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央行内部控制审计与评价
2010-10-25李群
李 群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是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探索内审转型的突破口,作为一种专门的审计类型,本文结合基层央行业务实际,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内容、流程入手,对基层央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央行内部控制审计与评价的理论模型,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央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
一、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央行内部控制审计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内控环境状况,即员工的道德风尚、行为规范、激励机制、纪律约束等方面。主要审查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组织规划管理、员工胜任能力与人力资源政策和诚信与道德价值观等;二是风险评估状况,即对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操作风险等基本相关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全面分析并确定应对策略,主要审查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应对、应急管理等;三是控制活动,即根据内部控制的目标,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基于风险评估,进行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活动,主要审查制度规程的建立健全、岗位设置是否坚持岗位分离与制约的原则、授权与审批控制、计划与预算控制、会计财务控制、实物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法律事务管理、应急预警机制等;四是内控信息及沟通,即上下级行之间内部控制的目标、风险评估的结果、内部控制活动等信息的传递,各平级岗位、部门或机构之间内控信息的沟通。
二、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步骤及方法
1.收集内部控制制度。央行为实现控制目的,制定了许多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人才选拔制度、集中采购制度、费用开支标准、业务流程图、党委会决议、年度工作计划等。在实施央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前,要广泛收集央行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全面了解和熟悉掌握内部控制状况。
2.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自我评估。审计人员通过召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人,按照计划一沟通一执行一反馈的程序,运用专题讨论会法、问卷调查法和管理分析法,就央行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开展自我评估,进一步了解央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和不足。由于控制自我评估使央行管理人员、经办人员能够就内控状况畅所欲言,激发了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与审计人员共同探讨内控薄弱环节及难点、重点,审计人员再根据自我评估结果,确定内控审计重点及审计频率,使内控审计更具针对性。
3.央行内部控制状况评价。根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情况以及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及评价标准对央行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在日常业务活动中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确定评价等级,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1)内部控制的一般评价标准。
①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央行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央行根据业务运行的需要,應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业务运行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
②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适用性t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效率性。在满足了完整性这条首要标准之后,合理性是对内部控制更深一层次的要求。
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央行的内部控制措施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二是指是指设计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在央行的运行管理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其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以上三个标准属于评价央行内部控制的一般标准,把三项标准结合,实质上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发表评价结果,或者说是对被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的总体评价。
(2)内部控制的具体标准。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方面的标准,是具体内部控制实施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襁第二层次是内部控制作业层级评价标准。可以将内部控制五个组成要素再分为更多的项目,例如控制环境要素涵盖的项目包括道德风尚、行为规范、激励机制、纪律约束等,至于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主要是控制活动要素的细化,控制活动是确保央行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是针对控制活动的风险点而制定,所以,作业层级评价标准比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更繁杂。
4.撰写央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央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的组织开展情况、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等。
5.跟踪审计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对央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目的是要敦促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必须对内部控制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实施后续审计促进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