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10-25何建伟李建生曾琳叶赵广高
何建伟, 李建生, 曾琳叶, 赵广高
(1.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2.温州医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3.南昌大学体育系,江西 南昌 330031)
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何建伟1, 李建生1, 曾琳叶2, 赵广高3
(1.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2.温州医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3.南昌大学体育系,江西 南昌 330031)
社区体育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发展体育的硬件条件,是现代社会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莆田市城区被调查的4个小区存在社区体育设施类型少,体育活动缺乏组织管理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社区体育;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健身俱乐部
城市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近些年来,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受到党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应当注重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身体锻炼场所”。
近些年,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设施还十分落后,新建的社区在规划设计上还存在种种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莆田市城区4个社区内的体育设施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莆田市城区城市家园小区、八十亩小区、荔园小区和凤达小区4个小区的社区居民40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每社区1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36份,回收率为84%。
1.2.2 访谈法对社区中居民和居委会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社区体育设施及使用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相关的数理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社区体育设施现状
随着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城市人的大众体育活动逐步提上日程。城市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与文化生活相协调,体育将以其独特的功能全面介入城市居民的生活领域,体育设施与城市其他设施的综合安排也是值得注意的。
由表1可见,莆田市城区因受历史城区布局的影响,社区体育场地的相对不足,体育设施的配置和种类较少,规模也小。其中,有社区考虑到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的占地量和两种运动形式对居民会造成噪音污染,相关场地也未根据标准进行建设有关。据了解,尽管目前体育设施已覆盖了城区所有社区,但七成的体育设施还集中在学校。莆田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在访谈中说:“这是一块很重要的资源,应该被利用起来。”目前,城区学校的体育场馆已部分公开向社会开放。
2.2 社区体育设施使用情况
从访谈中了解到,现有体育设施和居民健身、娱乐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体育设施的类型在空间上还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从表2可以看出,莆田市城区社区大部分体育设施的使用人群为中青年,而适合于老人和儿童的体育设施较少。
2.3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
随着人们锻炼需求的增长,现有的正规场地设施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人们已经将体育活动场所扩展到了公园、空地和江河湖畔。由调查知,莆田市城区45岁以下的居民活动场所主要是单位体育设施、附近学校设施及收费场馆等。活动时间不固定,以 16:00 ~ 19:00活动时间选择率最高。活动形式多样化,以自己锻炼为主,多种形式并存。66岁以上的居民活动时间不固定,以5:00 ~ 8:00选择率最高,活动场所偏向居住区及周边地区。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多以小区和小区周围近距离的范围为主,他们对社区体育设施的需求较其他年龄群体更为强烈,在体育设施规划布局时更应该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表1 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
2.4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调查
由表3可见,16 ~ 45岁年龄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较高。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较多,以方便易行,强度较大的项目为主,如有氧健身操、健身器械训练、游泳、登山、长跑、球类等;46 ~ 65岁人群以自己锻炼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多为强度稍大的中年交谊舞、棋牌和太极武术类等,也常利用居住区中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66岁以上人群以群体性、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为主,如棋牌类和老年交谊舞等,同时也存在自己锻炼的形式,如健步类、太极武术类等。从中可以看出,66岁以上人群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对体育设施的需求量与依赖性较小。
2.5 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表4),缺乏体育设施已经成为各个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有紧急条件限制原因,绝大多数人都不曾问津的收费场馆,也导致了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局限性。同时,由于调查人群以上班族居多,能够参加体育活动的闲暇时间较少。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各体育场馆及健身会所应调整开放方式及时间,积极挖掘该组人群的运动潜力,满足该组人群的需要。在调查过程中,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群众体育活动发展受限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组织指导。当问及是否有小区体育运动指导时,被调查人均持否定态度。这些小区在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缺乏专人指导,影响健身知识的普及,不利于培养居民自愿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2 体育设施使用情况
2.6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7.44%的人对小区体育设施现状表示满意,10.71%的人对小区体育设施现状表示基本满意,两者共计18.15%,但是对小区体育设施现状不满意的人达81.85%,这些居民都希望能增加小区体育设施。可看出,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现有的体育设施状况不满意,满意度反馈较高的也来自那些新社区,这些新社区不仅拥有健身器械、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还有专门的健身会所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体育设施的设置更完善成熟。但大部分社区仍缺乏运动场地,有的运动场地也因年代久远而质量较差。
表3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调查 (N=336人)
表4 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2.7 体育设施的维护情况
目前莆田市城区社区的健身场所全部实行属地管理,由区体育局统一引导,由所属的当地政府具体展开监督和管理,派出专业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器材场地进行巡查和维修。各健身工程必须配备专人管理,做到一天一检查,发现健身器材损坏,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厂家或有关单位,在48小时内进场维修。对损坏严重,或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器材,要坚决予以拆除。新建社区为了便于管理和维护小区的治安,大都采用封闭式管理。保安对小区出入的非小区人员进行仔细盘查并登记,这样虽保证了小区的安全,但同时也将一些能带动小区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爱好者们拒之门外,使得新建社区体育设施的服务半径较小,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区域体育资源的共享,而且长期封闭管理将使小区的生活缺乏生活气息、缺乏了解沟通的渠道,不符合建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健身精神。缺少交流和体育健身伙伴,也成为阻碍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类型少、数量少、环境差、场地质量不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缺乏专业指导,影响健身知识的普及,不利于培养居民自愿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现状表示不满意;体育设施的封闭管理影响社区体育发展。
3.2 建 议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老城区改造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法规执行体育设施和用地的额定标准,配置修建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要在社区认真贯彻执行文件精神,开发和利用学校、企事业的体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要注意搞好现有社区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尽可能避免场地器材的损坏。应从构建社区体育人文环境出发,培养人人爱护体育设施的习惯,最终使社区居民们参与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在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配备上,应考虑它的受益人群,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建设受益面大、收益人口多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需要增添各种体育设施才能满足社区内的居民的要求。
[ 1 ] 韩梅,张连,熊振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社科纵横,2003(8):36-37.
[ 2 ] 胡伟,刘君德.上海城市居住社区变迁及其规划对策[ J ].规划师,2002(10):12-13.
[ 3 ]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 4 ] 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84-86.
[ 5 ] 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思[ J ].体育与科学,2001,22(6):27-28.
[ 6 ] 任海,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探讨之一[ J ].体育与科学,1998,19(2):12-16.
[ 7 ] 王良民.域外社区体育之审视[ J ].浙江体育科学,2002(5):22-24.
[ 8 ] 赵克.城建居住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 J ].体育科学,2001,21(4):4-7.
[ 9 ] 黄聚云,舒盛芳.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学术理念的探析[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7-12.
[ 10 ] 华景梅,徐祥辉.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J ].体育学报,2006,27(4):47-49.
[ 11 ] 王育林,李晓丹,王丽君,等.对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探讨[ 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4(3):63-66.
[ 12 ] 惠劼,张倩,王芳.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13 ] 王育林,李晓丹,王丽君,等.对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探讨[ 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4(3):63-66.
G80
A
1674-151X(2010)03-13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3.059
投稿日期:2009-12-25
何建伟(1973 ~),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