圈戴在头上,病人可以摇头发出铃声随时来呼叫;对手、脚和头均不能活动者,列为重点护理对象,需专人守在床边或者随时在护理人员的注视范围内,病人可以用唇语、口形、皱眉等面部表情来传达其需求,以睁眼、闭眼等方法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想法。对能书写的病人提供写字板。

2.2.3 沟通护理策略 常规完成机械通气病人各项护理内容,如吸痰、更换伤口敷料、翻身、叩背、喂水、喂饭等,在操作前均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当病人有特别需求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通知护士,护士通过简单观察评估,猜测可能的需求。若病人有一只手可以活动,病人可以指出提示板上需要的内容,特别的需求也可以书写方式告知护士。若手脚均不能动的,护士通过逐项 你是要 吗? 的封闭式提问,病人可以仅通过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或者睁眼、闭眼等面部表情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确定护理需求后护士立即为病人提供护理措施,满足其护理需求。也可通过经常询问的方式,了解病人是否需要喝水、卧床姿势是否舒适,从细微处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关心。

2.3 效果评价方法

2.3.1 需求满足程度 于病人脱机后,采用访谈法调查病人机械通气期间其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分为完全没有满足、少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大部分满足及完全满足5级评分,分别赋予1分~5分。

2.3.2 沟通效果 显效:能有效及时地反映病人的需求与病痛,能及时地准确传达护理要求,沟通时间 1 m in。有效:能反映病人的需求与病痛及传达护理要求,沟通时间 5 m in。无效:不能有效、及时反映病人的需求与病痛,不能及时理解护理要求,沟通时间 5 m in。

2.3.3 转出ICU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分为非常不满意、少部分满意、基本满意、大部分满意及非常满意5级评分,分别赋予1分~5分。

3 结果

经统计,病人机械通气期间需求满足程度、沟通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需求满足度评分 4分者45例(100.0%),其中5分者39例(86.7%),4分者 6例(13.3%)。有效沟通率达100.0%,其中显效率达91.1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3分者44例,满意率97.78%;评分为3分的 1例,家属认为没有达到预期值1项。

4 讨论

机械通气在ICU病人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通气的昏迷病人不存在心理恐惧和身体感觉不适等主观需求方面的问题,护理这种病人相对简单。但是机械通气清醒病人却存在心理和身体感觉两方面的问题,其主观需求多、护理难度大。由于ICU封闭式管理及机械通气病人的语言交流受限等方面的因素,加上医护人员忙于抢救而忽略了病人的需求,使得病人的非治疗性需求因不能表达而得不到及时满足,致病人长期处于非舒适状态,久之出现以精神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3]。病人在接受机械通气后,即使在术前做了较多的疏导工作,但在护理过程中,病人还是会出现各种心理、生理和身体不适等需求,特别是关于痛、痒、饮食、长期被动卧位导致肢体不舒适等需求因不能表达而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病人会出现为烦躁、焦虑,甚至出现极度反抗的举动,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4]。护理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不仅要求护士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沟通技巧。应用 护理需求提示板 后,护士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策略来了解病人的需求,建立了通畅的非语言式的沟通渠道,及时满足了病人舒适护理需求,使病人感受到护士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亲情般的关怀,其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一种满足状态,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护理需求提示板的应用,不仅要求ICU护士对病人可能的需求全面掌握,为其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还要求护士具备观察评估和建立沟通方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应以病人为主导,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满足病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愿望,使其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信任感,促进病人康复。同时也促进了护士在行为心理学、语言等学科的学习,以及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应用护理需求提示板为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提供护理,建立非语言的护患互动沟通方式,使病人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为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的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1]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2] 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4,19(8):9.

[3] 戴世锋.有特色的高职高专护理人才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04,1(2):96-97.

[4] 戴艳萍.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A):583-584.

Application of nursing needs hint board in comfort nursing of consciousness patients accept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Zhu Wenfang,Zhang Qiumin,Cai Hui,et al(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430060 China)

1009-6493(2010)11A-2876-02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护理人员应给护理对象创造一个最舒适的状态[1]。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2],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人工气道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病人不能表达需求,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为此,我们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针对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的需求制作了护理需求提示板,以方便护士满足病人舒适护理的需求,于2009年1月起将其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护理的各个环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R 473.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31.026

朱文芳(1970 ),女,湖北省武汉人,护士长,主管护师,硕士,从事神经内科护理研究,工作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秋敏、蔡慧、陈秋香工作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10-03-30;

2010-08-16)

(本文编辑 李亚琴)

个案护理

猜你喜欢

通气机械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简单机械
机械班长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