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0-11-02潘立新林玉标
潘立新,王 岽,林玉标
(滁州学院 国土信息工程系,安徽 滁州239000)
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立新,王 岽,林玉标
(滁州学院 国土信息工程系,安徽 滁州239000)
城市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类活动和自身发展的轨迹,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历史上,滁州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是沿清流河和琅琊山之间向南扩展,形成了滁城的东北、西南方向城市空间形态。改革开放后,经济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因素等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滁州市城市空间也快速发展,逐步由向南单边扩展变为向三大片区六个组团和一个风景区构成的开放型、生态化的扇形城市总体结构转变。
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素;滁州市
0 引言
城市地域空间范围的扩大,即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是城市发展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是城市发展在物质形态上的体现。目前,我国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世界罕见的“中国城市发展现象”,研究在这一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律与特征,有助于正确把握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预测城市的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1,2]。研究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影响因素是掌握城市地域空间扩展规律的前提,因势利导地引导城市向合理的空间形态模式演进,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之一,随着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展,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滁州市城区面积空前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分析其城市空间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当前滁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历程
滁州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全市土地总面积1.33万km2,人口447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滁州市城市空间是在原晋朝初期小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滁州市现代城市发展是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滁州市城市发展动力发生剧烈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剧,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扩展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因此,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可以按照发展速度和特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 起步期——建国前历史时期
滁州的城市建设史最早要从1700年前的东晋开始算起。晋初滁州始有小城,城周长仅有三里。滁州古城大规模建设首推唐代所建的州城,城周始达7里258步。滁州城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是在宋代。元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占领滁州后,“以城廓不完,辄命郭景祥董治之重建城墙,增扩城周,东北仍旧,惟由大圣塔左跨通济桥而南增廓,为9里18步”。明朝、清朝仅在城内修建了几座建筑及对部分老建筑进行了修缮,拓宽了护城河,外部形态和面积变化不大。到光绪年间,滁州城基本定型[3]。
从清末开始,滁州城市的空间已开始突破城墙,以城市十字型的对外道路为伸展轴向外扩展,其中向东扩展最为迅速,原因是火车站在东关,火车站周边逐渐有了一些服务设施,但伸展轴间依然为大片农田。此期间城市空间形态已由团块状开始向四角星状逐渐演变。到了民国时期,滁州城区总体发展虽较封建社会有较大变化,但由于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护城河外的居民较易受到侵扰,城市向外扩展的动力不足,城市空间扩展较为缓慢。
1.2 调整期——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
在20世纪中叶以后,因滁州城市进行近、现代工业化,工业用地增长便成为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主导推动力,另外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区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1949年1月,滁城解放,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58年起,滁州市掀起了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的热潮,上了很多新项目、新工程,地方工业的发展势头很大。市区规划建设面积由建国初期的1.7km2陡增至2.7km2[4],是滁州城市空间发展史上一次跳跃性扩展。到1969年,滁州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近2.9km2,城市在向南扩展的同时也向东扩展。随着1973年滁州新火车站在滁州城东现琅琊大道东首建成,滁州城市空间开始向东扩展。到1978年,滁州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4km2,城市人口达到74300人,城市年增加面积3.76%。这一时期,市区沿琅瑯山与京沪铁路(或清流河)之间向南急剧扩展和延伸,属于沿山河之间向外围扩展的轴向发展期。空间扩展方式为扩张与填充过程并行,城市性质明显地转变为工业居住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
1.3 快速期——改革开放到现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滁州市的城市建设获得快速发展。1979-1987年间,滁州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年均0.8km2的速度递增,从1978年的5.7km2迅速扩张到1987年的13.5km2。在经济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滁州城市发展主要是向南偏东方向呈喇叭口形式扩展[5]。
图1 滁州城区建设现状图(1969-2008)
从1987年到1995年,滁州城区建设由前期的粗放型高速扩张逐渐向提高城市质量转变,致使城市扩展主要以内部结构更新的形式前进。滁州建成区面积从1990年的14.5km2发展到1995年的17.5km2,整体城市布局呈现出北部生活区,中部生活与商业混合区,西部休憩旅游区、南部科技工业区、东部工业区的总体格局,外部轮廓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向主要交通设施靠近,并以沿主要交通线为主轴发展。同时,滁州还首次提出了在城市周边建设6个卫星镇[6]。
