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特征研究
2010-10-28陈洁
陈 洁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特征研究
陈 洁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利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对某大学365名学生的人际归因方式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人际归因偏重于努力因素,不同群体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显著。
大学生;社会交往;归因方式
归因是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1]2。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出怎样的解释,具有个性的特点,被称为归因风格,又叫做归因方式或解释方式[1]81。人们对于事件或现象所作出的不同原因解释,特别是这些原因的特性,将会影响人们继发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对大学生的人际归因特点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以及性别、专业差异在人际归因方式上的表现。但是,这些研究对归因方式的划分相对单一,主要是内外因划分或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因子划分;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归因方式划分为十个子项目,致力于了解师范院校大学生总体的归因特征,比较不同大学生群体归因方式上的差异,希望能通过这些研究帮助大学生学习全面而积极的归因方式,塑造其相对稳定而理性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淮阴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共计365人,大一115人,大二105人,大三120人,大四25人。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Lefcourt等编制的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人际归因分量表。
该量表共24个项目,李克特五级计分。成功与失败归因各12项,分属四类可能的归因,即能力、努力、情境、运气。
(三)研究程序。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主试和指导语,当场填写、回收问卷。答卷采取匿名方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特点。
表2师范院校大学生总体在人际归因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情况
均值差显著性内控得分—外控得分1318﹡﹡0001能力得分—努力得分-2375﹡﹡﹡0000情境得分—运气得分02790174
注:N=365*p<0.05**p<0.01***p<0.001
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测查表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控制点表现出明显的内控倾向,而内控的归因倾向中特别注重努力因素。
(二)对师范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的研究。
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测查的结果经t检验发现,大学生在人际归因倾向上存在着显著的生源差异,表现在:
第一,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运气因子以及外控归因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城镇学生具有显著的外控倾向。
第二,男生在能力因子以及内控归因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特别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男生具有显著的内控倾向。
表3 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各种得分差异情况(除年级变量)
注:N=365*p<0.05**p<0.01***p<0.001
第三,理科学生在能力因子和努力因子上的得分都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科学生,在应对人际问题时具有极其显著的内控倾向。
第四,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能力因子和努力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非常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成功情境时,他们会更多地归因于自身的原因。
第五,从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能力因子、努力因子以及内控归因的得分上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应对成功情境时,他们将原因归结为自身的倾向性远高于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
第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学生在内控归因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特别表现在应对失败情境的时候。
表4 各年级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各种得分差异情况
注:N=365*p<0.05**p<0.01***p<0.001
三、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特征分析
(一)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特点的分析。
本文对师范院校大学生总体人际归因方式从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个因子的得分上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控制点表现出相对的内控倾向,着重于对努力因素的归因,兼重外控的情境因素。这一结果验证了罗特、劳伦斯等人的基本观点,即大学生的内控倾向高于外控倾向。不少国外的研究者认为,适度的内控是个体成熟的标志,也是社会适应良好的表现①。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个性、品质、思维发展都相对成熟,对事物、现象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也发展到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二)师范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归因特点的分析。
本文还对师范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了比较。归因倾向共划分出了十个子项目,除去能力、努力、情境、运气四个基本项目之外,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内控、外控、成功情境下的内控、成功情境下的外控、失败情境下的内控、失败情境下的外控六个子项目。研究显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人际归因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讨论如下:
1、城乡差别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城镇来源大学生在运气归因以及外控归因、失败外控归因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农村来源大学生,这意味着相对于农村来源大学生,城镇来源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外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多地从外界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上寻找原因。关于这一差异,我们也许可以从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来解释,相较于乡村相对简单、自给自足、带有更多独立性质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中体现更多的是细化的劳动分工和彼此紧密联结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蕴含不同的文化,在这两种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对于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存在差异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城市生活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和不可控性,使得城市人对事物的认识线索更为丰富。但为什么特别地反映在失败情境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性别差异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男生在能力归因、内控归因以及内控失败归因三个项目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具有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失败的情境时,男生更多地从自身能力方面找原因。
