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及竞争力比较及特点分析

2010-11-04

关键词:逆差新加坡竞争力

陈 婉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及竞争力比较及特点分析

陈 婉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立,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为两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合作发展提供巨大空间。近年来新加坡是东盟国中经济最发达、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经过具体各项服务贸易指数比较,得知中国与新加坡分别在不同服务贸易领域具有优势,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上,新加坡在金融服务等方面竞争力优势明显。

中国;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2007年,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总额为471亿美元,其中中国从新加坡进口175亿美元,出口296亿美元。中国为新加坡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以来,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各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各类服务,尤其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并有望成为今后经贸发展的新引擎。[1]本文拟根据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10(on-line)”有关数据回顾中国与东盟国之一的新加坡的近年来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以及服务贸易各行业竞争力发展趋势与特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合作提供研究依据。

一、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变化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393亿美元迅速增至2009年的1589亿美元,增长4倍的水平,占世界同期的比重由原来的2.6%提升至4.4%;2009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有下降,但是幅度不大。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726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3060亿美元,占世界同期的比重由2.4%提升至7.6%。2009年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相比2008年略有下降,总额为1295亿美元,但总体趋势是迅速增长。虽然进出口总额一直是增长迅速,但是21世纪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盈余常年呈逆差状态。逆差额走势有波动,从总体上看,2001-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呈上升走势,2005年以来贸易逆差有所降低,2008-2009年逆差又增大。同时,由于外部的竞争因素,以及内部现有的发展水平,我国各项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差距极大。近年服务贸易基本呈现盈余发展态势的主要是“其它商业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四项服务贸易项目,“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其余服务贸易项目基本常年呈现逆差状态。

(二)近年来新加坡服务贸易总额变化趋势

新加坡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也较快。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318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792亿美元,占世界同期的比重由原来的2.1%提升至2.2%,2009年进口总额为741亿美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有下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274亿美元增加为2008年的832亿美元,占世界同期的比重由2001年1.8%增加至2008年的2.1%;2009年出口总额为739亿美元,略有下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则从2001年的592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618亿美元,占世界同期的比重由2001年的1.9%提升至2.2%。同时新加坡的服务贸易盈余在2007年之前都呈现逆差状态,但逐年减少;到2008年服务贸易盈余由逆差转呈顺差,且盈余额达40.66亿美元之大。2009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都略有下降,但影响幅度不大,因此数额减幅不大。

二、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例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分析一国(地区)某产业国际竞争力时经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波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国际可比性,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i国家或地区第j种商品的出口,Mij为i国家或地区第j中商品的进口,指数取之范围为[-1,1]。指数越接近0,表示该国竞争力越接近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国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越接近-1表示该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

(一)近年来中国各项服务贸易竞争力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各行业服务贸易TC指数介于—1至0.4之间,这说明总体上中国的各项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的 TC指数一直都是负数,这几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中保险服务业与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的 TC指数都接近于-1,说明这两个行业竞争力极弱,或说不具备竞争力;但运输业的竞争力在不断的增强,由2001年的-0.419上升到2008年的-0.134。旅游业的竞争力介于0.06—0.16之间,说明中国的旅游业具有微弱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通讯服务业的 TC指数都在0左右波动,说明这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较弱状态。金融服务业的 TC指数由2001年的0.125转为2007年的-0.415,而2008年稍有回升为-0.285,显示加入WTO后,随着金融服务垄断的打破,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的减弱。其他商业服务业虽然 TC指数一直为正数,但是其国际竞争力并不高,最大值在2003年仅达到0.254。建筑业、人文和休闲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TC指数比较低,但还是不断缓慢增长,说明这几项服务业竞争力逐步增强。

表1 2001-2008年中国和新加坡各项服务贸易TC指数变化趋势

(二)近年来新加坡各项服务贸易竞争力

新加坡是东盟国中经济最发达,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从表1来看,新加坡各部门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介于-0.93—0.548之间,显示其国际竞争力徘徊于弱势与微弱的优势之间。运输服务业除了2002年与2003年出现正数外其他年份都是负数,说明新加坡的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旅游服务、通讯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人文与消闲、政府服务等,其TC指数一直是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其中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接近于-1,说明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弱,或者说根本不具备竞争力。但是从其 TC指数趋势来看,这些行业国际竞争力在2001--2008年间呈波动上升态势,增长的比较缓慢。2008年建筑服务业的 TC指数达到0.465,说明新加坡的建筑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金融服务业在2001年至2008年的TC指数介于0.5-0.62之间,说明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具有较强竞争力优势的服务行业。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 TC指数较低,国际竞争优势不显著。

三、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比较分析

从服务贸易产业基础看,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同口径统计,中国服务业产值占 GDP的比重为32%,而新加坡却高达65%。从服务贸易规模看,中国服务贸易虽然逐年保持平稳的增长,但是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明显大于中国,中国在2009年进出口总额为2884亿美元,新加坡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479.64亿美元,且到2007年和2008年新加坡服务贸易保持着顺差,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从服务贸易进出口分类结构看,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各具优势,中国在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新加坡则在建筑服务、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竞争力优势明显。新加坡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于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如通讯、金融、信息及技术、其他商业服务等。中国的服务出口额以运输、旅游业为主,而在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均出现逆差,这和国家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鼓励密切相关。

四、结论

首先,从中国和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看,新加坡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但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相比,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而新型的现代服务贸易则略显薄弱。

其次,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呈现顺差,中国的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但是逆差只是总体上的,而不是全面的。逆差主要来源于保险服务和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持续扩大的服务逆差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尤其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需求将扩大,其服务内容也要求新的服务提供者,而中国国内服务供给不足,这种供给上的差距为大量引进外国服务企业创造了客观的条件。

最后,由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程度和服务业重要性不尽相同,两国对服务贸易的保护程度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政策促进和限制的调整余地较大。例如,作为国际性金融、海运中心的新加坡,其开放程度较高,尤其在金融领域。因此,两国应该进一步加大调整政策,以便扩大两国的服务贸易。

[1]赖明勇,谢锐.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内容及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9,(8).

[2]王娟.中国与东盟国际服务贸易现状、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亚太经济,2008,(2).

[3]查贵用,陈霜华.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9,(1).

[4]高绵,肖琼,林珊.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竞争力特点分析[J].亚太经济,2010,(5).

陈婉(1988-),女,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09级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研究。

猜你喜欢

逆差新加坡竞争力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1—8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结构进一步优化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日本竞争力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