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代雪的五味人生

2010-10-30刘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母亲

本刊实习记者◎刘欣

王代雪,一个原本很少人知道的名字,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医药界口口相传的人物。

王代雪,一个勇于拼搏、善于创新的人,在几十年奋斗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王代雪,一个由普通工人到成功企业家的艰苦历程,充分展示了他真实的五味人生。

王代雪到底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笔者将为您讲述王代雪的传奇人生。

2010 年盛夏的一天,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位于北京西直门桥北一栋办公楼内的北陆药业总部。进入大楼,坐电梯来到北陆药业的门前,透过玻璃大门向里面望去,只见一个戴着眼镜、身着短袖T 恤、休闲裤的斯文男士,正神态祥和地同几个员工说着什么。于是笔者走上前,向这位男士打听王代雪的办公所在,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斯文的男士正是王代雪本人,笔者原来想象中那个豪气十足的企业家形象完全被眼前这位一派绅士风度的男人所替代。

早已在此等候的王代雪热情地将记者请进办公室。一走进办公室,空调内吹出的丝丝凉气与室外炎炎的烈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觉非常舒爽。王代雪非常谦逊地说:“这大热天的,还专门为我跑来一趟,真不容易,非常感谢。”

王代雪的办公室很大,却不会有空旷的感觉,反而显得有些温馨。红色系的沙发充满激情,摆满书的书架映衬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还有那书架上不多的几幅幸福美满的家人照片,更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感觉。

在随后的交谈中,一个非常健谈的王代雪逐渐将笔者带入了他的传奇人生故事中。

贫苦的童年

王代雪生于1955 年的冬天,在他刚刚来到人世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一个大他几岁的哥哥夭折了,母亲认为王代雪的出生替代了刚刚夭折的哥哥,又因为出生时赶上初冬下雪,所以,母亲为他起了“王代雪”这个名字。

王代雪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因为成分不好,不能经常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在王代雪的记忆里,父亲一年也回来不了几天,不能给家里帮什么忙,母亲靠着几十元的工资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正是因为承受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

王代雪是在家里排行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上世纪六十年代,王代雪上小学的时候,哥哥和姐姐都去了农村插队,家里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他和母亲的感情最为深厚。

王代雪的母亲年轻时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是一名教师,每天晚上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还要操持家务,为孩子们缝补衣物。王代雪经常一觉醒来后看到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的日子过得很苦,他想让母亲高兴、幸福,知道只有自己考了好成绩,母亲才会特别高兴。于是他忍受着贫穷,忍受着许多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刻苦学习。贫困的家庭生活也磨练了王代雪的意志,不管是在上下学的路上还是在学校,王代雪的小胸脯永远是挺得高高的,在母亲面前永远是一副小大人儿的样子。每每看到懂事的小代雪,母亲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除了母亲和家人,在王代雪的脑海里还有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人,也有着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这个人就是王代雪的小学班主任逄立洁老师。正是由于逄立洁老师的大爱和帮助,年少的王代雪才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关爱,才有了一个完整的童年。王代雪永远忘不了那一年,由于家里穷,尽管已经进入11 月份,他仍旧得穿着短裤上学,两条小腿冻得通红。下课的时候,逄老师对王代雪说“到老师家里来一下”,王代雪以为是犯了什么错要挨批评了,于是战战兢兢地跑到老师家里,没想到逄老师拿出自己孩子的八成新的条绒裤“命令”王代雪穿上。那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都要交1 毛钱,王代雪家里穷,拿不出那1 毛钱,每次都是逄老师替她家里出。学校每次组织看电影,5 分钱的电影票钱也全是逄老师替他交的。有一次王代雪在学校发高烧,逄老师把他接到家里喂他吃药,给他盖被子,看着他睡着。等王代雪醒来后,发现脸旁放了一个很大的义利果子面包,王代雪看着那个面包,感动得放声大哭……那个年代,几乎家家都不富裕,逄老师家里也有4 个孩子要抚养,生活也同样艰苦!

为了母亲毅然弃学

王代雪逐渐长大了,也更懂事了,学习也更刻苦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好朋友告诉他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这个朋友有一个在一起打乒乓球的老师,是个华侨,英语很好。这位老师说,可能马上要恢复高考了,他可以帮助王代雪复习英语,对今后的考学有好处。

王代雪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可是王代雪是个孝顺的孩子,当看到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时,他想起了家人对他的嘱托。因为那个年代谁也不知道插队还能不能回来,父亲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所以父亲和哥哥姐姐们商量后,就把母亲托付给了王代雪,希望他能照顾好母亲。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样子,王代雪毅然放弃了继续读书的的念头,初中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要工作!他要照顾母亲!终于,1974 年的一天,企业到街道招工,他顺利地进入了北京红狮涂料公司成了一名学徒工。而此时,身为知识分子的母亲的心里却是一阵阵的酸楚。