性别角色是影响个体归因方式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谓性别角色是已经为男女大学生所接受、认同并内化的角色心理,它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教化的结果,而社会教化传递的是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两性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接纳方式。对男性而言,更强调实力、竞争,更注重自我内部确证,追求个人成功和价值实现,更看重比较中的胜负。这种强调一方面使得男性将成功的原因更多地归结为自身内部的原因,从而提升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也将过多的责任、要求加诸男性身上,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内部的原因,使其面临更大的自尊的威胁与挑战[2]。
3、专业差别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理科生在能力归因和努力归因两个项目上的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文科生,在应对人际问题时具有极其显著的内控倾向;在内控失败归因项目上其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文科生,表明在面对失败的人际交往情境时,理科生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方面寻找原因;在内控成功归因项目上,理科生也显著地高于文科生,也就是说在应对成功的人际交往情境时,理科生也更倾向于将成功的原因归因自身内部的因素。这一差异我们可以从理科专业的思维特点来理解:理工类专业更多是同物体打交道,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强调个体的操作能力和掌控感,更关注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样的一套思维沿用至人际交往的情境,表现为对自身因素的特别强调,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4、独生与否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能力和努力归因项目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因而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非常显著的内控倾向。在内控成功归因项目上他们也表现出了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常显著的差别,即在应对成功的人际交往情境时,他们会更多地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独生子女进行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他们对自己克服困难达至目标的能力持有更强的信念[3]。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位置使得他们受到他人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些关注和重视会使他们较高地评价自己,相信并且看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5、学干经历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能力归因、努力归因以及内控归因的得分上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从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内控成功归因项目上,其得分极其显著地低于从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也就是说学干在应对成功的人际交往情境时并不倾向于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身内部的因素。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结论,我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学生干部具有比普通学生更加突出的能力表现,在个人奋斗过程中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并且认为学生干部也可以体会这两个因素在其经历中的作用,但研究的结果恰恰反映,较之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更加不强调这两个因素在成功的人际交往情境中的作用。关于这一差异的理解,我们可能需要换一个角度。学生干部拥有更多社会交往的机会,他们在应对和处理各种人际交往情境的过程中,对人际交往情境影响因素的认知可能较普通学生更加丰富和全面,除去个人可以发挥的作用之外,人际交往毕竟是双方互动的事情,他们可能觉察到权力、关系、资源、策略、时机等因素都会对人际交往的成败发生影响,从而对人际交往的成功持有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
6、年级差别与大学生的人际归因。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学生在内控归因项目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在能力归因以及内控失败归因项目上大三与大二差异显著,在努力归因以及内控成功归因项目上大三与大一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大三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情境中的归因方式更具有内控倾向。如果以适度的内控作为个体成熟的标志,那我们可以了解伴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自我负责的意识在不断提升。
(三)对大学心理教育的建议。
1、有针对性地进行归因训练,改善大学生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对个体的情绪以及继发的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着手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对大学生情绪及行为反应方式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工作,一是靠学生自身有意识地纠正,二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训练。归因训练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三种,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韦纳的动机情绪归因理论。归因训练的具体实施措施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阐述。
2、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和教育。
研究显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归因特征,城乡差别、男女差别、年级差别、文理差别、独生与否的差异以及学干与否的差异都在归因方式上有所体现。归因训练需要根据所面对的群体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注和教育。
四、结论
研究得出,师范院校大学生总体人际归因倾向于内控,偏重于努力因素;城镇来源大学生较之于农村来源大学生具有显著的外控倾向;男大学生较之于女大学生具有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理科大学生较之于文科大学生具有极显著的内控倾向;独生子女大学生较之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非常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成功情境时;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较之于有过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具有非常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成功情境时;不同年级大学生归因方式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大学生较之于低年级大学生具有显著的内控倾向,特别是在应对失败情境时。
注 释:
① 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2。
[1] 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 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83.
[3] 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青年研究,1997(6):1-10.
责任编辑:仇海燕
G444
A
1007-8444(2010)06-0835-04
2010-08-16
陈洁(1980-),女,江苏淮安人,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