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010-10-26

运动 2010年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李 江

(北京市中医学校,北京 101101)

理论与方法探索

浅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李 江

(北京市中医学校,北京 101101)

以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为理论研究基础,以体育教师科学化教育教学为依据,以多元化评价主体,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筛选心理健康的科学评价指标,构建促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推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的改革,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指标

心理健康的评价理论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科学评价,首先要从理论上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结构,即确立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以及相关内容的发展水平标准。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和发展水平标准,理论繁多,观点也不尽一致。如何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把各种评价理论归纳成有结构的体系,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一项迫切任务。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即培养体育教师的优良心理品质,训练自我调节能力的问题;兼有对体育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因素的修复和治疗问题。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体育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极易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人格等心理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立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维护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评价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1.1 评价内容的随意性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中提出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因此,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的内容的选择,应积极围绕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作为评价内容的选择标准。具体来讲,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评价,目的是让体育教师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目前的评价内容选择则过于泛化,特征不强,很难得以体现。

1.2 评价指标操作性差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已提出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体系,根据目标体系和内容转化为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建立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准确反映心理健康目标和教育教学的统一程度,能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使教育教学在标准的要求下展开。但在目前的心理健康评价实践中将目标体系细化成具有操作性、适用性的指标体系还没能达成共识,尤其是不太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1.3 评价形式单一

目前的心理健康的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体育教师自评与互评。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而价值就深层而言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反之,客体对主体是无价值的。”因此,选择评价的主体一直是教育评价实践中一件慎重的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心理健康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走向。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序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多种定义,如,精神医学家曼宁吉提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因此,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的最大潜能。

心理健康的诊断、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无一不是根据心理标准来进行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明显的心理症状;二是按常态分布为标准,偏离了平均值便为不健康;三是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四是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五是个人的自我感觉良好;六是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以上这些标准,“更倾向于生存标准或称社会适应标准”,注重的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按此标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只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国际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向越来越倾向于发展的标准,这一标准不只关注人们无心理疾病、呈正常水平的心理机能状态,更强调个体如何从一般健康的心理水平向更健康的心理水平发展,强调在生活目标、抱负水平、潜能发挥、人格塑造以及持续的发展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适应,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目标,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

表1 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体验教师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能够通过教学工作改善心理状态,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在体育教师工作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通过教学工作树立自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爱岗敬业,增强角色意识,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我保健和调节,不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热爱生活,劳逸结合,做到心情舒畅等等。

因此,我们根据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领域评价目标根据可操作性的要求,筛选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以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1)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特尔斐法,邀请10 位专家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4 项评价指标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对专家排序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所计算的权重的确定意见,进行第2 轮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调查问卷的10 位专家中,完全同意指标权重赋值结果的有8 人,占专家总数的80 %;大部分同意的有2 人,占20 %。由此认为,4 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成立。

2.3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而价值就深层而言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因此,选择评价的主体一直是教育评价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实现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方法体系是把自评与互评紧密的联系起来。

3 结 论

3.1 建立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

3.2 确定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目标评价指标权重。

3.3 体育教师在心理健康目标评价中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 1 ] 胡江霞.“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 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

[ 2 ] 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 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 3 ] 张海钟.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 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

[ 4 ]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

[ 5 ] 朱智贤主编. 心理学大辞典[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6 ] 彭飞. 优秀教练员的精神和心理素质浅析[ J ].四川体育科学,1995(4):6 ~ 9,12.

G804.8

A

1674-151X(2010)05-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57

投稿日期:2010-04-15

李江(1980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