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0-10-27张元君江苏徐州技师学院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3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电工测验

张元君 江苏徐州技师学院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张元君 江苏徐州技师学院

本文介绍了《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时的一种参考。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强(譬如概念、原理、公式等较多),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应用等)。 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要真正学好《电工基础》这门课,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五种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启发问答式教学法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点拨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可见,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已经给我们阐释了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性。

启发问答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回答,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一种浓厚的探讨气氛。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要巧妙地进行诱导,使之回归正常轨道;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表情有百思不得其解之状时,要及时予以点拨,引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问题得以解决。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启发问答式教学法在导入和传授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运用巧妙,会得到极佳的效果。譬如在讲授“电池的串联”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导入新课。

教师问:“一般干电池电动势(电压)是多少伏?”学生多数回答:“1.5V”。

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家里的手电筒用了几节电池?学生回答:“2节或3节”。

教师又问:“电池怎么安装(连接)的?”细心的同学会说:“电池之间是正负极相接”。

教师再问:“为什么要那样安装?”学生会立即相互讨论起来。

教师可以找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然后点拨到“这种连接方式叫串联,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电池的连接”。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

启发问答式教学法要求问话的方式要有艺术性、多样性,学生回答出现卡壳时,要给予及时的提示、点拨,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形象直观式教学法

形象直观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变玄奥为简易,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形象直观式分为形象式教学法和直观式教学法。

形象式教学法是指在讲课时对于一些疑难、玄奥的问题多运用比喻、形象的说法予以说明和阐释,帮助学生理解。譬如:对于电流可以用河流(水流)来比喻说明;对于电压(电势)可以用水压(水势能)来比喻说明;对于电阻可以道路障碍来比喻说明;电路可以用道路来比喻说明;电容器可以用仓库来说明……注意这些比喻只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并不代表概念本身。

直观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多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幻灯、演示、课件等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练习测验式教学法

练习测验式教学法是练习式教学法与测验式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就是大量的练习配以必要的测验。

练习式教学法是按教材的规定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去做某一定理(概念、原理)的练习题,或用某种公式反复解同类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技巧,找出薄弱环节的教学方法。严格的练习和测验还能使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练习式教学法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符号法”等章节教学中很有必要。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练习式教学法。

测验式教学法就是每章结束时应该采用测验法,以此来检查同学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均能做到有的放矢。

练习和测验可用一堂课的时间,也可以用部分时间去完成。对学生的练习结果和测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四.演示实验式教学法

演示实验式教学法分为演示式教学法和实验式教学法。

演示式教学法:一般指教师在教室通过做示范性实验、或是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等方式,引导学生系统观察展示、演示效果,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把感性认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譬如在讲授“电桥平衡条件”这节课时,我利用演示板演示,使学生直观第看到电平衡的现象:一条对角线接电源,另一条对角线串接电流表,结果显示无电流通过。从中得出电桥平衡的条件:“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然后再验证利用电桥平衡的测电阻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直接升华到理性认识上,本来要用40分钟才能讲完的课,仅用20分钟就讲完了,且获得了交好的效果。

又如讲“电磁感应”这一节时,由于内容抽象,如果只凭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联接空心的筒形线圈和电流表、条形磁铁。学生亲眼看到由于磁铁在空心的筒形线圈中运动,使联接线圈的电流表中有感应电流,同时发现磁棒运动的速度越快,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越大。学生发现线圈中磁通变化越快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也越大。我马上因势利导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越同一线圈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并给出公式E=nΔΦ/Δt。并指出此公式只是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接着又提出问题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如何判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磁针在线圈中作上下运动与电流表的指针摆动的方向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系,继而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通总是反抗原磁通的变化。”这时给出完整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E=-nΔΦ/Δt,通过演示验证了楞次定律,使学生在趣味教学中学到了知识。

实验式教学法一般在实验室进行。该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研究实验对象的发生和变化,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实验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通过独立运用仪器器材料,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严谨求实态度和科学研究兴趣。实验法可分为课前实验和课后实验,也可分为小组实验和个人独立实验。实验发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五.归纳总结法

学生普遍感觉《电工基础》“公式太多记不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厘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大大减少记忆量,还能灵活予以应用。譬如对于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公式可以比较归纳如下:

概言之,这五种教学方法各有特色,可以在教学中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电工测验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