从小就看到母亲是怎样辛勤工作的,再加上母亲孜孜不倦地教诲,王代雪懂得积极上进,对工作负责,对领导分派下来的工作从不挑剔,不管是摇煤球还是干什么,都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当第一个月发下16 元学徒工资的时候,王代雪一分不留全部交给了母亲。终于可以帮助母亲了,那一刻,王代雪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坎坷艰辛的工人时代

然而,时隔不久,在工作中积极上进的王代雪却受到入厂工作以来的第一次打击。

王代雪是个热血青年,工作特别积极,吃苦耐劳,什么工作都做过。可是当他向团组织申请入团时,却因为成分不好,申请了几年都没有被批准。母亲发现王代雪悲伤的情绪后,虽然嘴上安慰他,但在心里暗暗自责。谁又知道母亲心里的痛苦啊?

由于王代雪在工作中的表现确实很突出,也展露出过人的天分,领导把他调到了红狮的经济命脉——供销科。在当时那个年代,什么都要凭计划购买,所以,采购就成了红狮公司供销科最令人头疼的难题。

团结一心的北陆药业销售团队

“当时是搞计划经济,不像现在这样,买好买,卖不好卖。当时是卖好卖,买不好买。买什么都凭计划。”由于业务难度比较大,王代雪不仅主动出差到外地采购原料,还经常自己往里搭钱为单位办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应对供销科最难的工作时,王代雪表现得游刃有余。正当王代雪的工作逐渐有起色的时候,母亲却终因积劳成疾,久病不治,离他而去,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是王代雪工作的动力,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母亲的去世让王代雪悲痛万分。母亲离世后不久,父亲也随母亲而去,这给王代雪带来的打击更大。他在悲痛中沉思着,不知自己以后该走向何方。

时间过得很快,王代雪依旧在单位努力工作着,他的成绩被领导看在眼里。有一年过春节,领导悄悄把王代雪叫到办公室,从柜子里拿出支出凭证,让他去财务处领50 元钱,还特地嘱咐王代雪不要张扬。然而,当50 元钱拿在手里时,王代雪并不为此感到高兴。他看着手里的50 元钱,眉头紧锁,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滋味。靠劳动得来的奖金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拿,这是王代雪心里一直解不开的疙瘩。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他突然感觉自己周围的同事都不像他那样努力工作了,大家伙儿都是拿份报纸、端杯茶、坐一天,甚至连打壶开水都是各打各的。他发现,在大多数领导眼里能力并不是第一位,不是把领导交给你的工作干好了就应该涨工资,就应该分房子。他看到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放在论资排辈上。

王代雪一时失去了方向,陷入沉思中。他想起母亲努力工作时的情景,想起老师课后努力为他补课的一幕幕,想起自己见到的很多和自己一样努力工作的人。难道他们都做错了吗?难道自己也做错了吗?可是,他始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工作一定要努力干,想要活出滋味来,就要努力攀登最高峰。于是,王代雪蓄势待发。

下海淘到第一桶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满了中华大地。为了理想而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的王代雪此时对学习也没有松懈,他省吃俭用订阅了一些报刊,时时关注着改革的动向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时国有企业还没有改革,不死不活的企业让王代雪有劲使不上。下海!王代雪终于在1989 年4 月,也就是他34岁的时候,下定决心,正式辞去了北京红狮涂料公司的职务,开始下海。但此时他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他的儿子才刚刚几岁,如果他失败了,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将成为最大的难题。

孝顺父母、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真诚待人是王代雪最优秀的品德。正是基于这种品德,王代雪在下海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帮助。

在1989 年的时候,人人工资都不高,但是王代雪还是从朋友处借到了启动资金,很顺利地挂靠在一家叫做祥云的公司下面,最终在中关村租到了办公地点,干起了他最熟悉、也最拿手的买卖化工原材料的生意。虽然单位很小,但是王代雪对工作的热情非常高。由于王代雪在红狮工作时和他的客户关系非常好,客户对他的口碑也很好,都非常信任他,所以当很多企业知道王代雪辞职另开公司后,依然和他保持联系,并在业务上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而王代雪靠着他的信誉,靠着他永不服输的信念,开始逐渐向更大的市场拓展。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第一年就创造出全年销售额500 万元的骄人业绩,自己也得到了下海以来的第一桶金——70 万元人民币。此刻的王代雪在激动和兴奋之余,回想自己曾经在红狮的历程,非常感激红狮对自己的培育和磨砺。在感叹后,他眼前浮现出了自己未来的康庄大路。