近年来,在大滁城建设的带动下,随着滁州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桥头堡地位的确定和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提出,滁州的经济发展逐步迈上新的台阶,滁州的城市发展也重新迈上了快车道。滁州市城区建设面积已经由2005年的30km2迅速扩展到2008年的40km2(不含已划入大滁城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周边城镇)[7]。人口也从1980年的333.99万发展到2009年的450.25万,增长了34.81%。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自然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城市扩展的基础条件。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反映出来的地理环境特征,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模式以及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先决条件。
在滁州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滁州“东河、西山、北水库”的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的扩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滁州市区西面是面积达240km2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面是长江一级支流滁河的左岸支流清流河,全长84km,北面是城西水库,因此滁州市区多年来的发展形态是沿琅琊山、清流河之间向南扩展。
2.2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是城市扩展的最初动力。土地需求的本质,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作为依撑,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加剧了城市承载压力,城市用地推动了城市住房、工业、交通和公共设施等产业的建设,从而加快了城市的外延扩张。滁州成为省辖市后,滁州市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后的“大滁城”建设的开展。1978年滁州市GDP为6.62亿元,2009年滁州市的GDP已经达到576.18亿元,年增长18.37亿元。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450.25万人,比上年增加2.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93万人,农业人口351.32万人。(见表1)
表1 滁州市1978-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表/(108元)
2.3 交通因素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空间扩展并改变城市外部形态,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牵动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性作用[8]。另外,交通运输速度的提高也使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加快,交通因素与城市空间扩展关系密切。为了促进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活力,城市各组团之间、各分区之间结构有序、联系紧密尤为重要。交通线路以其高经济集聚性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方向、速度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建构。一方面,对外交通线路的改善可以加速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交通建设如落后于经济发展,就会成为城市继续发展的“瓶颈”。目前滁州市城市交通设施水平低,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均少于我国城市人口的平均水平,这是导致城市道路拥挤、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建成区道路系统结构来看,滁州市目前形成了以邮电大楼为中心,3条南北干线、6条东西干线、2条环形干线为主体的格局。现有路网格局使以前历史上交通成为滁州市发展瓶颈的问题有所缓解,其中,二环线的建成,实现了对城市内外的交通、内部交通设施的联结作用,特别是提高了过境车辆和进出城区车辆的通过能力。
2.4 城市化和工业化因素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滁州市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主要因素。城市空间扩展实际上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方面,农村地域景观的城市化过程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集聚和转化的过程。所以城市空间扩展速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9]。依据城市化发展速度,可将城市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25%;第二阶段为加速阶段,城市水平为30%~60%;第三阶段为终极阶段,城市水平为60~70%。2007年滁州市的城市化率是37.7%,从城市化率看,滁州市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中。2008年开始的“大滁城”建设的提出正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5.7km2,到2005年的30km2迅速扩展到2009年的40km2。滁州市城市化的浪潮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一样,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
开发区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载体,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泉。1992年6月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滁州市区东南延伸至东北部,围绕市区呈半环状,现开发管理面积为50km2。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核心体现为要素的集聚,直接决定了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滁州市的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生产向园区集中,分为城南区、城东工业区和城北新区三个连续板块等为主体的园区经济。
表2 滁州市建成区面积比较表(1978-2009)
2.5 政策与规划的引导作用
现代城市一般是通过政策(尤其是城市发展政策)、法律和规划对城市建设加以控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财政体制、人口迁移和户籍管理政策、住房政策、城市发展政策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全面调整,如城市发展政策的变革、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等都对城市空间的扩展产生了巨大的控制导向作用,尤其在体现政府意志方面,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其控制作用更为显著[10]。
