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差异探析*
2010-11-06潘嗥周鹏肖荷芳
潘嗥 周鹏 肖荷芳
(1中国农业银行杭州滨江支行/2浙江师范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3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金华,310051、321004)
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差异探析*
潘嗥1周鹏2肖荷芳3
(1中国农业银行杭州滨江支行/2浙江师范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3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金华,310051、321004)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 E A),系统研究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为了提升地区技术效率,建议政府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强投资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人才引进和自主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
一、技术效率和区域经济增长
在现实中,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和一定的投入量下,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量总是有高有低。这些高低就反映了经济生产单元对技术水平的利用程度,即为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表示着经济单元的实际产出量与生产前沿面产出量的比例。可以说某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快慢与好坏。这里的技术效率并不是科学技术中的技术,它是表示对所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这里的资源在当今的内生增长模型下,表示科学技术也同劳动和资本一样作为一种资源,可见技术效率也可以称为利用效率或者使用效率。即使在中国这个大的区域环境下,在短期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区域对资源、劳动、技术等内生因素的利用程度也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因此,技术效率的内涵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统一,反映的是综合效率。本文通过对浙江(以地级市为分析单位)技术效率的测量,分析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不同的因素和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二、浙江各地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1.D E A模型的选择
在评价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时,根据D E A模型的分析原理,需要有不同的D MU作为分析的对象。既要考虑到D MU的综合技术效率,也要考虑到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还根据年份分别对相同地区的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了跨期考察。因此,在规模上是可变的,故采用D E A中的可变规模模型V R S进行分析。
2.变量的选择与数据
我们选取分析对象。在涉及到D MU的技术效率时候,选择一个良好的投入产出指标是准确测量技术效率的关键。所选取的投入数据有资本存量、从业人员,产出数据有GDP。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应该选取正指标作为分析对象,比如从业人员、资本存量、GDP;从数量上看,数值增长代表有更多投入或者更多产出。因此,可以说正指标是较好的指标。所以,我们选择从业人员、资本存量、地区生产总值这些正指标。
3.实证分析
表1 1998-2008年浙江省各地市综合技术效率
本文使用WI N D E A P4.0软件,结合所选取的投入数据从业人员、资本存量、产出数据GDP,并以产出为导向,得出各地区多年的综合技术效率(表1、图1,图2)和最优投入(表2)。
对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来看,1998-2008年杭州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为1,其次是宁波0.9918,接着是金华0.9657、绍兴0.9472、温州0.9221、嘉兴0.9217、台州0.9153、舟山0.8911、湖州0.8883、衢州0.7883、丽水0.6144,即杭州、宁波、金华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但是从地区发展的情况看,金华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如温州和台州,技术效率却依然很高。这是因为技术效率所要表达的是现实的生产边界与最优的生产边界的比值。
图1 1998-2008年浙江省各地市综合技术效率横向比较
图2 1998-2008年浙江省各地市综合技术效率统计纵向比较
为了发现各地区变化的趋势,将表1分成两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8-2002年,期间各地区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杭州1,宁波0.993,温州0.872,嘉兴0.961,湖州0.945,绍兴0.939,金华1,衢州0.8524,舟山0.873,台州0.866,丽水0.583。将全省11个地级市分类,1998-2002年全省城市中杭州、宁波、金华为第一类,其综合技术效率大于0.97;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温州为第二类,其综合技术效率小于0.97,大于0.86;衢州和丽水为第三类,其综合技术效率小于0.86。
第二阶段是2003-2008年,期间各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结果有新变化。第一类为杭州、宁波、台州和温州,新增了台州和温州,少了金华。其原先的金华之综合技术效率下降为0.923,成为二类城市;原第二类城市中的嘉兴、湖州的综合技术效率分别下降到0.8725和0.8172,一个接近二类城市的下限值,一个成为三类城市。舟山和绍兴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则分别上升到0.91375和0.9565;原先的三类城市衢州和丽水仍然还处在三类城市行列,其中衢州的综合技术效率下降到0.708,丽水上升到0.65325。
表2 1998-2008年浙江省各地市要素投入冗余比较
续表2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浙江各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如下:
1.本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远高于丽水、衢州等。虽然非均衡发展理论中提出优先发展某些基础较好、优势明显的地区,然后通过经济的内在辐射提升区域整体的发展水平。然而,长时间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会导致落后区域越发落后,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为了缩小本省各地区之间差距,建议政府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在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科研投资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产业,提高地区发展的技术效率,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2.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本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从分析结果看,劳动因素对于各地市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通过增加社会一般从业人员的供给能够显著地提高各地级市的技术效率。其发展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如果长时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使我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难以升级,并可能会长期处在加工制造业等产业链的低端。因此,从提高我省各地区的整体技术效率看,杭州、宁波等地区可以向资本密集型等重化工业方面转型,相关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可以转向丽水、衢州等地区。建议限制杭州、宁波等地区继续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给丽水、衢州等地区创造政策“洼地”,引进相关产业入驻发展。
3.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倾向,但是外商投资对于各地区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为了提升地区技术效率,建议政府加强投资管理,将资源投入到高效率、高技术水平的产业,遏制用粗放投资来增加GDP的短期行为,集约化发展经济。同时,增加利用外资有助于技术效率提高。建议政府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对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外资项目给予政策优惠,而将低技术效率产业拒之门外。
4.各地区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显然,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明显。从本文分析看,当前浙江省各地区人才整体素质均有待提高。另外,分析显示科技投入对于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不显著,表明我省的科技投入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因此,要继续保持浙江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人才引进和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升技术效率上来。
[1]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27-46.
[2]邵红岭,宗义湘,赵邦宏.河北省小麦丰产技术效率评价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08):528-531.
[3]杨德权.经济增长:过程及微观机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4-59.
[4]谢友才,张红辉.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D E A视窗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06):62-69.
[5]龙翠红.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1):50-56.
[6]Chames A, Coopcr W,W. Golanya Foundations of data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pareto-koopmans efficient empiricalproduction function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5,30(1):91-107.
[7]Coelli T.J, 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CEPA) Working Papers[J].CEPA Working Papers Departmentof Econometrics,1996.
(责任编辑:高姗)
注:*本文得到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学术类重点课题资助,课题主持人周鹏。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