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2010-10-26杨金栋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体育课比赛

杨金栋

(惠州市博罗中等专业学校,广东 惠州 516100)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杨金栋

(惠州市博罗中等专业学校,广东 惠州 516100)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不断壮大,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数呈现每年大幅递增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技术性且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却呈现每年大幅下滑的趋势。试问,这样的毕业生能胜任他们的岗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吗?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其影响的原因和寻求其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身体素质;体育发展;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工作范围和性质需要他们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作保证,比如模具数控、电子、汽车维修等专业的学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很难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没有比较好的力量可能就很难干好他们的工作;导游、酒店管理、护理等专业的学生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可能就站不下来。另外,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需要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否则工作不了几天就辞工不做了。据调查得知,有30%的同学在毕业前两年的时间里,差不多每两三个月换一个工作。作为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需要有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如果有一两个工人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则会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度。怎样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不是上网打游戏、玩手机、聊天、发信息就可以做到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也不能是一句空话,不是老师简单的说教就能够实现的。这些必须落实在实际而且有效的行动中。那就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参与体育比赛以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可见体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体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

本人对惠州市的25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了国家级重点、省重点、市民办中职学校。每所学校发放学生问卷50份(包括不同的专业学生,男女比例也基本上为1:1),教师问卷3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1238份和75份。占总问卷的90%以上,证实本次调查有效。对调查进行分析后得出结果如下:

1.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1.1 从比赛成绩看

从每年举行的田径运动会的比赛成绩看,基本上每个项目的成绩都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以下表格结果是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得出的。

比赛项目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前四名平均成绩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00M 12.12 15.31 12.33 15.62 12.4 15.6 12.62 15.8 12.75 15.9跳远 5.63 4.16 5.54 4.05 5.46 4.02 5.34 3.95 5.13 3.86铅球 10.82 7.53 10.59 7.35 10.46 7.16 10.23 7.08 10.15 6.98 800M 3∶12 3∶18 3∶21 3∶25 3∶32 1500M 5∶01 5∶05 5∶13 5∶15 5∶21

1.2 从测试测验成绩

坚持中长跑锻炼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血管系统发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很大的帮助。(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作为考试的基本内容也是必考内容。但根据近几年测验的成绩看,男女生的成绩都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很多男生跑不完全程及女生晕厥的现象。男子1500米的及格成绩是6分钟13秒,但只有不到10%的同学可以及格,50%的同学成绩在7分钟到8分钟。而按照标准7分30秒以后就是零分了,还有20%的同学在8分钟以后。女生的水平就更差了,每班只有三四个人达到4分钟的及格成绩,70%学生在4分30秒以后。

2.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前几年在课余时间里,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的同学满校园都是,有时甚至会为了抢场地而打架。现在呢,由于网络盛行,很多学生把课余时间基本上花费在上网和打游戏上了,另外,手机的高普及率使很多学生找到消遣的好方式,比如聊天、上网、打游戏、发信息等。很少有学生到操场跑跑步、踢踢球,甚至在篮球场上也没有几个人。确实,这些学生因为喜欢玩电脑和手机,动手的时间比以前多多了,但身体其他部分没有协调配合。难怪有人曾担忧的说,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不仅的将来,人类的手指可能是最发达的,其长度可能会比现在长几倍。听起来有点好笑但其实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3.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比赛的人数越来越少

学校举行了各种比赛,但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比如报名参加校运会的人数一届比一届少,最后的结果是把比赛时间由两天半改为一天半。比赛项目也是删了再删。以前校篮球联赛是最激烈火爆的,基本上每个班都报名参加,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上场比赛。但现在不仅参加比赛的班级大大减少,参加比赛的班级的学生水平也比较差,有些班还凑不齐5个人上场,从比分就可见一斑。作为比赛班级的其他同学也很少去现场观看加油,使本应该热烈程度和观赏性都比较高的篮球比赛成了裁判的专场演出了。

三、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1.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的发展

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的发展,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觉得是可有可无的。其实这样是非常错误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性的人才,是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否则他们和学历比他们高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没有好的身体,没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没有团队的协作精神。这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胜任他的工作,能为社会作贡献吗?

