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认真履行办公室工作职责
——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
2010-11-02顾松林
本刊记者 顾松林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认真履行办公室工作职责
——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
本刊记者 顾松林
图为苗枫林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
8月盛夏,三秦大地骄阳似火。在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于古城西安隆重举行的前夕,我慕名采访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名誉会长苗枫林。苗老是机关公文写作的权威专家,对办公室工作也十分熟悉。此时苗老正精神抖擞地为会议顺利召开紧张忙碌着,得知我的来意后,他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针对如何做好办公室的工作谈了起来。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长期在中央机关工作和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您一定会对办公室工作有很深的体会和感受,请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对办公室工作的认识。
苗枫林(以下简称“苗”):办公室工作是领导机关的枢纽,是领导机关行使职权的关键部门,发挥着参谋助手、组织协调的重要职能。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人员才能胜任办公室工作。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文秘工作。我认为,称职的办公室人员应具备以下业务素质:首先要熟悉各方情况,知识面要广,工作视野要宽。我曾倡导,办公室人员特别是文秘人员要关注“无主题研究”调研,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遇到的各种社会情况要随时了解掌握,认真思考。我在中央机关做了15年的文秘工作,为领导起草文件、讲话稿。很多情况下,领导一个电话,要求我急匆匆地带着笔和纸赶到,并交代任务。其交代的事项大多时间紧、任务重,文秘人员只有平时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关键的时候才能灵活运用,工作质量才会高,领导才能满意。其次,要扎实勤奋、爱岗敬业。办公室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会统筹规划,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去干,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我在中央机关工作时,几乎没有休息日的概念,现在许多单位倡导 “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理念,我很理解。我习惯于很早就到办公室处理业务,梳理工作思路,这份难得的清净和专心,使得工作效率特别高。等到了正常工作时间,要分出时间去组织自己的团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不多了。再次,办公室人员要学会组织协调,沟通上下,联络八方。繁杂的工作内容,需要办公室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故步自封、安于清净是不能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从性格上来讲,我比较内向,喜欢清静。可是既然选择了秘书工作,其工作职责就需要我去改变、去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上传下达,学会了沟通与配合,同时也锻炼了敢于正确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勇气和信心。在领导机关做文秘工作期间,我经常为起草文件的事与有关领导进行讨论,有时还很热烈,实际上领导没有因为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而认为我不服从领导,相反,由于我对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许多意见和建议被领导采纳,使我的工作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现在有许多领导和同志们反映,从办公室工作环境中走出来的干部,有时间观念、组织观念,动手能力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我想,这就是努力锻炼的结果。
记:您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机关领导干部,同时,业内人士更赞誉您为知识渊博的学问家。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官员的学问比许多专家教授还扎实,请您谈谈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苗:我也听说过社会上的这些议论。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官员甚至有的中央领导同志退下来以后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引起社会上的极大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认为,所谓官员的学问比许多专家教授扎实并不尽然。分析这种说法的原因:一是官员的作品有“名人效应”。领导同志在职时,是社会焦点人物,退下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光环依旧,著书立说自然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官员的作品社会针对性比较明确。他们在长期的领导岗位上,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观点和理念要比常人高,对社会及读者需求很清楚。三是官员掌握的实际情况比较多。其著书立说往往能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比较好。我赞成官员著书立说,总结工作经验或者教训,有利于人们少走弯路,确保社会健康发展。但我反对有些官员自己不动手,只是在别人的劳动成果上挂名签字,沽名钓誉。我以为,无论是官员还是教授,只要诚实劳动、勤奋付出,同样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有句古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方向各不同。”
就拿我本人来讲,当我离开中央机关工作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感觉自己长期为领导起草文件、讲话,有很好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应该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理论化、系统化,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使相关人员提高效率、少走弯路。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写就了《中国公文学》一书。图书出版后,许多专家学者说此书与以往的教材不一样,文秘工作者普遍反映很实用,多年来很多单位一直把它作为培训教材,使一批批办公室人员从中受益,我感到很欣慰。但我不认为我的文秘理论基础比专家教授扎实。此书的成功之处,在于我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吸收了许多理论研究成果,较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记: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文风问题。但是当前在一些机关文件、领导讲话中,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您在一些场合称之为公文写作的“怪现状”,能否就如何积极倡导优良文风谈谈您的看法。
苗:据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某省某县年终政府工作报告和邻县几乎一模一样,人们戏称这两个县为“双胞胎县”。国务院有关部门到某市去检查安全生产,结果有两个县的汇报内容竟然一模一样。很庄重的政府部门,很严肃的工作问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官僚作风的莫大讽刺。这种公文写作的“怪现状”,是党风、政风不正的折射,最终影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我认为造成文风不正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执政道德缺失,反映出有些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的态度,甚至缺乏起码的责任和担当;二是执政理念模糊,缺乏对所从事领域的研究和了解;三是文山会海,形式主义。有些干部用会议来传达会议,用讲话来贯彻讲话。对一些情况了解不透,说不出新话,自然就会照搬照抄。改变公文写作中的“怪现状”,最主要的是要求广大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了解情况,扎实处理问题。改进文风要在“短、实、新”上下功夫。
谈风也是一种文风,是透视办公室人员综合素养的窗口。良好的谈风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说真话。所谓谈吐要真实,即通过讲谈传递的信息、社情、知识要实在可行,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确凿。一名办公室人员如果说了假话、写了假事,将来失去的东西会很多。二是说话要有新意。说话总要给人新东西,少说或不说“车轱辘话”,少谈“人云亦云”之语。一项新工作的推进,在讲说中就不能把新意淹没在老话中,要努力发掘创新点,并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群众的信息来源广泛,思维开阔、思想活跃,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赶上时代潮流,常学常新,说话办事一定要切合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讲话要尊重听众。有的人好用“训话”的形式去讲话,这不纯粹是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障碍,根子就在于骨子里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头。讲话人不尊重听众必然引出听众对讲话人的不尊重,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的主要原因。四是讲话要有情理、趣味。讲说要赋予情理,有理有据,合乎人情,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相反,“言之无味,虚话连篇”,不仅会引起听众的反感,也是缺乏执政能力的直接表现。
在访谈过程中,苗老谈吐非凡,才思敏捷,颇具学者风范。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数十载的从政经验,使得苗老谈起办公室工作总是有无尽的话题。无奈整个访谈过程,总是被一次次的电话声、一阵阵的敲门声所打断。为了不影响苗老的工作,我们不得不结束访谈,相约来日再叙。就在记者转身之间,又见苗老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