滁州市直到1981年10月,滁州市(原滁县)首次制定了《滁城总体规划》,后来又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陆续对规划进行了多次修订。通过对滁州市历年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在滁州的城市建设历史中,城市规划一直对城市空间扩展起着积极地引导和促进作用。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团城”——“喇叭口型扩张”——“组团式分区布局”——“131城市组团发展布局”等多个阶段性发展状态。
2008年的新版滁州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该规划分为近期(2008-2010)和远期(2011-2020)两个阶段。其中,到2020年,滁城人口规模95万人,建设用地95km2,人均建设用地100m2。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以工业为主导,工业、商贸、旅游协调发展的产业基地。城市性质是皖东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主要职能是南京都市圈门户城市、区域性制造业、旅游业和专业性商贸业基地。《规划》对大滁城中心城区规划期内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主要是向南、南东,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为三大片区六个组团和一个风景区构成的开放型、生态化的布局结构[11]。
2.6 南京都市圈的影响因素
南京都市圈是2002年由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包括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以及淮安的南部(金湖县、盱眙县)和巢湖的部分地区(巢湖市区、和县、含山县),其空间半径为100km,高速公路行程在1小时左右。(图2)
图2 滁州在南京都市圈中的位置
南京是滁州周边空间距离最近的城市,两座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40km,长期以来,滁州与南京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和各类要素的流动上,远远超过了滁州与其它各地市的联系。从历史渊源上来看,两市之间交往深厚,也正因为如此,滁州自古就有了“金陵锁钥”的称谓。
滁州位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和宁蚌发展副轴上[12]。但是,滁州目前城市规模偏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化处在初级阶段,城镇化发展与都市圈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通过南京都市圈的建设,滁州市可以充分利用南京市的教育、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等公共资源,积极承接南京的产业扩散和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经济赶超的步伐。
2010年初,滁州市成为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向发展”、迎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为了能主动接受南京的辐射影响,滁州市在“大滁城”战略中以滁城主城区为中心,以来安、全椒和乌衣为三个副中心,以琅琊山风景区为依托,其所形成的扇面结构将直接围绕着南京。“大滁城”意味着滁州的市区面积不再囿于原有的老城区。在这一战略部署中,包括现有城区、南谯区乌衣镇、琅琊山风景区和来安、全椒两县均被纳入了“大滁城”的范畴。“大滁城”意味着滁州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以新区建设带动老城改造,在“东向发展”中谋求与江苏省南京市的“同城化”。总之,滁州城市建设用地及城市空间发展在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影响下是向南、向东发展,以期在空间上更加接近南京。
3 结束语
通过对1700年以来滁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回顾,归纳其演进史为建国前起步期发展、建国以来的调整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三个过程,亦是突变和整合的交替过程。历史上,滁州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是以老城为依托,稳步地在铁路和琅琊山之间向南扩展,形成了滁城的东北、西南方向倾斜的路网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改革开放后,滁州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空间也快速扩展,逐步由向南单边扩展向三大片区六个组团和一个风景区构成的开放型、生态化的扇形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转变。因此,在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中,经济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因素等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南京都市圈”规划等国内外发展背景下,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既面临着各种现实的挑战,又存在着各种发展机遇。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变可能的机遇为现实的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滁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优化。
[1]赵淑玲.郑州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49-52.
[2]何 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56-60.
[3](清)熊祖诒纂修.滁州志(光绪)[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4.
[4]滁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滁州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5]滁县地委,滁县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局.滁城总体规划(1986-1995)[C].1986.
[6]滁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5~2010)[C].1995.
[7]滁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C].2008.
[8]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2):1-4.
[9]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23(5):635-639.
[10]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滁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C].2008.
[1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建设厅.江苏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C].2002.
TU984
:A
:1673-1794(2010)05-0043-04
潘立新(1966-),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发展和旅游管理方面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337);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08kj010B)
201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