2.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的缺乏

学校领导的工作重点放在招生与专业课教育上,经费主要投入在专业课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上;对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的投入较少。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你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能满足你体育活动的需要吗”中,83%的学生认为是不能满足。可见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活动。

3.体育课程课时设置不合理

中等职业学校现在采取2+1的办学模式。即在校进行两年的专业学习,第三年就到相关的企业和工厂实习。学校为了尽量使学生能在两年的时间多学点专业课程,于是对体育课的课时进行了调整,比如砍掉体育课或者第二学年不开设体育课,这种做法能被学生认同吗?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如下:

A)你认为学校需要开设体育课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B)你认为第二学年还应该开设体育课?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觉得学校需要开设体育课,87%的学生认为第二学年还需要开设体育课,而只有 4%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体育课,可见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的。

4.体育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的陈旧性

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专业性较强,对身体的运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总是采用单调陈旧的教学内容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在“你认为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的问卷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不合理。而传统的体育组织形式让学生已经没有上体育课的激情了。

四、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1.加大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学校应该加大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建设,很多学校没有室内场馆,下雨的时候就只能在教室里学习。像在广东这种多雨的地方,一旦到了雨季,经常是连续一两个月上不了室外课,有时是刚做完准备活动就开始下雨,天气热的时候又经常晒的学生头发晕,还没开始进行活动就已经受不了了。所以学校最好能有像体操馆、田径棚等室内场馆。不仅可以满足体育课的正常开展而且能够适应像健美操、体育舞蹈、榆枷、形体训练等项目的进行。

2.加强体育教师的引进、培训及再教育工作

在对教师的问卷“请问贵校的女体育老师占所有体育老师的比例是多少”中,90%的学校回答是低于10%;在问卷“贵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适合学校的体育发展吗”中,83%的学校认为不适合。所以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年轻体育教师的引进工作,特别是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榆枷等专业的体育人才。还要适当配备女教师以达到教师男女比例、专业结构搭配的合理性。另外很多其他专业课的教师每年都有机会到高校进行培训充电,接受新的思想理念,开拓了视野。但体育教师基本上没有机会,总是一年又一年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导致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没有兴趣。

3.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体育课的开设应该对专业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不能安排统一的教学内容,否则体育课就只是一种形式,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了。比如模具数控、电子、汽车维修等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好的上肢力量。我们可以多进行相关的练习以增强学生力量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篮球等;导游、文秘、商务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良好的体型和优雅的动作,我们可以安排健美操、舞蹈、榆枷、形体训练等。组织形式应该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比如采取游戏、对抗、男女混合、团体竞争等形式,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和热烈的氛围中完成运动。

4.加强体育考核制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体育课作为考查课的内容。很多学生不重视,上课不来,来了的不运动,运动的有气无力。考试时大多不及格,有些学生根本就不考,比如测试中长跑(女子800米、男子1500米)时,很多学生就不参加,认为测试也是不及格还不如省点力气,而且很理直气壮的说,我来学校又不是学体育的。不及格同样可以毕业啊。的确如此,不及格的学生同样可以毕业,但是这种不能吃苦的学生在学校能毕业在社会上能毕业吗?我们应该把体育测试放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很多大学把体育考试合格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我们也完全应该这样做,中职学生很少知道去尽量努力,总是喜欢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才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完全没有了自信心,如果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努力锻炼后能测试合格一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使学生知道只要你能吃苦、能努力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5.开设各种体育兴趣班和训练队

如果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兴趣班,比如篮球、足球、田径、武术、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那么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学生掌握几项特长。同样通过相同兴趣的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及自信心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而拥有一、两项体育特长的学生在应聘中会更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6.积极组织各项体育比赛

学校多组织体育比赛,并相应加大一定经费投入,比如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发放一套比赛短装,而获奖的班级和同学也可以有适当的奖励。以促进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和运动的普及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而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明星”带来的效应也是很高的,它不仅吸引很多同学来观看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且可以使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

7.加强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引导作用

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知道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使他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好处。比如男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自己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增强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女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比如健美操、柔韧性练习、体育舞蹈等可以塑造完美的身材和良好的气质。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通过流汗排除体内的毒素而且可以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体育锻炼还应该是长期乃至一辈子都要坚持的事情,不要因为觉得现在自己年轻身体好就不需要锻炼,等到自己身体不好的时候再去锻炼。有句话这样说“四十岁前用身体健康换钱,四十岁后用钱来买身体健康”,证明了锻炼身体应该是长期的而不是投机心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不正说明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吗?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应该从现在做起并且最重要是坚持不懈,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后顾无忧,才能更好的工作。

五、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正确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加大体育投入,引进人才。其次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我们还要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成为终身体育的追求者和受益者。同时要加强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我相信,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1] 曲宗湖.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卢元镇. 从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看学校体育的功过[J]. 中国学校体育,1999,4.

G71

A

1008-7427(2010)03-0042-02

2010-01-09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体育课比赛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发芽比赛
体育课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