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金银花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2010-11-02向玉勇刘克忠殷培峰汪美英师海荣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尺蠖滁州金银花

向玉勇,刘克忠,殷培峰,汪美英,师海荣

(1.滁州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 滁州239012;2.滁州学院 教务处,安徽 滁州239012)

安徽金银花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向玉勇1,刘克忠2,殷培峰1,汪美英1,师海荣1

(1.滁州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 滁州239012;2.滁州学院 教务处,安徽 滁州239012)

金银花尺蠖是近年来在金银花上发生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发现,该虫在安徽地区1年发生3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中下旬,9月下旬,常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对该虫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金银花;金银花尺蠖;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系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别名二花、双花、二宝花、老翁须、忍冬等,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尤以花蕾药效最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祛肿、通经活络之功效,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1]。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在安徽省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主要产区之一。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金银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其中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金银花主要食叶害虫之一[2,3],该虫为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常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危害严重的地块金银花叶片被全部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常造成金银花的大面积减产,甚至成片死亡,给金银花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对金银花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在国内只有少量的研究[2-5],而安徽还未见相关报道。为进一步摸清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便控制其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我们于2007~2009年对安徽地区金银花尺蠖的发生危害及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室内饲养与观察

从滁州明光市三界镇野生金银花上采集金银花尺蠖卵、幼虫等带回实验室,利用盆栽金银花在光照培养箱(LRH-250-G型,广东省医疗器械厂制造)中进行室内饲养,每日观察、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发育进度。

1.2 野外调查

每年3~11月,在金银花尺蠖发生严重的金银花种植地中随机选取100墩定株、定期进行卵量、虫量等观察,了解其年生活史和生活习性,11月后进行越冬期田间调查。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体长10~11mm,翅展11~12.5mm,触角羽毛状,腹部比较细小,末端具毛丛。雌蛾体长9~10mm,翅展11~12.5mm,触角丝状,腹部较肥大。体色有季节二型,春型(越冬代成虫)为灰褐色(图1),夏型(第1、2代成虫)为杏黄色(图2),但在第2代成虫中有少数个体表现为春型。胸部被有黄色或淡褐色鳞毛,足黄色或淡褐色,间杂赭色斑,翅黄色,间杂细致的赭色斑点,前翅前缘略拱,外缘较直,内线为紫棕色,略呈波浪形,中室端部有一紫棕色圈,前缘顶角旁有1个三角形紫棕色斑,下连外线,外线为一紫棕色宽带。后翅中线明显,紫棕色。前后翅反面斑纹全显,且较显紫褐色,前后翅外缘和后缘均有缘毛。腹部也有赭色小斑点。

图1

图2

卵:椭圆形,底面略扁平,长约0.7mm,宽约0.5mm。卵壳表面光滑,初产时米黄色(图3),2~3d后变为粉红色,再变成红色(图4),孵化前1~2d变为灰黑色。

图3

图4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5mm,体色为灰黑色,头部黑色,前胸黄色,有二排黑斑,第一排为4个小的黑斑,第二排为8个稍大的黑斑,背线呈灰白色,气门线为桔黄色,腹线为灰白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和亚腹线均为灰白色,气门黑色,胸足3对,黑色,基节黄白色,间有黄斑,腹足2对,黄色,外侧有不规则黑斑(图5)。

蛹:纺锤形,长约10~13mm,初化蛹时为灰绿色,渐变为棕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尾端具臀棘8根(图6)。

图5

图6

2.2 危害特征

金银花尺蠖低龄幼虫在叶背面啃食叶肉,使叶面出现许多透明小斑。3龄幼虫开始蚕食叶片,使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缺刻(图7),5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危害严重时,能将整株的金银花叶片和花蕾全部吃光,严重威胁金银花的生长和发育。

图7

图8

2.3 发生规律

金银花尺蠖在安徽省1年发生3代,以蛹在近土表枯叶下越冬;越冬蛹于翌年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达10℃以上时开始羽化,羽化多在下午和晚上进行,羽化初期雄蛾较多,羽化盛期则雌蛾较多;成虫羽化后半小时即能飞翔,并于当晚和凌晨交尾,交尾时尾部相对排呈“一”字形,雌蛾多数一生交尾1次,雄蛾一生能交尾多次;交尾后6~8h开始产卵,卵散产于叶背,也有沿叶缘连成一行的,少数产在枝条上。第1代幼虫盛发期在5月中旬,第2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零星以蛹越冬。

