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0-11-02胡云虎魏亦军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胡云虎,魏亦军

(淮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安徽 淮南23200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胡云虎,魏亦军

(淮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安徽 淮南232001)

结合化工生产领域和化工教学的实际,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构想,并阐述了此项研究对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模块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课程教学分化严重,相关课程的教学衔接不紧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不足,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差。面对2l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和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构建适应21世纪化学化工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

从美国近年统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到,毕业后在化工和石化工业领域就业的只占23%,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而在高科技与新兴工业领域里就业的,比如电子、能源、生物、环境等占到42.8%,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已经参加越来越广泛的各类技术工作,就业非常分散,专业界限更加淡化。因此,专业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拓宽,以适应未来的就业和个性发展。此外,经济与科技趋向全球化的形势促使加速我国教育与国际交流接轨,需要推行与国际化工本科教育接轨的培养方案,以适应国际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要[1]。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制定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符合“懂理论、会操作、能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知识框架。

2 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2.1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划分教学“模块”

专业是课程的组合,课程是专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2]。结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特点,我院根据化工行业所涵盖的职业群和岗位群的岗位职责任务分析,确定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和考核达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拓宽专业口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实现综合素质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化工人才的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即: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 (见图1)。

表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结构

“基础模块”是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 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公共基础模块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院级平台,开设相应的思想素质、外语、计算机基础等系列课程,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专业基础模块注重课程的精干性和基础性。学生前期学习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后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课程[3]。

2.2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按模块要求重新整合课程体系

我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分为4个专业方向模块,分别为煤化工、工业催化、药物科学和精细化工。围绕专业方向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每个模块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围绕模块目标,设置课程,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学分)、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且一个模块可以代替另外一个模块,模块教学中的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连接性、明确的目标、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模块之间成并列关系,但课程之间又打破原有结构,互相贯通。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采取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循环交叉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逐步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满堂灌、单一测试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系列动态性的、开放性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

如在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中,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基本上包括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常见阳离子分析和常见阴离子分析)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四大滴定分析、吸光光度分析)2部分[5],仪器分析内容包括光学、电化学和色谱三种分析方法亦可设为三个模块,实验教材则按照相应理论教材的编排体例设计系列验证实验[6]。可以将分析化学中的吸光光度分析和仪器分析中的光学分析方法合二为一,这样将两本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可以降低教师备课强度,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需求,自由选择内容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对几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行整合,突出其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对比、归纳和同化,提高学习效率。

2.3 按照教学模块编写讲义

目前市场上没有与“模块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必须精心选择、重组课程内容,并组织编写教学讲义。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统一协调模块内的教学内容,在专业模块基础上形成的每个专项技能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根据技能模块中专项能力标准、知识点、技能、工具资料和目标等,对每个教学模块提出教学要求,包含知识要求、技能标准、技能要求、所需设备、工具和材料、知识内容、技能训练内容、思考题与习题、考核方法及考核题目等。组织教师依据教学原则及知识的连续性将各学习单元组合成专项技能模块,按顺序组合起来,编写出模块教学讲义[7]。

3 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是一项很务实且具探索意义的工作,是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到课程理念的更新,还将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归属、教学保障等,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方位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诸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1 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进校后,通过基础模块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再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可避免盲目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逐步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7]。

3.2 对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作了有益的尝试

本课题从总体上研究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打破了学科界限。删除重复,增强必要,辨明歧义,进行了各学科教学内容重组,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最后以教学大纲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规范,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各门课程自成体系而造成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教学资源浪费这一长期性问题。

3.3 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体协调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传统学科,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面越来越宽的学科群。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吸纳新理论、新知识、新情况,便动辄增加学时,致使总学时不断膨胀。由于理论教学时间的不断增加,挤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而各门课程在教学上各自为政,也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不规范。通过教学内容重组和优化,从教学内容总体上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整体协调,并在大纲中作了规定,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

3.4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涉及多门主干课程,参与教师较多。该体系的实施,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模块化教学,使每一位教师不仅对所担负课程的了解深化,也熟悉了整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在各门课程教学中,能够既立足于本学科,又胸怀全局。此外,模块化教学体系要求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实习教学经验。必须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挖潜,鼓励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使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模块”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使教师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 “双师型”教师,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8]。

总之,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高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符合我国化工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又兼顾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出院校的办学特色,发挥其长处。今后我们将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完善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目标,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化工人才。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化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6,(1):8-11.

[2]李东月.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探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420.

[3]曹屯裕,贾让成,林 麒.基于“平台+ 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3,(5):17-18.

[4]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3):70-72.

[5]罗杨合.模块化分析化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4):112-114.

[6]鄢景森,孙国军,田亚赛.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7-38.

[7]白 洁,刘丽娜.课程重组与模块教学模式的探讨[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2(3):7-8.

[8]龚小勇,刘喜勋.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J].职教论坛,2005,(30):13-16.

G642

:A

:1673-1794(2010)05-0069-03

胡云虎(1978-),男,硕士,化学与化工系教师。

淮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HSJY201019)、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8JYXM501)

2010-07-11

猜你喜欢

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