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产业主导权的丧失
2010-10-25吴翠
吴 翠
摘要:文章开篇提出随着外资在中国的渗透,中国在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的主导权渐渐丧失的问题,然后将分别从微笑曲线的几个环节如创新研发、原材料、物流、销售和品牌来探讨中国企业在相关环节的薄弱与不足,最后围绕各个环节,提出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产业突围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笑曲线;产业主导权;知识产权;大宗商品;物流;品牌
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让外国资本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中的许多领域,甚至控制了某些产业的关键环节。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警示,同时也能听见一种不同的声音,斥责前者为阴谋论,阻扰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本文将以宏基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为主线来探讨这一议题。
一、产业主导权的丧失
根据微笑理论,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大体上可以分为创新研发、原材料、加工制造、物流、销售五个环节,高附加值更多出现在两端的环节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如下图所示:
中国被称为当今的“世界工厂”,中国的企业大部分在从事“加工组装”这个环节的工作,截止2009年底中国已有至少230多类产品产量居于全球第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例达17%,而美国下滑至16%,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然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低、价格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而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是49.22%、48.35%、37.92%。
二、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产业链分析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只是在产业链附加值最低的环节占据了领先地位,而能够带来高附加值的其它环节则仍然由外资把控。下面将围绕研发、原材料、销售这三个环节来探究中国企业的薄弱不足和在相关产业中所处的地位。
1.创新、研发和设计
由于缺乏创新研发技术,中国大部分企业只是简单的从事加工制造,丧失了很多利润,以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iPod为例,每台售价为299美元,美国公司可以获得研发设计和营销收入163美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获得零部件收入132美元,剩下的4美元归中国大陆,其中属于加工组装费的是3美元。
一方面,我们本来就在许多现代产品领域起步太晚,丧失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先行完成工业化的少数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产权”制度,使得技术不能低成本学习和引进。有数据表明,少数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士拥有世界上80%的商标和专利。
2.原材料定价权
原材料尤其是大宗商品在产业链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制约下游的产品产量、产品成本、产品价格以及产品利润。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原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几乎都有成熟的衍生品市场如期货。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具有密切关系,现货价格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形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垒球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就是因为金融资本家的炒作,“供求决定价格”在大宗商品价格决定体系中暂时失灵。金融危机后,墨西哥、智利等全球主要的产铜国出现矿工罢工事件,铜的产量确实相应下降,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引起价格暴涨。华尔街投行为了弥补金融危機中的亏损,无限夸大和炒作金属产品的短缺,使得价格上扬,使真正需要这些商品作为加工原材料的企业在高位套现,而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则赚取高额利润,而在高价买进原材料的往往都是中国等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3.销售与品牌
产品制造完成之后,便开始进入销售环节,如果在产业链的前几个环节没有强大的控制力,没有关系,如果能够塑造强势的品牌,那么仍然拥有相当分量的产业地位,比如诺基亚的手机,上游的关键部件制造商都愿意为其提供产品;又比如沃尔玛,作为最著名的零售商,供应商都争抢着成为其全球供货系统的一员,也被商业地产开发商积极争取入住;还有全球知名奢侈品LV,价格不菲,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巴黎、香港和上海等地甚至出现消费者在店外排队等候的现象。
我国每个对外开放产业的前5名企业都是外资公司或者被外资公司所控制;全国最重要的28个产业,外商企业在21个产业中占有控股地位;在39个工业行业中,外商企业在23个行业中占优势地位。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产品占55%,其中,轮胎行业80%的是外资品牌,汽车90%的销售额来自于外资品牌,英特尔的CPU市场份额为85%,微软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为95%,思科占据企业无限网络的60%。
三、中国企业应当如何实现产业突围
学界已经意识到中国企业的产业主导权丧失的危机形势,开始探讨如何才能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高端化”以及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附加值。王德禄指出中国企业应当从三方面来运作和思考,从而提升在全球产业体系的主导权地位,即技术主导权、市场主导权和资本主导权。本文以微笑曲线理论为线,认为中国制造应当从创新技术、原材料定价权、物流、销售品牌这四个环节着手提升实力和控制力,原材料定价权归根到底是一个资本实力的较量,而物流和销售品牌考量的也是对市场的掌控。这一部分,我将就各个环节,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行动以实现产业突围提供建议。
1.打破知识产权桎梏