成虫有弱趋光性,活动以20~25℃为宜,32℃以上即不交配产卵。阴雨连绵或雾大露多的天气,有利于其发生。幼虫共五龄,寡食性,只取食忍冬科植物的叶片,初孵幼虫善爬行,并吐丝悬垂于枝叶间(图8),借风吹送分散。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啮食,留下上表皮,致叶面出现白色透明斑。二龄以后食量增加,沿叶缘向内蚕食。幼虫受惊动,即吐丝下垂,悬挂在株丛中,在停留片刻后,又收丝返回到枝叶上取食,且有转移为害的特性,幼虫老熟后在土表金银花植株枯叶下结薄茧化蛹。

2.4 发生原因分析

金银花尺蠖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

2.4.1 温湿度条件

通过调查发现,金银花尺蠖发生量与气温、地温、土壤湿度密切相关。当日平均气温达10℃以上开始见蛾活动,气温越高发蛾量增多。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型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梅雨期长,5月份以后雨日多,降雨强度不大,气温偏高,潮湿、密闭的环境有利金银花尺蠖的发生。

2.4.2 种植环境

金银花在安徽地区常采用成片方式在山坡上种植,为多年生藤本植物,金银花尺蠖幼虫为寡食性,寄主范围比较窄,只取食忍冬科植物的叶片,周围忍冬科植物上的幼虫容易转移到金银花上危害,因此,种植结构单一加重了该虫害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溉和施肥,增强金银花长势,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春季对植株进行合理修剪,清除枯老枝、病残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花墩内部的密闭度,造成不适宜金银花尺蠖生存的环境,可使金银花翌年被害率下降;在成虫羽化前,清株整穴,消灭越冬蛹,降低虫口基数。

3.2 黑光灯诱杀防治

利用金银花尺蠖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以在金银花种植基地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以控制虫源,降低虫口密度。

3.3 生物防治

利用寄生蜂可以寄生金银花尺蠖卵的特性,可以在1~3代尺蠖的卵期,即4月中旬,6月下旬,9月上旬集中释放赤眼蜂,每个卵期可以分两次施放,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4 化学防治

在幼虫的大发生期,可以施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见效快。即5月中旬,7月中下旬,9月下旬用2.5%菜喜15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对金银花叶片集中喷雾,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00%和88%以上[4]。菜喜为生物农药,应作为金银花尺蠖防治的首选用药。

4 讨论

金银花尺蠖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金银花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该虫1年的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据张文冉等人报道[5],金银花尺蠖在封丘县每年发生4代;姜敏等人报道[3],金银花尺蠖在平邑县1年发生3代;我们对安徽地区金银花尺蠖进行研究,发现金银花尺蠖在安徽1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盛发期在5月中旬,第2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零星以蛹越冬。

金银花尺蠖是食叶害虫,能将金银花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控制,将造成金银花的大面积死亡,给金银花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用农药防治害虫作用快、效果好,在规模化种植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但金银花是内服的中药材原料,对于金银花害虫的防治,有别于其他作物,不能使用剧毒的化学农药,特别在金银花花蕾期严禁使用毒性农药,以防药材中农药残留严重而引起药材品质下降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金银花尺蠖的防治,应该遵循IPM管理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尽可能保护助长天敌的自然控制效能,综合应用各种控制手段因时因地进行防治,以达到安全有效,持续控制金银花尺蠖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90.

[2]王广军,张国彦,王江蓉.金银花尺蠖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3):22~23.

[3]姜 敏,邵明果,赵伯林.金银花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1):62~63.

[4]倪云霞,刘新涛,刘玉霞,等.金银花尺蠖的药剂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78~79.

[5]张文冉,高殿滑,刘爱华.金银花尺蠖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4):60~62.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neysuckle Geometrid in Anhui Province

Xiang Yuyong1,Liu Kezhong2,Yin Peifeng1,Wang Meiying1,Shi Hairong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12,China;2.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12,China)

The honeysuckle geometrid is a serious leaf-eating pest discovered on honeysuckle leaves in recent years.By the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we discover that the pest can produce three generations in a year in some parts of Anhui.Its larvae,whose bite can leave many incisions or holes on the leaves,usually grow in large quantities in the middle ten days of May,in the middle and last ten days of July and in the last ten days of September respectively.We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the geometrid plague breaks out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honeysuckle;Heterolochajinyinhuahaga;occurrence regularity;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S433.8

:A

:1673-1794(2010)05-0035-03

向玉勇(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昆虫化学生态学及害虫防治。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Z147)

2010-04-22

猜你喜欢

尺蠖滁州金银花
《滁州西涧》(草书)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金银花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为尺蠖寻求庇护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金银花又开
夏日良药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