天道酬勤

王代雪挣到这第一笔钱后并没有放松,而是更多地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在他为拓展业务而踌躇的时候,上天好像听到了他的心声,给了他一次绝好的机会。然而,这次机会是他有生以来从未尝试,也从未接触过的一件新鲜事。

1990 年的一天,王代雪像往常一样在公司里忙碌着,忽然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风尘仆仆地前来拜访。王代雪虽然不知道来者何事,但还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原来,这两个年轻人都是学医学生物化学的。他们希望拿出他们研究项目的初始成果(也就是行业里俗称的青苗阶段)——核磁共振的对比剂和王代雪合作。王代雪从未听说过对比剂,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通过这两个学生为他讲解后,王代雪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决定开始对对比剂进行市场调研。

王代雪到各个医院去调研,301医院、天坛医院、北京医院……一家一家认真地去走访。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这些医院的放射科专家进行沟通时,得到的都是赞同和鼓励。

王代雪了解到,核磁共振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检测设备,而对比剂可使它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比如对比剂能帮助医生发现癌症病人的癌细胞长在什么位置, 以此增加手术的成功率。而当时医院用的对比剂均产自国外一家药品企业,价格很高,国产的还是空白。具有经济眼光的王代雪看到了中国对比剂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全力研制对比剂。他觉得,这不仅是自己的契机,而且可以用一份爱心去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王代雪(右五)在创业板上市庆功会上(左六)为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

就这样,王代雪开始用自己挣来的第一笔70 万的资金研制对比剂。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懈的努力,与进口对比剂质量完全相同的国产对比剂终于在王代雪的公司研制成功。当时国外的对比剂零售价大概在900 ~1000 元一支,而王代雪公司生产出来的也就300 元左右一支,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用药费用。由于质量过硬、价格低廉,从1990 年研制、产品上市到1992 年,仅仅三年,王代雪的公司生产的对比剂就占据了中国市场40%的份额。从此,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北陆药业正式跻身民族医药之林。

怀念邓小平 感谢邓小平

1997 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安详地走了。王代雪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邓小平回顾》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儿子对父亲的这一举动感到不解,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么伤感。沉思片刻, 王代雪拉着儿子指着电视说道,如果没有邓爷爷,到今天你也看不上电视。

是啊,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有多少人受益,又有多少人过上了好日子,这又岂止是王代雪一家呢。

从1992 年正式成立一直到2009 年底,在这将近18 年的历程中,北陆药业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历经艰辛、踏过坎坷,终于迎来了第二个春天。2009 年10 月30 日,这一天是王代雪最激动的一天,因为这是他18年来最骄傲的时刻——北陆药业在这一天正式挂牌上市了。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在全国一共有28家,北京有6 家,北陆药业是北京地区第一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之一。

在回忆企业上市的过程时,王代雪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所取得的成就时,王代雪说出了这样一番令人深思的话:“我是苦孩子出身,当时穷得都没法形容。现在回想起来,再看看我现在,我真是太知足了,真的。这要感谢邓小平,感谢党给我们老百姓一个好的政策,好的机会,还要感谢这么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北陆发展的同行和朋友们,有他们,才有我王代雪和北陆的今天。”

王代雪的话说得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在王代雪初创北陆药业时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最难解决。1995 年的时候,北陆药业的核磁共振对比剂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科技三等奖,这意味着王代雪可以向银行贷款600 万元。当王代雪很高兴地找到某银行贷款时,却遇到了难题。银行根本看不起这样的小企业,贷款也不可能实现。但是好人到哪儿都有好报,另一家银行的行长非常理解中国小企业的艰辛,毅然把钱贷给了王代雪,而王代雪也不负重望,如期归还了这600 万元的贷款。

王代雪不愧是成功的企业家。当北陆药业上市后,王代雪的心情却没有以前那么轻松了。他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壮大,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如何做到这些?研制新药、开拓市场成了必要的选择。

经过调研,王代雪发现,2009 年精神类药品销售额已占到全球药品市场第一位。目前我国有很多人在经受焦虑、抑郁这些精神类疾病的困扰。西药在治疗中副作用很明显,可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中药却始终没有在国内这个领域发挥作用。于是,他找来相关科研人员,决心研制抗焦虑和抑郁的中药。

抗焦虑和抑郁的九味镇心颗粒经过多年研制后终于面市,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效果非常理想。有些病人甚至服用后特地找到王代雪当面道谢。九味镇心颗粒这种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中药,再一次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广大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从此也有了新的希望。

尽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北陆药业正向着更大的目标努力,但王代雪还是曾经的那个朴素、善良的人。在很多职工心里,王代雪是一个很平和,也很有魄力的人,因为他会跟他们一起吃食堂,会跟他们一起加班工作,会跟他们同风雨、共患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王代雪最大的感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王代雪最大的信念。只有坚持信念的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成功。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的“禅”
母亲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摔倒的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