先行完成工业化的少数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产权”制度,一方面保护了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也给地球人的智慧活动带上了精神枷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创新能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也正是知识产权这一制度的发明,知识变成了一种资本。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立论反对保护脑力劳动,而是呼吁建立一种新的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并非完全遵重了知识产权,他们的知识产权立场也是国家利益导。以中国北京知名的烤鸭为例,包括全聚德在内的著名烤鸭店使用的原料并不是“北京鸭”,而是经英国人优化繁育的“樱桃谷生长的北京鸭”,为此,每年我们都要用大量外汇购买,类似遭遇的还有猕猴桃,还有野生大豆。大豆本原产于我国,美国通过对我们的种子解剖等生物实验,最终发现高产相关的基因,并在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申请了64项专利。然后用转基因大豆来占领中国市场,导致中国大豆最大产地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陷入崩溃状态,大豆产业和食用油产业受制于外资。
美国为了支持本国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采用过不同的知识产权政策。1790年到1836年问,美国主要是技术进口国,这个时候的美国专利权只局限于本国公民;1836年到1861年,美国对外国公民和居民收取的专利申请费是美国人的10倍,如果是英国人还要更高;直到1871年,美国人的著作权也只限于本国公民;1989年,美国人加入了《伯尼尔公约》,比英国晚了100年I、1988年,美国制定了《综合贸易法》,开始利用知识产权向别国输出
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赚取超额利润。
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重新建立适合多数国家尤其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知识产权制度,否则发展中国家就始终难以同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健全期货市场
定价权尤其是重要原材料诸如石油、矿产品、粮食等的价格制定都仰赖健全的期货市场,而非西方经济学所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买方的地位和其讨价还价能力。中国是世界上消费铁矿石最多的国家,铁矿石进口量占海运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但对于铁矿石的价格却没有话语权。事实上,我们正在遭受“被涨价”。2005年2月,日本新日铁和巴西淡水河搭成涨价71.5%的协议;2008年2月,新日铁再次和淡水河谷达成涨价65%的协议。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受制于包含原油价格和波罗的海船运指数,因此,铁矿石涨价的实质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家通过操纵原油期货价格和海船运指数来间接影响铁矿石价格。
除此之外,还有石油也面临类似的境况。2008年,全球有8500多家基金的9000多亿美元以石油价格为炒作主题,2008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期货交易中有70%是投机,而2002年只有10%。
而中国参与上述操作的资本规模及其微小,因为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源于国人对于期货的偏见,很少有大型企业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而主要是投机者将其视为投机对象。国内这一过度强调期货的态度是阻碍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应当从思想上肃清对期货的偏见性认识。此外,对期货市场的管理过于行政化,比如行政审批导致一个新的期货品种上市需要繁复的程序和漫长的等待。要发展期货市场,我们应该首先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才能继续下一步的健全市场工作。
3.保护壮大民族品牌
民族品牌才是我们企业中的灵魂,然后就目前的形势看来,我们对于民族企业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创立于1962年的美加净,开创了中国化妆品的多个第一,1989年其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0%,年销售量达到3亿元,1991年,与美国庄臣合并成立露美庄臣有限公司,“美加净“的商标被搁置,销售量也大幅度下滑,1994年上海家化买回美加净,此时销售业绩已跌至6000万元,至此美加净一路彷徨,度过了“失去的十年”。
同样遭遇的还有南孚电池,被摩根斯坦利用4200万美元取得70%的控股权,然后又将其以1亿美元卖给吉列公司。在此之前,南孚年利润80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优质碱性电池在国际市场上势头良好,产销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市场,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然后收购之后,南孚已经打入国际市场的优质碱性电池紧急叫停,不再海外扩张,因为不能同母公司争夺市场份额。今天南孚有一半的生产能力处于閑置状态,一个本可以同跨国公司PK的民族品牌就这样倒下。
怎么保护好民族品牌呢?一方面要谨慎引入外资。外资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常用的战略之一就是并购同类企业或与其建立合资企业,然后打压该企业的产品及品牌,再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把带有自身品牌的产品推出市场,完成新市场的开拓。
另一方面呢,国家的产业政策应当向民族企业适度倾斜。法国产生了许多世界名牌,它在保护民族企业方面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1999年美国沃尔玛想收购法国家乐福,法国政府立即出面促使家乐福同另一家本土超市的合并,成功阻止沃尔玛的收购行动。2005年,美国百事想要收购法国达能,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则表示要不惜一切力量阻止这场并购,誓保“法国工业的瑰宝”。随后,为了防止跨国公司恶意并购,法国宣布11个产业为受保护产业,并将家乐福、巴黎春天百货在内的20家企业列入“特别保护企业”。可见,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我们对于民族品牌的保护应该更多,它们才是体现经济活力的主体。
四、结语
“中国制造”不应该只做一个处于产业链附加值最低端的加工企业,而应当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争取掌握相关产业主导权,实现产业突围。我相信,如果每个处于上述产业链环节的各个企业都能在该环节处于控制地位,他们就拥有了这个产业的话语权,而只有我们的微观企业在中观产业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我们的宏观经济才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