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汾河灌区现浇混凝土渠道衬砌冻胀试验研究

2010-10-20

山西水利 2010年1期
关键词:冻胀力基土坡角

王 婧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 祁县 030900)

1 基本情况

汾河灌区渠道防渗冻胀试验段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野庄村东,桩号为汾河一坝西干渠42+958.9~43+008.9,渠道为东西走向,断面型式为弧形坡角梯形断面,设计流量4.75 m3/s,坡角弧度半径3.0 m,渠深2.2 m,渠底宽 2.0 m,边坡 1:1.25,渠道纵比降1/3 039,属半挖半填渠道。试验区地处大陆性季风带,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25℃。多年来,汾河灌区实施错峰供水机制,下游局部地区采取冬季蓄水灌溉模式,此次试验渠段属上游主要输水渠道,冬季承担渠道过水任务。

2 方案设计

2.1 结构型式

通过普查渠道防渗冻胀破坏现状,结合当前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渠道衬砌结构贯彻“轻、薄、巧”的原则,避免“重墩、厚墙、深基础”和大方量非冻性材料置换等工程措施。试验段防渗为现浇混凝土板加土工膜的弧形坡角梯形断面衬砌结构(如图1),渠道横断面冻胀应力分布较为均匀,衬砌层适应较大的冻胀力和冻融沉降变位,具体型式为:全断面铺设土工膜作为防渗层,刚性防渗衬砌层采用现浇C20混凝土,内衬0.2 m×0.2 m的8号铅丝网,底部坡角弧度半径3 m,每5 m设伸缩缝填充沥青砂浆。

2.2 观测项目设计

衬砌层渠基产生冻胀主要基于土壤水分、土质、气温等因素综合作用,观测项目包括气温、地温、土壤含水率、土壤颗粒组成、衬砌层位移等,试验期间每两周进行一次原形观测。气温观测包括观测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渠基地温由数字万用表和预埋热敏电阻观测,埋深分别为 0.2 m,0.4 m,0.6 m,0.9 m,1.2 m。渠道衬砌层位移采用固定标点法,分别在渠底中心、坡角弧度中心、1/3设计水位点、2/3设计水位点、设计水位点及渠道超高保护中点埋设6处观测点,其中点位与地温量测点同位等高,由经纬仪、水准仪分别量测其垂直和水平位移量经矢量合成表征渠坡径向位移。土壤含水率测定采用常规取土钻取土,烘干法测定。渠道断面型式和测点布设情况如图1。

3 原形观测结果分析

3.1 观测结果

经过历时141 d(2008年11月8日—2009年3月28日)完整冻融周期的原形观测,期间最低气温为1月17日的-12.2℃,最高气温为3月28日的17.2℃,观测年份具有代表性。渠道典型断面渠底Ⅰ点地温的最小值-11.14℃,渠道衬砌变形最大为Ⅴ点12.7 cm,观测期渠基土重量含水率16.2%~24.5%,冻融变形后发现防渗衬砌层出现裂缝。

3.2 试验场气温分析

气温是渠基冻结的重要影响因素,试验区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总体呈波动式变化趋势(见图2),12月19日开始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下,1月中旬气温在0℃附近波动;之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气温回升较快,2月3日以后气温稳定在0℃以上。日负积温度波动程度强于气温,1月5日为观测期负积温度最低值,之后随气温同步快速回升。

3.3 渠基冻深时空分布

根据地温统计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渠基土冻深过程变化线(见图3),渠基土冻结发生在11月中旬,渠基土达到冻结含水率时由松散状态冻结为质密冻土。由于基土不同高度的水分和土质条件的差异性,各测点冻深变化过程不同。从观测时间分析,12月8日以前试验段渠道冬灌行水,水位线以下Ⅰ点至Ⅳ点渠基直至12月7日并未发生冻结,水位线以上Ⅴ点至Ⅵ点从11月14日开始冻结,但由于土壤含水率和气温等条件局限,冻结深度发展至11月18日趋于稳定。随着基土负积温度的急剧攀升,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12月7日开始冻土层深度随时间的延续而累积增长,冻土层推进程度较1月5日基土负积极值温度具有滞后性,1月17日渠基冻深趋于稳定,并略有回缓。2月21日左右受日照辐射和气温回升影响,各观测点渠基土冻结层相继融解,其中Ⅰ点处最先开始融解,随后Ⅱ~Ⅵ点冻深逐渐减小至零,截至3月28日渠基冻融过程结束。

3.4 防渗衬砌层冻胀融沉分析

在冷凝水作用下,渠道刚性衬砌层与其下冻土层冻结为整体互相约束,冰结缘与未冻基土之间抗剪强度相对降低,形成抗剪薄弱面,使衬砌层作为受压、受拉或受弯构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切向冻胀力和法向冻胀力。试验过程12月8日前冬灌行水,停水后基土处于高含水状态,基土温度骤降导致土体冻胀和冷锋面的变化。渠道衬砌层整体沿薄弱面滑移,表面发生剥蚀和裂缝现象(见图4)。其中衬砌层Ⅰ点隆起变形,Ⅱ~Ⅵ点沿渠坡滑塌,在12月8日达到峰值。之后在温度梯度作用下不断将未冻结区域水分迁移到冰凝层,使基土冻结缘越来越厚。随着冻结峰的推进,渠堤Ⅲ~Ⅵ点渠堤部位克服渠道衬砌自身重力产生切向拉力,沿抗剪薄弱面向上滑动,1月7日渠道衬砌基本复位,随着冻结惯性拉力持续作用,局部渠段沿衬砌结构受力薄弱处产生裂缝,2月6日达到正向位移量峰值。之后温度逐渐回升,基土与渠道衬砌层冻胀约束解除,3月8日后在自重作用下渠道衬砌向下滑塌,产生一定的负向位移。

4 结语

第一,渠道衬砌冻胀破坏最显著阶段发生在停水初期,因此渠道冬季使用情况对衬砌层冻胀破坏具有重要影响,今后应对冬季渠道运行管理进一步实验和实践,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行之有效的调节运行方案和管理经验。

第二,根据渠道衬砌变形复位情况,试验段渠道衬砌边坡中下部采用反拱结构、衬砌层适度加筋,对提高工程耐久性具有技术可行性。此外,冻结期渠堤含水率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设置排水沟、反滤体及透水土工织物,这样有利于透水排水,降低渠堤浸润线,消纳部分对衬砌体作用的冻胀力,减轻衬砌层冻害。

第三,试验段采用刚性衬砌层加土工薄膜结构型式,防渗作用显著,但对基层土保温作用并不明显,局部重要渠段应考虑适当应用聚苯板等辅助保温材料。

文中仅对一坝西干渠局部渠道进行原型试验,而不同灌域的气温、地下水位动态、渠床土质、渠线走向及管理运行条件均不同,所以今后应加强不同渠道防渗冻胀试验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猜你喜欢

冻胀力基土坡角
坡角对双坡屋盖风荷载特性影响分析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含冰裂隙冻胀力演化试验研究*
寒区隧道衬砌周边冻胀力及防治措施研究
吉林西部碳酸盐渍土冻胀力研究
新疆某灌区U型渠水平冻胀力变化试验研究
季节性冻土区梯形衬砌渠道改扩建基土置换的分析研究
基土盐-冻胀特性研究
抗滑桩与边坡夹角对抗滑桩抗滑效果研究
两种典型级配基土-滤层渗滤系统的颗粒流模拟
基土渗透变形类型及其判别方法