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0-10-27陈先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学习者

陈先在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浅谈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陈先在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教育注入了活力。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

国内现行的无论哪种教学管理方式,基本都以传统教学方式为模板,学校“控制”着本校师资,教师“控制”着学生,可以用“层次化”来描述。这种教学模式结构简单,运行也较为方便。但简洁的背后,实质管理比较肤浅,不足之处明显,缺乏反馈机制,各成员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少,对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浪费,教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管理机构的思想,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教育机构也不知道下面需要,只是一味地把它的想法强加下去,也不知道效果如何,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完全不符合。

现代教学技术的标志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智能的多元化。这些技术应用于教学将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将会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对教学管理也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挡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由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的体系“网络化”,可用图简单表示。

“共享师资”指与合作院校或科研学术机构等共享的师资力量,“社会师资”指具备丰富管理能力和深厚实践操作指导能力的外聘类教师,这类资源充分地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共享师资、社会师资”在日常生活中也被我们称为共享资源。在这个模型中,管理机构和各类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管理机构之间指导、反馈和沟通的渠道畅通,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和谐管理方式。加强了信息的及时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增进师生互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显然,这个模型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空间和时间限制。

1.教学内容的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途径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增强。同一项内容可以用不同的信息形式同步地呈现,同为补充和支持,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最适宜的媒体类型和呈现时机。其次是教学内容呈现超媒体结构,内容组织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增强,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路径和途径,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学内容的获取和传递具有双向性。教学内容不仅由教师或教学机构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主动从资源库中获取信息,还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反映给上层机构,真正做到学习畅通无阻,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实现。

2.学习环境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互联网的使用实现了本地和远程资源共享,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便利的资源库,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和范围扩展,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基本条件,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自如贯通,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拓宽了交互渠道,既有人机交互,又有人际交互,并且交互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具备开放性和私密性,为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班级教学向多样化阶段发展。

3.教学控制多样化

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方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媒体手段增加一些人情味和趣味性的东西,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使得教师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管理转为间接管理,便于实现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的跟踪记录,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掌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4.教学方法多元化

改进了教学方法,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教学媒体不仅成为学习的资源,也成为了学习者认知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媒体手段,为学习者提供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如在微格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不在的情况下,方便自如地了解学习者的一切情况,也便于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有助于采用协作式教学,这种教学法既适用于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也适用于学习者自主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协作教学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易于配合。它不仅可有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提高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和重点要点分析等手段,及时纠正错误和温故而知新,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它还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跟课程教学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可针对问题查找资料,收集信息、下载储存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5.教学资源一体化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好的教案、课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教学信息资源库供大家使用并通过网络的定向检索功能,方便、快捷地查找获取有用信息,这样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又节省了时间,学科教师只需要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源,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路,就可以用于教学了,使教师有了更充分的精力去钻研教学。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教师既可从网络中获取教学资料,又可为网络中心提供信息资源,还可以在网络上相互观看论文、教案、课件,交流见解,探讨问题。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网络的优势还表现在服务的全天候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随时上网学习,也便于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益终身。

6.教学过程、渠道多样化

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答疑,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今天,教师、学生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互相学习,如BBS开展教师答疑、专题讨论、学生作品展示、教学活动评价等活动交流心得等,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查看他人的评论,得出自己的观点。利用电子邮件,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合作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利用聊天室,我们可以及时交流、某一共性的话题,互相启发思想。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必然对数据的产生、管理、使用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做到了数据收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方法统一、数据查询方式统一、数据打印格式统一,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避免了传统教学管理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自动处理教学数据,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量化分析,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自动地处理各种教学数据,自动生成各种表格,得出相关的结论。开发监控教学质量的软件、学生成绩管理软件、教学质量分析软件,对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便于我们更早、更快了解教学情况。

3.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管理活动

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教学日程安排、教学信息,安排每周工作,收集最新反馈信息,提高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强化了教学管理。领导通过查阅网上教学论坛、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全院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掌握处理,采纳合理化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处理学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利用网络组织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活动,让全院教师能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在网上推出优秀教案、优秀论文、音像图书资料供教师们参阅,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网络,反馈学生学习、实习情况。通过网络,将学生每周的检查评比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激浊扬清,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张杰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G642

A

1673-0046(2010)10-0148-02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学习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